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德镇百年——建国前陶瓷工业设备

 大馅儿说瓷 2022-12-15 发布于北京
1911~1948年时期,我国几乎没有专业化的陶瓷机械生产厂,生产使用工具、机构、简单机械,窑炉是就地砌筑的,全国的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园林建筑瓷生产基本上保持着原始的、传统的生产方式。

其间有进步意义的是唐山、淄博、景德镇等地开始使用从国外引进的或是本地铁工厂制作的球磨机、泥浆泵、滤泥机(压滤机)、磁选机、电瓷压力机及窑炉设计、测试仪表、石膏模等,可以看作是中国陶瓷装备工业的萌芽、陶瓷生产工业化的起步。

所谓传统生产方式就是原料粉碎主要靠手锤敲打、人力舂捣、水碓和畜力拉碾,练泥依靠人力畜力踩踏,干燥靠风吹日晒,成形使用手工拉坯、泥条盘筑这类最古老的传统操作方法,陶轮(辘轳车)用手摇或脚踏驱动。烧成在南方地区以柴烧龙窑、阶级窑及景德镇蛋形窑为主,北方地区以煤烧馒头窑、倒焰窑为主。

明末清初,景德镇窑工在龙窑和葫芦窑的基础上创建了蛋形窑,并一直沿用到20世纪50年代初。蛋形窑以松柴为燃料,一次可装烧10~15t日用瓷。景德镇的蛋形窑集我国历代南北瓷窑之大成,使景德镇瓷器在世界独领风骚数百年,并对国外陶瓷窑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910年,官僚资本的江西瓷业公司成立。原料制作主要靠水碓、石碾、石臼和人工淘洗、桶装太阳晒、手搓脚踩的方式精制。成形设备大多是一些手搅、脚踏驱动的辘轳车,手工拉坯、手工雕琢。烧成主要用柴烧的搓窑、蛋形窑(镇窑)及简易的圆形窑包(类似馒头窑)。

清末民初,景德镇先后派人到日本等国学习,引进煤窑窑炉设计及烧成技术、新法选矿及粉碎技术、机械练泥、成形及吹釉技术、石膏的使用及注浆成形技术等。直至1949年前,景德镇的陶瓷业基本上还是手工作坊式的生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