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尚德应用甘草治疗消化系疾病经验介绍(全文)

 踏遍青山的中医 2022-12-19 发布于湖南

摘要:介绍俞尚德主任医师应用甘草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胆囊炎、胆石症等消化系病症的临床经验,包括甘草的用量、用法、配伍及副作用等。

关键词:俞尚德;甘草;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436-02

俞尚德主任医师为国家级名中医,毕生钻研脾胃学说,长于消化系病症的诊疗,临证喜用甘草,自拟各处方中几乎无方不用之。有“甘草郎中”之誉。他参阅古今医学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临证之所得,对甘草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多有创见。本文拟就这一方面作一介绍。

1 甘草概述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补中益气、和中缓急、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和药性等功效,《神农本草经》将之列为上品,认为“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仲景方多用甘草,如《本经疏证》所言:“《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也。”道出了甘草之所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日本汉方家吉益东洞认为仲景用甘草不能单纯认为是调和诸药,而有实际的意义。即是:“主治急迫也。故治里急、急痛、挛急,而旁治厥冷、烦躁、冲逆之等诸般迫急之毒也”(《药征》)。李东垣亦擅用甘草,他认为:“甘草,阳不足者补之以甘,甘温能除大热,故生用则气平,补脾胃之不足,而大泻心火;炙之则气温,补三焦元气……其性能缓急,而又协和诸药,使之不争,故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由此可见甘草斡旋之功,赫赫卓著也。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现代医家结合药理研究的结果,更明确提出,甘草尚可视为皮肤及黏膜的止痛剂和修复剂,在口腔、咽喉、胃肠等病变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含有甘草甜素、黄酮苷、三萜类、甘草次酸等,有抗溃疡、保护溃疡面、解除平滑肌痉挛及抗炎、抗过敏、抗利尿等多方面作用。

2 俞老应用甘草治疗脾胃病及肝胆病经验

俞老认为。甘草可用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幽门不全梗阻、食道贲门失弛缓症、肠痉挛、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等几乎所有的消化系病症的治疗。但针对不同的病症,甘草之用生与用炙,剂量之轻重及药物之配伍等,均大有讲究。

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多病程较长,迁延不愈,久病属虚,俞老认为,总以脾胃气虚为本。故其自拟之补中生肌汤、浅表性胃炎方、萎缩性胃炎方等诸方中,均用甘草以补中益气。下面以俞老治疗消化性溃疡之自拟方补中生肌汤为例,作一具体介绍。

消化性溃疡多表现为胃脘隐痛反复发作,伴嘈杂、泛酸、疲乏、面色无华等,俞老认为整体辨证是中气虚,“溃疡”只是一个局部表现,就其局部而言,存在着脉络瘀痹属实的一面。虚和实是消化性溃疡的两个方面,而虚是主要方面。所以治疗以补中气虚为主,通瘀痹实为辅。依据上述认识,俞老自拟补中生肌汤治疗溃疡病,效果颇佳。其组成为:黄芪15-30g,党参12-15g,炙甘草12-18g,赤芍10-12g,白及10g,制乳香5g,当归8-10g,茯苓15-30g,乌贼骨15g,淡吴茱萸3-5g。

方中炙黄芪和炙甘草,均为甘温之品,甘者中之味,温者中之性,性味皆中,故能益气补中。且黄芪“主痈疽、久败疮”(《神农本草经》),能“入脾而托已溃痈疡”(《本经逢原》);甘草“长肌肉”(《神农本草经》)。可见此二药兼顾益气补中、托疮生肌二者之长,实可担当补中生肌之重任,为方中之主药。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甘草主要成分之一的甘草次酸,能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再生,有利于溃疡愈合。西药生胃酮之主要成分即为甘草次酸。针对局部之络脉瘀痹,方中赤芍、当归、制乳香、白及等通络行瘀、祛腐生肌。

另外,久病脾虚,肝木每得以乘之,致肝脾不和,脘腹隐痛难愈。故俞老临床应用甘草,常伍以芍药,使土中泻木。二药相合,柔肝和脾缓中,则肝脾调而痛自除。此一经典配伍广泛应用于慢性消化系病症的治疗。俞老经验:凡具有下列临床特征者,用之皆效:①痛而喜按、喜揉者;②进食可使疼痛减轻或缓解者;③喜俯身护其痛处者;④局部时有块状或索状物而又可自行消失者;⑤局部有紧张感或牵引感者;⑥痞满而与进食无关者;⑦嗳气空腹时亦有。

