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朔《起初・纪年》欣赏:1

 明宫书房 2022-12-25 发布于江苏

起初,我六年,匈奴左骨都侯呼衍朵尼驮着紫貂皮、精炼羊奶酥酪和河磨玉来访,自上谷入境,王恢[1]在红山口岸接他,护送他到长安,安排他在国宾馆住下,来找我,跟我说:姐夫问你好。我说什么姐夫?

王恢说军臣单于[2]。我说好烦,姐家日子又过不下去了?王恢说这回倒没提借粮食的事儿,就说是想借几尺布,天热了,皮袄穿不住,姐夫说他可以光膀子,主要想给姐扯件褂子。我说不过分,上好纱丝绫罗一样给姐弄一身。王恢嗫牙花子还一件事不好张嘴。我说蒜苗是吧?这有啥不好张嘴的,别看东西贱,不会种地,你就没大蒜,想吃点绿的你就没辙!讲多少次了,派一个师傅去,专门种蒜、发蒜苗,为什么不办?

王恢说不是蒜的事,草原上有韭花,公主早就不吃蒜了,每年自己腌韭花酱,给您也捎了一坛,回头您吃羊肉锅子受累尝尝,据说能多吃二斤。我说好吃就逮照死了吃阿?以后我顿顿多吃二斤,我还能要么?

王恢说这个,就轮不到我们劝您了,您自个的身子自个掂量。呼衍朵尼先生说,今年草原春上无暴雪,夏无雹子,草长得好,母羊奶水好,小羊成活率高,奶挤不过来,很多母羊乳汁淤便,导致乳房炎,传染给小羊引发口腔起水泡、糜烂,形成溃疡,迂延不愈,母子交叉感染,都疼,流脓,上蹄子挠,爆发口蹄疫,母羊小羊大批死亡,还传染到人,人摸马传染给马。

我说你什么意思呀,让我给想办法,我也不懂阿,懂我当兽医去了。王恢说不是让您想办法,是挤奶人手不够。我说那我就更不懂了,奶水足就得乳房炎阿,擎着让人小羊吃好了,挤什么,本来我就不赞成剥夺小羊喝奶权挤给人喝,小羊呢,烤串儿了?

蹲一旁韩安国[3]说内都是奶羊,小羊在,小羊喝不了。王恢说单于请咱们这儿多派几个娘家人,公主甲沟炎有些日子不能挤奶了。我说怎么遮,我姐还得自个挤奶?见过过日子靠娘家的,你到底要说什么,直说。王恢说直说了,这就是呼衍骨都侯原话,单于请上再派些个活儿好的。我说我去!我帮他们挤奶去。

王恢说得,我去跟他们说,您不高兴了,这事不聊了。

王恢走了,我跟韩安国说:通知丞相、窦婴[4]、阿老,明天到我这里开个会。

明日,三个人来了。我跟他们说:今天请你们来,主要是想谈一下匈奴的问题。这个邻居很大,离我们很近,我们好像很熟,说起来还沾亲带故,又很陌生,至今搞不清楚他们有多少人口,除了羊还有什么出产,军臣单于是个什么人,有什么爱好,他的本部和左右两部什么关系,是诸侯,还是兄弟,体制是怎么运作的——有没有体制,还是就是这一摊,内一摊,平时各过各的,有事听招呼,那么一帮人?放开聊,不设议题,没框框,务虚。

田蚡[5]说他们是不是又来人跟咱们要东西了?窦婴说军臣单于是什么人,平时怎么运作,这个要问阿老。

阿老说一般聊聊可以,下结论,我们掌握的也没那么细,军臣本人,可信材料不多,一般人接触不到,也就是公主小组零碎传回来的一些观察,多限于闺阁传闻,也就是咱们说的扒褂,据说军臣酒量好,性欲强,凡所遇女子,无分贵贱美丑将及淫遍。

我说正当年呀,吃羊肉吧每天?

阿老说羊肉肯定要吃,具体岁数不清楚,匈奴纪年是一种简单粗放结果很复杂的算法,每年头一场雨为元旦,那大概是他们开始夏季转场的日子,具体乃一天年年不一样。一年两季,下一季从头一场雪算起,大家聊起岁数都是说下过几场雪几场雨,也有“你见过的雪还没我见过雨多”这样倚老卖老的谚语。所以谁跟你说他今年几岁都不可靠,他们也不过生日。

窦婴说东胡武士每年春上打一头狼,记岁数就说几头狼,可是谁也不知道他几岁开始打的狼。

我说但是每天还是每天吧?

