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帮派史之青帮:门生少校起步 死后国家治丧 青帮教父张仁奎

 梦想童年594 2022-12-13 发布于江西

很多人都知道,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被称为上海三大亨,他们也确实是青帮体系中最有名气的。

但很多人不知道,他们所代表的只是青帮在上海的三个派系之一,其活动范围也更多局限在上海当时的法租界内。

文章图片1

除他们外,青帮还有张仁奎和顾竹轩两个派系。

我们之所以不能把青帮看做一个普通的流氓团体,是因为他们的成员除所谓的“江湖人士”外,还包括大量活跃军、政、商、警等各个重要领域的人。而张、顾两人就分别是军界河商界大佬中的大佬。

所以想要了解青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张仁奎和顾竹轩就不能不谈。

文章图片2

今天的中国帮派史,咱们接着来聊青帮,聊一聊不为人所熟知的青帮大佬,真正的青帮
“教父”——张仁奎。

文章图片3

很多江湖帮派都讲究论资排辈,用辈字的方式来绑定“父子”、“兄弟”的关系。

比如相声界的排辈是“德寿宝文明”,郭德纲、冯巩、姜昆是(该体系中)最小的明字辈;侯耀文、马季、师胜杰是高一辈的文字辈;侯宝林、刘宝瑞、杨少华是“婊子…”,啊不,是宝字辈。

马三立比他们还要高再高一辈,是寿字辈。

文章图片4

青帮也讲就这个,他们排的字是:“清净道德、文成佛法、能仁智慧、本来自性、圆明兴立、大通无学。”

据称这二十四字是佛教临济宗的一个叫鹅头禅师的人定下来的。

咱们上期讲青帮起源的时候提到过的那个被青帮乱认成祖宗的明朝尚书金纯,就被他们认作是最早清字辈大佬,也就是青帮的始祖。

金纯传说中的徒弟,但实际两人并无交集的罗教创始人罗清,则是小一辈净字辈。

清朝初年沿运河广泛传播罗教的翁、钱、潘三人则是再小两辈的德字辈。

文章图片5

就这么一直往下排,到了民国时期,青帮的排字就已经排到了二十四字的最后四个,“大通无学”。

而张仁奎就是其中辈分最高的大字辈,所以他也会被称作青帮的元魁。就是God Father。

文章图片6

顾竹轩要比张仁奎要小一辈,是通字辈的。

黄金荣、张啸林也是通字辈的。

杜月笙则要再小一辈,属于无(悟)字辈。

所以说,在当时几乎所有与青帮沾边的人物,包括老蒋,都可以看做是张仁奎的徒子徒孙。

当然了,大字辈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只是他的名气最响。

那这个张仁奎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呢?、

张仁奎,也叫张锦湖,1865年(清同治四年)出生于山东枣庄的藤县(今滕州市)。

由于不甘平庸,27岁这年张仁奎离开了老家,前往苏北讨生活。

文章图片7

在苏北期间,张仁奎拜了青帮立(礼/理)字辈的沈姓师傅为师,正式加入青帮。

后又去投奔同样是青帮大字辈的徐宝山,开始从军。

这个徐宝山是清末时期的长江下游的大盐枭,除了有青帮的背景外,他还有天地会的背景。后来被徐宝山两江总督刘坤一诏安,开始成为大清的正式武官。因为他的外号叫“徐老虎”,所以他的部队叫“虎字营”。除虎字营外,徐宝山还有一支由自己的私盐武装和帮会弟兄组成的水营,新胜缉私营,走私的管缉私,大清末年的乱套可见一斑。

而张仁奎则是徐宝山麾下最重要的将领,不但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徐宝山,还因为徐宝山部多由青帮的人组成,作为辈分比较高的大字辈,就算抛开军内组织架构张仁奎在军中的地位同样十分显赫。

文章图片8

辛亥革命后徐宝山投了孙中山,而张仁奎作为徐宝山的亲信,亲自领兵在苏北地区一带与还在效忠清廷的张勋作战,且颇有战功。

1912年年末,张仁奎被授予了陆军少将的军衔。

所以像杜月笙等人和张仁奎这种手里有兵的大佬比,格局是不就小那么一点了?

