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河走笔 ‖ 疫情下的西双版纳之行

 大地菲芳 2022-12-12 发布于河南

疫情下的西双版纳之行
 唐亮‖摄影 撰文



曼掌村风光


 第一天

11月17日苏州正下着雨,按照原先的计划,今天正是出游云南西双版纳的日子,虽然心中也有疑虑,因为每天的疫情报告显示,全国有症状和无症状的病例人数在增加,出行是不是会有什么障碍。

到了南京䘵口机场,基本上没有什么异样,扫进场码、验苏康码,都是常规的流程。

这也是我今年第二次飞赴云南,上次是八月份,正是摄氏40度的高温季节,而这次已经进入秋末初冬的时节了,气温已经在十几度间徘徊。

我依然选择临窗的坐位,不过这次起飞的时间已经临近傍晚,再加上阴雨,天色昏暗,不过这也能让我看一下飞机穿破阴雨层的情景。其实窗外也是黑沉沉的,并没有多少景象可看。

起飞时虽然延迟了十几分钟,但到昆明长水机场还算准时,晚上9点左右到达,昆明的旅行社给每人送来了一枝康乃馨,给人温馨的感觉。当然我也是第二次来到这个机场了,似乎有种旧地重游的感觉。

在机场出口处,照例进行“落地检”,只需要打开云康码照一下,而不需要拿出身份证进行检测的。这也是常规项目。

这次的住宿酒店离机场并不远,就位于斗南鲜花市场对面的维也纳酒店,当然一听名字就显得很西式化的,房间很大,和我同住的是一位比我大三岁的老万,很有个性的一个人,在前往机场坐的大巴上,我们就是同坐在一起的,最终我们又住在一起。当然唯一不足的是宾馆内的热水无论是水温还是水量都显得不足。



抚仙湖风光


第二天
第二天旅游才正式开始,目的地是西双版纳,但我们先从沿途的景点开始。
此时我们的团队分为二辆中巴,我在一号车上。
昆明是位于海拔1800米处,属于云贵高原的中级阶层,而西双版纳是位于海拔700米处,是属于最低阶层,因此我们是从高往低行驰,落差还是很大的,因此气温也有所变化,一路上的山川景色从车窗前掠过。
最先来到的是抚仙湖,它位于澄江市境内。这个湖是云南第三大湖,前两个分别是滇池和洱海,上次已经去过,而这个第三大湖,不同于另两个大湖的地方在于它的深度,最深处达115米,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因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储水库。
我被它吸引的地方,是它的清澈度,真是所谓的清澈见底,波光鳞鳞的水面,被风吹起的涟漪,向着河岸轻轻的拍打着。我甚至觉得比洱海更清更美。
我和老万一起,边拍照、拍视频,一直走到沙滩处。虽然环绕湖的周围都是山,什么笔架山、碧云山、尖山等等,但映入眼帘的是最美的孤山,又名瀛海山,它实在是一个岛屿,曾被称为“滇中名胜之最”,但是我们只能遥望一下,饱下眼福了。
我们走入的沙滩显然是人工沙滩,但它呈现两种不同的沙,有黄沙和白沙,因此也别有味道。
后来,我们重返到走来的路上,向另一端走去,看到渔民们在丝网上扑打白色的小鱼,我们以为是银鱼,因为颜色、大小都一样,后来导游说,这叫抗浪鱼,是抚仙湖的独有品种,也成为地理标志产品,据说价格近800元一公斤,因此只能望鱼兴叹了。
离开抚仙湖,我们便向墨江行驰,这个小城是哈尼族自治县,最出名的是双胞胎,那儿正处在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但不知为何这里自然出生的双胞胎比例之高是罕见的,全城大约有一千多对双胞胎,因此全国各地想生双胞胎的人都会来到这里,因此这里建起了双子大厦,每年还有国际双胞胎节等活动。那儿生产的矿泉水也是“双胞胎”水,据说喝了这个水就容易生双胞胎。当然这也成了这个小城的文化标志了,这倒是很独特的。
当然,我们要去的地方是那儿的“北回归线标志园”,据说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北回归线标志园之一,当然我们一到门口就感觉到了它的气势。它以2038年北回归线实标位置作为景区的主轴线,依山势的自然走向合理布局,从山脚到山顶,依次有回归之门、太阳之路、夸父追日、石环超越、日月交辉、日晷计时、窥阳塔、主标馆、双子星广场、天文馆、石阵广场、哈尼取火台、西大门景观台阶、月光广场等15个景点组成,而上山坐的不是缆车,而叫魔毯,游人是背向着山,坐在类此输送带上,然后向上传动。
这个公园有一些奇特之处,据说夏至日那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在公园能欣赏到“立竿无影”的奇观。因为这里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天文分界线,因此它的植物也有区别,左边是热带棕榈科植物,叶子一般都是细长的,则右边是温带植物。
当然这是一个值得细看的公园,因为包含着很多知识性的东西,比如天文学、植物学、气象学、人类学等,最后我们依然坐着魔毯而下,其实在魔毯的周边也有很多景致,但我们只能一掠而过了。
晚上在普洱食府用餐,那儿充满了少数民族的风情。其实在路上是感觉不到这里是少数民族的区域,建筑及人的服饰都没有明显的区别,而到了食府,其中的房屋装饰、服务员的装束,都带有民族特性了,他们穿起了民族服装端菜上饭,另外在餐厅还有个舞台,表演着少数民族的歌舞节目,当然我们看到的主要是佤族人的歌舞。
在这里几乎看不到疫情的影响,除了进公园要查验一下云康码外,没有什么特殊的检查,而且游人如织,充满着热闹欢快的气息,这其实是应该有的社会场景。
不过,在进入普洱境内,被要求进行“落地检”,于是我们下车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晚上入住一家酒店,虽然不临马路,但里面的设施非常现代化,不过到了凌晨二三点钟,我被一阵阵口令声吵醒,我起床往窗外看,原来是一个消防队,队员们正在进行操练,但在这个时候操练有点奇怪,莫非发生了什么要事?过了一会儿,随着汽车发动机声的消失,就安静了