阿老说每天还是每天,日出到日落。每个月也是二十多天,以妇女经期为准。

田蚡说妇女经期有准么?我说这是一种古老的历法,叫经验历,也叫口传历,在文字数字都没发明前。我汉乡下不识字的人也是这么数日子,今天出门倒霉,今天出门不倒霉,把倒霉事儿挨着过一遍就一年了。

阿老说军臣是文盲,匈奴没文字,单于发布圣旨都拿嘴说,下边的人拿嘴接着,一嘴一嘴传出去,所以单于身边人记性都好,记性再好,上个月、去年的事儿也有遗漏,所以今天收了你的财物答应不抢你了,下个月、明年,一扭脸又来了,所以给人留下言而无信的印象,还真不是说话不算话,是记性不好,忘了。我说有没有别人该他钱没给,他给忘了的?

阿老说还真有,去年赊的货今年给忘了,做两年汉匈贸易净出货了。所以咱们汉商和匈奴人做贸易讲明一概不赊货,差钱不卖,因为更多的记性不好是把该他一千钱记成三千钱,连人带货给扣了没地儿说理去。

我说真够捉急的,这么下去也不行阿,他们内每年蹄林大会点校什么呢,数都数不过来。

阿老说他们有万的概念,最大数,数到万就数不下去了,所以单于以下左右贤王至当户二十四位首长旗下不管多少人,有的不满万,有的超万,都称万骑。高皇帝白登之围也是被情报晃了范儿,捕捉的匈奴俘虏报称万骑,越打越多,控弦之士三十万是我们后来的统计,二十四位部族首长都来了。

我说所以嘲?阿老说所以我也很替他们捉急,老上单于那前儿特派我署情报员中行说[6]老师随和亲翁主打入单于内廷……

窦婴说中行老师是你们的人?这人可够坏的,我汉使者向匈奴宣传我汉先进文化都让他给啜儿回去,还将我汉面对匈奴一线上谷、代郡、云中至上郡[7]长城倾圮、边防薄弱点位出卖给单于。

阿老说是是,都是我让他说的。中行老师是我报请文皇帝批准,特别组织的一次情报行动,对老上单于本人进行渗透。为掩护此次行动还大张鼓旗搞了次和亲,当时派去冒充公主的情报员是文皇帝在山西做代王时奶过景皇帝[8]一个奶妈的闺女,文皇帝认了干闺女,也是我署派出的第一代公主小组,可是跟中行说不发生横的联系,中行说行动直接对我负责。我跟中行老师交代临行前,你此去是战略潜伏,主要任务是帮匈奴创建文字,建立记事制度,其他不要你管,为取得单于信任,可以激烈排汉面目处事,提供他们真情报。次要任务:关键时刻,大事临头,帮咱垫句话。

我说主要任务完成了?阿老说很遗憾没有,先后搞了两次,一次由我署委托太学博士依合并同音字、取笔划最少字为正体原则搞了一套简化汉隶,描在绢上交由聂壹驼队密送茏城——中行自己都不认识了,老上单于一看还是汉字,跟他们内发音也对不上,认没俩字咬了舌头,把中行臭卷一顿,这套方案废了。二回我署密码人员根据匈奴本部正音以汉隶偏旁注音搞了个三十九音字母表,聂壹密送,中行呈上,老上一口气拼写两段匈奴史诗《库赐传》,笑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下不怕哭怜们忘恩了。(马迁注:匈奴谓奴为哭怜,亦作哭也怜怜。)遂令匈奴亲贵学习汉字偏旁拼音,遭到抵制。这是文皇帝后四年的事。这年,老上单于一口气没上来,崩于茏城。匈奴大巫师散布谣言,说撑梨护助底撑梨骨突单于,却用异邦扭文传天意,怎生中?遭下天谴这也般。(马迁注:匈奴谓天为撑梨,谓子为骨突,单于者,广大之貌也,言下单于如天广大。)匈奴亲贵亦云:忘恩事小,记仇事大,我哄之所以繁狱久者不满十日,一国之囚不过数人,在列国传为美谈,皆因记吃不记打,恩仇爽快须在当下也中,今教习秦文,必也效秦之陋俗,父恨子尝,子恨孙尝,生生世世做冤家不得开解,累死子孙赤马虎。继位者军臣单于曰:善。遂罢拼音。但是叫身边左右向中行说老师学数算,以便统计人口畜群以课税。

田蚡说妈的文盲不识字还有理了!

