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0中药学讲稿(张廷模)_精校 2

 朱江明 2022-12-27 发布于广东

第七讲   中药的性能:概述

现在请大家翻在教材的第29页,总论的第五章,中药的性能。这一章介绍的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所以是总论当中相对比较重要的一章,所以这一章从教学大纲的要求,里面的内容都是属于掌握的内容,所以应当好好地学习。中药的性能这一章,前面有一个概述,后面分了五节,讨论了中药五个方面比较主要的性能。

我们首先就学习中药性能下面的概述部分,就是29页到30页。在概述部分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药性能的含义第二个问题是中药性能的内容

  第一个问题,中药性能的含义也就是什么叫中药的性能?在我们书上,书上有三段文字,还是有比较多的内容,但是高度地概括起来,什么叫中药的性能呢?实际上只有两句话,大家对这两句话好好地理解和记忆。第一句话就是第三段的第一句,前人常将药物的性能称为偏性,也就是说古人认为中药的性能就是中药的偏性。然后第二句话就是第一大段的第9行的后边,中药的性能是中医理论对中药作用特点的高度概括。就这样两句话,所以把它联系起来讲就是,如果有人问什么叫中药的性能?你就可以回答中药的性能就是中药的偏性,实际上中药的性能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中药作用特点的高度概括,这样两句话就够了,关键是对这两句话要深刻地理解,然后才能把它记得住。因为根据中医学的观点,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处于一种阴平阳秘的这种平衡的状态,人体的脏腑之间也是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如果说这种相对的平衡被破坏了,就成为一种病理改变。所以根据中医学的观点,人体的病理改变,或者说病证的发生,都是因为阴阳或者气血、脏腑出现了偏盛偏衰的这种现象。既然出现了这种偏象,用药物来治疗,就是利用药物的偏象来纠正人体机体的这种偏象使它重新恢复了原来或者重建了这种阴平阳秘的相对平衡的这种状态这种病证就得到治疗。所以根据中医这样的认识,药物的作用就是以偏纠偏,就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机体阴阳气血或脏腑所发生的偏盛偏衰,所以就把药物的性能就称为药物的偏性。那用现代的观点来讲,中药的性能是根据中医的理论对中药作用的一些基本特点,把它进行高度地概括而产生的药性理论。为什么这样子讲呢?因为中药的具体功效是很多的,有的功效完全不一样,但是利用中医的理论,从某一个特定的角度来概括这些功效的它的特征,可能它们会有相同的特征。比如说我们书上在第一段里面举到了,比如说发散风热的药,是治疗风热感冒的;清泄里热的药,它的基本功效是清热泻火这样的一些清热作用,治疗的是里热证;滋阴药,或者叫补阴药,它的基本功效是补阴,但是它治疗是阴虚证。根据中医理论,风热表证如果用寒热来分,它属于热证的;当然里热证就更是一个热证了;阴虚证是阴虚生内热,它是一种虚热证,它本质也属于热证的范畴。前面我们讲的发散风热药、清泄里热药、滋阴降火的药,它们都能够治疗中医所说的与热有关的一些病证,把它的药性就可以总结起来,都具有寒性,能够针对一些热邪或者热象,从寒热的角度来概括这些不同的功效,它们就有相同的特性,所以寒热就是性能的一个基本内容。又根据中医基本理论,比如说咳嗽、气喘是肺气上逆,止咳的药、平喘的药,就是使上逆的肺气肃降,它有降肺气的作用,从升降的这个观点来说,它是向下的,是下降的;呕吐,是胃气上逆,用了止呕的药,它是使上逆的胃气下降,它也是一个作用是下降的;人体的肝阳上亢,就是肝肾阴虚不能制约阳气,那阳气亢逆于上,这个病理改变也是向上的,平肝潜阳的药能够使亢逆于上的阳气向下,从升降的观点这个角度来总结,平肝潜阳的药也是一种下降的这样一个作用的趋势,所以尽管止咳药、平喘药、止呕药或者平肝潜阳药,它们这些功效完全不相同,但是用升降这种理论来概括,它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的特点或者特征,那就是向下的,指这个作用趋势。象这样的一些情况,它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就产生了中医的这种性能。所以我们第一个问题大概就介绍这样一个内容,结合到书上并不难理解。

