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夷陵之战刘备因何失败?有三种选择或可让刘备不致大败

 四地闲夫 2022-12-18 发布于山东
夷陵之战刘备因何失败?有三种选择或可让刘备不致大败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已成为汉昭烈皇帝的刘备对东吴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此战过后,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关于这场战争,相信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刘备急于给二弟关羽报仇雪恨和复夺荆州战略要地,不顾众大臣的劝阻,一意孤行,统率水陆大军气势汹汹而来,想要一举消灭东吴,然而却人算不如天算,被东吴名将陆逊的一把大火,烧的七百里联营化为灰烬,刘备本人差点葬身火海,不得已败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蜀汉自此战后元气大伤,彻底失去复兴汉室,统一天下资本。

说起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历史上大多数的说法是,刘备犯了兵家大忌,在密林中连绵扎营700里,兵力分散的同时很容易被对方乘势用火攻。这种看法来源于当时魏文帝曹丕对群臣说的一席话:“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联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 然而,事实的真相的确如此吗?曹丕作为一个北方出生的权臣儿子,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没去过夷陵之战战场的长江三峡一带,倒不是他不想去,而是这一带先后都是刘备和孙权的地盘,他根本没办法去,因而,他也根本不了解这一带的地形,其实,刘备作出百里联营的军队部署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为了能够进一步弄明白夷陵之战蜀汉败亡的真正原因,我们先把夷陵之战复盘一下。

夷陵之战刘备因何失败?有三种选择或可让刘备不致大败

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五万人,对吴国发起了大规模的征讨战争。从这场战争经过的步骤上看,夷陵之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从巫山到夷陵的进攻阶段。

2、与陆逊在夷陵猇亭地区的对峙阶段。

3、陆逊反攻,刘备向西逃亡阶段。

第一阶段:

夷陵之战刘备因何失败?有三种选择或可让刘备不致大败

夷陵之战第一阶段,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三万人为先头部队,这三位虽没有五虎上将和魏延的名气大,但也都有独当一方的大将之才。三位大将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巴东)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刘备的重要谋士黄权劝谏说:“吴人骠悍善战,而我军水路出兵顺流而下,进易难退,请让我为先头部队去试探敌人虚实,陛下应当在后面坐镇。”刘备没有听从黄权的建议,而让他督领江北军队防御曹魏。刘备自己在江南前线,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军作战。应该说,刘备的伐吴人事安排是相当不错的,除几位大将外,黄权更是一位了不起的谋士。黄权这次应该是代替早早去世的法正的角色的,所以,刘备才让他单独领兵在北岸防备曹魏。

刘备前期的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一路有惊无险的占据了巫山县、巴东县、秭归县、等于已经进兵出了三峡,来到了三峡东口的夷陵,战争初期进行的出人意料的顺利。由于第一次当主帅的陆逊当时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白面书生,刘备自己却是打了半辈子仗的老枭雄,所以没有把陆逊放在眼里,出现轻敌思想。

孙权在面临蜀军大举进攻的形势下,奋起应战。他大胆启用当时暂露头角的将星陆逊为大都督,统率老将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陆逊上任后,通过分析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指出刘备兵势强大,居高守险,求胜心切,吴军应暂避蜀军的锋芒,等待机会伺机破敌。并耐心劝阻了吴军老将们立即决战的要求,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线。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却,转入防御。并集中兵力,准备相机决战。

第二阶段:

夷陵之战刘备因何失败?有三种选择或可让刘备不致大败

在陆逊退到夷道、猇亭一线后,已到了公元222年正月,蜀汉吴班、陈式的水军也进入夷陵地区,屯兵长江两岸。二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一带,建立了大本营。由于这时的蜀军已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并开始遭到吴军的距险抵御,其东进的势头停顿了下来。在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的情况下,蜀军不得已在巫峡、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一线数百里狭窄的过道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刘备军利在速战,这样相持下去,对自己不利。所以为了调动陆逊出战,刘备让前部督张南率部分兵力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孙桓是孙权的侄儿,所以诸将纷纷要求出兵救援,但陆逊识破了刘备的调虎离山之计,而且深知孙桓素得士众之心,夷道城坚粮足,坚决拒绝了分兵援助夷道的建议,避免了分散和消耗兵力。

从正月到六月,半年来两军仍然相持不决。刘备为了迅速同吴军进行决战,曾频繁派人到阵前辱骂挑战,但是陆逊均沉住气不予理睬。后来刘备又派遣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八千人马,企图引诱吴军出战,伺机加以聚歼,但依然未能得逞。陆逊坚守不战,破坏了刘备倚恃优势兵力企求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蜀军将士逐渐涣散松懈,士气瓦解。六月的江南,酷暑难耐,热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将水军下船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因为那一带空旷的平地并不多,根本不够大军扎营用。

