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那些事」那些说文化无国界,艺术无国界的,文化自信点好吗

 绘事杂谈 2023-10-11 发布于北京

文/冯海涛 图/查士标、胡湄、蒋廷锡、 郑板桥、蒋廷锡

关于绘画,我们总是喜欢来和西方绘画作比较,并且在比较之时总会流露出不自信。感觉只有自己作品中有西方绘画的影子,才觉得自己有所建树。在交流中以及一些美术评论中,我看到的最为自信的话就是,我们的绘画“与西方艺术平起平坐的独立性”。我一直以来都没有弄明白,为什么我们总喜欢用我们的中国画和西方绘画作比较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可比的呢?两个不同文化下的美术形态,其之间有什么可比的?我真的没有搞明白。

蒋廷锡 赐莲图轴 141x62厘米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美学认识,为什么非要把中国画里面强行加入西方绘画的观点呢?要知道,文明的进步是因为不同文化的接触后形成的碰撞,在这种碰撞中使得文化增速发展,从而使得文明进步,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地丰富多彩。所以,必须要有不同的文化来探寻不同文明之路,文明才能进步。当文化真的全部统一了以后,我们的文明还会前进吗?我们的生活还会这么丰富多彩吗?绘画亦是一样,当我们所有的绘画形态使用的都是一种创作手法,是在一个文化中发展,这艺术的路能走的长远吗?但是,文化是无时无刻不在竞争中的,而文化的战争,艺术绝对是先行军。所以,自己的文化要想不成为历史,就必须要保卫我们的文化,如果自己都不信任自己的文化,何谈保卫,不成汉奸就已经烧高香了!

郑板桥作品 墨竹

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是所有绘画人的责任,因为这关系着我们的文化是不是还能够独立在世间。关于传承,这一点还好,因为中国画的学习是由临摹入手的,所以,传承的初级保留这一块是不会有断层的,但是,发展这一块,却是让人担忧的,因为,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得我们的审美认识出现了变化,对自己文化下的审美认识出现了质疑,甚至是去诋毁。认为自己文化下的绘画毫无美感,土的掉渣,而对西方绘画崇拜至极。试想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中国画怎么发展,怎么延续!

清 蒋廷锡 蜀葵宣花图 绢本 76x39厘米

当我们每次提出保护我们中国画的纯真性,要用我们的文化思想去创作和建立审美标准时,有些画家还会站出来,吆喝什么文化无国界,艺术无国界,要刨除我们的陈旧文化,要把西方绘画思想和技法加入到我们中国画里面。我也不知道,这些人是真的这么想的,还是因为什么原因来发出这样的言论。文化怎么会没有国界呢?艺术怎么会没有国界呢?我们的传承是什么,考虑过吗?我们的血脉是什么,考虑过吗?要知道,无论是我们的传承还是血脉,都是文化。不要认为,你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就是中国人,我们中国人的血脉标准是文化。文化没了,中国人还存在吗?

清 胡湄 鹦鹉戏蝶图 绢本 98.2X50.3厘米

清 查士标 青山卞居轴 91.5x55.4厘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