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的研究,一般认为板块运动的能量来自地幔下层或地核的放射形元素的放射性衰变。而地表出现的火山、地震,则是板块运动能量的释放途径之一。 具体地谈火山,其热量来源分以下几类: 一、主动型扩张边界包括大洋中脊(例如大西洋中脊、冰岛的火山)、主动型大陆裂谷(如东非大裂谷)、热点(例如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印度洋中的留尼汪岛)的火山,其动力来源于上地幔软流圈的对流。 下地幔的放射性物质衰变释放大量的热,将上地幔物质烤热,使其处于熔融状态(软流圈),并且这些熔融状态的物质是下面热,上面相对较冷,因此会发生对流,于是较热的下层物质往上涌,在某些地方这种涌流特别强烈,他们会将上面岩石圈熔穿导致岩浆流出,形成基性的玄武岩火山或超基性火山。 二、在被动型扩张边界(大洋中脊的某些地段,以及被动型大陆裂谷例如贝加尔湖附近),由于地壳受拉张力裂开,导致地壳对软流圈的压力骤减,软流圈物质被动上涌形成基性玄武岩火山。 三、在大洋性板块俯冲到另一板块之下时,由于大洋板块比较薄而且软,它会快速向碰撞边界的后下方俯冲,其前段深入软流圈中,在软流圈高温作用下融化。由于地壳物质比软流圈的地幔物质轻,这些熔化的轻质地壳物质裹挟着部分软流圈物质迅速上升,熔穿上层岩石,形成中性的安山岩火山(一般在岛弧附近)或基性的玄武岩火山(一般在弧后盆地内),偶尔也有个别这类火山出现在大陆内部,例如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火山,以及美国黄石公园的火山,这两处火山都是已经完全俯冲消失了的古板块物质溶化后形成的。 四、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或者大洋板块中相对较厚较硬的部分与大陆板块碰撞,由于被压在下面的板块又厚又硬,难以快速向下俯冲,而是比较水平地插在上面的板块之下,导致两板块之间有极大的压力和摩擦力,这种摩擦也会产生巨大的热量,有时候甚至导致部分岩石熔化,上升并喷出,形成酸性的流纹岩火山或中酸性的石英安山岩火山或者中性的安山岩火山,例如南美安第斯山脉的火山,以及我国云南腾冲、新疆昆仑山的火山, 也许上面这些对你来说太深奥,你只需记住以下的就可以了:地球上各种内营力的地质运动,包括褶皱、断层、地震、火山等等,根本的能量来源只有一个:都是下地幔及地核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而各种外营力造成的作用,包括风化、侵蚀等等,其根本的能量来源只有两个:太阳能(风、降水、生物侵蚀等等),以及地球自转的动能(潮汐能的来源是源自地球自转动能的减少)。 火山,是地表下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屑从地壳的薄弱部分喷出,从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态的地貌景观。一般情况下,火山的形状是锥形,主要由火山锥、火山口和喷出口组成。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火山是怎么形成的吧~
与地壳运动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