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滚回绘图板”航空史上那些被淘汰的方案141-从飞鲨到短吻鳄

 长弓有心 2022-12-21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最早的Ka-52模型,旋翼部分是我P的

回归双座

续第132期(传送门),卡莫夫设计局在V-80项目(Ka-50)上,使用了一个绝无仅有的单人机组设计。总设计师米赫耶夫当时基于这样的理由:作战中直升机飞行员本身就必须对目标位置了如指掌才能完成发射,一个人反而应该优于两个人协调一致。至于武器发射过程中的忙碌,可以用自动化替代。设计局在高度自动化系统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有足够信心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减少单人机组的负担。

文章图片2

然而现实和理想情况相差很远,Ka-50在90年代服役以后空军就一直心存不满,在超低空作战飞行,少一双眼睛有时候是致命的,在飞行员专注于飞行的时候,武器操作员并不是闲着,而是在警戒各方向的威胁。此外双人机组可以在一人受伤的时候接管飞机提高生存性。米赫耶夫终究还是要回到双人机组的路线上来。

文章图片3

Ka-50UB

文章图片4

Ka-50UB头部模型

80年代中期的Ka-50UB,是V-80项目首次尝试回到双座布局,国防部担心新型战斗直升机飞行员训练会出现困难,因为这种直升机是单座设计。他们考虑过使用更大的 Mi-2 和 Mi-8或者Mi-24 的训练版本,但V-80的共轴反转与这些空军现役直升机完全不同,在这些直升机上培训Ka-50的飞行员是不合适的。

因此,空军委托卡莫夫开发训练版本的V-80UB,要求是进行最少的修改。最简单的方式是像 MiG-25PU/RU、Il-28U 和 Yak-28U 一样在机头增加了一个额外的驾驶舱。对于V-80UB来说这个驾驶舱下垂到机腹平面下方,这样才能给原有驾驶舱让出视野保证培训真实性。

文章图片5

Ka-50UB

然而,米赫耶夫本人反对这个想法,他需要工程师的工作时间不被UB型号挤占,因为V-80项目的基本版本都还没有准备好。因此尽管有官方的设计命令,但工作并没有真正取得进展,卡莫夫只建造了一个驾驶舱模型用来敷衍空军。最后不耐烦的空军以Ka-50和Mi-28的竞争尚未结束为理由撤回需求。

舰载反潜型

文章图片6

1991 年在诺索夫( S. V. Nosov )的领导下开发了一个海军舰载反潜版本。由于机载系统更加复杂,决定采用两人机组。两人并非并排,也不是前后,系统操作员在驾驶员的右后方。头部下方有对海雷达,腹部为武器舱,可挂450mm鱼雷和深水炸弹。类似Ka-27的H尾替换了Ka-50的尾巴。这个项目的时间决定了结局,苏联不在,即使是Ka-50也岌岌可危,俄罗斯海军可没钱替换Ka-27。

Ka-52

文章图片7

Ka-52模型,没来的急安装螺旋桨就拖出来展览了

1994年叶利钦决定正式采购Ka-50,同年在访问空军司令部期间,米赫耶夫被告知,如果有一个两人版本会好得多。首席设计师不认为串联座舱是个好主意,因为那样它只是一个“共轴转子 Mi-28”,而且因为更复杂,而不会比会Mi-28更好。米赫耶夫想到,来自阿富汗的Mi-24损失统计数据显示,飞行员被击中无法驾驶的时候,武器操作员虽然有机会接管飞机,但是因为前后分离的座舱,未能及时发现飞行员情况挽救飞机,导致24次坠毁。因此,米赫耶夫决定双座型号只能是并排的,这项任务也交给了诺索夫。最初项目使用V-80S2名称,也称为S-2。

文章图片8

米赫耶夫设想的Ka-52指挥角色

诺索夫保留了原来的防弹风挡和弹射座椅,这是卡莫夫的优势。新的电子设备包括Fazotron Arbalet雷达,提供全天候作战能力,GOES-450光电塔提供光学观测。Ka-52能够执行先前侦察、指挥以及攻击者的角色。在俄罗斯术语中被列为“侦察和战斗直升机”。

文章图片9

空军和陆军要求提供参考模型,诺索夫用来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新的机头部分由木头制成,与Ka-50机体的过渡用树脂补平整。简单的修改以后,就拿出去展示了。但是军方反馈不错,并进入了进一步设计。1995年项目正式命名为Ka-52,随后驾驶舱改为圆弧形状,传感器经过多次变更后,原型机于1996年建造。

文章图片10

Ka-52早期传感器布局

文章图片11

“061”号首飞

1997年6月25日,“061”号Ka-52原型机在试飞员亚历山大·康斯蒂诺维奇·斯米尔诺夫操纵下首飞,几次飞行之后,“061”号和Ka-50一起参加了当年的莫斯科航展,在这次展会上,叶利钦授予米赫耶夫“俄罗斯英雄”金星勋章。

文章图片12

总设计师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米赫耶夫、Ka-52和金星勋章

文章图片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