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喆民先生在《中国陶瓷史》(2011年3月版)第十一章“明代陶瓷业的崭新面貌”对宣德五彩进行了确认:“明代五彩最早见于宣德时期,以西藏地区萨迦寺收藏的一件青花五彩鸳鸯卧莲纹高足杯为世所罕见”①,从而确立了存世宣德五彩的历史地位,至此多年的争议尘埃落定。宣德五彩瓷器由于传世和出土实物极少,是中国陶瓷史的一株奇葩,它傲视群芳,独步天下,世人赞誉它的珍贵远在其他所有彩瓷之上。 宣德五彩的存在,是上世纪80年代由于在西藏日喀则萨迦寺的秘藏中发现了一件书有“大明宣德年制”款的青花五彩鸳鸯卧莲池纹碗才得到印证。1988年在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中又出土了一件“大明宣德年制”款鸳鸯莲池绞盘,更进—步得到了证实。除此以外国立博物馆均未有藏。 宣德五彩是五彩还是斗彩有所争议。一般认为,描绘釉下青花时,有意留下空白而绘上红、黄、绿、紫等色彩的釉上彩,与釉下青花相结合,组成—幅完整图案的,称为“五彩”。“斗彩”则是先用釉下青花勾画出图案的轮廓,上釉烧成后,再用红、黄、绿、紫等色按轮廓线填色称“斗彩”。 五彩强调色彩之丰富,斗彩强调釉下釉上组合争奇斗艳。宣德五彩呈色浓艳,除青花外有红、黄、绿、紫、白、黑等多种,而每种色彩又有深浅之不同。笔者认为按照大家习惯称谓宣德五彩为宜。又因为宣德五彩必含青花,所以习惯上又称宣德青花五彩。 一、史料记载 1.明万历年间(1591年)瑞南道人高濂《遵生八笺》称宣德五彩:又若坐墩之美,如漏空花纹,填以五色,华若云锦。有以五彩实填,绚艳恍目;宣窑五彩,深厚堆垛,故不甚佳,而成窑五彩,用色浅淡,颇有画意。他在《燕闲清赏笺》中亦载:“宣德年造,如漏空花纹,填以五色,华若云锦,有五彩实填,绚丽悦目。” 2.明万历朝(1597年)地理学家王世性《广志绎》论述:宣德五彩,堆垛深厚,而成窑用色浅淡,颇成画意,故宣不及成。在这里,王士性显然主旨是说成化斗彩好的,顺便带出了宣德五彩,给后来的人们留下宝贵的一笔。 孙赢洲老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引述《广志绎》也提到宣德五彩,但他说没有见过实物。故宫专家李辉柄先生在《略谈未被认识的宣德五彩与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定明代瓷器要注意的问题》特别强调,他所见的宣德五彩有“华若云锦”和“深厚堆垛”两个特征。他还说,“宣德朝时间短,但瓷器生产成就空前,除青花、釉里红、红釉、蓝釉瓷器外,五彩瓷器的创烧更是它的成功佳作。”② 3.明朝万历46年(1618)文学家沈德符所撰《敝帚轩剩语》中说:“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今古之冠,如宣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 4.清代景德镇兰浦所著《景德镇陶录》总结彩瓷工艺云:“白瓷加彩后,复须烧炼,以固颜色。爰有明暗炉之制。小器则用明炉,口门向外,周围炭火,置铁轮其下,托以铁叉,以钩拨轮使转,以匀火气。大件则用暗炉,高三尺余,周围夹层贮炭火,下留风眼,将瓷器贮于炉,人执圆板以避火气,炉顶泥封,烧一昼夜为度。”烧彩,火度最重要,火度高了,有些颜料就出现流动;火度不够,颜色不发亮,釉面灰暗。因此,烧制工艺中火候是决定五彩成败的关键。 宣德五彩的诞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对于中国彩瓷的发展是承上启下的。肯定地说,它是受到北宋明道元年青花五彩影响,又受到元代红绿彩瓷的启发,在宣德成熟青花的基础上创造了五彩成熟新品种。它对于此后的成化斗彩、万历和嘉靖五彩,以及清三代的彩瓷有着极大的影响。 二、彩绘重要特征 1.彩绘特征 宣德五彩瓷,“华若云锦,深厚堆垛,绚丽悦目”是宣德五彩的主要标志和独具特色,也是宣德五彩的唯一性。它精选红、黄、绿、紫等色彩鲜丽的矿物料,研成独到丰腴的彩料,绘成深厚堆垛精美图画,配以厚实庄重的器形,成为中国彩瓷艺术苑中一枝最瑰丽的奇葩,不愧为美仑美奂民族瑰宝。 2.彩绘技法 有关资料介绍,宣德五彩瓷器装饰表现技法要求甚严,绘制图案有其严密的工艺过程。