我说有道理,我汉这帮土鳖就因为这点事,生下来个个背负大恨,拿恨当饭吃,假牛掰擅动刑杀未必不是因识字而拧。

窦婴说上,您不能风吹东倒向东,风吹北倒向北,谁说什么您就跟着跑。我说爷舅,我帮理不帮亲。

阿老说次要任务完成得很好。军臣单于立,依其俗,新君即位要打一个大仗立威,因就教于中行。中行老师此时地位近于国师,上遇隆宠,也是匈奴首屈一指汉问题专家,为单于等下尊为“屠耆”。(马迁注:匈奴语贤者。)军臣曰:屠耆,俺今日要将那大队兵马入云中可也否则个?中行曰可也者般。军臣曰者般也否则个?中行曰者般也否俺们知秦知,大队兵马候个正著也般赤马虎。军臣曰特马者。

我说阿老,您老说的匈奴语么?阿老说也不是啦,这是匈奴各族人民与汉人打交道说的一种混合汉话胡话的协和语,我出入匈奴,与人交谈,听汇报,多用此语,不知你们有没有这个毛病,听的乃种语,说也只能用乃种语,才记得住。窦婴说还真是,我不幸家中用了呼揭[9]侍女,她说的内口儿西膜鬼话我乱懂,但用汉话还真学不上来。我说什么叫赤马虎阿,老听你说。阿老说就是北狄语系一般惯有语气助词,没意思,敬语,跟思密达一样。

田蚡离席长揖:阿老,求心疼,用咱听着不闹心正经汉语。

阿老说中行老师说单于新立必入中国,这是我国习俗汉人也知道,一定高度戒备派出大量军队守候于边境要地,这时发兵收获可能不大,不如缓一闸,向汉国申请一老婆以示我国将继续奉行和亲、对汉友好政策,汉国上下必有所松懈,他们的军队都是临时召集,难以长期部署于边境,农忙会解散回家干活,到那时我军突入中国定收奇兵之效,一您白涝一老婆,二可尽收汉人替咱们伺候一年正好成熟的庄稼。单于说特马者,意思是:可。

我说这就是内关键时刻了吧。阿老说正是,就这么一句“缓一闸”就为我们争取了一年时间,使我汉得以训练士卒,整顿武备。一年后,匈奴果入我上郡、云中,两个方向都有三万骑。我汉也准备好了,构筑了以太行燕山交接点飞狐口、雁门句注山为要塞延伸至北地郡之第二国防线,由今已去世车骑将军[10]令免、苏意将军和上回九三成军祭你见过的老将军张武分率重兵屯卫。又在长安周围布置了一条三角防线,周亚夫将军戍守长安西细柳;同样不在了的宗正刘礼将军与祝兹侯徐厉率领部队分驻渭河北岸棘门和藩上;又命北方各郡边境地区官民有长城的上长城,没长城的上房、上隘口,人人拿起弓刀与匈奴入侵者作殊死战。

窦婴说我记得我记得,这是文皇帝后六年冬天的事儿,内时我才从吴国免相,在长安闲住,长安城里内紧外松,街上还是一派准备迎冬至红火景象,杀牛宰羊贴门神,家人忽将甲衣弓矢搬出挂弦除锈,我还问呢,这会子弄这些个作甚?家人说街道通知防贼。

我说堵住他们了?阿老说堵住了,入侵云中内一支虏骑打到雁门,苏意将军点燃烽火一路传到长安。我军动用战役预备队由卫将军周舍和材官将军李假率领星夜驰援,经过三个月艰苦行军,在夏天到来前,出雁门抵达九原[11],虏骑远遁。驻守北地张武将军亦在同一时间有所出击,入侵上郡虏骑亦出塞远去,遂收复所有国土。

我说三个月,从长安到雁门,这是快呢还是快呢?

阿老说周舍将军和李假将军率领的是重型战车部队,去雁门必须先走秦直道到陶衍东渡黄河。都说当年蒙恬筑路是黄土掺盐碱像烤 壤内样架柴把路面烤熟故尔质量好车过无辙不长草,其实好的也就是甘泉到安塞一段,也没传说的那么过硬,还是有车辙,有的车辙还很深,近于沟渠;有的路段依山经年累次泻洪塌方无人清理,仅容单人侧身通过;有的沿河风雪侵凌雨水剥蚀基础下沉近乎断头。我们的部队是挑着筐背着石一边修路一边走,大路不通就走小路和我们叫阡陌的田填,一个屯兵车碾过去,复为原野;两个屯、一个曲车队过后,尽成烂泥。遇上沟、裂、壑,人一步跳过去,车,就得架桥,哪么搭块板呢。我军过后沿途百姓家家没有门板以致民怨沸腾姑且不提——再往前,过了黄河进入山西,那就不叫路了,叫搓板,叫绊马坎,叫磕头坡,地势越来越陡,部队耍推车。进入山区,还有蜀、梁、崖, 山道崎岖尤如天梯,战士就要把战车大卸八块,肩扛手提,过一个山口,组装成车走几步,下一山口再卸再装,就这么装装卸卸,三个月能走到雁门真是算快了。我再多说一句,年底部队回到濯上,不讲战士,周舍将军、李假将军手掌心老茧一寸厚,身上铁胄甲衣都磨脱了袖,都成坎肩了!我们的将军和战士一起扛轲抬车轴,一起阿!

