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学智回忆录-123

 兰州家长 2022-12-23 发布于甘肃
文章图片1

邓主席的指示有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军队建设要服从 国家建设的大局,军队的同志要忍耐,钱少要把事情办好。

从1982年起,虽然每年的军费都略有增加,但是到1985年才增加到180个亿,绝对数仍低于1980年的水平。而且由于物价上涨,实际购买力每年都是下降的趋势。1986年和1987年,军费拨款虽然比1980年的数额增加了一点儿,但都在国家当年财政支出的12%以下,购买力远远低于1980年的水平。比如1987年的国防费比1984年增加了22个亿,而实际购买力却减少23个亿。

面对突出的供需矛盾,怎么办?为了贯彻小平同志和中央军委的指示,我同总后其他领导同志研究认为,首先必须统一全军广大后勤指战员的思想认识,从宏观上切实把握住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坚持在经济建设大局下行动,自觉地做到需要服从可能。

二是坚持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自觉地做到在 “忍耐”中积极进取。

三是坚持克服本位主义思想,自觉地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军的整体利益,集中全军财力确保重点需要,保证在尖锐的供需矛盾中军费的投向投量科学合理。

在解决供需矛盾的具体工作方面,总后主要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

第一,制定了“量力而行,统筹规划,保证重点,适当安排”的原则,对国防费的分配进行了重大调整。坚持实行了 “有保有压”的方针。

一方面,集中财力物力,重点保障部队生活、武器装备、军事训练、紧急战备工程、重点部队和重点作战方向的需要;另一方面,适当压缩了基本建设、物资储备、公务和事业等项经费。从而,在有限的经费范围内,既保障了部队建设和发展的重点需要,又保障了部队工作的正常运转。总的看,历年来各部队对军费的投向投量是比较满意的。

第二,组织各级后勤大力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库存多余积压物资。为了变死物为活物,减少物资积压浪费,从1981年开始,每年都进行一次清仓利库工作。

1981年全军利用库存物资1.45亿元,1982年全军装备维修利用库存器材1.38亿元。

1986年重新制定了物资储备标准和周转限额,对全军物资储备实行了总量控制、结构控制和周期控制,调整压缩了46%的战备储备物资和27%的正常供应物资的周转量。

仅从1980年至1984年,通过清理利用积压物资,积极组织预算外收入等措施,全军共集资39.7亿元,用于海边防建设、修复失修装备等项急需。

第三,坚持勤俭建军方针,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军费紧缺的情况下,部队能够过好紧日子,很重要的一条经验是,一手抓节流,一手抓开源。我们在各种会议上反复强调,后勤工作要讲求效益,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坚持勤俭办后勤。

在具体工作中着重抓了“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精打细算过日子,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保证按预算法规办事。

二是坚持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和行政性开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克服用公款请客送礼、游山玩水、滥发奖金和实物补贴等不正之风。

三是坚持因陋就简搞建设,严格控制基建项目。一方面严禁上计划外基建项目和擅自修建楼堂馆所,一方面通过宏观调控防止各单位重复建设,仅1981年就压缩基建投资24%。

四是坚持讲求军费的使用效 益,加强后勤业务管理。仅1986年订购军械装备,通过严格审核产品成本,就节约经费1亿多元。

五是坚持从点滴入手、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节约活动。在后勤供应中防止跑、冒、滴、漏,发动群众节水、节电、节煤、节粮、节油、节弹等,尽量降低军费消耗。到1985年,全军有80%以上的基层单位达到了“双节”,即节粮超万斤,节钱超万元。

第四,坚持军民兼容,把军队建设寓于国家经济建设之中。根据邓小平同志有关论述,我向各级后勤多次提出,军队后勤工作不仅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而且要服务于和依托于国家经济建设。这是缓解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在后勤保障实践中,主要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充分发挥和依托国民经济包含的军事保障功能,降低军费消耗。通过与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协商,逐步做到将军事设施建设与国家的基本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在一些铁路、公路、机场、港口、通信等基本建设中贯彻军事要求,减少了军费投入。同时,坚持市场能解决的保障需求,军队就不再自成体系,在克服军队“办社会”的弊端中取得很大进展,明显减少了军队负担。

另一方 面,充分发挥军事经济的多功能作用,把军民通用的后勤保障功能适当向社会开放。从1984年开始,在不影响战备和保密的前提下,组织部分机场、码头、仓库等军事设施对外开放使用,组织军队卫生、修理、工程、科研等部门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这既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又为部队创造了经济效益,对缓解供需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五,适度发展生产经营,努力提高部队自补能力。面对突出的供需矛盾,根据我军具有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的性质,有计划地抓了部队的生产经营工作。8年间,生产收益翻了两番,到1987年全军生产收益达18亿元,用这笔经费解决了部队建设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事实证明,这对弥补军费不足起到一定作用。另外,大力搞好农副业生产,努力实现副食品自给。1985年12月,根据干部战士营养的需要和部队所能达到的水平,我提出了争取在两三年内实现每人每天“斤半加四两”,即1斤半蔬菜,1两肉,1两禽、鱼、蛋,1两豆制品,1两动植物油。另外,为解决部队淡旺季蔬菜供应不均的问题,我提出了连队要普遍腌制小菜的办法,并召开了现场会,在全军推广。这样做,切实改善和提高了部队的生活,对基层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解决供需矛盾所采取的这五项措施,包含了新形势下后勤工作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新时期后勤建设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发扬了我军后勤工作的优良传统,贯彻落实了军队建设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原则,创造了“钱少还要把事情办好”的丰富经验,有效地保障了军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全军后勤不仅保障了部队的基本需要,而且保障了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华北大演习、建国三十五周年阅兵等项特殊任务,还加强了边海防等项建设,改善了部队生活,补充了教育训练经费,解决了部队存在的大量实际问题,使全军后勤建设得到 很大发展。

1982年我国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当年3月,我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全军绿化委员会主任委员。遵照邓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按照“钱少要把事情办好”的原则,我们组织领导全军广大指战员在营区内外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至1986年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先,各单位营区在原有基础上加强了绿化和美化,有1503个单位被评为全国、全军和各省市自治区绿化先进单位,有751个单位被省市自治区评为花园式营院,有656个团以上单位被各大单位评为园林式营院。同时,还加强了军事设施的绿化伪装。

第二,发展了成片造林,5年共造林67万多亩,建立了一批初具规模的用材林基 地;还建立了苗木基地,发展苗圃3.4万亩,为绿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各部队还因地制宜地发展了果园。

另外,5年来各部队出动1500万人次,支援地方植树15000多万株,空军飞播造林种草2032万亩,有关部队参加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并承担了北京等大城市重点绿化工程457项,从而增进了军民团结,扩大了我军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