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从此永忆的32位先生

 寒雪独钓人 2022-12-22 发布于山东

《中华读书报》2022年、2023年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或长按二维码在线订阅。

阅读的出发点之一,是渴望去看到世界、理解世界,并借以了解人生。要达到这个目的,其实不止阅读一途。用心观察不同领域的卓越者,看他们的志趣与精笃,看他们的才华与苦功,看他们的沉潜与执守,看他们的选择与牺牲,看他们的担当与奉献,看他们的传奇与平凡,看他们在人类历史的地平线上矗立成一尊尊雕像......他们的生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用生命写下的一部部人生大书,却值得我们长久地品味、怀想。

图片

郑敏(1920-2022)

2022年1月3日,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学者,九叶诗派最后一位诗人郑敏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郑敏出生于1920年7月18日,福建闽侯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3年毕业。1948年赴美国布朗大学就读,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5年回国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前身为中国科学院)从事英国文学研究。1960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任教。

郑敏在西南联大就读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43年开始陆续发表诗歌作品,得到当时诗歌评论界的高度肯定。著有诗集《诗集1942-1947》《寻觅集》《心象》《早晨 我在雨里采花》《郑敏诗集(1979-1999)》等,译作有《美国当代诗选》,学术著作有《英美诗歌戏剧研究》《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思维·文化·诗学》等。郑敏一生抒写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尤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作为“九叶派”的重要诗人,她的作品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图片

刘先平(1938-2022)

2022年1月10日,著名作家刘先平因病在合肥逝世,享年84岁。

刘先平1938年11月出生在安徽肥东县。他是我国当代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当代大自然文学之父。他曾两次横穿中国,从南北两线走进帕米尔高原、两赴西沙群岛探险、三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四次探险怒江大峡谷、六上青藏高原。自1978年开始致力于大自然文学以来,刘先平笔耕不辍,陆续出版了《云海探奇》《呦呦鹿鸣》《千鸟谷追踪》《大熊猫传奇》等长篇大自然探险小说,《山野寻趣》《在大熊猫故乡探险》《红树林飞韵》《寻找树王》《黑叶猴王国探险记》《寻找相思鸟》等大自然探险纪实、散文作品,用作品呼唤生态道德,广受好评。其作品多次荣获全国优秀儿童读物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2010年获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第32届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列为林格伦文学奖候选人;2018年获首届中国自然好书奖;2019年获第三届比安基国际文学奖。

图片

冯德英(1935-2022)

2022年1月17日,著名作家冯德英因病在青岛逝世,享年86岁。

冯德英,1935年12月出生,山东乳山人。1949年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0年转业回山东,历任济南市文联主席,《泉城》文艺主编,济南市政协副主席,山东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时代文学》主编等职。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六届主席团委员,第七届全委会名誉委员,中国文联委员,山东省文联第六、七、八届委员会名誉主席,济南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

1958年起从事专业写作,著有《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染血的土地》《晴朗的天空》等长篇小说和《冯德英中短篇小说选》以及话剧《女飞行员》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其中《苦菜花》影响尤为巨大,曾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发行超过千万册,被称为中国版的高尔基《母亲》,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几十年来,“三花”长篇系列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剧,改编成话剧、评剧、吕剧等多种戏剧,滋养了几代人的心灵,至今仍广受欢迎。

图片

陈志华(1929-2022)

2022年1月20日,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陈志华1929年9月生于浙江鄞县。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1949年转入建筑系,195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是新中国进行系统的外国建筑史研究和教学的先驱。他开展的融合建筑学和社会学方法的乡土建筑研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乡土建筑学科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把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介绍到中国文物保护行业,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教学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物保护理论的建设,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术成果涵盖了外国建筑史、中外古典园林研究、中国乡土建筑研究、建筑理论与建筑评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研究等多个领域。他在1962年出版的教科书《外国建筑史》,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的外国建筑史通史著作。他于1989年成立和领导的乡土建筑研究团队,以全新的整体研究范式完成了《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诸葛村乡土建筑》《中国乡土建筑初探》等一系列专著,并提出了整体保护乡土聚落的理念。他通过文献考证完成的《中国造园艺术在欧洲的影响》等论文是国内西方园林史研究的奠基之作,同时他也是将历史园林研究范畴扩展至乡土景观的创始者。