文章图片9

袁世凯上台后徐宝山投了袁世凯,不久后就被特别擅长搞暗杀的革命党大佬陈其美设计干掉,陈其美是老蒋的结拜大哥,也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陈家大家长。

徐宝山的部队则落到他弟弟徐宝珍的手中。

二次革命期间,徐宝珍和张仁奎站在袁世凯一方与孙中山作战。由于在战斗中损失惨重,战后徐宝珍部师的编制被撤销,余部被改变成了两个混成旅,张仁奎任其中一旅旅长,正式从徐所部独立出来。之后又跟随冯国璋入京见到了袁世凯,正式在北洋系中露了脸。

袁世凯死后,因为冯国璋的关系张仁奎又成了直系的一员,率部驻扎在南通一带。此后也一直作为直系在江苏的核心力量,与皖系、奉系作战。

文章图片10

1927年5月,北伐军打到了南通,眼看直系大势已去,张仁奎并未做什么抵抗,反而在努力维持着南通地区的秩序,还为此干掉了一个参与抢劫的族侄,并将首级挂在城门上。

北伐军来了之后,以年过花甲的张仁奎决定结束自己的军旅生涯,避居去了上海。

但结束军旅生涯并不等于退休,到了上海的张仁奎开启了自己的第二段人生,帮派老大。

文章图片11

早在几年前,张仁奎就将触手伸到了上海。当时上海的鸦片生意主要由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的三鑫公司把持,同样做鸦片生意的潮州帮决定从长江北岸往上海运货,处于长江入海口的启东和海门就是最佳地点。而这两个地方,都属于张仁奎驻军的南通。

文章图片12

来到上海后,张仁奎重开山门,又收了很多徒弟。后来还和杜月笙的恒社、黄金荣的荣社一样,也成立了一个仁社。且入门标准十分的高,军人要最小是个少校,官员和商人也都要有一定地位和名望才可入社。

比如蒋介石五虎上将之一、抗战期间当过战区长官的陆军上将蒋鼎文,当过甘肃和福建省主席的陆军上将朱绍良,中国远征军的副司令长官陆军上将黄琪翔,老蒋的中学老师也是他传记的作者董显光,还有上海三大亨之一的黄金荣,都是仁社成员。

黄金荣加入青帮就是拜在张仁奎门下,成了通字辈的成员。之前他荣因为打了卢永祥的儿子卢小嘉差点被干掉,也是杜月笙求到张仁奎的门上帮忙说的情。

文章图片13

就算脱离开上海,作为山东人的张仁奎在老家同样很有牌面。韩复榘手下很多将领都是他的徒弟,张仁奎还曾专门赴济南充当老蒋和韩复榘的调停人。

自己的儿子和前清翰林高熙喆孙女的婚礼,更是不知道来了多少山东的军政要员。

文章图片14

抗战期间,张仁奎为抗战捐献了大量的物资,还曾利用自己掌管的山东会馆和山东同乡会的关系把大批困在上海的抗战军警转移出去,帮助他们继续参与抗战。

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川军将领王铭章将自己在滕县的指挥部就设在张仁奎的家中,王铭章战死殉国,张宅也被夷为平地。藤县之战的有效拖延为之后的台儿庄大捷创造了胜利的条件。

文章图片15

1944年12月24日,张仁奎逝世于上海,享年79岁。

作为他徒弟的黄金荣亲自主持治丧。

次年4月,国府在重庆也为他举行了追悼会,老蒋、宋子文,以及孙中山的长子孙科都送了挽帐。

文章图片16

我们很难像评价杜月笙等人那样,用“流氓头子”之类的词来形容他。

他参与过辛亥革命,他支持过抗战,他心系家乡在大旱之年时组织过捐款。

但他也是青帮大佬,参与过军阀混战,还卖贩运过鸦片。

他在今天的互联网上并不像自己的后辈们那样有名。

可能他自己也没那么想出名。

也许在光绪十八年的那个夜晚,从山东老家独自向南出走的落魄少年,只是想吃的更饱一些。

参考文献:
《张仁奎生平考略》 韩荣钧/吴善中

《民国时期青帮发展透析》 杨彦春

《青帮和国民党政权:杜月笙对上海政治的作用》 Bria n G.Mart in

《论罗教、大乘教的道统和辈份制——青帮辈字由来考》 孔祥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