古人用芍药甘草汤,常是白芍剂量大于甘草,而俞老则认为,若解痉止痛,则甘草剂量应大于芍药,甘草有缓解挛急作用,而芍药则具有直接镇痛作用。此可从小柴胡汤“若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三两”的记述中窥知一二。在治疗慢性痢疾和虚痞时,芍药用量大于甘草,后者旨在“收胃气”,宜与茯苓相配伍。此外,甘草用量至少要在10g以上,始能有较强的缓解挛急作用。用量过少,则作用减弱。对于溃疡病,用炙甘草配赤芍,比例为3:2,疗效持久;慢性痢疾,以炙甘草配白芍,比例为2:3,可解里急后重之苦。对于幽门不全梗阻,用炙甘草伍赤芍等,常用量为12:10(g)。

胆系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等,常见胁腹剧痛、呕苦、发热、黄疽等症。多属肝胆湿热蕴结,胆腑失其通降为主。俞老自拟利胆汤治疗。组成为:炒茅术5-8g,生甘草8-10g,赤芍8-10g,姜黄12-15g,广木香6-10g,炒枳壳5g,酒大黄5-15g,蒲公英20-90g。本方在通降利胆、清热解毒药中,加用生甘草,一者生甘草“缓火邪”,其泻火解毒作用,于胆囊炎症有利;且生甘草与赤芍按l:1用量配伍,解痉止痛作用强而起效快,能缓解十二指肠肌痉挛,调节奥狄氏括约肌等,使恢复蠕动样运动而达到排石的目的。对于胆道蛔虫病,俞老不拘于前代医家“治蛔不可用甘草”、“蛔得甘则动”的认识,他通过临床实践,自拟利胆安蛔汤,每方皆用甘草,并伍赤芍以解痉止痛,而解痉止痛西药,一概不用,平均两天之内达到完全止痛,未见有服用甘草方剂引起蛔动而疼痛加剧者。

总之,对慢性疼痛者,如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痢疾等用炙甘草;对急性疼痛之病症,如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肠痉挛等用生甘草。对胃肠病多用炙甘草,旨在调脾;对肝胆病多用生甘草,意在泻火。

医之用甘草,多剂量偏轻,自古而然。如《本草备要》所述:“奈何时师每用甘草不过二三分而止,不知始自何人,相习成风,牢不可破。”俞老赞赏吴鞠通甘草须重用之卓见:“设不假以重权,焉能为功?”其临床之用甘草剂量一般在10~15g,最大可用至30g。

3 禁忌及副作用

一般认为,“中满者忌甘”,俞老指出,此言当区别对待,如患者之脘腹胀满属于气机郁滞之实证者,甘草壅阻气机,自非所宜;而对于痞满之属虚痞或虚实夹杂者,甘草并非禁忌。《本草通玄》言之甚明:“甘能满中,此为土实者肓也,世俗不辨虚实,每见胀满,便禁甘草,何不思之甚耶?”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见脘腹痞胀者,多属虚实夹杂,俞老自拟芍甘苏枳汤治之,于大队疏肝理气和胃药中,亦不避酸敛甘壅之芍药甘草,而实有相反相成之效果。至于,“治蛔不可用甘草”等,亦非确论,前文已述。

历来认为,甘草之性最为和平,有国老之称,副作用少,临床用药安全。俞老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其实甘草之副作用亦不少。药理研究发现,甘草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可导致钠、水潴留,如长期较大剂量(15g以上)应用,可导致踝部凹陷性浮肿。《本草备要》言:“甘草资满,甘草得茯苓则不资满而泻满。”俞老临床在较大剂量应用甘草时,常加入健脾利湿之茯苓或车前子以拮抗这种不良反应。另一方面,甘草尚能引起排钾增多,导致低血钾,患者出现肌肉无力,甚至软瘫等低钾性麻痹表现。此外,服用较大剂量甘草后,部分患者出现夜尿增多,甚至有发生尿崩症的报道,不过是可逆的。俞老在早期临床实践中还发现,带皮的细小甘草易导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有时还会引起口干、散瞳、视力模糊等明显副作用,但停药后可好转,故必须选用粗壮甘草去皮应用。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举报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