图片

张洁(1937-2022)

2022年1月21日,著名作家张洁因病在美国逝世,享年85岁。

张洁1937年4月出生于北京。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1961年加入中国作协。曾任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

197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无字》《只有一个太阳》《知在》《灵魂是用来流浪的》《四只等着喂食的狗》,中短篇小说《祖母绿》《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条件尚未成熟》等,长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2012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张洁文集》十一卷。

作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代表性作家,她是我国第一位获得长篇、中篇、短篇小说三项国家奖的作家,也是至今唯一两度获茅盾文学奖(1982年《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2005年《无字》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家。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获意大利骑士勋章及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多国文学奖。

图片

李毓章(1937-2022)

2022年1月30日,著名西方哲学史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李毓章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李毓章生于1937年11月,江苏泰县(今姜堰市)人。1956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61年毕业分配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作为该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初创九人之一,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学科的发展、壮大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毓章长期致力于德国哲学和宗教哲学研究,尤其专注于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施莱尔马赫的哲学研究,是国内费尔巴哈哲学研究的著名学者,主要代表作为《人:宗教的太阳——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研究》《人·自然·宗教:中国学者论费尔巴哈》等。1990年,李毓章与苗力田共同主编《西方哲学史新编》教材,在国内西方哲学史教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多次再版,后主持修订该书,于2015年出版《西方哲学史新编》(修订版)。

曾兼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和副理事长,北京市哲学会理事,学术辑刊《外国哲学》和《德国哲学》的编委和咨询顾问等学术职务。

图片

朱兆良(1932-2022)

2022年1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土壤农业化学家朱兆良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

朱兆良祖籍浙江奉化,1932年8月21日出生于山东青岛。1953年8月毕业于山东大学,1953年9月起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担任第八届、第九届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朱兆良长期致力于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开拓并发展了我国土壤氮素研究领域,为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方案,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主持的“稻田土壤的供氮能力和氮肥施用量的推荐”与参与的“太湖地区高产土壤的培育和合理施肥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等众多荣誉和奖励。他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是国际氮素启动项(INI)专家组成员,曾担任国际土壤学会水稻土肥力组主席、第3次国际氮素大会主席和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全球氮素循环和迁移”课题的科学顾问。

图片

罗新璋(1936-2022)

2022年2月22日,法语翻译家、傅雷研究专家罗新璋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罗新璋生于1936年,浙江上虞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法语专业。1963年起先后在外文局《中国文学》杂志社从事法国文学翻译工作,1980年起在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译审。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论文《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中外翻译观之“似”与“等”》《钱锺书的译艺谈》《释“译作”》《译艺发端》,校读《傅雷译文集》十五卷,译著有《列那狐的故事》《特利斯当与伊瑟》《红与黑》《栗树下的晚餐》等,编辑有《翻译论集》。他用两年时间、数易其稿翻译而成的《红与黑》深具个人风格,受到很多赞誉,被公认为最好的译本,成为我国翻译文学中的一部经典译作。

罗新璋喜爱并熟悉傅雷翻译,曾抄写傅雷译作两百多万字,1979年他写了中国最早对傅雷译作的评论《读傅雷译品随感》,被译界誉为“傅雷传人”。

图片

文圣常(1921-2022)

2022年3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我国海浪研究的开拓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因病在青岛逝世,享年101岁。