  在中药性能这部分有两点(要)补充,就是帮助大家理解,但是供参考的。补充的第一点,就是在有的中药文献当中或者教材当中,把中药的性能叫做药性。可不可以把中药的性能叫做药性呢?完全可以。但是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药性这个术语在中药当中,从《神农本草经》开始一直到现在,它没有一个固定的含义,它这个含义有的时候非常局限,有的时候非常宽广,包罗万象,什么都可以概之,所以就非常不固定。比如说我在讲总论那个本草史的时候谈到《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在序例当中就提到了药物对剂型有选择,《神农本草经》的原文就是“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它在这个地方的药性,“药性有宜丸者,有宜散者”,可以作散剂,有的适合于作丸剂,有的适合于作散剂,有的适合于作水煎剂,有的适合于作酒剂,显然这个地方的药性指的就是这个药材的,用我们现在自然科学上的术语来讲,就是它的水溶性,或者醇溶性,这个药性指的是理化特性、理化特征,这个就是在《神农本草经》里面提到的药性。以后,比如说在《本草经集注》里面,提到了“药性所主”,就是这个药能够治什么病证?这个药性就相当于功效主治,在《本草经集注》当中的药性就相当于功效主治。我们经常说的某个药,比如说干姜的药性是温性的,黄连的药性是寒性的,这个药性实际上就是指的寒热之性,它没有指其他的,这个都是比较局限的。另外在有时候这个药性就无所不指,凡是中药有关的一些理论它都可以叫做药性。

从什么地方可以见得呢?比如说古代有的本草,比如说有的叫《药性论》,那么《药性论》收载的药物,是从这个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或者药物的功效主治等等,还有其他的一些理论,都包括在里面。当代高晓山先生还编了一个《中药药性论》,那个药性论里面谈到了中药有很多很多的药性,凡是中药的一些基本理论就包括功效在内,也是药性,那么这个药性的含义就非常宽广,那我们在明清时期,有的启蒙的中药读物就叫药性赋,比如说署名李东垣的药性赋,它就是(有)温性赋、平性赋、热性赋、寒性赋,它这里指的药性就是那个寒热之性,所以本身药性这个词在中药里面没有确定性,所以你把中药性能这一章叫做中药的药性,从理论上来讲是可以的,并不错,但是由于这个术语的不规范,在使用的时候,对同学可能经常就造成认识上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上面讲的有的地方的药性仅仅是指寒热,有的地方的药性又是指的我们这里讲的性能,有的地方的药性又无所不容,有的地方就指的刚才讲的理化性质,水溶性、纯溶性这些。为了避免用语上的分歧,尽量地规范用语,所以这一章中药的性能,还是不要叫药性为好,当然这是一个建议。

