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老师心语 | 智慧书院开班四 思考力

 康老师心育 2022-12-11 发布于河南

今天是智慧书院开班上课第四天,今天的交流主题:思考力。

赵方强老师主持,秦望老师分享了两场讲座《研究教育案例,提升专业素养》《研究教育案例,解决棘手问题》。

秦老师提出“新时代中国班主任学”,以系统论的观点,构建班主任专业的整体构架,并提出班主任知识体系构建体系。

新时代班主任工作追求包括12项内容。

秦老师以案例研究为切入口,通过案例研究,提升班主任的思考力。

秦老师结合在校园里发生的真实案例、新闻,阐述案例研究的意义——

规范教育管理行为

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启迪管理实践智慧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秦老师特别提出,思考力是班主任的核心竞争力。

而案例研究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是班主任思考力提升和实践智慧形成的有效途径。

一线班主任要有意识地把丰富的教育案例“变现”成自身专业成长的宝贵财富。

整合《班主任》杂志金牌栏目“我该怎么?”班主任通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可分为八类。

案例分析时,可使用四W——

即判断问题WHAT,分析问题WHY,解决问题HOW,说明依据WHY。

秦老师谈到各种体裁的案例特点,他特别强调,案例分析,是案例撰写者本人或在他人的帮助下,在正确的教育理论和策略指导下的教育反思行为,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

结合具体的案例,秦教师谈在处理案例里“事实真相”与“教育艺术”的关系。

秦老师向大家提供了案例分析的基础理论——布朗芬布伦纳环境理论、班级管理系统模型等。

案例分析的原则,以及马兰霞提出来的正确的教育策略的特性,也可以称为班主任实践智慧五维——

合目的性(解决问题)

合情境性(解决实际问题)

合规律性(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

合伦理性(道德的目的和道德手段)

合价值性(具有育人价值)

还有王晓春老师在《给教师一件“新武器”——教育诊疗》中提出的思维模型:假设——验证——诊断——处方。

秦老师还推荐了一些提高班主任思考力的书目

既有提升思维能力的国内外著作,还有班主任专业书籍。

提升班主任思考力公式:

理论功底(德育理论、心理学)+

思维能力(关于思维、思考)+

实战经验(案例撰写、分析、跟踪诊疗的量与质)。

秦老师还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分析案例。

由特殊的案例引申出班干部的培养与管理,对特殊生的心理帮扶,手机处理中师生沟通,校园欺凌问题的解决……

个人感悟

一、案例写作

我一直致力于班级案例的写作,力求记录当天在班级中发生的故事。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才有了源源不断的思考和能量。

上学期,开学第一个月末,学生小晨终于熬不住主动提出退学。

说实话,我对晨的退学是默许的。一年半来的教育,我感到了教育的边界。

带手机入校、早恋、抽烟、越墙外出……学生在校园里能犯的错他都犯过了,家庭的不配合,让我也感到学校教育的乏力。

当晨在爸爸的陪伴下,在退学协议上签了字后,我暗自长舒一口气。

晨带走所有生活用品和书籍文具的下午,晨的妈妈就发微信质疑我:为什么不给孩子机会?

我回复,已经给孩子多次机会了。

即使这样,晨的妈妈还是把这件事反映到区中心校。

当校长问起此事时,我很坦然,我在 微信公众号搜索出所有与晨有关的案例文章,一共十三篇,一次性发给校长,也转发给晨的妈妈。并留言请她认真阅读。

校长阅读后,放心去回复中心校领导了。

我对晨的妈妈说道:我是真诚做教育的,但教育有时也是有限度和边界的。你举报到上级,确实让我很伤心!

晨的妈妈到晚上子夜时分回复说,我知道你是个负责任的老师,本来就不是你的错,我现在给你说声对不起,这两年真是给你添麻烦了。


这件事之所以最终得到家长的理解,并表达歉意,得益于我不断的记录与晨之间的故事,真实写下当时的处理过程。

这不仅让我能时时回过头看到自己的教育历程,记录与学生共同的成长,而且,也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找到不断改进的策略。

案例写作就是在记录教师的生命传奇。

它不仅有教育的意义,更有生命的价值!

我仍要坚持。

今天非秦望老师以理论的视角谈了案例写作的诸多理论,我也将结合自己的教育叙事写作,不断完善。

二、案例分析

我在2019年曾获得《班主任之友》年度优秀作者荣誉。这一年里,我在该刊发表四篇案例评析类文章。

我针对案例中读出的关于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中的问题,找到小切口进行辨析,以一个理念集中评述,编辑感到观点新颖就采用了。

可案例评析写多了,我的思维总打不开了。写着写着就被自己的思维给框住了,老是跳不出之前的观察视角,自己也有“江郎才尽”之感。

之后的评析文章,再无采用发表。

今天听了秦老师的讲座,我豁然开朗,我认识到,案例评析,不只是找到一个点,用点小聪明,加上新术语,点缀理论词,就可以剖析透彻的。

秦老师介绍的几个理念,我收下,并决定再深入研究一下。

这也启发我要站在更大的系统中去看待案例,看待案例中的人。站在更宽的维度、更高的层次去看等事件,以及事件背后蕴含的教育价值。

从案例表象中看出实质性的内容,往深处挖掘,向细处钻研,朝广处拓展,才能在案例解析中得到专业的历练和提升。

三、班主任专业思维

开展关注班主任专业思维是从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王老师把心理学理解人的方法运用到班级管理,运用到处理学生个案上。

我自此开始深入学习关于思维的知识。

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学会提问》……读过几本之方面的书。

我不再仅仅用经验处理问题,不再仅仅用情绪打压学生,不再仅仅用权威震慑学生。

我知道,作为一种职业,班主任应该有更专业的思维模型,更清晰的思维路径,更深远的价值追求。

今天秦老师通过不同案例,亲身演示面对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问题,做出判断,寻找对策,彰显教育意义。

秦老师的分析,既深入,又通俗,不仅涉及到法律法规,还结合心理学原则,既联系新闻事件,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种精深的研究态度和思维方式,是我要不断学习,不断精进的。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行,我思故我长,我思故我成!

在今后的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上,我将继续坚持记录学生成长教育案例,并用理性思考辨析案例中的教育意蕴,形成自己独特的班主任专业思维,向班主任专业更深处漫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