文圣常1921年11月1日出生于河南光山县砖桥镇。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53年10月调入山东大学海洋学系工作。1984年4月-1987年4月,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我国最早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他提出的“普遍风浪谱”被誉为“文氏风浪谱”;其后,在涌浪研究中又提出了“涌浪谱”理论。他撰写的《海浪原理》和《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赢得了“世界五大海浪专著有其二”的美誉。他主持研究的海浪计算方法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他开创了我国海浪数值预报模式研究,相关成果1996年获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0年,何梁何利基金授予文圣常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奖金20万元港币,文圣常将其中一半捐献给家乡砖桥镇初级中学;一半捐给海大,设立了“文苑奖学金”,目前已颁发22届,累计66人获奖。

图片

段晴(1953-2022)

2022年3月26日,西域历史语言学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段晴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段晴1953年5月在北京出生,祖籍山西。1971年进入北大西语系德语专业学习,1978年考入北大南亚研究所,师从季羡林、蒋忠新等学习梵语及印度历史文化,1982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赴德国汉堡大学留学,1987年博士毕业后回到北大任教,研究包括了古代印度、伊朗语言文献、梵文贝叶经、梵汉佛经对比、佛教史与古典佛教文献等多个领域。著有《波你尼语法入门》《于阗·佛教·古卷》《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于阗语卷》《于阗语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等多部著作。长期以来,段晴带领她的团队,致力于西域出土非汉语文书,如佉卢文犍陀罗语、佛教梵语、于阗语、古藏语等材料的研究,取得了令学界瞩目的成就。

图片

确精扎布(1931-2022)

2022年4月29日,著名蒙古语言学家、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原所长确精扎布教授因病在呼和浩特逝世,享年91岁。

确精扎布1931年1月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草原瓜毛都村。先后在东蒙干部学校和内蒙古军政大学学习。1947年赴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师范学校系统学习蒙古语言文字,1949年回国。1954年11月至1957年6月,确精扎布加入清格尔泰教授率队的蒙古语族语言调查队,走遍了中国蒙古族主要聚集地区。这个调查为蒙古语基础方言和标准音的确定奠定了基础。上世纪60年代初,确精扎布参加了我国第一部高等院校蒙古语教材《现代蒙古语》的编写工作,负责语法部分的编写并对其他部分进行通读和修改。这部著作被认为是“代表当时我国蒙古语文研究水平的力作”。1974年至1976年,确精扎布参加了《蒙汉辞典》的编纂工作,承担了该辞典的正词法的编审和总协调工作。直至20世纪末,这部辞典一直是词条最多,翻译、释义最全的蒙古语辞书。确精扎布还在蒙古文信息处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为我国蒙古文信息处理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自治区的科技进步事业和蒙古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图片

张祥龙(1949-2022)

2022年6月8日,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祥龙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张祥龙1949年生于香港九龙,后随父母迁居北京。1982年于北京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于托莱多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92年于布法罗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讲座教授。

他的研究方向为现代西方欧洲大陆哲学(以现象学为主)、儒家哲学、东西方哲学比较。主要研究成果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从现象学到孔夫子》《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礼乐人生与哲理》《先秦儒家哲学九讲:从〈春秋〉到荀子》《德国哲学、德国文化与中国哲理》《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从董仲舒到陆象山》《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尚书·尧典”解说:以时、孝为源的正治》《家与孝——从中西间视野看》《儒家心学及其意识依据》《中西印哲学导论》,译有《致死的疾病》《海德格尔》《精神的婚恋》等,主编有《西方神秘主义哲学经典》等。

图片

熊传薪(1940-2022)

2022年6月22日,著名考古学家、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主要发掘者熊传薪因病在长沙逝世,享年82岁。

熊传薪1940年8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桃江县。1964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9月到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从事考古发掘、文物研究和文物博物馆管理四十余年。曾任原湖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曾先后负责、主持和参加了长沙、益阳、常德等地从商周至宋元时期上千座古墓葬的发掘。特别是马王堆一、二、三号汉墓,临澧、澧县、湘乡大型楚墓,长沙象鼻嘴一号汉墓和衡阳东汉墓的发掘;参与了石门皂市、宁乡炭河里、长沙铜官窑等古遗址和古窑址的发掘。先后参加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长沙马王堆二号、三号汉墓发掘报告》《唐代长沙窑》《中国青铜器》《中国重大考古发现——马王堆汉墓发掘记》《中国青铜器全集》第十卷等著作的编写。熊传薪致力于对马王堆汉墓的研究,对其文化价值的发掘、宣传推广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