野象谷风光


普洱茶园

野象谷雨林餐厅


第三天
第二天早上,我问门卫,消防队都是每天凌晨操练的吗?门卫说:“没有啊,一般都要到早上630才操练。”但是今天630就没有动静。后来听说云南红河地区发生五级左右的地震,就在凌晨二三点时,也许消防队紧急出动就是为了去救灾的。后来朋友圈也有朋友问我,云南地震有没有影响,我说并没有感觉啊。这倒成了这次西双版纳之行的一个小插曲。
吃过早餐后,就开始驰向西双版纳了,到了边境哨卡,身份证都要拿去检查,看到上车来的穿了制服的人就象个十几岁的小孩,而且分不清是男是女,车上有人问:你是男是女?
那“孩子”显得还有点不高兴。
我还是第一次来到离边境这么近的地方,也算到过祖国的南大门了。在大度港有个核酸检测点,凡要进入西双版纳的,一定要在这里做检测,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做过,但到了这里必定要做的。我们下了车,再进行一次了“落地检”。
没多久,车子就进入了傣族村,也就是大度港村,说是普洱茶的故乡。傣族人称男的叫“猫多丽”,女的叫“骚多丽”,领我们参观的是位年轻“猫多丽”,他进行了一番自我介绍。傣族的习俗和汉族相反,生了男的反而是“赔钱货”,因为他是要嫁到女方家的,而且在出嫁之前要在女方家做三年工。不过也有例外,如果小伙子是戴眼镜的,则可以减免一半时间,只要做一年半,甚至更短,因为当年知青来到这里,戴眼镜的都是有文化的人,这给傣族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说明傣族人还是很崇尚知识文化的。
“猫多丽”带我们参观了茶园,看到了普洱茶的树,和江南的茶树相比,普洱茶的叶子要大些,其实采茶的程序是差不多的,好茶都是从嫩叶开始。来到百年老茶树面前,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并不是那种粗大的茶树,而象是小树,“猫多丽”告诉我们:这是从老树枝移植过来的,它的树杆上有白花斑,就说明树的年龄。而在不远处的大金山上就有百年老茶树。
接着就把我们领到品茶处,其实就是为了销茶做铺垫的。进入一幢二层楼,一间间的房间把一组组的游客安置在里面,然后“骚多丽”出场,一般傣族“骚多丽”都比较苗条,都是普洱茶喝出来的,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还有一种叫明月茶,说是从山上的百年老茶树上采下的叶子,由于一半朝阳,一半背阳,因此每片茶叶都有深浅的颜色,据说这种茶叶比较难得,能起到生津去湿的效果,反正其功效是要超过一般茶叶的,当然价格也要贵些。
我们平时喝到的大多是熟茶,而生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因此对于减肥的功效更好些。最近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们组还是买了几千元的茶叶,最后“骚多丽”恳求我们再买100元的茶叶,说是今天的积效还差一点,原来她们也是有任务的。
我们已经进入了西双版纳境内了,车子两边看到了橡胶林,这都是当年知青所做出的贡献,使得这里成为国家重要的橡胶生产地。
当然来到西双版纳,不能不看野象,而看野象的地方叫做野象谷,那里是中国首家以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家公园。
在公园门口,先要扫平安版纳码,并要进行身份证注册,再扫云康码、行程码什么的,因此进场比较慢,而门口拥挤着许多旅游团队,也许因为这是周末的缘故。如果不扫码的话,还正看不出“疫情”的形势。
进入公园后,就先去“雨林象餐”吃饭,当然那个“象餐”不是去吃象,里面摆着一条条的长桌,游人分坐两边,桌上摆放着颜色鲜艳的菜和饭,什么菠萝饭、玉米汁、荷叶年糕等等,完全是换了一种饮食方式。我先吃好,就独自离开雨林象餐,开始迫不急待地逛公园了。