我说战士,是好战士。将军,是铁将军!既然有一年备战时间, 也料定敌人从哪里来,安排了预备队,为什么不修路呢?

阿老说预案中有请修复秦直道安塞至晌衍段和黑峪口至雁门战备马道两项工程,报上去了,你也知道文皇帝那个人,自己住草房,宫里次所加个瓦铺几块砖都不许,下雨天皇后嫔妃都踩着泥蹲茅房,驳回了。

我说远的不讲,文皇帝以来,三次对匈重大作战,出动兵力以十万计,没有一次取得战果,每次都是我们部队到了,匈奴抢够杀够,撤了。什么问题?是我们装备笨重,不适合长距离复杂地形机动,还是战场准备不足,道路建设滞后,造成兵力不能及时投送?还是匈奴狡猾,寇边只为捞一把,有意避战?还是我方亦有意避战,自高皇帝白登之围后我汉上下皆对匈奴有忌惮畏战之心,作战目的亦不在尽歼犯敌而在驱离?还是我们的战法有问题,总是坐在家里等,搞什么第二国防线,等人打上门再组织反击?

窦婴说都有问题。阿老说同意。田蚡亦举手,说:同意。

我说匈奴的问题早晚要解决,这个家伙体量大,欲壑难填,姑娘有的是,绢丝有的是,给多少还会伸手跟你要,给得少了,慢了,就会跟你翻脸,也不是匈奴好战,也不是匈奴无敌,是我们惯的。我们没本事嘛,每次都让他们白白来,白白去,一点损失没有只有便宜, 白抢了你还要跟他说好话赔不是,把少了缺的全补上,换我也要常来。没有这样做邻居的吧。

阿老说有的时候也不是单于贪婪,文皇帝三年,右贤王入河南之 地赖着不走,我老父亲领兵八万予以驱离,起因就很莫名其妙,也是我们一个部都尉不懂事,右贤王,挛鞋氏,皇族,单于之兄,身份可以吧,与我们这个部都尉在黄河渡口举行边境例会,表示友好,请他喝酒,我们这位老兄灌了几口酒,也不知内根筋搭错了,议论人家风俗,父死妻其后母,讲人家骚胡,右贤王感到羞辱,泼酒拔刀斩了这个部都尉,兵发河南,惹出天大的麻烦,这不是没有的事么。

窦婴说这就叫匹夫误国,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喝了酒不是人,不怕惹事,惹出事担不起。

田蚡说也可能就是找茬儿。阿老说你就让人找到茬儿了么。

我说不扯这个人了,我们有我们的问题,边将边吏作威作福,欺压依附于我蛮夷激起夷变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现在我请三位一判断,如果刚才我们讲的内些问题都解决了,路修好了,部队装备更新了,信心提高了,也不坐在家里等了,上院门口去等,匈奴一进来就堵住他,两军交战——胜算有多少?

窦婴说可以一战。我说都要发表意见,田蚡?

田蚡说同意窦老判断。阿老说野战合围胜负各半,战场由我预设,时机由我选择,可再加半。

我说好,给你钱,给你人,战场准备三年完成可否?阿老说五年,还有很多问题未及细谈。我说就五年!问题没谈透,明天接着谈。我也不要占他的地,我也不要灭他的国,我就要我们这个邻居知道,我家这个门不是你想串就能随便串的。

这时,王恢大红脸晃着肩膀进来,说妥了,话都挑明了,心情愉快走了,没有一顿酒解决不了的问题,一顿不行就两顿。

我说跟他怎么说的?

王恢说还能怎么说,就是讲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苦衷呗,上,喜怒无常,喜的时候跟着喜,怒的时候跟着不讲理。之前答应你的都不作数了,但是不能让你白跑一趟,我家里还有一点粮食、几匹绢,俩姑娘,够装一车的,算我个人一点意思,谁让咱们是哥们儿的,他们上头掰面儿咱们不能掰。

我跟田蚡说你听听,这就叫会办事,多困难的局面、码逼的节奏还能留条缝儿。田蚡说会了,就是什么雷都顶你脑袋上呗。

我问王恢:朵尼怎么说?王恢说当然很感动了,说其实每回来跟咱们要东西要人,他也很不好意思,他在家也不随便跟人张口,愣可抢!这么恬着脸上外国哭穷卖惨,讹人东西,在他们草原比偷还低级,叫讨要。我也是有几千音色拉(马迁注:匈奴语:下民),奴仆成群,凭战功做到这个位置响当当的阿克为甚(马迁注:伴伴),呼衍朵尼说,在我哄,谁不得高看我一眼?可如今,我都瞧不起我自己。可是没办法,单于下令我还得来,让你见笑了兄弟。我还说呢, 那你啥时候方便,跟单于递个话呗,就别这样了。朵尼说兄弟,单于面前,哪有我说话地方呀,咱们都是听喝的。

我说好好保护他这点不好意思,出长安了么他。

王恢说我亲自送到潘上,看着他没影儿的。

我说那你赶紧麻溜儿把他追回来。

王恢说不用,我送的东西足足三车,朵尼看着我们家内俩烧火丫头嘴乐得合不上。

我说不是,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我同意了,和亲。

王恢说您改主意了?