  要补充说明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中药的性能的“性能”二字,应该说出现很早,根据辞书的解释,“性”是指的性质特征、特性;“能”指的是功能,就相当于功效,所以物体的功能、物体的性能,其实是有相似的地方,说什么物体的性能就包括了它的性质和功能,所以这个词从字面上来讲,我们书上的第二段它是指器材、物品等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这是它的本义。但是中药的性能这个词用在《中药学》当中,从上一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初,它就成了一个专用术语,在《中药学》当中,我们凡是学过中药的都知道,什么叫中药的性能?它指的就是我们后面要学的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这样一些内容,它并没有包括中药功效的那一部分的内容,实际上在《中药学》当中,所谓的性能,已经发生了这个词的内涵的缩小,它没有原义那么宽广,它只包括了性质、特征,没有再包括功能。由于中药的教材有很广的影响,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全国各地培养的中医药的人员都是用这种教材,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性能的含义是什么?实际上也就是中药的性能,这个性能二字已经约定俗成,指的就是中药作用的一些性质和特征,就是我们下面讲的那些内容,就没有再包括中药功效的那部分内容,所以我们在教材上,中药的功效在前面,专门有一章进行介绍。我在这里再补充说明一点,这个功能又叫做功效,这两个是同谓语。因为功效在形成的过程当中,从没有专项到有专项来介绍中药的功效,比如说我们的教科书,每一味药下面都有它的功效是什么什么?但是在开始的时候,这个术语并不规范,所以从清代末年,尤其是在明国年间,中药的功效有的称为功效,有的称为功能,有的称为效用,有的称为作用,有的称为效能等等,大概有十来个不同的这种用语。到了上一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代中医药的高等教育开始,有了比较规范的《中药学》教材以后,在教材当中就把它规范为叫做功效。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有分歧,什么分歧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主的系统把它称为功能,但是以教科书为主的这个系统把它称为功效,同样介绍的一个事物,用不同的术语,应该说这个也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我觉得功能和功效,还应该有人来统一,我个人的观点,用功效比功能好,使用功效。因为中药的功效,功是作用,效是效果、疗效。比如说某个药物可以清热消肿,某个药物可以活血止痛,活血或者清热是它的功,消肿或者止痛是它的效,功能仅仅就是前面的作用的部分,没有体现它的效果的部分,所以我个人的观点主张就是把它规范在功效这个术语,这样子就更好一些。当然这是一个希望,同学们知道目前有这么一个现状。过去的用语很多,现在虽然减少了,但是还有两种不同的称谓,两种不同的称谓当中,似乎功效比功能要更好一些,这个大家都可以思考。学术上的东西不一定某一个人的说法就是正确的,所以今后大家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药典,我们麻黄,它是功能能够发汗解表、能够宣肺平喘,而在《中药学》里面是功效,它能够发汗解表、能够宣肺平喘,指的是相同的内容,但是前面用的术语是不一样的。这是关于中药性能的第一个问题,关于性能的含义,所以要求同学们掌握的也就是那两句话,我最先提到的,后面补充说明的这些问题都是帮助大家理解和思考的。

