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太后在东北陵墓,被盗墓者洗劫一空,值34亿寿衣为何无人碰?

 格林书屋 2022-12-23 发布于广西

盗墓贼:3400000000的寿衣太鸡肋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上世纪90年代,一件神秘寿衣的出现,打破了当年金缕玉衣价值2400000000的神话,据说这是辽国萧太后的黄金寿衣,随后专家估值简直让人打开眼界。

或许很多人对于萧太后有点陌生,愿没有武则天,吕太后或者是慈禧太后那样的知名度,但其实她们之间还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至于萧太后的黄金寿衣,为什么这么值钱,除了整整花费1万克纯金打造之外,更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公元982年,辽国皇帝耶律贤刚刚去世,那一年他才34岁,陪伴他13年的皇后,突然移情别恋,转眼就对一个名叫韩德让的男人说道:“我们在一起吧!”
而这个皇后,也正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萧太后。

其实历史上的萧皇后很多,萧太后也不少,但比较出名的,屈指可数,而我们经常说到的萧太后,其实就是那个毁童年的萧太后。

或许在很多人心中,萧太后是一个反派人物,毕竟只要熟悉杨家将的,都对萧太后深恶痛绝,但是呢,艺术作品终究是经过加工的,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的结局, 有另外的真相,而历史上的萧太后,也确实会颠覆你的认知。

其实当年的萧皇后,原本是汉臣韩德让的未婚妻,之所以在丈夫尸骨未寒之时,肖太后就含情脉脉的对韩德让说我们重归于好这样的话,也是有迫不得已的难言之隐。

原来新上任的小皇帝耶律隆绪,是萧太后嫁给辽国皇帝耶律贤所生的第1个儿子,直到耶律贤去世的时候,这个孩子也只有12岁,怎么能够担负起国家大任呢?
所以压力自然而然也给到了刚刚遭遇丧夫之痛的萧太后,而且萧太后为了补偿当年对未婚夫韩德让的亏欠,不仅让他直接当了太上皇,甚至于专门为他立下规矩:“从今以后的辽国皇室之中,必须选一位亲王,过继成为韩德让的子嗣,继续延续韩家的香火。

或许看到这里,所有人都觉得,萧太后对丈夫不忠也就算了,还让一个外姓人掺杂进来,大有太后干政之势,关键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这样干的呀?
简直是小刀捅屁股 ···开了眼了!

这萧太后也算是历史上太后改嫁的第1人了,关键是陪嫁的,那可是一个国家,只要你同意,来了立马当上太上皇,这样的诱惑,就差点位列仙班了。

所以自然而然,当时的韩德让也没有拒绝的理由了,这刚刚上任的小皇帝耶律隆绪,直接一口一个叔叔,叫得也很亲切自然。

历史上大臣逆袭为太上皇的例子,貌似也仅此一例,关键这韩德让的祖上是干嘛的呢?

其实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辽国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而韩德让,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人,在底下的大臣该怎么想?这能服众?

事实证明:你不服也得服。

还得让当太上皇,那可是萧太后哭着喊着求来的,至于为什么,原因也很简单!

原来当年萧皇后的父亲萧思温,原本也只是辽国一个默默无闻的大臣,本来不出意外,就这样平平淡淡也可以度过一生,却不料自己的顶头上司,辽国第四任皇帝辽穆宗,由于嗜酒如命,再加上残暴嗜杀,惹的那是天怒人怨,就连贴身侍卫都看不下去了,直接找了个机会给噶了。

事发突然,都没来得及留下继承人,正当其他大臣一脸懵的时候,萧思温率先封锁消息,连夜找关系,想办法,扶持了自己信任的耶律贤登基称帝,也就是萧太后的第1任丈夫。

只不过,在耶律贤登基称帝之后,却惦记上了萧思温的三女儿萧燕燕,尽管当时的萧燕燕有了一个门当户对的未婚夫,而这个未婚夫并不是别人,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韩德让。

韩德让祖父那一代,其实还只是一个被辽国俘虏的奴隶,经过两代人的不懈奋斗,直接飞黄腾达,到了韩德让这一带,由于从小严格的家训,再加上他自幼习武,文武双全,骁勇善战,很快就赢得了萧燕燕芳心。

本来这也算得上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只不过自从老丈人萧思温秘密扶持耶律贤当了皇帝之后,地位今非昔比,关键是刚上任的皇帝耶律贤,点名就要让萧燕燕进宫,自然而然,即便是两人的婚礼,都马上要举行了,但也正因为皇帝耶律贤的横刀夺爱,也只能让韩德让错失爱人。

