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第二节“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帝曰∶善。服寒反热,服热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气,是以反也。 王冰注解本文时,提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疗法则,成为千古卓论,张景岳称之为“法言”。 一、寒证、热证的“治求其属” 寒证与热证是性质互异的两类证候,其基本病机在于阴阳之间的偏盛偏衰,即《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但由于阴阳盛衰的相对性,因此,寒证与热证各有虚实之分,其治疗亦就必须根据阴阳的盛衰偏颇,“求其属”而对证施治。(一)“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意谓对于一类用寒凉泻火方法治疗而热象仍然不退的热证,必须"取之阴"————用滋阴潜阳法治疗。 为什么热证用清热泻火治疗而热仍不退?为什么对此应该用滋阴潜阳治法?首先,必须明了热证的致病机理。“阳胜则热”是各种热证的基本病机,但“阳胜”有阳气自身的偏盛,亦有因阴虚而致的偏亢,因此,对于里热证而言,就有实热和虚热之不同。里实热证的病机是由于阳热过盛而致阳胜则热,因此,清泻实热就是其治疗法则,即所谓治寒以热、寒者热之者,大黄黄连泻心汤、白虎汤、承气汤、凉膈散之类都以其寒凉泻火的功效而为治疗实热证的常用方剂。 但对于虚热证,其病机并非阳盛有余,而是由于阴虚不能涵敛阳气,阳气亢张而化热,即所谓阴虚则内热者。由于阴虚阳亢而致的内热,病机关键在阴虚而不在阳亢或火旺,如果与实热证一样用苦寒泻火以“治其(阳热偏盛的)旺气”,非唯阴气未得补益而虚热不除,而且药味过苦则易化燥伤阴而“服寒反热”,同时苦寒药更有损于阳,结果阴阳俱虚,不仅原有之热象不除,且病情愈趋复杂而“新病复起”,诚非正确治法。因此,对于阴虚阳亢所致的虚热证,必须滋阴(育阴)以潜阳,阴气得壮,则能涵敛阳气而阳不亢,火不旺,热象自可消除。此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法,六味地黄丸类、左归饮、清骨散(《证治准绳》∶银柴胡、胡黄连、地骨皮、秦艽、青蒿、鳖甲、知母、甘草)等,正是秉此立法。(二)“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阴” 同样,里寒证亦有实寒(里寒实证)与虚寒(里虚寒证)之分。里寒实证的病机在于寒邪盛实,内结于里,故其治疗法则为温散里寒,如《金匮要略》治胸痹“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用乌头赤石脂丸(川椒、炮乌头、炮附子、干姜、赤石脂),治寒疝绕脐痛、手足厥冷用大乌头煎(乌头蜜煎)、乌头桂枝汤(大乌头汤合桂枝汤)等,均以辛热散寒治里寒结实之证。 但是,里虚寒证则非里寒实证之可比,其病机关键不是寒邪盛实内结,而是阳气虚衰,不足以温煦形身肢体而形寒怕冷,若照搬辛热散寒之法,则非唯阳未得益,而且辛热药物反而有“壮火散气”之弊而更伤阳气,以致“服热反寒”,同时辛热不仅散气,更可伤阴,亦将造成阴阳两伤俱虚之坏证。故而治疗阳虚里寒证,不可仿照里寒实证的辛热散寒法,而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通过补益肾中真阳以温壮少火,少火得壮则阳气得复,寒象自除。附桂地黄丸、右归丸、保元汤(肉桂、炙甘草、人参、黄芪)等,为其代表方剂。 由上述可见∶正确治疗虚寒、虚热证的关键在于把握其阳虚、阴虚的病机属性,从阳虚、阴虚的病机本质论治,才能切中肯紧,此即经文所言“治求其属”之要义 收录于合集 #宏五学堂880 #免费学习古中医QQ群672927266885 #内经176 #中医学799 |
|
来自: 风声之家 > 《中药煎、制、服用 膏药 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