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育论坛:陈辉《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优质教学课件PPT
2022-12-24 | 阅:  转:  |  分享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走出传统社会主义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陈辉数据里的改革开放四十年 ——根据吴晓波《致敬四十年》整理
一、历史合力谈缘起 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
——邓小平(1978) 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
——陈 云(1978) 1.应对危机的选择一、历史合力谈缘起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2.思想解放的推动1978年10月26日,邓小平到新日本钢铁公司君津钢铁厂参观访问 西德
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名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名工人,相差80倍;法国马赛索尔梅尔钢厂年产
350万吨钢只需7000名工人,而中国武钢年产钢230万吨,却需要67000名工人,相差14.5倍;……丹麦农业劳动生产率更高,农
业人口仅占总人口6.7%,生产的粮食、牛奶、猪肉、牛肉可供三个丹麦人口的需要。——《关于访问欧洲五国的情况报告》(1978年6月2
2日)一、历史合力谈缘起3.外部压力与启示上述材料反映出什么问题?对中国会有什么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1
978年12月否定“两个凡是”方针确立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摸索前进看历程 有些穷村……找
不到一件木器家具……我真没料到,解放几十年了,不少农村还这么穷!我不能不问自己。这是什么原因?这能算是社会主义吗?人民公社到底有什
么问题?为什么农民的积极性都没有啦?当然,人民公社是上了宪法的,我也不能乱说,但我心里已经认定,……最重要的是怎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 ——《万里谈农村改革是怎样搞起来的?》1.农村改革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农村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农民没有劳动积极性?面对这种
状况,有何策略?时间:1978年12月  地点: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
证完成全年的上交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18户农民的生死文书占占1978年12月 凤阳县小岗村秘密实行包产到户,第二年取得空前丰收;1980年9月 中央肯定包产到户的做
法,“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广;同年,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开始改社建乡;1983年初 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生产队已达93%。土地公有土地公有集体经营家庭经营平均主义自负盈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是说土地这一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仍然归集体所有;二是把土地的经营权、管理权包给农民家庭,由集体与农民签订合同,承包期间,由农民给国家交税,给集体交提留,余下的归农
民自己支配。 ——田纪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改革
对我国的历史影响?《告台湾同胞书》《中美建交公报》二、摸索前进看历程2.对外开放 1980年读图思考: 为何首先选择深圳、
珠海、汕头、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厦门珠海汕头深圳读图思考:1、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2、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在
对外开放中有什么优势?特区“特”在何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经济所有制实行以社
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经济活动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特区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必修二P54 资料卡片 传统的社会主义有三大原则: 第一是坚持公有制,第二是坚持计划经济,第三是坚持按劳分配。换句话说存
在三个“戒律”: 一不能搞私有产权,二不能搞市场经济,三不能搞雇工剥削。 ——肖冬连
《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与传统社会主义相冲突的特区政策,会带来哪些反应?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
袁庚自问自答:“不知道这个口号犯不犯忌?我们冒的风险也不知道是否正确?我们不要求小平同志当场表态,只要求允许我们继续实践试验。
”1984年5月 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为何要增强企业活力?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二、摸索前进看历程 同中国大多数工厂的情况一样,桂林丝厂的工人看来并不是干劲十足的。……在我逗留的几分钟
里,只有一个女工干了活,而没有一个女工说得清楚她们的生产定额是多少。 在这种企业里,工人的身份是可以世袭的,当一名工人退休时
,他或她可以送一个子女到这家工厂工作。桂林丝厂有 2500多名工人,从来没有解雇过一个人。 ——《华盛
顿邮报》(1978.7.28)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当时国企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
全会召开如何增强企业活力?政企职责分开厂长(经理)负责制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增强企业的活力,
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的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何要增强企业活力?海南浦东十二届三中全会开放沿海十四城19781980设立经济特区十一届三中全会
小岗村包产到户真理标准讨论19841985199019921997200120102018开辟经济开放区开发开放浦东中共十四大中共
十五大加入世贸组织世界第二经济体 结合时间轴思考: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呈现出哪些特点?传统(苏式)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1988海南成经济特区三、堪称奇迹的成效 ——根据吴晓波《致敬四十年》整理你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就是坚持中国的未来。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1992)——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走出传统社会主义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