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洗澡搓下来的泥是什么?显微镜下让人吃惊,难怪搓太狠会生病

 rwm1110 2022-12-26 发布于新疆

综述

随着天气的不断转寒,洗澡这件事也变得越发痛苦了起来,对于北方朋友来说,这个问题也更加“致命”。

因此,很多人削减了自己洗澡的频率,更有甚者干脆每次洗澡都去澡堂,在一个相对温暖的环境下,让搓澡师傅在自己的身上“大胆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普遍都能从身上搓下来很多灰色的泥条子,这种东西究竟是什么?难道我们身上真的会产生泥土吗?

显微镜下的灰泥

虽然这个过程看上去有些让人不忍直视,但还是有人把自己身上搓下来的灰泥,放到了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而观察的结果则是让人大跌眼镜,人们发现:这些灰泥里竟然还有着蠕动的东西存在,看上去实在是有些猎奇。

其实,这些蠕动的东西就是我们皮肤表面的螨虫,螨虫是一种体积极小的生物,用人类的肉眼是很难对其进行全面的观测的。这种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寄生,它们主要的食物来源就是人类皮肤的角质和油脂。

这个事实听上去十分让人不安,难道我们每天都在被虫子“啃食”吗?

事实当然不是如此,对于人类而言,皮肤是一个需要更新换代的身体组织,老去的皮层细胞会失去自身原有的保护力,所以我们的皮肤是会自动脱落的,只不过这个过程极为缓慢和微小,用肉眼难以观测罢了。

而螨虫的存在,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种尴尬。

它们可以将我们脱落的皮肤啃食干净,帮助人类实现自己的个人卫生,这些虫子也并不会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我们与它们的关系其实是互惠共生的。

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不愿意接受自己的皮肤上出现虫子,所以在洗澡的时候,总是会很用力的揉搓,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手段来抹除身上的螨虫。不过,即便我们把洗澡的频率加快,身上的灰泥却似乎一点都不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擦不干净的灰泥

正如我们前文所说,人类身上的灰泥其实是一种代谢物质,与粪便和汗液是一样的,只要我们还保持着基本的生命体征,这些灰泥就永远不会消失。

但是,灰泥的存在却对我们的身体有着正面帮助,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皮肤理解为一个角质系统,上层的细胞必须对下层的细胞进行保护,而保护的方式就是“自杀”。上层细胞死去之后失去水分,成为干瘪的空壳,依旧附着在皮肤表面,变成了坚硬的皮肤角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死皮。

虽然死皮看上去有些脏兮兮的,但它们的存在对于皮肤来讲却是一层天然的保障,不仅可以让我们免受细菌的困扰,同时还能避免皮肤与外界物质进行错误的交换。

灰泥之所以擦不净,就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是在源源不断的杀死新的皮肤细胞,形成新的角质层,这其实是我们身体的一种自卫系统。

灰泥里的其它物质

在我们搓下来的灰泥当中,除了皮肤角质和螨虫之外,还有着自然的油脂。油脂层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也极为重要,虽然人们在追求化妆品的时候,普遍要求它们有着控油的功效,但皮肤的油脂其实恰恰是保持皮肤水分的一种方式。

众所周知:如果我们把一杯油和一杯水掺在一起,二者之间是不会产生任何融合的,虽然同为液体,但它们却会形成分层,水会沉底,而油则会附着在水的表面

这种工作模式在我们的皮肤上仍旧适用,我们皮肤表面的油脂形成了一层天然的保护膜,锁住了皮肤表面的水分。

这种现象其实也产生了一种矛盾:人们既不想要皮肤表面的油脂,又想让自己的皮肤变得水嫩,最终只能凭借化妆品和保养品来达到这一要求。

搓澡过度也不好?

虽然洗澡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帮助,但根据目前已有的信息来看,过度搓澡却并非是一件好事。

正如前文所说,我们搓澡时所搓下的灰泥里,有着螨虫、角质和油脂。这三者对于我们的皮肤健康和新陈代谢来讲,都有着一定的帮助:螨虫可以吃掉我们皮肤自然脱落的角质,而角质层本身也能对皮肤的下层进行妥善的保护油脂则可以锁住皮肤本身的水分,起到保养的作用。

所以,过度搓澡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我们把这些皮肤上层的物质全部清除,那么我们的皮肤将直接暴露在干燥的空气当中,下层皮肤细胞也很有可能进行一些紊乱的物质交换,从而产生严重的皮肤病。

身体本身也会拼了命的生产新的角质细胞,从而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过度搓澡的人普遍都会饱受毛孔粗大,皮肤干燥的困扰。

根据目前已知的数据来看,科学的洗澡频率应该是3~5天一次,搓澡频率则可以被控制到1~2周左右,这是最科学的清洁身体的方法。

结语

我们的皮肤属于自己,只有科学的保养,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无论是长期不洗澡还是过于频繁的搓澡,对我们的身体都没有好处,只有在这两种行为之间找到一个适合的平衡,我们才能让自己的皮肤长期的保有水分,同时也能降低患上皮肤病的概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