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凤山一山三名的来历(传说)

 漾濞彜乡文学园 2022-12-27 发布于云南

飞凤山一山三名的来历(传说)

文/杨纯柱




    飞凤山,又名虎头山、老君山。坐落于漾濞江西岸,面积约三平方公里漾濞飞凤山,海拔1964米,与周边河谷的相对高度约四五百米。别看飞凤山娇小玲珑,没有气势磅礴的雄姿,却是当地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
  从远处眺望,前有漾濞江,左右有杨茂村河和柏木铺河三水环抱的飞凤山,势随峰起,深秀峭拔,气顺脉畅,苍翠葱郁。难怪当地人自古就将其视为风水宝地。从历史人文积淀上看,隔着风光旖旎、气象万千的漾濞江,与日新月异的漾濞县城朝夕相望的飞凤山,除了作为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前博南古道等三条古驿道的必经之地,在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商来旅往,马帮络绎不绝外,还是古往今来当地最主要的墓葬地。山林间古冢处处,碑墓累累。
  最重要的是,藏风聚气的飞凤山麓建有一座老君殿和一座文殊院,是当地人从事宗教文化活动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可以说,位置特殊、灵气独俱,历史悠久,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曾长期风光一方,并留下了灼灼文物古迹和众多风物名胜的飞凤山,至今也是当地人空闲的时候最喜欢去“养眼、养身、养肺”的地方。早早晚晚,当地的人们常三三两两,成群结队到飞凤山呼吸新鲜空气和爬山锻炼身体。
  关于飞凤山“一山三名”的来历,追根溯源,都各有各的不寻常的依据及其传说。先看第一个山名“飞凤山”。据清朝康熙年间罗纶、李文渊纂修的《永昌府志卷六》载:“飞凤山,一名鹫岭山……两翅飞舞如凤,故名”。这就是说,飞凤山的得名就是因其地形状若展翅欲飞的凤凰。民国年间的本邑老人田钟农有题为《登飞凤山》诗咏曰:“超然思静或为情,气爽山幽景太清。一凤何时飞到此,回翔千仞作长鸣。”
  再看第二个山名虎头山。实际上,确切地说,“两翅飞舞如凤”。其实只是飞凤山的远眺之状,倘若站在漾濞县城里,近观飞凤山轮廓,则酷似猛虎之首,故而在当地民间,此山又被称之为“虎头山”。而最富传奇色彩的还是第三个山名“老君山”的由来。
  当地民间传说,在很久远的古代,太上老君骑着青牛半云半雾周游天下。路过漾濞上空俯瞰,忽然发现脚下这座山形貌非常奇特,既有飞禽之王凤凰之展翅雄姿,又具山林之主猛虎之首形状,真不愧为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也。便情不自禁地按落云头。这时,江对面漾濞街上的人们突然发现山中祥云笼罩,瑞霭飘盈,定睛一看,原来是太上老君现真身。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着,潮水般向云龙桥涌来。然而没等人们跑近,老君却跨上牛背,冉冉向高天飞去,眨眼之间便消失在云霄里。人们便在其显圣处——云龙桥之上山麓的高坎上,修建了一个寺庙,供奉老君圣像,祈求他保佑当地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此山也就取名为老君山。
  由此可见,飞凤山一座山三个名字,实际上都各有各的历史渊源及命名依据。一般而言,飞凤山原来主要是文人雅士们爱用,现在虽已成为山的正式名称,但更多的只是出现在文字里,虎头山则为当地人普遍的习惯叫法,而老君山就多半只是在道教信徒和众香客们之间的较狭窄范围内流行。


(作者杨纯柱授权代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