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宁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创新案例展播(一)汶上县创新执法监管手段严守耕地红线

 东海问渔 2022-12-15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2年度
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创新
典型案例
图片

导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要求,激发全系统改革创新精神,凝聚改革攻坚力量,营造浓厚改革氛围,形成狠抓创新、争创亮点、培树典型的改革工作热潮,现将2022年度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创新典型做法分批予以发布,供学习借鉴。同时聚焦典型培育,深入挖掘工作优势,进一步总结提炼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亮点典型和改革品牌,为全市自然资源改革创新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
图片

汶上县创新执法监管手段严守耕地红线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2年以来,汶上县按照零容忍的要求,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切实筑牢保护耕地的“铜墙铁壁”。先后开展日常执法巡查2000余次,组织联合执法行动10次,出动执法人员4000余人次,查处整改违法占用耕地案件16宗,涉及耕地面积33.62亩,违法用地整改工作实现了“清零”目标。

1

打好“防御战”,解决违法用地“发现难”

图片

一是拓宽线索收集渠道。综合运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群众举报等手段,第一时间收集掌握疑似违法用地问题线索,及时将信息上传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系统,第一时间推送镇街及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并跟踪督导落实办理情况,实现“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监管伴全程”。全县空天地执法场景线索录入数量280条,全市线索数占比20.77%,主动摸排线索数量全市最多。二是织密执法巡查网络。紧密结合田长制推广落实,用足用活县、镇、村三级网格化巡查监管机制,实行网格化分片包干全覆盖,确保责任到人、不留死角。三是发动群众参与监督。积极鼓励群众通过“鲁地云”App(随手拍)小程序,及时提供违法违规用地线索,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处置到位。

2

打好“攻坚战”,解决违法用地“查处难”

图片

一是抓好上下联动。建立“县土地执法工作”微信群,邀请县委书记、县长、分管县长及各镇街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入群,在群内通报违法用地整改进度,对整改缓慢的镇街由县级领导督导落实。同时,镇街利用微信群及时推送整改信息,确保各方面及时掌握工作动态。二是抓好问题整改。围绕卫片执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等反馈的问题,安排执法人员到现场指导违法用地整改工作,确保整改的违法用地符合验收标准。

3

打好“持久战”,解决违法用地“监管难”

图片

一是建立“蓝红”榜激励机制。科学梳理2022年卫片执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耕地“非农化”情况,制定印发《2022年自然资源执法重点工作情况通报》,将违法用地整改到位的镇街标为蓝色,整改滞后的标为红色。二是建立整改进度与项目资金挂钩机制。由局综合执法大队对县域内涉及土、矿、林等项目资金拨付情况进行审核,对未完成违法用地整改任务的,暂停违法违规用地所在镇街自然资源项目用地审批、资金支持。三是建立政策信息推送机制。精心收集典型案例、梳理法规政策,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定期向县级领导及各镇街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推送信息。目前,已推送《自然资源执法小知识》15期、《每日答疑解惑》10期,扩大了政策知晓度,方便了镇街及时排查风险点,为违法用地整改赢得了主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汶上县局:郭宗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