就在当年的萧燕燕嫁给耶律贤没多久,就成功登上皇后之位,那一年她才18岁左右,后来生下皇子耶律隆绪,地位更是直冲云霄,反观韩德让,心爱的未婚妻被夺,还只能委曲求全,继续在辽国忍气吞声,为了缓解内心的悲痛,他只能另娶她人,组建自己新的家庭,毕竟日子还要过。

而事情的转机,也就出现在13年后,皇帝耶律贤驾崩,韩德让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而萧燕燕,当年的萧皇后,现如今也已经成功晋升为萧太后。

至于萧太后为什么对韩德让念念不忘,原因也属实无奈:
其实当年萧太后的第1任丈夫,由于小时候亲眼见证了父母遇害的惨状,给精神造成了极大的创伤,所以一直以来,朝政真正地把持着,是萧皇后。

所以为什么萧皇后丈夫去世后,敢以如此强硬的态度改嫁,但是随着耶律贤的去世,其实萧太后,也已经失去了继续掌权的合理性,即便是儿子尚且年幼,但朝廷上下危机四伏,此时就需要像韩德让这样的男人,来替母子俩遮风挡雨,逐渐铲除异己。

后来在韩德让的建议之下,安排家族亲信担任朝中要职,控制整个朝廷中枢系统,最后严格限制各王侯,无特殊情况,不得私自相会,随后还把个王室成员的子嗣,召入宫中作为人质,一旦有谋逆之心,立刻处死,这样的强硬手段,直接让王侯将相人人自危。

后来在韩德让和萧太后的经营之下,整个辽国,也出现了一派祥和的景象,顺便还解决了契丹族和汉族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

在1995年,一件相传是辽国萧太后的黄金寿衣突然出现,确实也让世人开了眼,真正花费10千克纯金打造,价值远超金缕玉衣,专家甚至给出了34亿的估价。

就是如此重要的稀世珍宝,盗墓贼为何无人敢碰呢?莫非这件黄金寿衣有何神秘之处?

原来这件寿衣,有一个霸气的名字“辽承天皇太后黄金花丝镶嵌四凤纹寿衣”。

单从配置来看,包括金冠、金覆面以及完整的金衣金裤,金靴,金手套,甚至还包括金饰品,金捍腰、金护腹整整13小的珍贵岁宝组装而成。

使用的黄金数量准确来说是10.73公斤,其次,上面镶嵌的宝石不计其数,类专家给出34亿的估值,也并非空穴来风,单从这样的顶级配置来说,即便是一件寿衣,也堪称国宝级别的存在了,那就为什么没人敢动手呢?

其实这件寿衣的来历本身就是一个谜:

萧太后原本被安葬在今天的锦州北镇富屯乡龙岗子村,也叫乾陵,最近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但令人惋惜的是,该墓葬先后被6伙盗墓贼洗礼,现如今早已经是一个空壳了。

现如今最为靠谱的一种说法,早在公元1119年,一伙金兵闯入乾陵,盗挖了辽景宗和萧太后墓穴中的稀世珍宝,其中就包括这件举世闻名的黄金寿衣,后来其他的各种金银珠宝,也基本上没能幸免于难。

只有一些基本的生活器械,陶陶罐罐,竹木家具,被遗留了下来。

后来这件黄金寿衣辗转多人之手,最终落到了一位神秘的传承人手中,而其中的一部分,比如一只金簪,一对金耳环,还有一条金项链,一双金手镯,几乎完整保存在喜欢做辽金收藏的裴元博先生手中,其他东西下落不明。

而根据裴元博先生回忆,当年在辽宁省丹东市,他曾亲眼目睹过那件黄金寿衣,只不过当时并没有能力拿下,后来通过多方努力,也只是找到了萧太后黄金寿衣的一部分。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萧太后黄金寿衣并不是完全无人敢碰,只不过由于极其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一开始就被盗墓贼盗走了,后来逐渐传承,辗转多人之手,直到1995年才再次出现,尽管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被专家给出34亿的超高估价,但是你想想,就这样的文化艺术瑰宝,本身价值巨大,很少有人能够以收藏的名义将其据为己有。

一般也只能用传承的方式,来加以保护,如果当年真的是盗墓贼拿到了这件黄金寿衣,究竟该如何处置呢?

最简单的莫过于熔炼成黄金,直接出手了,但这样价值大打折扣,一般来说,也没有人愿意把一件寿衣时时刻刻摆在家中吧?

本身这也不太吉利,而且目标太大,也容易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无尽的祸患,所以说,本身这东西,就不是一般人轻易能够涉及的存在。

要不然为什么会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即便是价值高达34个亿,但是又有谁会出钱买呢?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与其这样,只能看又不能用,盗墓贼拿着都嫌麻烦,所以对于黄金寿衣这样的形式珍宝,文化历史价值远高于实际价值,所以说,这件黄金寿衣无人敢碰的原因在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