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些1938年广东罗定的老照片,山光水色、人文荟萃的罗定州古城

 泊木沐 2022-12-21 发布于辽宁

罗定,在古代被称为泷州,泷水,龙城。地处西江南部、广东西部,是西江走廊重要的交通枢纽。历史上有“全粤要枢”和“岭南粮仓”之美誉。罗定的历史源远流长,距今龙乡县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今天我们要和你一起分享一组广东罗定的老照片,让我们一起走进80年代的罗定,再看一眼罗定。

1938年,罗定西江以南,罗定,东临云雾山脉,西连云开山脉,南连高雷,西与桂黔滇,为西江走廊重要的交通要道。罗定河蜿蜒穿过城市。

1938年,罗定,郊区,一片山峦起伏。

罗定城于1938年,青砖白墙,青翠的树木掩映着古老的气息。

罗定文塔,即1938年的罗定文塔,原名三元宝塔,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其“三元”意指广东罗定州的考生能够在科举中一连中“三元”。三元宝塔原来是文人墨客所筑,历来为士大夫所珍爱,塔高而尖,形如一只尖笔,故名“笔塔”,后改名为“文塔”。

罗定,1938年,河上的水轮。水轮是古代用来提水的一种农具,又称“天车”,据史料记载,水车最早出现于东汉。

一九八八年,在罗定,罗定河。罗定江,也叫南江,也叫泷江。是西江右岸的一条支流,古代称罗田水、建水、水。南江发源于茂名信宜的鸡笼山,蜿蜒曲折,穿越高山,穿越罗定,由南至北,最后汇入郁南南江口镇,汇入西江。

1938年,罗定,一群农民正在用三只黄牛,把一堆用来做泥砖的黄泥混合在一起。土坯自唐代以来就已有,其制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岭南地区的房屋多以土坯房为主。

1938年,一位农民在罗定用一台打谷机把水稻脱粒。图中的老式打谷机是木质的,是一台脱粒机。其功能是将稻谷与麦秆分离。这个工具很费时,也很费力。

1938年,一对年轻夫妇在罗定结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