我说嗯哪。回头跟阿老说:公主的事儿还得您老费心,挑好了人我办个仪式,认干闺女,有合适人吧?

阿老说有有,我署在急屋专门有个公主班,教宫廷规矩和礼仪, 也要求学员按公主自我感觉要求自己,平时学公主走道怎么拿劲儿, 见人怎么说话,吃饭怎么喝汤,平阳林虑都去讲过课。不过就一样, 刚结业这班都比较成熟,岁数只比你大不比你小。

我说那我认姐,让太后认干闺女。

王恢说那我去了?

我说你还没走,等什么呢?

注释:

[1]王恢:(?-前133年),西汉大臣,燕国人。边吏出身,后任大行令。公元前135年八月,闽越王郢攻南越,汉武帝遣大行王恢将兵出豫章,大司农韩安国出会稽,击之,未至,越人杀郢降,兵还。他反对向匈奴和亲。当时朝臣大多数附和韩安国,于是汉武帝同意和亲。元光二年(前133年),在他的建议下,汉武帝派他为将屯将军,和韩安国、李广、李息、公孙贺,率军在马邑诱敌伏击匈奴。事情败露,匈奴撤退。王恢为保全师,没敢追击。三十万大军无功而返。王恢率军追击,又虑为所败,引用罢归。汉武帝怒其不出击匈奴辎重,欲诛之,恢自杀而死。

[2]军臣单于:(?—公元前127年),在位34年(前161年-前127年)。军臣单于是冒顿单于之孙,老上单于之子。汉文帝时,派兵入侵汉的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及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汉景帝时,两国恢复和亲。汉武帝在前133年放弃对匈奴的和亲政策,设计诱使军臣单于入马邑,打算以预先布置的三十余万汉军围捕单于,单于中计,亲率十万骑兵南下,可是未入马邑已生疑,派兵捕得汉雁门尉史,尉史把汉的计谋说了出来,单于撤退,此后汉匈关系破裂。前127年,汉攻占河套地,设朔方郡。前126年冬,军臣单于死,其弟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军臣单于太子于单逃入汉境投降,汉封他为涉安侯,数月后去世。

[3]韩安国:(?—公元前127年),字长孺,梁国成安县(今商丘市民权县)人,后徙睢阳(今商丘市睢阳区)。 西汉时期的名臣、将领。韩安国自幼博览群书,成为远近闻名的辩士与学问家,后到梁孝王幕下任中大夫,成为梁孝王身边的得力谋士。他帮助梁孝王和汉政权化解了几次危机,深得汉景帝的信任。汉武帝时,进入汉朝中央政权的核心圈子,官至御史大夫。韩安国根据国家现状,提倡与匈奴和亲,稳定汉朝北方。后被疏远,调任边疆,受挫于匈奴,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抑郁去世。韩安国曾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中起家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便脱衣露胸前去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友好地对待他。司马迁《史记》:“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贪嗜于财。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余与壶遂定律历,观韩长孺之义,壶遂之深中隐厚,世之言梁多长者,不虚哉!”司马贞:“安国忠厚,初为梁将。因事坐法,免徒起相。死灰更然,生虏失防。推贤见重,贿金贻谤。雪泣悟主,臣节可亮。”

