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第157条

 新用户1258N1Wf 2022-12-17 发布于陕西

9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协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伤寒论》.第157条)。

 作者:蒋远东

太阳伤寒、经发汗、汗出,表证虽然解除了、但里证仍然还在,即是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胃中不和的表现是心下痞硬,干噫食臭,协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凡此证状生姜泻心汤主之。

太阳伤寒表证解后,里热传入阳明,这就是一个实证。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胃中不和是阳明里热证,《要略﹒腹满篇》讲: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承气汤下之。

如果这个心下痞硬是一个宿食证,打重(chong)食嗝,嗝出的气嗙(pang)臭,即是干噫(yi)食臭。噫是嗝的意思,干噫是干嗝。《要略﹒腹满篇》问曰:人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尺脉)中(关脉)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又曰: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我说:宿食胃中调胃承气汤下之,宿食中焦小承气汤下之,宿食下焦大承气汤下之。

今伤寒表已解,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协下有水气,协下是肝胆,脾胃,升降结肠,据本条所言,这里讲的协下有水气讲的是脾胃或升降结肠有水气。伤寒表已解后,胃中不和是脾不运化,脾被伤寒的寒邪困后,里证未解,所以腹中雷鸣下利。此下利是以其脏有寒故也,《太阴病全篇》第277条讲:自利不渴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生姜泻心汤就是四逆辈理中汤的加减。

腹中雷鸣是肠鸣、是升降结肠中的气行不畅,该升的气不升,该降的气不降,肠中鸣响;而且升降结肠又在协下,脾也在协下,脾受湿热或寒湿困扰,很容易引起肠鸣。腹中雷鸣下利的下利是协下有水气,这个水气即是寒邪湿气,属饮。

《要略.痰饮咳嗽病》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协下,咳吐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由此可见,本协下有水气讲的是悬饮;腹中雷鸣讲的是痰饮;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是甘草泻心汤的基础上加人参、生姜,甘草泻心汤(芩夏连草姜枣)同样也是理中汤的加减;理中汤是人参、白术、甘草、干姜的组合。生姜泻心汤是理中汤去白术加泻心下痞的黄连、黄芩和止呕逆用的小半夏汤(半夏与生姜),以及健脾利湿的大枣组成。

生姜泻心汤方:

甘草(炙)3两、人参3两、干姜1两、半夏(洗)半升、黄芩3两、黄连1两、生姜(切)4两、大枣(擘)12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泻心汤与小柴胡汤一样,都要煎后再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