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反思日记

 龙眼世界 2022-12-24 发布于广西

反思【觉察修正】日记

【身体+情绪+思维】【想好的说好的+做好的】

【总第6天】2022年12月24日星期六 温度11-18度    晴天

底层

逻辑

1符合“触动学习法”

4可节省我们的生命

2运用“元认知”

5可提高感知细节的能力

3遵循“刻意练习”原则

6可让我们正视痛苦

重在

行动

1目的是改变而非追求形式完美;2尽量提炼认知点或行动点;3列出行动清单;

4 对自己极度坦诚;5多阅读;6选择适当的载体。

述是

过什

程么

【便于日后回顾时能想起当时情景归】【今天寒假第一天】。

按照昨天约定:姥姥三不催【一不催起床睡觉/二不催吃饭/三不催洗漱】睡到自然醒—睡眠充足,学习才能精神力充沛。从昨晚10:45,睡到8:15,结果被妈妈电话吵醒,姥姥兑现了不催的诺言。让一个人把【手不停干活,口不停催促】的习惯,逼迫装扮成守口如瓶三不催的人,还真难为人呢!

析为

原什

因么

【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有深度的启发】

凌晨,姥爷嘱咐姥姥,假期里姥姥的主要任务,是【装好人】,想好的+说好的+做好的,维护好祖孙亲密关系,让姥爷充当【三催:催起床/催洗漱/催吃饭】的【坏人】,此举在于回避姥姥与外孙女冲突,在在润物细无声中,自然养成基本生活习惯。

作为长辈来说,催促俨然成为一种责任和习惯。但从心理来分析,学习被催促而动与自发而动,其过程和结果应是相去甚远不可比拟的。第一,催促只是表面上进入学习程序,而真正的学习取决于状态的完全投入,潜心知识境界,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一并打开的状态,这是任何催促都无济于事的;第二,一个有抱负有主见的孩子,都是有责任感的,这样的人往往玩要玩得尽兴,学要学得投入。家长不要拘泥于小得小失,要放开她的手脚,让其自由施展。一个需要催促才能学习的孩子,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进怎

措么

施做

尽可能提炼出认知点或行动点

1、关注每日总体任务的安排和完成;不欠账,不积累任务到开学前完成;

2、关注情绪状态、及时调节;注意劳逸结合,做好后勤服务;

【今天下午3点到4点户外活动1小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