  第二个问题,概述当中的中药性能的内容。中药的性能,自从有了全国统编教材以来,在这一章里面,一般就是象我们这个教材一样分为五节,第一节,四气;第二节,五味;第三节,归经;第四节,升降浮沉;第五节,有毒无毒,或者有的把它称为毒性。第三节、第四节有的可能交换,比如说把归经有的放在第三节,有的把升降浮沉放在第三节,但不管怎么讲,在中药的性能这一章里面,主要就介绍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这么五个方面,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个错觉,很多人就以为中药的性能只有这五个方面。其实不然,中药的性能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只不过最重要的是这五个方面,所以我们书上在30页第二段,中药性能的主要内容,大家一定注意,有个“主要”二字,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主要”它不是完全,我们在学习本草文献的时候,我们经常在文献当中还发现,比如说有的时候提到补泻,某一个药的药性是偏于补的,有的是偏于泻的;有的药性比较滋润、比较滋腻,有的比较温燥,或者有燥性,那么(就有)润燥;有的药物善走,有的善守,那么就有走守;有的药物比较峻猛,有的比较缓和,那么就有猛缓;有的药物主动,它的作用偏于动,有的作用偏于静,比如说我们以后学习当归和熟地,都是补血药,当归补血偏于动,熟地补血偏于静,又有动静,还有什么刚柔等等,大概在文献当中,如果我们要仔细地把它搜集起来,可能有十多、二十种,这些都是属于中药性能的范畴。在这一些中药的性能当中,中药的润燥非常常见,就是在我们学的教科书里面,以后还常常要碰到,某一个药比如说能润肠、能够润肺,能够润肤,它的药性是偏于柔润的、偏于濡润的、偏于润养的;有的药物它容易伤津液、容易伤津血,它的药性是偏燥的,很多药(物)的使用注意当中都要谈到这一类的药,或者这一味药偏于温燥,偏于辛燥,那么要注意伤津的、津血不足的要慎用。所以很多地方都碰到了润燥这样的一个性能,实际上它也是相当重要的。其余的比如说补泻、走守、猛缓、动静、刚柔等等,有一些就是太广,比如说补泻,中药的药,整个药不是补虚的,就是祛邪的,都可以补泻两分,就比较太笼统一些。有一些可能就是只有部分药,没有普遍性。比如说什么猛缓、动静这些不多,而且有些性能之间互相包容,互相交叉,比如说动静和走守,动和走就是互相交叉,所以由于种种的原因,对于这些比较次要的性能就不太重视,但是在过去的中药书当中并没有明确地提出来,这些也是中药的性能,所以就给大家学习中药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误解,为了大家对中药的性能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所以我们在教科书上就提到了主次之分,主要的是前面那五个方面,后面的相对要次要一些,次要当中比如说象润燥也是比较主要,主要的五个方面其实有的也比较次要,比如说象升降浮沉,在当代的《中药学》当中,我们讲升降浮沉的时候还要讲,就已经显得不是象古代那么重要,因为我们每个药物的后面都只有性味归经,或者毒性,没有哪一个药在性味归经里面再加上它是升浮的,或者沉降的,就说明它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就包括五味,现在的五味和古代相比,对于临床指导用药来说,那么它的指导价值也在不断地下降,这个也是在讲五味的时候,我们要说它的下降的原因。所以在这一段,就是30页的这一段,我们主要就让大家了解中药的性能的内容,主要的是什么?次要的是什么?前人为什么要搞那么多的性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总结药物不同的性质和特征呢?因为上午我讲功效的时候提到了,在《中药学》当中,一开始对功效的认识并不清楚、并不完善,所以最早在本草学记载药物的时候,更多的是记载它的主治。比如说在《神农本草经》当中,能够主咳逆上气的药,估计有三十多味,就是它能够治疗咳嗽、能够治疗气喘。但是通过什么样的功效来达到治疗咳嗽气喘呢?没有功效,当时。从我们现在看来,比如说五味子,可能是收敛肺气来达到了止咳平喘的,比如说杏仁可能是苦降了肺气达到了止咳平喘,麻黄可能主要是它辛散,通过它的宣肺作用,象《神农本草经》谈到人参这些药,也能够主咳逆上气,可能是肺气虚了,通过它补肺气的作用,象麦冬这些(药),《神农本草经》也主咳逆上气,可能是肺阴虚,用来补肺阴,肺阴得到了滋润,肺得到了肺阴的滋润,咳嗽气喘缓解了。有的药可能是通过祛痰,祛痰以后达到了止咳平喘的,因为古代没有功效,只有主治,临床这些药物能够用于咳嗽气喘,在不明确它的功效的情况下,就要用更多的性能,就是来说明这个药物的特征。这个特征越多,它的个性就越鲜明,在临床上运用的时候,选择药物的时候就更加准确。一个不太恰当地例子,比如说我要来跟大家介绍《中药学》,如果我没有跟大家讲课之前,你们的辅导老师,就说《中药学》是一个姓张的老师,只有一个信息,就相当于只有一个性能,可能我跟你们在一起,你也不知道我就是要讲中药的,然后再总结其他方面,比如说是一个男性的老师,年龄有六十岁,然后在讲他的身高172公分,然后有一点偏胖,或者他的口音,或者行为举止、肤色,或者什么头形、什么脸形等等,这样子可能你们马上就说可能就是跟我们讲中药的张老师了,在过去用中药就是这样情况,知道它可以用于咳嗽,这个药可以用于气喘,但是在不知道功效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大量的性能的介绍,使它的个性特征把它突现出来,这样子在临床选药的时候,就非常的准确了,后来功效越来越发展,当然有的性能的指导价值就有所下降,所以功效就成为了我们现在用药更加主要的选药的依据。所以性能它为什么这么多的内容?有主有次就是这样来的。

