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花瓷还有个外国名——“克拉克瓷”

 大馅儿说瓷 2022-12-15 发布于北京
克拉克瓷 “克拉克”一词源于17世纪欧洲人对葡萄牙航海大帆船的称呼,由这些大帆船运载到欧洲的大批中国青花瓷器因此被称为“克拉克瓷”。最早由景德镇生产,装饰纹饰格局具有外销元青花的遗风,其布局多半采用外圈由八个开光组成边饰,中间主体图案多为中国传统花鸟、人物、吉祥物等。16世纪后期和17世纪一直畅销欧洲。

青花八开光蛙纹盘,江西省博物馆藏 明(1368—1644)

除景德镇外,福建漳州地区在16世纪后期也开始大量仿制克拉克瓷,画工较景德镇的粗糙,不过用笔粗犷豪迈,图案也相当有力度。但发色灰暗,胎体厚重,国外误以为这些瓷器产自汕头而称之为“汕头器”。这类克拉克瓷多销往日本和东南亚。16世纪后期日本也开始仿制景德镇的克拉克瓷器,并因其形似盛开的芙蓉花而称之为“芙蓉手”。

青花开光花鸟纹瓷盘,广州博物馆藏 明万历(1573—1620)

1659年以后,荷兰东印度公司正式开始出口伊万里瓷器。最初被用作景德镇瓷器的替代品,所以伊万里瓷器以当时在欧洲等地受欢迎的“芙蓉手”为首大量地生产了景德镇瓷器的仿制产品。瓷器中部描绘着盛满鲜花的花盆或花瓶,这是当时受欢迎的出口主题。在底座内能看见5个福字(四角内有“福”字)和支钉痕。

青花开光鹭莲图瓷盘,广州博物馆藏 明万历(1573—1620)

“芙蓉手”,是日本式叫法(在欧洲被称为克拉克瓷)的盘子。盘子周围被划分为8个区域,中央部位的盆台上画有花卉、蝴蝶和鹿。

青花芙蓉手鹿纹大盘,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1670—169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