[4]窦婴:(?—公元前131年),西汉大臣,字王孙,清河观津(今河北衡水东)人,是汉文帝皇后窦氏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任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元光三年,窦婴至交灌夫因在酒席中对田蚡出言不逊,被田蚡以罪逮捕下狱,并被判处死刑。窦婴倾全力搭救灌夫,并在朝会上就此事与田蚡辩论。但迫于皇太后王娡的压力,灌夫仍被判为族诛。窦婴乃以曾受景帝遗诏“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为名,请求武帝再度召见。但尚书很快就发现窦婴所受遗诏在宫中并无副本,于是以“伪造诏书罪”弹劾窦婴。元光四年初,窦婴被处死。窦婴自从窦太后去世后,被汉武帝更加疏远不受重用,没有权势,诸宾客渐渐自动离去,甚至对他懈怠傲慢,只有灌夫一人没有改变原来的态度。窦婴天天闷闷不乐,唯独对灌夫格外厚待。元光四年(前131年)的春天,田蚡向汉武帝说灌夫家住颍川,十分横行,百姓都受其苦。请求汉武帝查办。汉武帝说:“这是丞相的职责,何必请示。”灌夫也抓住了田蚡的秘事,用非法手段谋取利益,接受了淮南王的金钱并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宾客们从中调解。双方才停止互相攻击,彼此和解。同年夏天,田蚡迎娶燕王的女儿做夫人,王太后下了诏令,叫列侯和皇族都去祝贺。窦婴拜访灌夫,打算同他一起去。灌夫推辞说:“我多次因为酒醉失礼而得罪了丞相,丞相近来又和我有嫌隙。”窦婴说:“事情已经和解了。”硬拉他一道去。酒喝到差不多时,田蚡起身敬酒祝寿,在坐的宾客都离开席位,伏在地上,表示不敢当。过了一会儿,窦婴起身为大家敬酒祝寿,只有那些窦婴的老朋友离开了席位,其余半数的人照常坐在那里,只是稍微欠了欠上身。灌夫不高兴。他起身依次敬酒,敬到武安侯时,武安侯照常坐在那里,只稍欠了一下上身说:“不能喝满杯。”灌夫火了,便苦笑着说:“您是个贵人,这杯就托付给你了!”田蚡不肯答应。敬酒敬到临汝侯灌贤,灌贤正在跟程不识附耳说话,又不离开席位。灌夫没有地方发泄怒气,便骂灌贤说:“平时诋毁程不识不值一钱,今天长辈给你敬酒祝寿,你却学女孩子一样在那儿同程不识咬耳说话!”田蚡对灌夫说:“程将军和李将军都是东西两官的卫尉,现在当众侮辱程将军,仲孺难道不给你所尊敬的李将军留有余地吗?”田蚡于是发火道:“这是我宠惯灌夫的过错。”便命令骑士扣留灌夫。武安侯便指挥骑士们捆绑灌夫放在客房中,叫来长史说:“今天请宗室宾客来参加宴会,是有太后诏令的。”弹劾灌夫,说他在宴席上辱骂宾客,侮辱诏令,犯了不敬之罪,把他囚禁在特别监狱里。于是追查他以前的事情,派遣差吏分头追捕所有灌氏的分支亲属,都判决为杀头示众的罪名。窦婴感到非常惭愧。出钱让宾客向田蚡求情,也不能使灌夫获释。田蚡的属吏都是他的耳目,所有灌氏的人都逃跑、躲藏起来了,灌夫被拘禁,于是无法告发田蚡的秘事。窦婴挺身而出营救灌夫。他的夫人劝他说:“灌将军得罪了丞相,和太后家的人作对,怎么能营救得了呢?”魏其侯说:“侯爵是我挣来的,现在由我把它丢掉,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再说我总不能让灌仲孺自己去死,而我独自活着。”于是就瞒着家人,私自出来上书给汉武帝。汉武帝马上把他召进宫去,窦婴就把灌夫因为喝醉了而失言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认为不足以判处死刑。汉武帝认为他说得对,赏赐窦婴一同进餐,说道:“到东朝去公开辩论这件事。”汉武帝派御史按照文簿记载的灌夫的罪行进行追查,与窦婴所说的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犯了欺君之罪行。被弹劾,拘禁在名叫都司空的特别监狱里。汉景帝时,窦婴曾接收过他临死时的诏书,那上面写道:“假如遇到对你有什么不方便的事情,你可以随机应变,把你的意见呈报给皇帝。”等到自己被拘禁,灌夫定罪要灭族,情况一天比一天紧急,大臣们谁也不敢再向汉武帝说明这件事。窦婴便让侄子上书向皇帝报告接受遗诏的事,希望再次得到汉武帝的召见。奏书呈送汉武帝,可是查对尚书保管的档案,却没有景帝临终的这份遗诏。这道诏书只封藏在窦婴家中,是由窦婴的家臣盖印加封的。于是便弹劾窦婴伪造先帝的诏书,应该判处斩首示众的罪。元光四年(前131年)冬天,灌夫和他的家属全部被处决了。窦婴过了许久才听到这个消息,听到后愤慨万分,患了中风病,饭也不吃了,打算死。有人说汉武帝没有杀窦婴的意思,窦婴又开始吃饭了,开始医治疾病。有流言蜚语,制造了许多诽谤窦婴的话让汉武帝听到,因此就在当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将窦婴在渭城大街上斩首示众。