当然里面的各种植物很多,我是外行。另外还有蜥蛇馆、蝴蝶谷、兰园之类的专题馆,当然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大象学校”,按照时间点,我来到了大象学校看大象表演。中间的场地是大象表演区,两边则是观众席,游人很多,观众席上基本坐满了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既然称“学校”,大象表演也基本按学校的模式进行,驯象员就是班主任,而大象就是学生,先从表演升旗开始,接着表演呼拉圈、足球射门,最有趣要数选班花,从观众中应征来了三位少女,大象用长鼻子卷着草帽,不时地在三位少女头上试放着,好象拿不下主意该选谁?最后选定了中间一位少女为班花,班花为表示感谢用胡萝卜哺大象,大象用长鼻子亲吻了少女,整个过程引来观众一阵阵的笑声。
也正在此时,我们的旅游群中,有一位女士说她的云康码变黄了,并且还有短信告知要经过五天的核酸检测,不但这位女士紧张起来,我也看了自己的手机有没有变色。导游似乎很淡定,说这是时空交际,疏通一下没问题的。因此大家暂时放下了心。
离开野象谷,我们驱车来到傣族村寨,在那里晚上安排了孔雀宴。第一次来到这样的村寨,觉得很新奇的,在大家忙着去看田里的火龙果时,我独自一人离开团队,进入了寨里。
这里还依然叫“公社”,基本上还保持着原生态,风格各异的吊脚楼,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特别是屋前大多挂着、或者摆放着一盆盆鲜花,真可谓是名符其实的“鲜花盛开的村庄”。据说这个村是手工艺村,有造纸、傣陶、写贝叶经、织锦等,由于已是傍晚时分,所以我只是看到屋前的牌子和摆放的织机、陶罐之类,没有看到操作。我匆匆忙忙地在这个村里拍照、拍视频,村口的菩提树、土产摊位、农村公交车,村中的水井、民宿等等,真是目不睱接。
这时团队已经在催我回去了,孔雀宴已经开始了。我匆匆赶到就餐地,整个一个木屋子,摆放了十几桌,人们都是坐在小凳子上,每桌上都有一个孔雀造型的摆设,这就是孔雀宴的标志。我喝上了当地人酿造的白酒,一边喝一边吃菜,一边还有傣族“骚多丽”的歌舞表演。傣族歌舞,带有泰国风味,对于我来说,有一种异国情调。
就餐结束后,就在边上的广场上开始狂欢,“骚多丽”领舞,游人们围着大圈,开始舞动起来,其手势颇为有趣,叫做“赚三元化五元”。舞蹈的种类其实也有好几种,是根据各种场景设定的,反正随着“骚多丽”的领舞,变换着各种动作,最后是傣迪。傣族舞融合了迪斯科的风格,颇为自由奔放,好几位男游客和“骚多丽”对着舞,狂欢达到高潮。
夜色降临了,傣族的天空星光灿烂,我们驱车前往傣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景洪市,途中还路过了湄公河。麦客达温德姆酒店,傣族风格的建筑,融合了西式元素,有三幢大楼组成,那天入住的游客还是很多的。
进了房间不久,群里不时报出“黄码”,几乎每个房间都有一二个黄码出现,这让人疑惑和惊慌,怎么会呢?是在哪里与“阳性”产生时空交际呢?大家猜测着。有人说,也许是我们第一天所住的维也纳酒店,那里是属于高风险区,所以会有时空交际;也有人说,也许是我们在进行核酸检测时,有疑似病例在周围;也有人认为在野象谷那里,人群众多,也许会有时空交际,但进入公园都进行过核查,怎么会出现阳性人员呢?更不可思议的是,同住、同行的人,怎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尤其是夫妻档出来的人,总有一个或者全部变黄码,有父女一起的,父亲则变黄码,就是团队中有两个领队,一个也变了“黄”,好象是分配好的。于是黄码的阴云笼罩在我们心头,我们担心以后的行程会受影响吗?团队中甚至有人哭起来了。导游一直在说,没事的,会与有关方面协商的,这似乎给我们吃了定心丸。但我隐隐感到,这不是那么容易协商或疏通的。

