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西林 朗诵:荷 静 我们小的时候,不管是烧饭做菜还是取暖,都是用煤炉。煤炉也在进化,我们也经历过好几代煤炉。 我记得最早用的这个煤炉,直径比较小,就是一个铁皮桶,下方开上一个方口,里边有那个支炉篦子的地方,这个炉子内周要搪上泥。这种小炉子,那时候家家都有。
这个小炉子,可以烧煤球儿,也可以烧煤块儿。所以都要到煤场去买。到那儿去打个招呼,交了钱,开一个小票,让他们的送煤工送到家。那时候每个居民区都会有煤场供应燃料。 装煤的都是一个个的长方形的竹筐,一筐煤球儿、或者一筐精煤,50斤。煤的质量也不一样,有大块儿的,有小块的;有质量好一些的,有质量差的,质量差的便宜一些,但是烧起来冒烟儿,近似于烟煤。比较好的无烟煤,有的块儿大,回来还得用锤子给它敲开敲小了。
烧煤球儿,火力弱一些,烧煤块儿,火力就旺一些,所以生着了火,看看需要火力的大小来决定是烧煤球还是烧煤块儿,比如有时候要用大火了,就加上一些精煤块。 煤球开始都是手摇的,每个煤场里都有摇煤球的工人。工人把那煤面子和黄土按一定的比例掺在一起加水和。和好了以后摊开来,用那个大的剁铲,把煤土剁成一寸见方的小方块,然后用平铲把这些方块煤铲进筛子。这筛子底下垫上一个花盆儿,工人就上下左右地摇筛子。摇了一阵儿以后,这些方块儿的煤土就摇成圆的煤球了。然后倒出来搁一边儿晾干了。我们买煤球儿的时候,一般都要嘱咐要干一点儿的,要是没干透,一是占分量、二是容易碎。 ▲将煤与黄土加水混合 ▲将搅匀的湿煤在地上铺平 ▲用垛铲把湿煤切成小方块儿 ▲把煤块儿装入笸箩摇成煤球 ▲将煤球摊在空地上晾晒 生火也是有技巧的:引火的纸,报纸最好,因为报纸上有油墨,容易烧,然再点着那个细的木条,再放上几块大的劈柴,等劈柴烧着了,劈柴上面的煤球就容易点着了。生火的技巧是,这个劈柴要架空,煤球不要一下子堆满,所谓“火要空心、人要实心”,是也。
如果积攒的煤末子多了,自己家也来做煤球,做法跟那个煤场是一样的。如果是精煤末子的话,就得找一点儿黄土,给它掺和了,和水以后摊平,也是划成小方块儿,当然家里就不用摇煤球了,就是烧这个方煤块就可以。如果是煤球的末子,那就不用加黄土了。
煤场的煤球,早先都是手工的。后来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差不多每个煤场,都安装了压煤球机器。机器上有个大漏斗儿,用人工或是用传送带把和好的煤粉,倒在这个大漏斗里,底下有两个带有排排凹槽的滚子,相向一对压,煤粉就压出一个个煤球来,这样生产速度就快多了,形状也规范划一。
小时候,没事就老爱跑到这个机器旁边看机器怎么把煤球给压出来。这压煤球机好像还是一项技术革新的产物,这样家家户户都能够烧上这个机制的煤球。 后来又推广了蜂窝煤,蜂窝煤也是用机器压出来的,这个机器上下有一套模子,能够连续冲出这个带有12个孔洞的蜂窝煤,因为蜂窝煤比较好用,也比较省煤。后来蜂窝煤就逐渐就取代了煤球和精煤块。只是煤场冲压蜂窝煤声响较大,会影响到邻近的居民。 原来烧煤球的炉子,都需要搪炉子。搪炉子的泥灰也有讲究:光用黄土泥不行,黄土里还要掺上缸渣儿,就是耐火砖敲碎了的那个缸渣儿,这样它就耐烧。做这个泥灰的时候,有时还要搁上麻刀。麻刀就是剁碎的麻绳、麻头,到杂货店可以买到。泥灰里有这些纤维,就增加了粘固性和整体性。
这时候炉子就已经改变了、进步了。不再是那种小的洋铁桶那样的炉子,一般都是生铁铸造成型的。这种炉子比较矮一点儿,炉子的上面,有两圈儿、三圈儿的炉圈儿、炉盖儿。用那个圈儿,来控制火势和火量、以及加热容器离火口的距离。 如果屋子大一点儿的话,比如教室,就用一种容量比较大的花盆炉。花盆炉,就是炉子的形状像是底下一个花盆、上边再一个倒扣着的花盆。花盆炉可以烧煤球、也可以烧蜂窝煤。这个炉子外壁中间,还有一圈儿铸铁篦子,篦子上往往可以烤些吃的,什么烤窝头啊、烤馒头啊、烤苹果啊、热饭盒啊,有时也烤歘湿了的棉鞋。