[5]田蚡:(?—公元前130年5月7日),西汉时期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西汉初年外戚、宰相,孝景王皇后同母弟。田蚡相貌丑陋,巧于文辞。魏其侯窦婴掌权时,田蚡还是个郎官,往来于窦婴家,陪窦婴饮酒,时跪时起,对窦婴的恭敬就好像是窦婴家的晚辈一样。建元元年(前140年),刘彻登基,为汉武帝。同年田蚡被封为武安侯,拜太尉,后迁丞相,受到赵绾、王臧的牵连被免职。建元六年(前135年),太皇太后窦氏去世,田蚡再次登上宰相之位,好儒术,立五经博士,独断专横,“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田蚡得志后,与窦婴有许多纠纷,包括相约迟到,与索求土地不遂等;田蚡娶燕王女为夫人,在婚宴上灌夫使酒骂座,田蚡向武帝“劾灌夫骂座不敬”,将灌夫处死。窦婴怒而揭露田蚡与淮南王来往,田蚡心生怨恨。后来,窦婴以“伪造圣旨罪”被斩首。窦婴死后次年春天,田蚡病倒,病中喃喃口呼谢罪,家人请来能视阴阳鬼事之人,得知是魏其侯窦婴和灌夫两鬼守住田蚡,鞭笞索命。群医束手,只能眼睁睁看着田蚡不治。田蚡死后,其子田恬继承侯爵才四年,就因罪被废除了爵位。司马迁曰:“魏其、武安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时决筴而名显。魏其之举以吴楚,武安之贵在日月之际。然魏其诚不知时变,灌夫无术而不逊,两人相翼,乃成祸乱。武安负贵而好权,杯酒责望,陷彼两贤。呜呼哀哉。迁怒及人,命亦不延。众庶不载,竟被恶言。呜呼哀哉。祸所从来矣。”

[6]中行说(yuè):西汉汉文帝时人。原为宦者,因不满作为汉匈和亲的随员,对汉朝怀恨在心,转而投靠匈奴,后成为单于的重要谋臣。当时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病死,其子稽粥立,号老上单于。汉文帝鉴于国内不稳,各路诸侯对帝位虎视眈眈,且国力尚未恢复,无力与匈奴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只好继续与匈奴和亲,文帝下令送宗室女去匈奴,并让太监燕地人中行说作为陪同侍臣一起去。中行说不肯去,被汉廷强行派遣。怨恨之下,他在汉廷喊道:“我如果到了匈奴,就肯定会威胁汉国。”汉朝官员们只当他在说气话,也不以为意。中行说到匈奴立刻归降,并深受老上单于欢喜、宠信。中行说竭力劝说匈奴不要太看中汉朝衣服食物的精美,增加匈奴对自己食物、器械、风俗的自信心,还教给匈奴人记数方法。在中行说的支持下,老上单于在给文帝回书中口气傲慢,对汉朝使臣也威逼利诱,动不动就索要钱物金银,不给就威胁秋熟后大发兵马入汉境中践踏。《史记卷百一十·匈奴列传第五十》:初,匈奴好汉缯絮食物,中行说曰:“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然所以强者,以衣食异,无仰于汉也。今单于变俗好汉物,汉物不过什二,则匈奴尽归于汉矣。其得汉缯絮,以驰草棘中,衣袴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于是说教单于左右疏记,以计课其人众畜物。汉遗单于书,牍以尺一寸,辞曰“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所遗物及言语云云。中行说令单于遗汉书以尺二寸牍,及印封皆令广大长,倨傲其辞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所以遗物言语亦云云。汉使或言曰:“匈奴俗贱老。”中行说穷汉使曰:“而汉俗屯戍从军当发者,其老亲岂有不自脱温厚肥美以赍送饮食行戍乎?”汉使曰:“然。”中行说曰:“匈奴明以战攻为事,其老弱不能斗,故以其肥美饮食壮健者,盖以自为守卫,如此父子各得久相保,何以言匈奴轻老也?”汉使曰:“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取其妻妻之。无冠带之饰,阙庭之礼。”中行说曰:“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畜食草饮水,随时转移。故其急则人习骑射,宽则人乐无事,其约束轻,易行也。君臣简易,一国之政犹一身也。父子兄弟死,取其妻妻之,恶种姓之失也。故匈奴虽乱,必立宗种。今中国虽详不取其父兄之妻,亲属益疏则相杀,至乃易姓,皆从此类。且礼义之敝,上下交怨望,而室屋之极,生力必屈。夫力耕桑以求衣食,筑城郭以自备,故其民急则不习战功,缓则罢於作业。嗟土室之人,顾无多辞,令喋喋而占占,冠固何当?”自是之后,汉使欲辩论者,中行说辄曰:“汉使无多言,顾汉所输匈奴缯絮米糵,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己矣,何以为言乎?且所给备善则已;不备,苦恶,则候秋孰,以骑驰蹂而稼穑耳。”日夜教单于候利害处。