第三阶段:

夷陵之战刘备因何失败?有三种选择或可让刘备不致大败

陆逊看到蜀军士气沮丧,放弃了水陆并进、夹击吴军的作战计划,认为战略反攻的时机成熟。为保险起见,陆逊在反攻的前夕,先派遣小部队进行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这次进攻虽未能奏效,但却使陆逊从中寻找到了破敌之法—火攻蜀军连营。因为当时江南正是炎夏季节,气候闷热,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一旦起火,就会烧成一片。

决战开始后,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因为蜀军地势较高,非常吸火,顿时间大火冲天,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迫使蜀军西退。吴将朱然率军首先突破蜀军前锋,猛插到蜀军的后部,与韩当所部切断了蜀军的退路。潘璋所部猛攻蜀军冯习部并大破之。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正面发起攻击。守御夷道的孙桓部也主动出击、投入战斗。吴军进展顺利,很快就攻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并且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及蛮族首领沙摩柯阵亡。刘备见全线崩溃,就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近万之众。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军用物资丧失殆尽。刘备乘夜突围逃遁,行至石门山(今湖北巴东东北)后,依赖子龙将军及时赶到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白帝城。

这时,另一路黄权率领的2万多蜀军正在江北防御魏军。刘备败退后,黄权的归路为吴水军所截断,不得已率众向曹魏投降。此战,刘备军几乎全军覆没,阵亡数万人,蒸发2万多人,刘备仅以身免 。子龙的救兵来后,陆逊已经失去攻克永安白帝城的机会,再加上他顾忌曹魏方面乘机浑水摸鱼,就停止追击,主动撤兵,历史上的诸葛亮可没在鱼腹节布置奇门玄石八阵图,也没困住陆逊。次年四月,刘备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四、战役分析

夷陵之战刘备因何失败?有三种选择或可让刘备不致大败

上面就是夷陵之战的整个过程,可以说败得十分突然和意外,本来刘备还占据优势,东吴由于前期连战连败,士气应该十分低落,最后,却因为一把大火,形势瞬间发生逆转,可以说,这是一个最大的意外乌龙,不仅刘备想不到,所有人包括在后方的诸葛亮,赵云以及众文物大臣都想不到。其实,前期的曹魏曹丕,司马懿,东吴的孙权也都想不到。那么,他们能想到什么呢?刘备当然想到的是在夷陵消灭吴军主力,然后顺江而下,直捣荆襄,吞灭东吴,与曹魏二分天下,当然,这是刘备在求胜心切,利令智昏下的幻想,不切实际,参考意义不大。

我们再看看诸葛亮和赵云的想法,赵云的想法,在战前劝谏时就和刘备说了:“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陛下察之。”,“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赵云的态度斩钉截铁,坚决反对出兵,但子龙将军的意见中还有一句话没引起刘备重视:“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陛下察之。”两国交战,是不会通过一两次的战役就分出胜负的,必然会陷入难缠的相持阶段,空耗国力,还容易被曹丕钻空子。说明赵云认识到了问题深层次的严峻性,后来事实证明,能达到赵云想要的结果都是求之不得的。不过,赵云怎么也不会想到己方会被打的这么惨。

再看看诸葛亮想法,史书没明确记载诸葛亮当着众人面对刘备的劝谏,但私下里肯定会劝刘备以大局为重,不要轻易再开战端。但是,却留下了另外一段记录:“诸葛亮与尚书令法正好尚不同,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及汉主伐吴而败,时正已卒,亮叹曰:“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就使东行,必不倾危矣。”意思是说:诸葛亮和法正,两人性格爱好不同,但在公事上却相得益彰,诸葛亮经常称赞法正的智术超群。夷陵之战失败时,法正已经去世。为此,诸葛亮曾经感慨:要是法正还活着,应该能够劝止主上东征;就算是劝不住,如能跟随刘备出战,最后也不会败得如此之惨!

由此可以推想,刘备在决定伐吴之前,必然已经私下征求过诸葛亮的意见。而诸葛亮应该也表达过对伐吴的反对意见,但是,就和刘备当初不听诸葛亮的话,没有从刘表手里直接讨回荆州一样,对这一次比较固执的刘备,诸葛亮也没办法——或者说,诸葛亮最后无可奈何的表示同意了。另外,还有一个叫秦宓的学士奏曰:“陛下舍万乘之躯,而徇小义,古人所不取也。愿陛下思之。”先主曰:“云长与朕,犹一体也。大义尚在,岂可忘耶?”宓伏地不起,差点被刘备杀了。