冬天屋里取暖的时候,放在屋子里的炉子,都是要接烟筒的。不接烟筒,经常会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就是一氧化碳中毒。所以这个炉子上头,有接烟筒的口,还有火门,关上火门可以聚火力。但是一般都会打开火门,以通烟气。 每年入冬之前都要买好烟筒,等要生火的时候,得把烟筒装上。炉子上的烟筒,通过拐脖儿连接,一直通到这个户外,既是排烟、也是散热取暖。安烟筒也有技巧,烟筒是大头套小头,才能确保不漏气。安烟筒要在墙上钉上钉子,或梁上钉个钉子,用细铁丝把烟筒给固定住。烟筒还得有一定的坡度,以便烟油子能够流出去。 这个烟油子就是烧煤时产生的煤焦油气,煤焦油气在烟囱里冷却了,就成为烟油子。如果你烟囱没接好,这个烟油子就漏得到处都是。如果你烟筒接的比较好、坡度又合适,那么这个烟油儿就顺着烟筒就流到屋外头去了。所以有时候还要在屋外的烟筒口上挂一个接油的玻璃瓶。屋外的烟筒口,还要接一段拐脖儿,以防冷风直接从烟囱里灌进屋里来。 同时作为标配,有炉子的房间还都要安装风斗。这个风斗,一般都是安放在窗户上。有风斗便于这个屋里的空气和外边流通。如果不安装这个风斗的话,就很可能发生这煤气中毒的事故。所以,每年家属委员会的人都会来各家检查。
等到开春儿了,天暖和了,屋里不用取暖了,就要把烟筒拆下来。每次还要收拾烟筒,就是用长棍子绑上一个大毛刷子,把烟筒里的烟灰刷干净;或者用棍儿轻轻的把附着在烟囱内壁上的烟灰和铁锈给清清除了。有时还要涂上一层薄油,然后把烟筒两头裹上报纸。把几根烟筒并排捆起来,一般吊起来放在一个不碍事儿的地方,以备下一年再用。 因为烟筒是马口铁制作的,用用就会锈蚀掉了。锈出窟窿少你还可以用点儿牛皮纸给它糊上,锈得厉害了就没法儿用了,就得换新的烟筒。所以年年都要换上一部分新的烟筒。我记得每年的安烟筒、拆烟筒、清理烟筒的活儿都是我来弄,大人只要吩咐一下就行了。
送煤的工人是比较辛苦的,他们拉着平板车,到胡同的院门口,就要把一筐筐煤球或是煤渣搬进院里,有时一摞就是两三筐。后来改蜂窝煤了,也是一车一车地挨家挨户的送,你买了50块煤,或买了100块煤,送煤工就把蜂窝煤码在一个木板儿上,然后用带子兜起木板背着走。有的大院儿比较深的,他要一直送到你们家这个炉子旁边。
小时候我母亲吓唬我:“再不好好学习、就去送煤!”当然我也不信。看那些送煤工可能都是农村来的,头上脸上手上衣服上都是黑的,煤灰也许是都嵌进了皮肤的皱纹里,洗不掉了。其实我一点也不歧视他们的。
当然还有许多平房,从前还有一些简易楼,它是没有煤气,也没有暖气的。那么家家的门口还要开火做饭,在楼道里还要生炉子,冬天还要生火取暖。但趋势是楼房越盖越多,很多人都住上了楼;平房地区也进行了改造,普及了液化石油气,北京市区不再烧煤。这样煤炉就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我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住上了楼房,上下水、煤气、暖气齐全,算是幸运的。结婚后也住了几处平房,对煤炉、烟筒、风斗都很熟悉。然而几十年后再想想那煤炉和烟筒的时代,恍如隔世。自己还常常喟叹:现在还住在北京城中平房里的那些人,真的是太不方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