当图稿设计好后,仔细将图稿转印到瓷器上,然后用料笔勾线。勾线所用的料笔,必须具备“尖、圆、齐、健”四大特点。“尖”是指笔头要尖细便于画点;“圆”是指笔肚挺而圆便于储料;“齐”是指笔尖蘸料后压扁,顶端的笔毛整齐,便于勾勒粗细线;“健”是指蘸料后笔毛富有弹性,便于操作。五彩装饰借鉴中国画的笔意,但不模仿中国画的笔墨,它所用油性材料有其鲜明的西方油画的特征。 3.硬彩堆垛 据有关资料介绍,瓷釉面上所出现的色彩堆积(堆垛)深厚,是由于其先填彩后勾线的工艺造成。先要求色料要浓稠,否则不利于后面勾边。如果色料不够浓稠,勾线被前面所填色稀释而糢糊。先填彩的色料浓稠造成了“堆积(堆垛)”,也给釉面色彩带来了“华若云锦”、“绚丽悦目”的效果。限于当时材料运用和时人工匠对艺术的理解,这种“三原色”的色块组合,还处于原始审美状态。没有浓淡过度,没有层次。到了成化时,其釉面色彩就有了浓淡之分了。 三、 基本特点 1.官窑性质 宣德五彩全部署官款。器形规整,用料考究。其造型、胎釉、纹饰、色料、款识等,当时朝廷极为看重,管理严格,其配方没有外泄,彩料只掌握在官家手里。 2.器形 宣德五彩的器形较少,几乎所有的宣德五彩器形同期宣德青花都有,烧造的时间可能较短。其器形规整,线条流暢。其所制品种有尊、烛台、玉壶春瓶、盘、豆、盖罐、执壶、梅瓶等。 3.胎质 宣德五彩胎质细腻、洁白、坚致、厚实,胎釉结合紧密,釉面多白中闪青。器底有施满釉,也有细砂底。露胎处有浅淡的火石红,有的则涮浅酱色护胎釉。 4.纹饰 宣德五彩常见纹饰为龙凤纹、鸳鸯莲池纹、鱼澡纹、水波纹、云纹、几何纹、莲纹、牡丹纹、菊纹等。纹饰精美,运笔流畅,无一笔草率。人物纹较少见,目前只见到两件,一件是画高士的五彩大碗,另一件是绘有三国故事的五彩盖罐。 5.釉上彩料 宣德五彩色彩艳丽,华若云锦,深厚堆垛,绚丽悦目。其纹饰色彩的绚丽程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6.釉下青花 宣德五彩瓷器,不是用“苏青”而是用国产青料精炼绘制的。据故宫专家李辉柄介绍,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提供的大量宣德青花官窑标本进行了测试,其结果为高锰低铁的国产青料。同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珠山御窑遗址宣德层中,发现了书有“乐三号”、“乐号”的江西乐平产的青料试料盘,这说明当时已使用国产青料。因国产青料少晕散而少凝斑,便于用丰富的色料构图,不拘于单一青花那样形成水墨画晕散效果。 7.款识 宣德五彩也是“宣德款识遍器身”。采用青花书写六字楷书款和四家楷书款。六字既有横排也有竖排;四字既有横写也有方块形。没见到过篆书款。书写款识的色料只见青花。字体为典型的宣德时期官窑书体,刚劲有力,洒脱大气,法度自然,每件款识均可作为识别官窑的标本。 四、鉴定依据 宣德五彩除了宣德青花具有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如下特征: 1.宣德五彩色彩艳丽,华若云锦,深厚堆垛,用料呈色非常鲜嫩通透,是现代仿造的化学料无法达到的。 2. 宣德五彩釉面常有腐蚀坑洞,是由于历史久远而形成的,自然老化痕迹明显,是现代陶瓷作伪者不可逾越的障碍。 3. 宣德五彩除了红色釉料外,通常其他各色釉料表皮覆盖一层较厚银白色结晶物,所以色料易泛灰。 4.宣德五彩色料四周通常有自然的彩色光晕。这种光由内向外放射,五颜六色,如彩虹一般,是瓷器自然老化的特征(近年彩虹光晕已被仿制突破,需结合其他特征综合分析)。 5.少数宣德五彩国产青料结晶斑放大镜下也像“苏料”一样,放大镜下呈立体厚实的松针状。 主要参考文献: ①叶喆民著《中国陶瓷史》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1年3月版 ②故宫博物院李辉柄撰《明宣德五彩与青花釉里红瓷器———兼谈明代瓷器鉴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收藏》杂志2007年2期 |
|
来自: 新用户6165968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