朱绍侯(1926-2022)

2022年7月23日,著名历史学家、河南大学原历史系主任、教授朱绍侯在开封逝世,享年96岁。

朱绍侯生于1926年11月21日,辽宁省新民市人。1946年考入辽宁省立沈阳师范专科学校,1948年考入东北大学教育系,1949年转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195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研究部。历任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河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教授。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历史学会会长。

朱绍侯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工作,是国内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军功爵制度、户籍制度、治安制度最早进行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学术著作有《军功爵制研究》《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魏晋南北朝土地与阶级关系》等五种专著和两本论文集,主编有《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中国古代宰相传略》等教材和史学著作。《中国古代史》被国内高校历史院系普遍采用,影响了众多历史学子。

图片

张兴钤(1921-2022)

2022年7月2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金属物理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张兴钤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张兴钤1921年10月16日出生于河北武邑。194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47年赴美,先后在原美国凯斯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获物理冶金硕士和博士学位。1955年冲破重重阻挠回国,任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金属物理教研组主任,与柯俊教授等同事一起,创建了中国首个金属物理专业。曾任二机部九〇三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二机部九局总工程师,核工业部军工局总工程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委员、顾问等。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他长期从事金属物理、核材料性质、冲击波物理等研究。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中,张兴钤带领实验部成功完成了缩小尺寸、全尺寸等多次爆轰物理实验,为解决引爆弹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确定引爆弹的理论设计方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数据,为我国核武器事业、金属材料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包括198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5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02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图片

严绍璗(1940-2022)

2022年8月6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原所长严绍璗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严绍璗1940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1959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学习,1964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中文系古典文献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及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比较文学协会东亚研究委员会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严绍璗长期从事以中国文化研究为基础的东亚文化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他在原典实证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理解东亚文化的“变异体”理论,以此开创“文化与文学的发生学”研究。其专著《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日本古代文学发生学研究》《日本中国学史》等书,体现了他在比较文学和日本学方面高度的学术成就。在文献学方面,他几十年如一日,追寻、研究海外汉籍善本,刊成《汉籍在日本流布的研究》《日本藏宋人文集善本钩沉》和《日藏汉籍善本书录》等重量级著作。1996年获亚太出版协会学术类图书金奖。2010年获日本第23届“山片蟠桃奖”,2015年获首届“中国比较文学终身成就奖”,2016年获首届“国际中国文化研究终身成就奖”。

图片

李锡胤(1926-2022)

2022年9月5日,著名语言学家、辞书编纂家、翻译家李锡胤因病在海南省万宁市逝世,享年97岁。

李锡胤1926年5月生于浙江绍兴。青年时代,曾先后在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学习英语。1948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学习社会学。1950年,因国家急需俄语人才,转学到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黑龙江大学前身),从此,开始了他的俄语学习、研究、教学生涯。历任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研究员、辞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1987年任黑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

半个多世纪以来,李锡胤先生先后参与或主持了《俄汉成语词典》《俄汉详解大词典》《苏联百科全书》《大俄汉词典》等重要辞书的编纂工作;参加翻译并审定苏联科学院《俄语语法》《苏联百科词典》《词的语法学说导论》《俄语构词分析基础》;翻译《伊戈尔出征记》《聪明误》《老人与海》《现代逻辑》《翻译算法》等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著有《李锡胤论文选》《李锡胤集》。曾获普希金奖章、全国资深翻译家称号、第一届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中国俄语教育终身成就奖等多项荣誉。

图片

屠珍(1934-2022)

