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丨人类何时能够征服火星?或许,这取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

 人文之光 2022-12-23 发布于辽宁

人类的科技发展是十分玄幻的。可能两个没有交集的学科、专业,会在应用中产生交集。比如宇宙探索和人工智能,看起来似乎是两个方向,但是或许在未来,人工智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探索宇宙。

比如征服火星,可能就取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

1、火星的“温柔”

对于人类来说,火星是除了地球之外,对人类最为“温柔”的一个星球。因为火星是综合条件来看,和地球最为相似的一个星球——不论是重力,还是自转、公转周期,以及温度等问题。毕竟,和金星那种漫天都是硫酸雨的环境,以及冥王星那种让人感觉置身于寒冰地狱的世界,火星无疑要温柔的多。

也因为火星是和地球最为相似的星球,所以,在整个太阳系,人类才把火星和月球,视为人类在未来金星征服的对象。月球之所以在候选名单里,原因则是因为距离地球太近。

2、人工智能与火星建设

虽然火星的环境相对来说对人类很“友好”,但即便如此,人类想直接在火星上生活也是不现实的:因为火星的大气层薄弱,意味着宇宙射线无法得到阻挡;因为火星没有液态水,火星的土壤也无法直接金星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是,火星连磁场都没有。这些都意味着,人类想把火星变成第二家园、变成殖民地,无疑是需要花费大量的前期投入工作的。而这意味着需要投放大量的人工,在火星上修建基地,架设各种设备。

但是毫无疑问,火星的条件,人类派遣先遣队去生活,无疑很不现实。毕竟,人类生活在火星,最初阶段少不得需要地球方面源源不断输送各种生活物质。这种庞大的开销,无疑是地球目前的财力支持不起的。

但如果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即机器人可以自主判断该如何工作,该如何选择劳动的话,情况将大不相同。

首先,机器人抵达火星以后,对于机器人来说, 火星的恶劣环境将不再是问题:不论是宇宙射线的打击,还是没有氧气等问题,对机器人来说都无所谓。对机器人来说,只要有阳光,能够完成充电,自己就可以进行工作。

其次,在机器人具备高度智慧、能够独立工作的基础上,建筑机器人可以在火星上,修建地下城——毕竟建设火星的目的是为了未来人类也能去火星生活,而结合火星的环境,地下城模式无疑是最适合的。毕竟,宇宙射线无法打击到火星的地表以下。这样,人类可以不用担心惧怕火星的大风等问题,甚至还可以研究如何开采火星的地下水。

甚至机器人还可以在火星进行农业环境改造实验,保证在人类抵达火星之前,火星模式的农业,能够有一定的起色。

第三,成本问题。如果人类直接充当改造火星的先遣队,每天消耗的粮食无疑是巨大的,而且安全成本也巨大。而前文说过,对于机器人来说, 需要的只是电能——也就是太阳能充电。所以从成本角度来说,派机器人去火星生产建设也是最优解。

因此,人类到底什么时候能征服火星?这个问题,一方面取决于人类的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很重要。而且,如果人类能通过人工智能摆平火星,那么,征服其他星球——比如金星、水星、冥王星,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毕竟,地球太小了,不足以成为人类仅有的家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