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墙的不只有红杏,还有雍正朝的龙纹

 荣纳堂 2022-12-27 发布于天津

2017年的纽约苏富比曾经拍卖过一件颇有来历的雍正青花龙罐。

清雍正 青花海水云龙纹大茶叶罐

2017纽约苏富比拍品

这件龙纹罐来自J. Insley Blair (1876-1939)与其夫人 Natalie Bennet Knowlton (1883-1951).

他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铁路企业家、慈善家,更是中国陶瓷收藏家,曾经为自己的私人藏品制作过图录。

这件茶叶罐简洁淡雅、描绘细致,雍正青花的风格十分明显。

尤其是上面的龙纹画片,能够发掘出不少雍正龙纹的特征。

国富民强

我们先来欣赏几件雍正时期的龙纹瓷器。

清雍正 五彩戏珠云龙纹折沿盘 

2020香港苏富比 87.5万港币

清雍正 青花龙纹盘

北京故宫藏

清雍正 青花云龙纹盖罐

北京故宫藏

相信大家应该都发现了:雍正时期的龙,看起来好像比康熙肥壮很多?

确实如此。

康熙时期的龙苍劲雄健、生气勃勃,体现出一个新兴政权蒸蒸日上的气息。

到了雍正时期,政权趋于稳定、国富民强,龙纹也显露出了富态

虽然雍正只在位十三年,但龙纹仍旧发展出自身的特色。

比如,我们都知道雍正朝的淡描青花堪称一绝,那就肯定少不了淡描龙纹

清雍正 青花云龙纹盘

北京故宫藏

不得不说,原本威武凶猛的龙纹用淡描的手法表现,确实变得文雅秀气许多。

另外就是低头龙

清雍正 斗彩龙凤呈祥纹碗

2013伦敦苏富比 6.85万英镑

清雍正 青花龙穿花纹撇口尊

北京故宫藏

过去描绘龙纹,大多是积极昂扬、一飞冲天的升龙态势。而雍正朝却出现了龙尾高、龙头低,向下俯冲的姿势,十分罕见。

当然,除了对龙整体的塑造,雍正龙纹在某些细节处的变化也值得关注。

比如,龙头上出现了“山形角”。

清雍正 青花穿花龙纹大盘 

2012香港苏富比 266万港币

清雍正青花红彩海水龙纹盘

上海博物馆藏

我们过去见到的龙角,大多是一根独立,最多是分出一杈。

但是上图两盘中的龙角却分出两杈,在正面龙的视角看来,龙角犹如“山”字,所以也称为“山形角”。

说完山形角,我们聊聊另外一个云朵形状的变化。

之前提到过,宣德朝有“人字形”、“十字形”云朵,嘉靖朝演变为“王字形”。

清雍正 青花海水云龙纹大茶叶罐 

2017纽约苏富比拍品

清雍正 斗彩云龙纹大碗

北京故宫藏

而雍正朝的云纹,上下两个横往往只有一个方向拖云尾,而不是“王字形”那样两个方向都拖云尾。所以也称呼这种云为“壬字形”。

由此看来,雍正朝的创新也真是不少。但要说数量最多、认知度最高的,还要属“过墙龙”

兄弟阋墙

我们都知道碗盘类瓷器的一大特点,就是内壁与外壁都具有观赏价值,能够呈现画片。

但大部分瓷器的纹饰都被内外壁的空间限制住,即便同为一个主题,画片内容也不会越界。

可过墙龙纹却打破了内外壁空间的隔,让人眼前一亮!

清雍正 青花过墙龙纹碗 

2010北京保利 8960人民币

这种纹饰大多把在内壁刻画龙的上半身,而下半身则延伸至外壁。

藏家们需要由内向外、转一整圈才能欣赏到龙的全貌。

清雍正 青花云龙纹碗

北京故宫藏

这种观赏视角的创新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

至于为什么雍正朝出现过墙龙纹呢?小编不由得想起雍正登基为帝的特殊经历。

雍正皇帝朝服像

北京故宫藏

大家都知道,康熙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举棋不定。诸位皇子为了帝位,上演了一场“九子夺嫡”的残酷斗争。

虽然最后是韬光养晦的四皇子胤禛胜出了,但他即位后却对当年有力的竞争对手展开了报复,监视或者囚禁八阿哥与九阿哥等人。

如此惨剧,用“兄弟阋墙”来形容再贴合不过。

这个词出自《诗经·小雅·常棣》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意思是说:兄弟虽然在家里起了纷争,但能够共同抵御外辱。

讽刺的是,这些帝王将相们争权夺利的历史教训,让人们往往只记住前半句。

尤其是过墙龙纹,更让人不得不想起雍正皇帝兄弟阋墙的经历。

清雍正 青花过墙龙龙纹盘一对;青花龙纹盘一对 

2022中贸圣佳 46000人民币

当然,从另一方面讲,雍正当上皇帝后整顿吏治、改善民生的功绩无可置疑。尤其是他极高的艺术修养让清代瓷器攀上了高峰!

清雍正 斗彩云龙纹盖罐

北京故宫藏

清雍正 黑釉描金云龙纹高足杯

北京故宫藏

而与他审美品味大相径庭的乾隆皇帝,会给龙纹带来什么变化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