2022年9月21日,翻译家、梅兰芳纪念馆名誉馆长屠珍因病在美国洛杉矶逝世,享年88岁。

屠珍1934年3月8日生于北京。17岁前一直在教会学校读书,学习了英语、法语和拉丁语三种语言,为日后进入翻译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1年,屠珍考入燕京大学英语系。次年随燕京大学部分文科专业并入北京大学,进入北大转修法语专业。1955年,从北京大学法语系毕业后,屠珍进入对外经济贸易部,任英语、法语翻译。20世纪80年代,她调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译著有《重返呼啸山庄》《赫尔克里的丰功伟绩》《炸弹宴会》《鸳梦重温》《阿尔巴尼亚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识时务者为俊杰》《格林里夫》《启示》《眺望林景》《钥匙》《我为什么住在邮局》《马尔科姆》《瘦子》《塔楼奇案——欧美短篇侦探小说选》《诗人的气质》《月照不幸人》《庄严的大厦》《一个丑角的素描》《根》《阿麦迪》《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等。除翻译多部英法名著外,她还协助丈夫梅绍武整理了难以计数的梅兰芳中外文献资料,为成立梅兰芳纪念馆奔波忙碌,促成该馆在1987年隆重开馆,为梅派与京剧艺术的传播和弘扬做出了重要贡献。曾担任中国梅兰芳艺术研究会秘书长、梅兰芳纪念馆名誉馆长等。

图片

任溶溶(1923-2022)

2022年9月22日,著名出版家、作家、翻译家任溶溶在上海逝世,享年100岁。

任溶溶,本名任以奇,原名任根鎏。广东鹤山人,1923年生于上海。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1949年后历任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上海语文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等。

任溶溶通晓英、俄、意、日四种外语,22岁开始从事儿童文学翻译工作,先后翻译了《古丽雅的道路》《长袜子皮皮》三部曲、《小飞人》三部曲、《安徒生童话全集》《夏洛的网》《吹小号的天鹅》《飞翔的鸟拒绝忧伤》等颇具影响力的作品,并创作了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天才的杂技演员》以及一大批儿童诗作品,滋养了无数中国孩子的童年生活。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翻译奖、亚洲儿童文学奖等奖项,2012年获得中国翻译协会最高荣誉奖项——“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3年荣获“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

图片

徐光春(1944-2022)

2022年10月21日,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徐光春因病在郑州逝世,享年77岁。

徐光春,1944年11月生于浙江绍兴。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9月起先后任新华社安徽分社党组书记、副社长,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党组书记,北京分社社长、党组书记,光明日报社总编辑等。1995年7月至2000年6月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机关党委书记。2000年6月至2004年12月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任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任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退出领导岗位后兼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他在担任光明日报社总编辑时,批复创办了《中华读书报》。

徐光春是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五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图片

石兴邦(1923-2022)

2022年10月21日,著名考古学家、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石兴邦在西安逝世,享年100岁。

石兴邦1923年10月出生于陕西耀县。1949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边政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浙江大学人类学系,师从夏鼐。1950年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工作,先后任所务秘书、长江流域考古队队长。1961年调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76年重返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84年调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1985年任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兼任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

先后主持或参与了辉县琉璃阁、西安半坡、沁水下川、临潼白家、秦始皇帝陵、法门寺地宫等重要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主持开展长江流域考古调查发掘、关中地区考古调查、长江三峡地区的考古和勘察等重要考古工作。搭建起陕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谱系的基础框架,开创了中国聚落考古的先河,创建了以社会人类学方法诠释考古遗存的科学范式,为中国史前考古研究和中国特色考古学体系构建做出重大贡献。出版《西安半坡》《临潼白家》等学术专著十余部,发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体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新石器时代体系及其有关问题》《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的辩证发展及其源流的考察》等论文百余篇。半坡遗址的发掘更是促生了中国首座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