  在30页的第三段,就是另外一个内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我们上午提到的性能和性状的区别。要学好中药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比如说要学好五味理论,这样的一些理论,首先我们就要搞清楚中药的性能和性状。

中药的性能就是我们前面刚讲的,就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等,它是用来概括中药功效或者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主要是功效,因为性能里面有一个毒性,毒性它不是功效,但是我们现在一直把它放在性能里边,所以我们说它是概括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毒性也是一种作用,毒性作用,如果把毒性把它单独地分离出来,那么性能就是概括中药功效的特征的一个基本理论,有这样一个区别,所以我们书上用的是对中药作用的一个概括,这个性能是从前面我们就知道这样的一些内容,它首先观察的对象是人体。怎样的人体呢?是服用了药物的人体,病人或者说患者服用了药物以后,它要产生一系列的这种(生理病理)变化,然后根据中医的理论来加以概括,逐步地就产生了性能。比如说我们有的人,比如说皮肤红肿疼痛,那就(是)一般说的长了疮疡,中医认为是有热毒了。比如说我们用了黄连,这个症状减轻了,服用了药物,对这个有热毒的病证,它有减轻,那可能黄连就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它的药性可能就是偏寒的,所以它是通过用了药的这种患者、这种人体产生的一些变化,或者说产生的一些效应,把它这样子总结概括起来,产生的这个中药的基本理论叫做性能。

什么指性状呢?性状就是我们书上在最后一段的第四行所说的形状、颜色、气臭、滋味、质地(它的轻重、疏密、软硬、坚脆、干润等等),这些内容观察的对象是药材本身。比如说我们直接把黄连放在手上,把地黄放在手上,或者我们用我们的感觉器官直接来观察,它观察的对象是药材本身,它观察的是这个药材的一些物理特征。我们用感觉器官来摸一下,它是润的,是湿的,或者干的,是比较光滑的,或者比较粗糙的,感觉器官可以,用嗅觉器官,用鼻来闻一下,它是香的,或者臭的?有没有什么气味?用口来尝一下它是酸的,是甜的;用眼视觉器官来看一下,它的颜色是红的、是黄的、是白的、是青的?它是用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中药的性能,是我们中药的基本理论,是在临床我们认识药物、选择药物、使用药物的重要的一个依据;性状,现在主要是用于《中药鉴定学》,鉴定药材的时候,要对药材进行一个它的性状的描述,主要用于《中药鉴定学》。但是在古代,往往把性能和性状混在一起,尤其是从宋代开始,当时为了探讨一些药物产生疗效的一些基础,为什么这个药物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当时就从它的一些外观特征,就是主要是通过性状,比如说丹参能够治疗心烦不安,心是主血脉的,血脉是红的,在五行当中,丹参是红的,红(是)入心的,就用这个,因为丹参色红入心来解释这个丹参,它为什么作用于心经?就用这种颜色、气味、质地,就形成了一整套解释药物奏效的原理,我们就把这种解释的原理就称为法象药理学,方法的法,象征的象这种法象药理学开始于宋代,盛行于金元,那明清也有,普遍地采用,到今天也有很多的影响。法象药理学在当时来说,人们为了探讨药物奏效的原理,这种思维的方式是可贵的,经过这样子的解释,对于帮助理解、记忆一些药物的作用,或者记住一些药材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说象玄参是黑的,它的黑色来帮助记忆,有的比如刚才讲的丹参,能够入心,比如说它能够清心除烦,记忆这些功效,把它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个是有积极的意义的,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从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又不值得提倡,因为这个药材的这些物理的外观,就是前人说的法象,法象就是自然特征,和它的作用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前人看到的是一些个别的现象,比如说丹参入心,是红的,并不是所有红的药,都能够入心,有的红色的药它并不入心,而有的入心的药并不是红色的,所以这是部分药物的一种,可以说是一种巧合,在当时作为一种药理解释是可以的,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的消极的影响,这个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就是把中药的这个说理,解释它作用的机理引入了一种实用主义的这样一个途径,如果什么解释得通,就用什么各取所需,那就是徐灵胎所说的,清代的一个医药学家,徐灵胎解释药理的时候,以“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形,或取其色,或取其所成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等等,什么样的方法你能够讲得通,你就用什么来联系,其实就是一个实用主义的方法,这样子不好,并不能真正揭示中药奏效的原理,

