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事实:90%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正在过着低配的人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飞速前进,如今的人们已经不再像过去几十年那样,就连吃饱和穿暖都无法满足了,现如今的我们正式步入了小康社会,物质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尽管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是卓越的,但在某些城市和地区之间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甚至已经让许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抉择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一个人对外界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底层的需求便是温饱,如果想获得良好的物质生活水平。 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凭借着努力和付出得到,但在追求精神满足这件事上就不是人人都能实现内心所想了,因为达到这一步的要求非常高。 有些城市发展的比较快速,他们的经济状况和精神文化的发展都比较优秀,但有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实大城市和小城市各有优劣,大城市的发展机遇多,但很多扎根于一线城市的人们每天都要过着九九六,零零七的生活,忙来忙去,不过赚个糊口的钱。 那为什么有那么多大学生仍坚信自己可以在陌生的城市稳稳站住脚呢?其实是因为他们把社会想的太美好了。 在校园时期,食宿环境的廉价和周围的支持让他们对外界的残酷不以为然,他们总是觉得走出校园和在学校里的日子没什么不同,无非是住集体宿舍和单独住宿的区别。 现实的残酷性远超他们想象,对于刚刚离开校园的应届生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活费用,吃什么穿什么,在哪里住宿,许许多多的问题困扰着他们,一瞬间就让满怀抱负的年轻人失去梦想,甚至想放弃在大城市扎根。 学生们本以为利用大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现实却并不是这样,在当代社会上,文凭和专业技术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因为企业想要的人才是能真正带来经济效益的,所以当毕业生看到现实的残酷之后很容易被真实的状况击垮。 有些人走在追梦的道路上,可他们却连肚子都填不饱,也有些人收入不错,可工作内容完全是自己厌恶的,久而久之,内心只会越来越麻木枯燥。 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只能找一份勉强糊口的工作,日复一日的过着重复的人生,等到工作问题暂时解决了之后,就要面临着经济难题了。 在学校住宿的时候不用担心水电费物业费以及各种各样的杂费支出,可租房子却要考虑到很多问题,毕业前还想着工作后一定要努力赚钱,尽早在大城市有个小家,但真正工作了才发现光是养活自己就已经足够困难了,有些人甚至会背负大量的债务,致使生活疲惫不堪。 在校园度过的日子无疑是美好的,但这终究都是过去的回忆,每个人都将不可避免的走入社会,真正迎接残酷的现实世界。 为什么大学生已经有了这么高的学历,可他们的日子却还是过得浑浑噩噩的呢?其实这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有着较大的关系。 中国人敬重读书人,在诸多行当当中,只有读书是一条艰难但又光明的路途,有的人厌恶有钱人,因为他们觉得富人们为富不仁,也有人讨厌好看的人,因为与真正好看的人相比,自己的人际优势小了很多。 唯有在面对真正有学识的人时,人们的心里没有丝毫的妒忌,因为我们深知如今的成就都是对方一点一滴努力得来的,所以从古至今,每一个中国人都想要成为真正的文化人。 对于家长而言,孩子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就更为重要了,这件事本就不必思考太多,既然家里有条件,自然要竭尽所能的供孩子往上读。 可是家长却忽视了一点,学习从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就算拥有了高学历,不过是一纸文凭,没什么实际作用,很多单位看重的是解决问题和带来实际效益的能力,光会考试似乎没什么优势。 执着的坚守。不可否认,更高的学历的确会让一个人更有可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大的名誉,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有学位,便意味着以后的人生四通八达,畅行无阻。 这种想法太片面了,如果放在几十年前,那时的大学学历的确含金量很大,但现如今大学生早已满地跑,你的优势别人都有了,所以此时优势也就算不得优势了。 残酷的现实证明,90%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在过着低配的人生,如果想摆脱当前的状况,务必要走出一条创新的道路。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梅菜扣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
|
来自: 小桥流水1i79ra > 《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