景洪街景

狂欢的人


第四天

早餐后,行程继续进行。先到翡翠城购买玉器类商品,并不检查健康码什么的,化去了两个小时。接着来到中胶永生,也不看健康码。“骚多丽”领着我们进行介绍、参观,让我们了解了西双版纳橡胶基地形成的历史,乳胶生产的过程,及乳胶在生活中的运用,然后就是开始选购乳胶产品了,从床垫到枕头、被子等等。

吃过中饭后,就前往傣医院做核酸检测,这是黄码检测的指定地方,绿码人员在另一头检测,每人16元。检测结束后宣布,景点去不了了,回酒店休息,不要外出,原定下午参观勐泐大佛寺,晚上的篝火晚会取消了,原先收的费用也退回了,这让我感到很失落的。

回到酒店,我睡了一会,在手机上看完一部电影后,与老万一起出去逛街,找吃的。我们所处的是景洪的新区,那儿的建筑很有风格特点,我边走边拍,我这才真正感到这是一个和内陆其它城市不一样的地方。当然街上都是大酒店,小店不多,小吃摊位更是没有。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小餐馆,于是我和老万点了些菜,点了啤酒,准备两人好好吃一顿。后来又进来四位团队里的人,他们中有的就是被“黄”了的人,于是我们拼成一桌。很巧,这店的老板是湖北人,他居然在苏州呆过八年,有点他乡遇故人的味道。

到了酒店后,我总感到有些不满足,查了一下勐泐大佛寺,离酒店也只有2.3公里,如果来了西双版纳不去看大佛寺,那不是很遗憾的吗?我对老万说:“如果我们在这里走不掉的话,我们自己去大佛寺。”老万很赞同。