其实这一点前人已经认识到了,前人认识到了,尤其是要把性状和性能区别开来。我上午讲那个明末的本草学家贾九如他编那个《药品化义》,《药品化义》里面他就认为对药物的学习、研究要从八个方面来认识,这八个方面一个是,身体的体,这个体就是药材的轻重,是滋润或者干燥这些内容,就是体;另外就是,它是红的呢?白的呢?它的颜色;另外,是香的呢?臭的呢?真实地用嗅觉器官嗅来的气;,是酸的呢?甜的?苦的?体、色、气、味。这四个方面贾九如说它是“天地产物生成之法象”,也就是说药材的体色气味是与生俱来的,是它客观存在的,这个就是属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属于中药性状的范畴。另外四个方面,一个是,形态的形,贾九如的形就是指的药物的阴阳,它属于五行当中金木水火土的哪一行?(用)阴阳五行来分析它;另外,,它是指用寒热温凉,它属于什么药性?,就是它的升降浮沉,这样一些内容;,它就是宣通补泄,敛散这些具体的作用、具体的功效。这四个方面,形、性、能、力,贾九如就说,“医人格物推测之义理”。“格物”就是研究事物道理的时候,医人就是医生,在研究药物的时候,这个是推测出来的,就属于性能的部分,它是通过人体服用了药物,医生用中医的理论对患者的变化加以分析、概括。所以是“医人格物推测之义理”,前者是“天地产物生成之法象”,所以在明代,其实在本草学里面,把药物的性状和性能是分得很清楚的,所以当时把性状用于解释药物奏效的原理,是情有可原的,有它的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在今天就不应该过分提倡,但是在我们现代的《中药学》里面,经常还有所反应,比如说我们教科书上经常能看到滑石为什么利尿,滑能利窍,滑石用手去触摸的时候,它的体是滑腻的,所以它就能够利尿通淋,这个就是法象药理学的一个反应。比如说我们现在有的中药里面,安神药还有一个重镇安神,好象有的药物安神是因为它很重,是不是因为重就一定能安神呢?其实我后面讲安神药的时候要讲,我们原来的五版教材安神药没有分节,那么六版教材安神药分了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应该说这是一个退步,不是一个进步,是重新把已经摒弃了的法象药理又重新把它加以强调,而且按照这样的分,安神药还有其他的问题不能解决,讲具体的药的时候再说。这里我就是对法象药理学给大家简单地的说一下,今后如果见到,就是这么个意思,就是用药物的性状特征为主来解释药物奏效的原理,前人把药材的自然特征叫做法象,用法象来解释药理叫做法象药理学

这个药理二字是中医药当中本草学当中固有的,这个药理二字的最早出现在北宋,北宋的一个皇帝宋徽宗,赵佶,当然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但他非常喜欢医药,他专门写了一个《圣济经》,《圣济经》里面一共有十篇,八、九、十,十篇,第十篇就叫药理篇,就是介绍法象药理的一些思想,所以这个药理本身是中药里面固有的一个术语,就是解释药物奏效的机理、奏效的原理。