图片

钱正英(1923-2022)
2022年10月22日,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著名水利和电力专家钱正英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钱正英1923年7月4日出生于上海。1939年进入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并入上海同济大学)学习,194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1952年兼任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第一任校长、教授。先后在苏皖边区政府和黄河河务局从事治淮、治黄等水利工作,历任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长期主持中国的水利电力工作。曾担任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主持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主持编制了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流域的治理、规划和全国水利建设长远发展纲要。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正英组织全国20余位专家编写了《中国水利》百万字巨著,是新中国水利事业全面的总结。其中“中国水利的决策问题”系她亲笔撰写,其他各章均亲自统稿。钱正英先后发表论文、报告数十篇,并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她于2000年6月获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奖,2004年3月获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2014年6月获中国工程科技领域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

图片

程树榛(1934-2022)

2022年10月30日,著名作家、编辑家,《人民文学》杂志社原主编程树榛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程树榛1934年7月生于江苏邳州。195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系。1983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历任省作协主席、省文联副主席、《东北作家》主编。1990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任《人民文学》主编达15年。曾任中国作协理事、全委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程树榛自少年时代开始发表作品,从事文学事业七十余年,迄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话剧、电影文学剧本等800余万字,出版《程树榛文集》十卷本,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钢铁巨人》《大学时代》《遥远的北方》《生活变奏曲》,中篇小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散文集《人间沧桑》等,自传《坎坷人生路》。报告文学《励精图治》获1980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部分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图片

张玲(1936-2022)

2022年11月1日,翻译家、作家张玲在北京去世,享年86岁。

张玲1936年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烟台。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北大校刊《未名湖》主持人,《宁夏日报》编辑、记者、副刊主持人、通讯刊物主编,宁夏大学外语系英文讲师,北京《翻译通讯》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译丛》编审。国际哈化学会北美分会副主席,伦敦狄更斯博物馆中文顾问。

张玲是上世纪60年代国内为数不多的女翻译家,和先生张扬一起被誉为翻译界伉俪。她一生致力于外国文学研究和翻译,对哈代、狄更斯、艾米莉·勃朗特等作家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专著有《英国伟大的小说家狄更斯》《哈代评论》《世界散文经典·英国卷》《哈代·乡土小说》《画家宗其香传》,论文《哈代》《狄更斯》《艾米莉》《拉德克利夫》《霍尔》《苏珊》《希尔》《亨利》《菲尔丁》《德莱塞》等作家、作品评论40余篇,散文、诗歌200余首(篇),译著(合译)《牧师情史》《罗曼斯和幻想故事·哈代中短篇小说选》《双城记》(与张扬合译)、《傲慢与偏见》《孤寂深渊》《呼啸山庄》等。

图片

解思深(1942-2022)

2022年11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解思深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解思深1942年2月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65年7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2年4月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1983年10月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3年6月起任研究员,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兼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院长等。

解思深在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测定上做出开拓性的工作;长期从事碳纳米管等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结构和物理性质研究工作,发明了可控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的定向生长方法,先后制备出超长碳纳米管阵列、最细碳纳米管和双壁碳纳米管,揭示碳纳米管生长机理,并系统研究了碳纳米管的力学、热学、光学和输运性能,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为推动纳米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和国内外合作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桥口隆吉基金会材料奖、周培源物理奖等多项荣誉和奖励。

图片

杨叔子(1933-2022)

2022年11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杨叔子1933年9月5日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1952年进入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学习。1953年因院系调整进入原华中工学院。195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91年,他荣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至1997年,担任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

杨叔子致力于机械工程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的交叉研究,带领团队开辟了我国智能制造研究的新领域,是国内智能制造的首倡者。他推进了时间序列分析的工程应用,实现了无颤振切削,攻克了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等国际难题,为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专利5项,出版专著、教材14种,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图书重要奖励13项(其中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曾任第一、二、三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被誉为“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先行者”。

图片

唐有祺(1920-2022)

2022年11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唐有祺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唐有祺,上海南汇人,1920年7月出生。1937年至1942年在同济大学化学系学习。1946年至1951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任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研究员。1951年唐有祺克服重重困难,绕道欧洲回国,执教于清华大学化学系,次年转到北京大学任教。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开创了我国晶体化学研究,在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等多个重要体系的结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自发单层分散理论,与合作者一起开展长期系统研究,揭示的自发单层分散原理对高效催化剂、吸附剂等功能体系的研制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创建了分子工程学学科,推动了我国化学与生物学交叉学科发展。