勐泐大佛寺

勐泐大佛寺孔雀


第五天
我们在等待着团队的消息,黄码人员肯定是走不了了,那么绿码人员是否可先走?我和老万觉得一时等不出的结果,是否先去勐泐大佛寺?但心里又不踏实,万一我们走了,团队有了新的决定,那如何是好?老万说,我们就走着去吧,如果有决定我们再返回。于是我和老万开始步行,前往勐泐大佛寺,走了大约20来分钟,已经能看到山上的大佛了,而且离大佛寺大门仅有几百米的距离,就看到群里的通知了,930绿码人员在酒店大堂集中,于是我们匆匆返回。目前绿码人员包括一个带队的,只剩下14人,而黄码人员有25人。
我们上了车后,看到导游换了,原先的两个女导游都走了,现在是一个男导游,他安排我们今天的行程:先到总佛寺,再去傣族文化村,然后返回昆明。这遭到团队人员的反对,为什么不去勐泐大佛寺,那本来就是在行程安排之中的,而且门票价值也不一样,总佛寺是35元,而勐泐大佛寺要120元,另外的40元电动车费我们愿意自付的。经过交涉,最后终于同意去勐泐大佛寺了,这也算是了却了我的愿望。
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飘佛寺”的原址上重建的,佛寺依山而建,落差达122.8米,呈坐佛形,以释迦牟尼的生平及佛寺活动为主线,融入到景观及建筑群体之中,其中的缅式钟形佛塔、亭阁式佛塔、泰金刚座佛塔、八角形密檐佛塔,千姿百态。虽然颇为赶时间,主要是要去看孔雀园的“放飞孔雀”项目,因此各种佛塔也仅仅是看个外表,没有进到里面去。
11时,是孔雀放飞的时间,从山岗上飞了上百只孔雀,这也是难得一见的奇观。
从勐泐大佛寺出来,便把我们拉到了一个傣寨,导游说:这是来西双版纳必去的地方,这是当地文化部门指定的项目,不去就出不了西双版纳。
这个村寨叫作曼沙,一个三十多岁的“骚多丽”带领我们参观,并介绍,进寨后便是一个广场,广场边上有一个长廊,便是商品销售的摊位,穿过长廊是一座佛塔,每个寨都有这样的佛塔。寨里有各种手工作坊。“骚多丽”把我们带到了她的家,吊脚楼的楼上,给我们介绍傣族人的生活习俗,也给我们品尝了当地的茶水,据说这茶水有着保健作用的。
傣族人依然以集体所有制为主,每天只做半天,而收入全部要交给寨里。下午一般就是享受的时间,喝茶、聊天、打牌什么的,生活悠闲,他们不存钱,子女没有遗产,说是为了培养子女的生存能力,如果家里留了钱,就容易助长贪懒性。人死后也没有坟墓,火化后就地埋在土里,不设碑什么的,说是回归自然……傣族人的生活竟然有点“乌托邦”的感觉,倒有几分让人向往。
参观完后,就来到寨里的销售馆,这里主要销售银制品,以雪花银为主,这种银制作的腰带、茶杯、餐具、筷子、梳子,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团队人员几乎没有人买,店里的“骚多丽”说:“难道没有一件喜欢的吗?”
午餐后,我们开始返回昆明了,这是一条漫长的路程,汽车翻山越岭,而且又不能开快,有限速。到了晚上9点多,在玉溪的一个小镇上吃晚饭,昆明旅行社派来一个接送员,一个曲靖小伙子。

