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杯决赛阿根廷法国点球大战球员压力有多大?没踢过球的可能难以想象

 墨子连山 2022-12-19 发布于北京

我不知道中国真正踢过全场正规比赛的有多少人。

偶尔踢那么几场十几场的,估计也遇不到加赛点球。

我从小学就开始在校队踢比赛,直到大学踢大学生联赛,踢了十几年,一次加赛点球都没遇到。

当然了,这跟我们水平有关,高中以后就再没进过决赛圈,小组赛平了也没加时,更不用点球了。

别说我们,就算是职业球员,能遇到加赛点球的情况也不多吧?

如果说紧张,这可能是主要因素,人对于未知事物总是心存恐惧。

但如果你说世界杯决赛场上这帮人,对于人家而言,这种因素恐怕就不存在了。

这帮人很多从5、6岁开始踢球,平均一年得踢个几十场,到20多岁时,起码踢了大几千场了吧?

很多还是高水平比赛,遇到打平加赛点球的情况应该也有一些,见过,知道怎么回事,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而且重大比赛的赛前训练基本都会加练点球,做到有备无患。

所以,在经验丰富,准备充分的前提下,真能有多紧张吗?

倒也不见得。

尤其是比赛踢了90分钟,加时30分钟,加上补时都两个多小时了,多巴胺早就到峰值了吧?

真有人踢两个多小时高强度比赛,还有精神头胡思乱想吗?

反正我是不会。

不但没工夫胡思乱想,很多时候我甚至到比赛结束,连比分都不知道,也用不着知道,知道谁领先,能理解教练战术安排就足够了。

这种状态就叫“打开了”,其实就是运动导致激素水平提升,大脑理性部分被抑制,直觉部分则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时候就算想胡思乱想其实也不那么容易。

当然了,紧张不紧张这东西也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激素水平比较低,踢了两个多小时也不兴奋。

但你觉着决赛场上有多少这样的运动员?

激素分泌就是兴奋剂,全场21个人打了兴奋剂,就你一个人不打,你还想跟人家对抗?

但凡打过比赛的都知道“状态”有多重要吧?

状态迟迟打不开,教练早就把你换下来了,还能留你到点球大战?

再加上点球5个一组,双方11选5,还选不出5个在状态的踢?

这么多队员不在状态,他们是怎么踢到点球大战的?

有人说什么观众给的压力?

我不知道他们打没打过比赛。

刚上场没进状态观众可能会有影响,但是打了120分钟,你说你还有闲心关注观众,那就有点扯淡了。

别说观众在看台上,就是我们那种小比赛,观众在场边喊什么我都充耳不闻。

还不是刻意忽视,主要是精力全都放在场上,哪有闲工夫在乎观众呢?

除非死球的时候有点输入,大多数时间观众就是背景噪声,甚至很多时候被人骂了夸了,我都是比赛之后听别人说了才知道。

我想高水平比赛,球员注意力不至于比我还分散吧。

最后,点球这玩意练过的都知道怎么回事,它就是个概率问题,根本用不着你琢磨呀。

无非就是蒙左、中、右三路嘛,射门的是蒙,守门的也是蒙。

蒙对就赢了,跟猜硬币差不多,不同的是射门的胜率高点67%,守门的胜率33%。

当然了,你还可以打左上右上两个死角,只要不飞肯定守不住,所以整体射门胜率还会高一些,估计能到70-80%吧。

只不过120分钟高强度比赛,到点球大战时体力消耗得也差不多了,你敢保证打死角自己压得住?

实际上打飞的也不少,所以比较安全的做法还是低平球,也没什么可琢磨的。

这玩意跟罚篮差不多,正常状态就是大脑一片空白,动作做完就得了,连进不进都管不了。

当然了,踢完之后该哭还是会哭,那是懊悔的泪水,跟紧张没关系。

这么说可能有点反直觉了,很多没上过场的人可能不信,说我在电视前都紧张得不行,人家在场上怎么可能不紧张呢?

我想一是你没踢过球,更没踢过点球,所以这件事对你来说是个未知,把自己带入到现场就像盲考,能不紧张嘛。

二是你没运动,你的激素水平比较低,还有精力胡思乱想。

还有些人没上过球场,只上过考场,总想往考场上硬套,说实话,运动和做题完全是两回事,考试有几个能产生多巴胺的?

所以套不上。

不过有一点它们倒是相通,如果高考之前模考个百八十场,我估计你高考也不会紧张。

毕竟当年我们就是这么干的,真管用。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