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孚”与性:再论《周易》的核心思想(有难度,没悟性的别点)

 成中行 2022-12-21 发布于山西

《周易》的核心思想是“孚”。

《周易》的写作目的是“顺性命之理”。

那么,“孚”和“性”之间是什么关系?

要从“孚”字说起。

“孚”的字形,是一只手抚摸着一个小孩子的头。

文章图片1

这个字最早的意思,应该是“保护小孩子” ,有保护之意。

“孚”和“保”字原本就是同音通假字,两个字在古书里面经常通假。

小孩子,又叫“赤子”,自古就是形容人性纯朴,天真未凿的。

《康诰》云:

“如保赤子”。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文章图片2

所以,“孚”字最原始的意思,就是

保持原初的赤子之心。

老子《道德经》就说: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每个人出生之初,都拥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但是由于后天教化的缘故,有的人会慢慢忘记这颗纯朴的初心。

唯有反身而诚,反求诸己的君子,能够归根复命。

所以《易经》最后一卦就说:

君子之光,有孚,吉。

意思是说君子不忘初心,找回那颗赤子之心,就是“有孚”。

有孚的君子,在《易经》中被称为“大人”。

孟子也说: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由此可见,以“孚”为核心思想的《易经》是一部心学,不是什么狗屁不通的卜筮之书。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