昆明国际会展中心

北回归线标志塔

北回归线魔毯

北回归线双胞胎石雕


第六天

到了凌晨1:30左右,到达昆明旅行社给我们安置的快捷酒店,原先的维也纳去不了了,这是临时安排的地方。当告知最后一天的行程时,也受到团队的反对。行程最后一天安排到旅游集散中心去。我们已经是归心如箭了,想早点回去,免得在路途中又被“黄”了,那机场也进不了,而且我记得八月份来的时候,旅游集散中心就在花市那边,属于高风险区。但是接送员坚持说,这要与团队的组织方沟通的,因为这是在合同上的项目。
当然,最后还是去了集散中心,因为已经换了地方,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那儿,据说那儿防控比较严的。
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是一个很大的建筑群,在西南地区属于最大的展馆了,旅游集散中心就设在其中一个馆中,其中汇集了云南各地的土特产,云南虽然工业基础比较弱,但出产的物品还是丰富的,特别是用鲜花、水果等制成的小食品还是很有特色的,每次我都会买一点回去,也算是云南之行的留念吧。
到达昆明长水机场,应该可以安心了吧,然而在取机票时,又惊吓了一下,原先机票可以在自助机上提取的,由于疫情,全部改有人工服务,先要检查核酸是否48小时,再要填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等,当填到南京时,工作人员拿出一份文件,说是南京机场发来的,凡是从高风险地区来的人,到了南京后都要隔离7天,如有亲属的,可到亲属家隔离,如没有的,就要到隔离点去,问我怎么办?因为昆明机场所属的官渡区就是高风险区,我就说:“难道凡是从这个机场出去的人,都要被隔离吗?”他说:“那就不知道了,我只是根据来文所说的交待一下。”我只能说:“我们到了南京再说吧!”
在上机前,还要查验南京登记表,及苏康码,然后在机票上盖过章才能放行。
一路上,反而增加了心事,惴摸着到了南京后会出现什么状况?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终于提前到达南京,经过“落地检”后,查验一下健康码,而且全国各地的健康码都可以,并非一定要苏康码,没有检查什么表,就顺利通过了,尽管南京依然在下雨,和我们来的时候一样,但坐上来接我们的中巴车,我们可以安心了,因为就可以到家了。
到苏州的第三天,也就是11月24日,我接到南京江宁区防控办的一个短信:
根据大数据分析和您近期的旅居史,您近期可能与新冠病毒感染者存在接触,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根据……

作者简介
唐亮  苏州作家协会会员,就职于苏州市小荷作文教育培训中心。著有随笔集《六月九重天》(两集),发表于各报刊散文、影评、书评类文章,上千篇,并在多次征文中获奖。
请点击标题阅读
唐亮老师的作品

1、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综述
2、茅奖改编的影视剧综述
3、2019年的阅读
4、小说 ‖ 手机响了
5、宅家纪实 ‖我的阅读生活
6、小说 ‖ 老屋
7、实力派小说 ‖ 口 罩
8、朋友圈 ‖ 从笔友到微友
9、小说 ‖ 老了
10、随笔精品‖ 高邮之情



11、跟着电影去旅游
12、小说 ‖ 梦想
13、心灵中的黄土高原
14、那年那月 ‖ 夏天的电影
15、小说 ‖  无声叹息
16、我与一个村 ‖ 鸿雁不忍离去的地方
17、创意·雅趣 ‖ 创造美的书
18、狗的眼泪
19、行走 ‖ 廿八都,心中的梦都
20、在无锡 ‖ 名人故居前的思绪



21、岁月流年 ‖ 黑 白 电 影
22、唐亮 ‖ 普陀山,心中的山……
23、山河走笔 ‖  文学甪直
24、新体验 ‖ 另一个世界
25、读书时间‖ 2020年的阅读
26、读书时间  ‖ 生活在“文学”中
27、美文 ‖ 心中的珍珠
28、情调苏州
29、北京名人故居之行
30、感怀海盐



31、古镇的滋味
32、风月 ‖ 不仅留在光影中
33、随感录 ‖ 过客
34、随笔 ‖ 看 雨
35、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36、读书时间 ‖马尔克斯的“爱情”影像
37、人文 ‖ 城市名称的美感
38、读书时间 ‖ 石黑一雄的电影世界
39、甫里八景新题
40、小鸡



41、山水中国 ‖  太湖的角度
42、山水中国 ‖ 藏在心中的阳澄湖
43、人文地理随笔 ‖ 读城读人
44、沈周是一个梦
45、走进翁相府第
46、2021年的阅读
47、乞乞科夫在中国

48、小地方

49、小说 ‖ 流浪狗白雪 【荐读】

50、情丝梦牵的“后花园”

51、作家随笔 ‖ 莎乐美的人生碎片

52、摄影散文 ‖ 云南纪行

53、我的私人文学史

54、美食与苏州人的生活

      曼莎古寨佛塔     

大地菲芳文学微刊

总第680期
2022年12月12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