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个有慧根的人——聆听心语团队新春读书会第二场有感

 新用户6335X3HT 2022-12-22 发布于河南

上周日晚上心语团队新春读书会第二场直播有事耽误了,今晚得空好好看了一遍回放,重点内容反复看并做记录,因此两个半小时的视频看了三个半小时。聆听之后有收获,有惊喜,有振作,当然也有惭愧,心语团队的后起之秀太厉害了,不禁感慨“后生可畏”也。

分享一:李溦:诗酒趁年华——《郦波老师品诗词人生》系列丛书


心语团队小仙女李溦老师一上场便震撼了我,她的冰清玉洁很养眼,她的阅读让我为之惭愧。她的专业阅读,如《大概念教学》《教案的革命》《我这样教学古诗文》《写作教学教什么》等;传统文化的阅读,包括《论语新解》《论语别裁》《周易简释》《小言帝内经与生命科学》;家庭教育的研究,包括《萨提尔的对话练习》《发现母亲》《给父母的建议》《父母的语言》;哲学书籍的阅读,《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古典时代疯狂史》《西藏生死之书》;她今天重点品读《郦波老师的品诗词人生》系列丛书。一本本大部头书籍的阅读,造就了李溦老师,今晚的分享酣畅淋漓,让我们陶醉在诗词世界里,意犹未尽。


非常喜欢她分享的苏轼《超然台记》中的观点: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诗词无用吗?她以周国平的一段话来回答。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

诗词有用吗?她用叶嘉莹的话来作答。“诗之为用,是使读诗的人有一种生生不已的,富于兴发感动的不死的心灵。

之后李溦老师又给我们分享了诗词唯美的语言以及表情达意的强大功能,还重点分享了刘禹锡的诗词。

最开眼界的是她分享的茶中亚圣卢仝《七碗茶歌》,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作品,真真汗颜!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当李溦老师讲得酣畅淋漓,当我们听得如痴如醉之时,李溦老师戛然而止,将苏轼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送给了我们。嗨,这也许就是好课的魅力吧!余音绕梁,意犹未尽。

分享二:李元兰:态度和行为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和我基本同龄的五十多岁的李元兰老师的偶像是德兰修女,她也是现实版的德兰修女。她在支教的一年中组织23次家长培训会,进行156次家访,现在的她家访依然在路上。为心有大爱的李元兰老师点赞!

李老师分享的书中的观点都很实用,如: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津巴多监狱实验、言语会形成信念、登门槛效应、印象管理等等都很有实用性、可操作性。

很喜欢她的一个观点: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批判而不愤世嫉俗,好奇而不受蒙蔽,开放而不被操纵。

李老师用罗森塔尔效应警示我们:一个人经常被看成什么样,经常被说成什么样,经常被这样的对待,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现实。

她分享的“五慎”为我们指明修身处世之道。五慎分别是慎独、慎染、慎微、慎初和慎终,是五种修身处世的道理。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能谨慎自律,操行自守,不欺暗室。慎染指一个人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主动接受良好环境的影响,涵养正气。”慎微指人在小事小节上需谨慎,要做到防微杜渐,才能做好大事。慎初指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在思想上筑牢“第一道防线”,不存侥幸之心,避免误入歧途。慎终指一个人真正想做好一件事情,不想到头来还功败垂成,就应做到善始善终。

最后李元兰老师分享一句话和我们共勉:

不断学习,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每天优于过去的自己;
不断实践,累积丰富的人生体验,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看着李元兰老师手中厚厚的《社会心理学》,我也是又惊喜又惭愧,惊喜的是又遇到一本好书,惭愧的是现在的读书进度实在不敢恭维。

分享三:辛丽:《如何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已是二孩妈妈的40多岁的心理老师看起来年轻漂亮、优雅从容,也许正是不断的学习让她摒弃了焦虑,成就了优雅美丽的她。

健康的亲子关系:
一、父母给予孩子爱的感受
       尊重、支持、包容、安全感
二、孩子给予父母正向反馈
       理解、认同、配合、感恩
三、允许孩子做自己
       真实、轻松、互动良好

不健康的亲子关系
一、观念错误 理念偏差
二、沟通障碍 缺少互动
三、控制过多 紧张压抑

她重点从五个方面分享了如何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一是正确的教育理念,二是有效的亲子沟通,三是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四是契约面前,亲子互惠,五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她不看好目前家长的三高:高目标,高投入,高期待。希望家长走出教育观念的五个误区:单一心态、托付心态、经验心态、攀比心态、控制心态。她给我们厘清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本意。

辛老师分享的短片《包宝宝》,警示我们:请不要用爱“吃掉”自己的孩子!提醒我们为人父母最可怕的就是一直沉醉于自我感动的付出当中,付出感也是亲子关系的杀手。

辛老师分享合格母亲的标准:1.照顾(生活照顾),2.共情(理解、接纳、共情、回应),3.保护(生命保护、情感保护)。做孩子生活中的容器、镜子、拐杖,给予孩子确定感、掌控感、安全感而非付出感。

合格的父亲标准:
1.供养功能:赚钱、陪家人;
2.护佑功能:保护家人免受伤害;
3.规则功能:设定规则、明确底线:
4.传道功能:传递给孩子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5.胜利功能:敢于挑战和超越,很man

辛老师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尊重个性,尤其在如今后喻文化时代,我们更要向我们的孩子学习,特别是一些网络用语,不学习我们和孩子们很难沟通。

辛老师分享了哪些因素影响沟通效果,语言只占到7%,非语言则占93%;亲子沟通的目的(情绪疏导、化解冲突、鼓励自信);积极倾听的技巧(沉默、表达注意力的反应、鼓励表达、反馈信息标明感受);沟通的12种绊脚石(命令 指示、 说服 辩驳、 分析 解释、威胁 警告、 贴标签评判、 安慰 同情、教训 说教、 表扬 赞美、 询问 调查、建议 忠告 、辱骂  讽刺、 转移 退缩)以及问题行为背后的需求(获得注意、争取权利、报复、自暴自弃);沟通三要素(说事实讲感受谈需求);慎用“你信息”(带有批评和否定,导致防御对抗);鼓励孩子的误区(鼓励时施加压力、鼓励时过于物质、鼓励时过度说教);怎么鼓励让孩子更自信(描述式鼓励、感谢式鼓励、启发式鼓励、赋能式鼓励);高质量的亲子陪伴(父母自身的情绪状态:稳定、平和,全家参与的共同活动:郊游、阅读、游戏,重要的仪式不要错过:生日、开学、升学,重质量不重数量:出差在外的父亲)

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为人父母即便是批评孩子,也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理学家 威廉.詹姆斯

你和宝贝之间,没有什么问题是一个拥抱不能解决的。

分享的故事值得每一个父母反省。
一只公鸡发现土里埋着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他以为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就把珍珠刨出来,费力地想把它咽下去。但当公鸡发现这颗闪闪发光的珍珠并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时,它马上就把珍珠吐了出来。这时珍珠对公鸡:“我是一颗珍贵的珍珠,一个人想要找到一颗珍珠就像大海捞针一样难啊。而你怎么这么轻易地就把我丢弃了呢?” 公鸡说:“有什么了不起啊,如果谁给我一颗谷物,我马上就拿你去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