  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我们不能因为法象药理学不是非常的有科学性,我们就现在完全的否定它。前人用法象药理学来解释药物奏效的机理,他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首先是疗效肯定的基础上,首先肯定疗效,它有了疗效,再想办法用什么自然特征来解释,我们不能否认法象药理,就把疗效都加以否定。比如说我这里有一个例子,清代的徐灵胎在解释续断的时候,他认为它是青(色)的,象人的筋,又是一个主根长在地里面,象人的筋骨,所以它能够强健人体的筋骨,前面很多解释都是法象药理学,但它为什么要这样解释呢?它有一个前提,因为续断能够补肝肾、健筋骨,在这个基点上再来说明它为什么补肝肾、健筋骨?我们不能否认它因为青的,象人的筋这些把它否定了,把它能够补肝肾、健筋骨都一起否定,这个就不对了。所以这个是正确对待法象药理学的一个基本思想,要肯定它的基本功效,这个是从实践当中来的、从临床当中来的,应该是可靠的,至于说理的一些方式,我们值得探讨,值得商榷。在今天我们要用其他的方法来研究药物奏效的机理,不能停留在法象药理学这个水平上,这个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休息一下。

第八讲   中药的性能:四气(一)

继续上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开始介绍中药性能的第一节,四气四气下面有三个问题,第一个四气的含义,第二个四气的确定,第三个四气的临床意义

中药的四气是中药性能当中最重要的一种性能,历代的医家对这种性能高度的重视,比如说陶弘景为什么要搞《本草经集注》,他提出来就是因为当时《神农本草经》的寒热舛错,就是当时一些药物的药性记载不准确或者发生了错误,这是他要重新对《神农本草经》进行注释或者进行另外加工的一个主要的原因,而且他在《本草经集注》当中就明确的提出了药物的甘苦之味可略,就是可以忽略,甘苦之味可略;有毒无毒易知,容易知道,当然容易知道的是急性中毒,其实慢性中毒也未必容易知道,但他当时认为易知;惟冷热须明,就是药物最主要的要明白它的药性,所以他把这个药性——中药的四气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以后比如说明代的李中梓,这个本草学家也是说,用药的时候“寒热温凉,一匕之谬”,就小小的一调羹就会“覆水难收”。“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都是强调了四气的重要性。所以从《神农本草经》开始,一直到现在的不管是本草还是中药,那么在记载药物的时候,首先就要记载药物的药性,就是它的四气,它是寒性的、凉性的、温性的、热性的?所以它是性能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很重要的一个依据。所以我们把它放在了性能的第一位,应该是最重要的性能。

第一个,四气的含义,就什么叫四气?或者什么叫中药的四气?在我们书上,就是从30页到31页,基本上都是讲的这个问题。它主要有这样四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我们书上的第一句话,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为四性,这是一层意思。也就是说四气就是药物的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这是它的基本内容。在这个四气当中,寒性和凉性实际上是属于同一种性质,寒性甚于凉性,就是一般说的寒甚于凉,或者凉次于寒,它是同一种药性;温性和热性又是另外一类相同的药性,热性甚于温性,温性反过来讲次于热性。所以实际上药物的四性就是寒热两分。前人为了更细的区分药物的药性,觉得四气还不够,寒热温凉,所以又加入了什么大热、大温、微温、大寒、微寒这样的一些概念,所以在具体的药物后面我们见到的呢并不是只有寒热温凉,可能有的记载的是大热性或者大温,微寒或者微温等等,这样子就不此这四个等级了,为了更进一步的区分药物药性的区别,前人又引入了不同的概念,这个是第二层意思,就是讲义上的第二段。那么第三层意思按照阴阳学说来分,药性里面温热是属阳性的,寒凉是属阴性的,这个很简单,学了中医学基础,知道阴阳学说怎么来分阴阳,这第三层意思。第四层意思,在实际当中有的药物的寒热并不明显,所以这一部分药物自古以来就把它标为平性,所以从古到今有的药物都是平性。

