分享

爱丽丝·门罗:14部小说集,82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

 小话诗词 2022-12-11 发布于甘肃

爱丽丝·门罗,加拿大女作家,当代国际文坛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自少女时代,门罗便开启了伴随她一生的写作生涯,先后出版了14部短篇小说集,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将爱丽丝·门罗评为“世界一百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2013年,瑞典文学院将该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82岁高龄的爱丽丝·门罗。爱丽丝·门罗由此成为第110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该奖项第13位女性得主,并且是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作家。

瑞典文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并称“门罗以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清晰与心理现实主义是其写作特色”。

1968 年,爱丽丝·门罗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备受好评和关注,并将当年的加拿大总督奖收入囊中。至此,爱丽丝·门罗逐渐确立了她在加拿大文坛的地位。之后,门罗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艺术水平更为精进。

1976至1990年,门罗先后出版了《你以为你是谁?》《木星的月亮》《爱的进程》和《我青年时代的朋友》四部短篇故事集。其中,1978年出版的小说集《你以为你是谁》为她赢得第二座加拿大总督文学奖,1986年出版的小说《爱的进程》为她赢得第三座加拿大总督奖。可以说,爱丽丝门罗,凭借精湛的写作和短篇小说成就,在加拿大文坛上演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帽子戏法”。

20世纪90年代之后,年届六旬的门罗依然笔耕不辍,又陆续出版了《公开的秘密》《好女人的爱》《憎恨、友谊、求爱、爱恋、婚姻》《逃离》《石城远眺》《太多欢乐》和《亲爱的生活》等七部短篇故事集。

2009年5月,由于作品一贯的极高水准和在全球的巨大影响,毫无争议地荣获第3届布克国际文学奖。作为代表作,影响巨大的《逃离》于2004年隆重出版,读者好评如潮,迅速夺得当年加拿大吉勒文学奖,并入选《纽约时报》年度图书。2012年,在出版最新小说集《亲爱的生活》后,门罗宣布封笔。

2013年,82岁高龄的爱丽丝·门罗迎来她文学生涯中的高光时刻,这一年,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的奖章颁给了她,颁奖词是这样评价爱丽丝的:master of the contemporary short story(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在瑞典文学院的聚光灯和全世界的瞩目下,爱丽丝·门罗走上文学生涯的顶峰,成为加拿大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值得注意的是,《亲爱的生活》一书作为门罗宣布停止写作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集,通过14个短篇故事,通过平淡的文字,展现对女性角色生存状态的关注,鼓励女性为追求向往的生活应该不断自我觉醒,自我独立,勇于同父权社会的压迫抗争。

像《亲爱的生活》一样,爱丽丝·门罗的作品多以女性的视角感受社会与人生,通过展现女性在现代社会及父权制双重压迫下所面临的困境,思考女性如何突破现状,获得肉体与精神的解放。

正是由于门罗始终将目光投注于普通女性的生活,不断从自己身上寻找灵感,才能把女性心理的波折与隐情刻画得如此精妙准确、几近完美。

爱丽丝·门罗长期居住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小镇上,这里风景优美,环境清幽,西部和南部以休伦湖和依利湖为界,北边是戈德里奇镇,东边则是伦敦镇。

门罗一生都生活在这里,这里也成为她精心构筑的文学世界,她常常是在做完家务、完成工作之后才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并逐渐形成以城郊小镇平凡女子的平凡生活为主题的写作风格,有人将这里称之为“门罗地界”。

但对于一个天赋敏感的小说家而言,相比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这些宝贵的经验,如何将这种平凡的生活转化为文学艺术作品,否则纵然有传奇惊险的生活阅历对写作也毫无益处。

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有很强的空间感,在其早期发布的两部小说集《快乐影子舞》和《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常常采取第一人称叙事,小说的内容也多取材于门罗的个人经历,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

叙事时空的转换会增强文本的“陌生化”效果,给读者带来一种新奇的阅读体验。而叙事时空的转换恰恰是爱丽丝·门罗进行小说创作的常用手法,她借此将记忆和现实生活打碎重新组合,这也表现了她想表现的观点:看世界,或许有新的角度,文学就可以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世界。