以上说明,蜀汉朝廷上大多数人虽不赞同伐吴,但却不认为刘备此次伐吴会大败而回,有可能会取得一些战果,至少也能做到全身而退。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看法。那么,按照正常的逻辑,刘备能做到吗?答案是肯定的,刘备即便不能一战消灭东吴,但遇到意外情况见好就收,全身而退还是可以的,甚至可以取得一些战果。刘备当时有上、中、下三策可以选,选那一策都不会落得惨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结合那一带的地理环境分析一下:

五、刘备当时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

自从关二哥大意失荆州后,吴蜀两国的国界线已西移到长江三峡的巫山一带,从湘江流域向西推进到了长江流域上游,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这里,我们就体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了,即便做不到,也应该“读万卷书,览万张图”,就是准确掌握这一带的地形地貌,只有这样,才能从当时的实际战场环境出发,制定出正确的攻守计划。看地图,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行人只能靠很窄的山间栈道通过,自西向东的峡谷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除了水路外,陆地上根本没办法大规模行军,沿江分布着的奉节县、巫山县、巴东县、秭归县、这些地方有效面积很小,不适合大量人口居住,最后出口处是宜昌市。如果走水路的话,从上游四川地区往湖北地区走顺江而下,一路顺风顺水,十分容易和快捷。而你如果战事不利,想要撤退的话可就难了,从湖北下游逆长江而上,还要经过水流湍急的三峡水域,在冷兵器时代的三国时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夷陵之战刘备因何失败?有三种选择或可让刘备不致大败

在这样的地形地貌下,刘备想不在密林中连绵结营都不可能,三国时代长江三峡两岸的植被肯定没遭到破坏,只要岸边有点空地的地方肯定也是布满了各种植被。刘备方面带的兵又多,左边是险峻的巫山,右边是汹涌奔腾的长江水,他只能在这不宽的栈道边的空地上行军和扎营,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可以说,刘备当时有三不占:一不占地利,地利上自己的进攻地域不利于大兵团展开决战,关键是后方粮草不易运输。二不占天时,当时曹魏正在北方虎视眈眈,孙权刚得荆州,实力大增。三不占人和,蜀汉大多数人都反对出兵,自己在荆州训练多年的水军也让关二哥全部报销了。所以,刘备的上策就是不出兵,以待天下生变。

中策:

但是,谁让刘皇叔兄弟情深,报仇心切呢?“兄弟被害,备焉能独活,”复仇的欲望使刘备非要讨灭孙权不可,既然如此,我们就站在皇叔的角度,看看怎么能打败东吴吧,看看中策,下策。中策也是大多数人认为可能达到的目的:占据部分长江要塞,实行屯田政策,巩固占领区。

在长江三峡由西向东的出口处,有一处比较大点的小城,境内的平坦地区比较多,就的夷陵,后来东吴改成西陵,在现在的宜昌市夷陵区和西陵区一带,还包括南面不远处的猇亭区。几千年来,此地一直是长江上游的军事重镇,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也在这里。夷陵的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长约100公里,东西宽约77公里。中间是长江,两侧则是连绵群山,但长江北岸的夷陵和西陵区有一些农耕区。万里长江在这里将夷陵“切”成相对均匀的两部分。从三峡西部重庆市奉节县起点开始,沿长江分布着的巫县、秭归县在夷陵的西面,夷陵的东面分布着宜都,枝江。再这些县级小城中,只有夷陵还比较大,可以稍大规模的屯兵,也有比较大的江边码头,可在训练和组建水军,从夷陵向东顺风顺水,进攻十分方便,而要从东面向夷陵进攻,等于是逆长江而上,还要经过长江三峡,是相当的困难。所以,夷陵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

夷陵之战刘备因何失败?有三种选择或可让刘备不致大败

可以说,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北方政权消灭南方政权时,从大的战略进攻方向上要分两路出兵,一路是从中原地带由北向南在长江中下游的江陵,合肥,广陵等各个节点渡江向南直捣南方政权腹地,但因为长江在下游地区就变的非常的宽广无垠,没有强大的水军是过不去的,所以,如果北方政权要单纯走一个方向,从长江下游地区直接跨江消灭南方政权,那是相当困难的,否则,长江也不会被称为“天堑”了,历史上很少有成功的战例。我知道的唯一成功战例就是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下江南”,是直接从长江下游横跨渡江的。所以,需要另辟蹊径,走另一路,先占据长江以西上游的巴蜀地区,让水军从巴蜀上游顺江而下抄了南方政权的后路,这样消灭南方政权就容易多了,之前的秦灭楚,之后的晋灭吴,隋灭陈都是这个路子。

