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都亡了110年,为何还有人守护皇陵,是谁给守陵人发工资?

 喵妹畅谈 2022-12-15 发布于广西

日常生活中说起来,封建社会似乎距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1912年宣布退位到现在,也才过去了110年的时间。甚至在新中国成立后,溥仪本人还曾从事过植物园的工作,尽管这份工作有相应的报酬,但花钱习惯大手大脚的溥仪,日常生活还是显得相对清苦的。

那溥仪都过起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了,日子也不宽裕。说到这里,使得部分朋友产生疑问。清朝已经灭亡了那么久,为什么还会有守陵人的存在,为清朝的皇室成员看护陵墓。难道,溥仪还有能力给他们支付工资吗?那显然不可能的,那清朝灭后,是谁一直在支付守陵人的劳动工资呢?

事实上,在封建社会时期,每个朝代都会修建类似的陵墓,皇室成员都会在这里进行安葬。为了避免外人擅自闯入,打扰了这些“贵族”才会安排守陵人维护周边的秩序。另一方面守陵人的存在,也能够确保陵墓当中的陪葬品,不会由于盗窃等因素而丢失或者遭遇破坏。

毕竟在封建时期,皇室掌握着庞大的财富,大部分皇室成员在死亡之后,都会拥有大量的陪葬品,而为了避免有人财迷心窍对陵墓进行破坏,守陵人的存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根据专家介绍,想要担任清朝皇家陵墓的守陵人,还会对其血统提出要求,只有纯正的满清血统才有这个资格,同时守陵人这个职务在清朝也是七品官职。并且允许其一代代进行世袭,同时还拥有不低的社会地位。

从这一系列安排也足以体现出,清朝对守陵人这一职位的重视程度。每个朝代来到末期,随着死亡的皇室成员不断增加,守陵人的人数也会因此上涨,从而更好的保证整个陵园的正常秩序,同时这些人彼此之间也能相互进行监督,避免出现监守自盗等情况。

在清朝灭亡之后,这些守陵人的工资,就由北洋政府来承担。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在当下,自然是由新中国的相关单位,他们其支付薪水。到了现代社会,之所以还要保留守陵人的岗位,主要是出于对文物进行保护的目的。对我们来说,陵墓中的每一个物件,都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

由于这些陵墓中的陪葬品,不仅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同时对于考古而言也十分重要。正是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虑,相关部门选择维持这些守陵人的存在,以确保墓中的物品不会受到意外损坏以及盗窃。某种程度上,这些守陵人承担的职责和以往一模一样,但工作意义却和封建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