爱丽丝·门罗曾经在一篇散文中介绍读小说的方式:“小说不像一条道路,它更像一座房子。你走进里面,待一小会儿,这边走走,那边转转,观察房间和走廊间的关联,然后再望向窗外,看看从这个角度看,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时空交替的叙事策略可在很大程度地弥补短篇小说在篇幅上的不足,提高小说文本的层次感和丰富性,还可通过对叙事“话语时间”的调整来把控小说的行文节奏,使小体量的短篇小说亦可承载更多内容。因为叙事焦点的变换对于促进人物形象的饱满鲜活有很大帮助,读者可跟随叙述者的目光遍览人物的世事际遇和内心波澜。

爱丽丝·门罗以她独有的敏锐视角,以一种类似剪纸的方式娓娓道来,读者看时仿佛东拉西扯,不成形状,然而曲终人散掩卷而思,却总能在淡淡的讲述中发现某种如临深渊的恐惧和明镜似水的醒悟。

在门罗的早期作品里,如《快乐影子舞》《好女人的生活》等多采用的是线性叙事结构,风格沉静内敛、少于变化。直到小说集《爱的进程》发表,标志着门罗的作品在叙事结构上有了较大的转变,原本单一的线性叙事结构被多样化的非线性叙事结构所取代,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时空的转换的叙事结构。

爱丽丝·门罗即是一个非常善于运用叙事结构的变化来革新文本的小说家,经过几十年的刻苦钻研,其对短篇小说叙事结构的运用和开创已臻善臻美。

爱丽丝·门罗非常善于在其短篇小说中控制“话语时间”的长短,以期达到一种时空交错的艺术效果。如在《亲爱的生活》这篇小说中,原本漫长的童年记忆在当下的“我”这里变成了某一个瞬间的闪回,当下的经历也因这些记忆瞬间的加入在时间上被拉长了许多。

但爱丽丝·门罗的高明之处在于,在这样的时空交错的叙事中,其作品仍然保持了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并没有因此而使小说陷入散乱无序的境地。《亲爱的生活》可称得上是爱丽丝·门罗小说时空交替叙事的典范之作,童年的回忆和当下的生活不断穿插、碰撞,非常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在这部小说中,她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加拿大边陲小镇普通人物的生活画卷,故事中的理发师、农场主、二流作家、小混混等仿佛就真实地生活在作者周围,是其每天都要遇到的人们。但即便是这样,人们仍能从文本中清楚地了解到“我”的家庭的发展轨迹,体会到人物内心细微情感的变化,看到她对于家庭、婚姻生活的思考和追问。

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在叙事节奏上呈现出“复调”叙事的特点,往往是多个故事同时展开,每个故事都相对独立,但这些相对独立的片段组合在一起却能够展现出客观世界的完整面貌。

爱丽丝·门罗小说中的“复调”特征和其对叙事时间的把控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具魅力的短篇小说行文节奏。如在《沙砾》中,叙事时间长达几十年,一直从主人公的幼年讲到了老年。

但作者避免了线性化的单一叙事,而是采取截取生活横截面的方法,把人物一生中的几个重要片段并行展现,同时在对每一个片段的叙述上也有详略之分,整部小说仿佛一个多重变奏的音乐作品,节奏感很强,总是处在一种变化前进的状态中。

爱丽丝·门罗在短篇小说上的成就毋庸置疑,其有着清晰明确的现实主义眼光,将叙述的重点全部放到了自己可见可感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又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为读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角度。

在叙事艺术上,爱丽丝·门罗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和现代的叙事技巧巧妙融合在一起,利用时空转换和叙事“焦点”变换的叙事方法,将短篇小说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使得短篇小说这一特殊文体重新回到了国际主流文坛的视野。

此外,门罗在短篇小说叙事艺术上的创新对于以讽刺、幽默当道的现代主义文风而言,无异于是一股清流,也为现实主义文学在21世纪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爱丽丝·门罗,这位获奖获到手软的女作家,以简单朴素的笔触,细腻地刻画出生活平淡真实的面貌,给人带来很真挚深沉的情感,简单的文字带来丰厚的情感,这恰好显示了文学最本质的能量。

很多读者把爱丽丝·门罗和以描写美国南方生活的作家威廉·福克纳与弗兰纳里·奥康纳相提并论,而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甚至将门罗称为“当代契诃夫”“加拿大的契诃夫”,而在很多欧美媒体的评论中,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她“当代最伟大小说家”的称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