唐有祺是中国科学和中国化学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为确立化学学科的基础科学定位,促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促进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图片

王文采(1926-2022)

2022年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文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王文采1926年6月5日出生于山东济南,山东掖县人。1945年至1949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王文采是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是我国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领域的引领者之一。他对中国植物区系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发表了大量新属和新种,是毛茛科、苦苣苔科、荨麻科等类群分类研究的集大成者。他牵头组织编研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也是《中国植物志》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为摸清中国植物资源家底、推动我国农林牧业发展等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包括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6年求是科技基金会生物志奖、1997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图片

李国文(1930-2022)

2022年11月24日,著名作家李国文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李国文,原籍江苏盐城,1930年8月生于上海。1947年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理论编剧专业学习。1949年在北京华北革命大学学习,后调中央戏剧学院研究部工作。1950年至1953年间,先后任铁路文工团和志愿军某部文工团创作组组长。1954年调中国铁路总工会宣传部任文艺编辑。1978年调任中国铁路文工团创作员。后调入中国作家协会工作,曾任《小说选刊》主编。

1957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改选》,1981年发表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次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花园街五号》《冬天里的春天》;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危楼纪事》《没意思的故事》;散文随笔集《骂人的艺术》《楼外谈红》《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唐朝的天空》以及《李国文新评〈三国演义〉》《莎士比亚传》等。《月食》《危楼纪事》分别获得1980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随笔集《大雅村言》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冬天里的春天》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图片

郭黛姮(1936-2022)

2022年12月2日,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郭黛姮1936年10月1日出生于北京。1954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从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的学生成长为助手和同事。郭黛姮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史学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践行当代遗产理论与中国现状相结合、新兴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创立了新的学术思想,开辟了新的学科领域。其研究方法涵盖了传统史学、遗产科学和数字技术,在历史研究和保护实践方面均做出了巨大贡献。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建筑史·第3卷·宋辽金西夏建筑》《东来第一山——保国寺》《南宋建筑史》《远逝的辉煌——圆明园建筑园林研究与保护》《数字再现圆明园》《圆明园的记忆遗产:样式房图档》《华堂溢采中国古典建筑内檐装修艺术》《一代宗师梁思成》等。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图片

潘懋元(1920-2022)

2022年12月6日,著名教育家、厦门大学资深教授潘懋元逝世,享年103岁。

潘懋元,1920年8月4日出生,广东揭阳人。194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教育系,1951-1952年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进修。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召集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等。

潘懋元从教87载,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开拓者与奠基人。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出版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山之作《高等教育学讲座》和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著作——《高等教育学》。在他的领导下,厦门大学获得了中国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和博士点,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第一个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曾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授予“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特别贡献奖”。

图片

柳鸣九(1934-2022)

2022年12月15日,法语翻译家柳鸣九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柳鸣九祖籍湖南长沙,1934年出生,笔名柳邱。1957年从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工作,1964年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2006年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柳鸣九著译等身,学术成果丰硕,是法语学界公认的权威学者,对人文知识界有较大的影响。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化译介工作,在译介和评价萨特及存在主义方面引起学界很大反响,被视为中国“萨特研究第一人”;同时在法语文学和重要作家、流派的译介及研究方面成就卓著。著有散文集《巴黎散记》《巴黎名士印象记》《山上山下》《米拉波桥下的流水》,评论集《采石集》《凯旋门前的桐叶》《塞纳河岸的桐叶》,论文集《理史集》,专著《法国文学史》(三卷)、《萨特研究》《新小说派研究》等,译著有《莫泊桑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局外人》《雨果文学论文选》等。主持编选《雨果文集》(20卷)、《加缪全集》《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龚古尔文学奖作品选》《法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等。其中《法国文学史》荣获首届国家图书奖。2018年,他获得中国翻译界的最高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