而夷陵就是巴蜀水军出发后沿江而下必经的集结地和出发地。如果南方政权占据夷陵,则可以在三峡东口有效组织对巴蜀地区水军进攻的防御工事,如果防御不住的话,至少也可以阻断巴蜀水军后续粮草供应船队。南方政权还能苟延残喘一时。如果失去夷陵,那就很危险了,敌军如果在夷陵地区屯田守备,训练水军的话,鬼知道他什么时候一个不高兴,顺江而下直接抄你的后路,南方政权离灭亡就不远了。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陆逊一路后退,退到这一带就不退了,因为到此时,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三峡两岸山地留给了蜀军。如果再退出夷陵的话,就退到江汉平原的荆州了,一马平川,很不好防守。当时是谁在荆州守的呢,不是别人,正是东吴的老大孙权,孙权打仗的那两下子在三国是人所共知的,陆逊能指望孙权守住荆州吗?所以,这里是东吴的必争之地。

夷陵之战刘备因何失败?有三种选择或可让刘备不致大败

夷陵之战51年后,在这里又发生了一场西陵之战,主角就是陆逊的儿子陆抗,可以说虎父无犬子,陆抗比老爹更出色,当时东吴西陵守将步阐投降已占据巴蜀的西晋,陆抗马上认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果断出兵攻取西陵,并在江陵阻断羊怙的援军,陆抗的表现可没他爹这么磨叽,只用2个月就平定叛乱。

所以,刘备的中策就是:占据夷陵后,停止进攻,撤走连营,修复城池,加强防守,巩固对夷陵的占领。你放心,对于刘备占据的这一军事要塞,陆逊是不会一直气定神闲的,他一定会想办法来夺取夷陵,这时的刘备就可以依托有利地形,在防守反击中消耗对手了。

下策:

夷陵之战刘备因何失败?有三种选择或可让刘备不致大败

还有一个下策,下策就有点冒险了,但最险也险不过刘备最后被烧的底裤不剩。下策就是当时陆逊最担心的蜀军水陆并进、夹江直下。陆逊为什么担心“蜀军水陆并进、夹江直下。”,担心东吴水军干不过刘备的水军吗?不全是,因为刘备水军是顺水作战,东吴是逆水作战,东吴水军再厉害,也被抵消了部分优势,造成两败俱伤。而陆逊更担心的是怕刘备水军会切断自己的船运粮道。三峡一带的险阻地形,不光对刘备,对陆逊也一样,东吴的后勤补给同样是通过水路运输,即便是逆江而上也比陆路运输快捷便利,所以,切断补给线是陆逊最担心的地方。

刘备的下策就是水陆并进,不让水军上岸,而是让吴班,张南他们率水军稳步顺江东下,或找吴军水军决战,或截断吴军运粮的船只,这下,陆逊肯定会主动和你玩命。为什么这是下策呢,因为这时的刘备水军肯定不如东吴水军精锐,战况好的话能截断吴军的粮道,逼的陆逊或是提前决战或是向后撤退,战况不好的话可能被吴军水军打败,这涉及到具体的水军作战战术,提前不好判定谁输谁赢,但比“火烧连营”的结局要好的多,至少能和东吴两败俱伤。

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刘备却选择了不上不下的中下策,让水军上岸当陆军,和吴军对峙,本来陆军的营盘就够多了,再加上水军的营盘,想不连营都难。让水军上岸也说明刘备还是挺谨慎的,不想把水军在这一带折损过多,可能想的将来打荆州还要用。而且从刘备每走一步的部署来看,他对细节上还是很谨慎的,“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布置的有前有后,层次分明。

夷陵之战刘备因何失败?有三种选择或可让刘备不致大败

“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於夷道猇亭驻营,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谿蛮夷,咸相率响应”。说明刘备想的也很周全,要联合这一带的蛮族共同出战东吴。派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以防曹魏,确实周到。与吴军相拒於夷陵道,也是一副稳扎稳打的态势。无奈,天不遂人愿,千算万算,算不到陆伯言的一把大火,时也?命也?何解?让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组”,让古今多少风流人物惜哉,痛哉。

不过,让刘备最闹心窝火的是自己北岸黄权率领的2万多生力军在此战中根本没有发挥作用,让东吴断了后路后直接投降“国贼”曹魏了,这是一个多么黑色的历史玩笑呀。

夷陵之战刘备因何失败?有三种选择或可让刘备不致大败

夷陵之战,也确实说明了陆逊的高明,面对如此复杂局势,善于正确分析军情,大胆后退诱敌,集中兵力,后发制人,击其疲惫,巧用火攻,终于一举击败气势汹汹的刘备大军,创造了由防御转入反攻的成功战例,体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军事才能。这样杰出的军事统帅,显然和刘备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或许只有孔明先生出马,才能不至于让刘备输的那么惨吧。

(文章为艺林话史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欢迎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