[7]上谷、代郡、云中至上郡:上谷郡: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小南辛堡镇大古城村(清史误将古上谷郡郡治认为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故至今在宣化城中屹立有古上谷郡的牌坊),因建在大山谷上边而得名。代郡:今在北京、河北地区;(1)西汉时:今河北省蔚县代王城,不久为代郡,郡治桑乾县,辖代、桑乾、道人、当城、高柳、马城、班氏,延陵,且如、平邑、阳原、东安阳、参合、平舒、灵丘、广昌、卤城等县。(2)东汉时: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辖代、当城、平舒、桑干、北平邑、东安阳、马城、班氏、道人、灵丘、狋示等县。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西汉时期,将云中郡划分为云中郡和定襄郡。东汉时期,又重新设置了云中郡。上郡:在今陕西榆林市,绥德县,秦惠王十年(前328年)魏献上郡15县于秦,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在肤施县。西汉、东汉时沿置,郡治未变。汉灵帝末,因羌胡大扰而迁徙,曹魏时与其他郡县并为新兴郡。

[8]景皇帝: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农历六月,汉文帝去世。同年六月初九,太子刘启继承帝位,是为汉景帝,尊祖母皇太后薄姬为太皇太后,尊母亲皇后窦氏为皇太后。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9]呼揭国:呼揭国,汉时西域国名。呼揭,亦作呼偈、呼得。呼揭国是呼揭族所建立的政权,其范围约在阿尔泰山南麓一带。西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呼揭国被匈奴人征服,并且以单于子弟为呼揭王。《史记·匈奴列传》:匈奴人“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颜师古注《汉书·陈汤传》时,引东汉人服虔的话说:“呼偈,小国名,在匈奴北。”自东汉至魏、晋,呼揭人通过逃亡和随匈奴内迁,先后进入中国。有研究者认为,西晋末年,他们形成为我国北方的统治民族之一。呼揭族即后来在十六国建立后赵政权的羯族。

[10]车骑将军:中国古代的高级将军官名。汉制,金印紫绶,位仅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在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将军之上,位次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是战车部队的统帅。汉时,车骑将军主要掌管征伐背叛,有战事时乃拜官出征,事成之后便罢官。东汉末年开始成为常设的将军官名,唐朝之后废除。

[11]九原:九原郡,九原城,最早为春秋战国时期赵国修筑,时间当在公元前300年前后,秦时为九原郡郡治,汉时为五原郡郡治,卢芳称帝时为都城,是秦始皇所修直道的北止点,唐朝时为中受降城。其遗址位于乌拉特前旗三顶帐房村附近。汉武元朔二年,九原改称五原,战国时期,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大军横扫晋北和内蒙古南部,开拓了疆域,把林胡、楼烦逐至鄂尔多斯高原和黄河后套以南地区,与其隔黄河相望;把匈奴逐至乌拉山以北地区,与其隔山对峙,并在所占领的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土地上设立了云中郡。为了防备山北的匈奴对云中郡的反攻,赵国沿乌拉山修筑了长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国赵长城的一段。同时,在各个沟通山北的山口修筑了屯军和防御用的城障,并在其中最大的山口即今称为哈德门沟的山口的南部地区修建了一座较大的城郭,即是九原城,在城中屯有重兵,使之成为赵国在其西北部的军事重镇,有效地保障了云中郡北部地区的平安。随着秦国的强大,公元前236年云中城被秦军占领,在此前后,九原城也被秦军所控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命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进攻匈奴,占领了河套地区,公元前215年又渡过黄河,占领了大片土地,于是,沿黄河修建了三十四座县城,并以今包头市以西、后套平原以东、黄河南岸(今鄂尔多斯)以北的广大地区新设一郡,作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将之命名为九原郡,郡治设在九原城。西汉建立后的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九原郡改称五原郡,下治九原、固陵、五原、临沃、文国等十六县,九原城作为郡治的地位没有改变,五原郡为汉代重要的农垦区,九原城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成帝元延、绥和之际(约前8年),五原郡领十六县。平帝元始二年(2年),有39322户,231328人,绝大部分居民为汉人。东汉初年,自称是汉武帝曾孙的卢芳占据了九原城及其附近地区并称帝,都城就设在九原城。公元39年(建武十六年),卢芳降,九原城又重归汉王朝的统治之下。为了充实边疆,东汉实行鼓励人民回归本土的政策,因战乱迁离九原城的居民回流,城市得到恢复与发展。由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至公元2世纪左右,九原城的居民因战乱弃城迁移,城市遂废。至唐朝时,在原址上建立中受降城,一时成为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