中药四气的含义就这四层意思。第一层它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第二寒和凉只是程度的差异,是属于同一类的药性,温和热也是程度的差异,是另一类的药性,前人为了更加细致的区别这个药性的层次或者等级,还引入了大热、大寒、微寒、微温这样的一些概念,如果要按照阴阳的属性来分的话,温热的是属阳性的,寒凉的是属阴性的;除此以外有的药物寒热的倾向不明显,习惯上标以平性。中药四气的含义就这么一点内容,如果作为问答题,就答这么四点那么就可能是满分了;如果是一个名词术语解释,最简单的就是第一层意思,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如何答题)

在第一个问题里面有两个问题作为补充,供大家参考,这个也是今后学习中药药性或者四气很有帮助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四性和四气的问题,因为我们前面讲了四气又叫做四性,寒热温凉可以称为性,也可以称为气。从本草学的发展历史我们知道,四气是《神农本草经》提出来的,《神农本草经》在序例当中就提到了药有寒热温凉四气,那么一开始就把药物的寒热,就称为四气了,这种习惯一直到了宋代,北宋的时候有一个本草学家叫做寇宗奭,寇宗奭在他的《本草衍义》就是我们书上第一段的第四行,宋代的《本草衍义》它的作者是寇宗奭,他就提出来气应该是香臭之气,就是我们嗅觉器官能够闻到的,寒热温凉是药物的性,如果把它称为气可能要产生一些误解或者混乱,所以他就建议把这个“气”字改成“性”字,应该把“四气”改为“四性”。当然这个建议很有道理,但是由于《神农本草经》是一个经典,这个自古以来崇古尊经的思想,一直是很盛行,要把经典的东西去改变是非常困难,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当中虽然肯定了寇宗奭的建议是很对的,但是李时珍又考虑到因为四气是《神农本草经》提出来的,就说沿习使用已久,“姑从旧尔”,那么我们还是沿用四气吧,不去改动它了。李时珍就采取了一种折衷的办法,所以这样子一来就没有人再去计较到底它应该叫四气或者应该叫四性,所以这个四气和四性就一直并行使用,你高兴怎么用就怎么用。所以有的书上第一节叫做四性,有的叫做四气,我们这个仍然是保持《神农本草经》的把它叫做四气。

从表面来看就是一字之差,四气和四性,但是它没有这么简单。那前人为什么把寒热温凉称为四气?在古人当中没有很明确的解释,但是也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说明,比如说明代的李中梓,就说为什么前人要把寒热温凉称为四气呢?他就说因为是前人以四时之气为喻,比喻的喻,以四时之气为喻。我们都知道四时之气就是春夏秋冬的气候,春天是温暖的,夏天是炎热的,秋天是凉爽,冬天是寒冷,所以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好像药物对人体的影响就象四季的气候一样有寒热温凉这样的影响。所以李中梓的观点,他是认为古人把它称为四气呢,是以四时之气为喻,是受四时气候的寒热温凉的影响,而引用到药学理论当中,这个确实有他的道理。因为天人相应这些观点在中医学里面也是很重要的,这理论不能不受到影响。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观点,这个气就是哲学当中的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所以在《内经》当中,经常气味并称,这个气味就是指的食物当中或药物当中的精微物质,那么对食物来讲可能就相当于现在的营养成分,药物来说就现在的有效成分,古人把它称为精微之气,这种精微之气它通过气味表现出来。所以这个气,把寒热温凉用气来表示就说它有它的物质基础,是它的一些有效的药物的一些成分所表现出来的对人体有这样的寒热温凉不同的影响,这个思想比如说宋徽宗写的《圣济经》,就明显的有这种思想,《圣济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物生之初”,就是世界的万物,在这个地方我们把它理解为药物,“物生之初”就是药物形成的初始阶段。“物生之初,气基形立”,气(是)气味的气,药有了气这种物质为基础,气作为一种物质基础,然后不同的药材才有它的形状特征,才有它的性状的特征或者叫气基形立,而后性味出焉,因为有了这个物质基础,才能形成这种药物,有了这个药物就有不同的形状,有了不同形状的又有它不同的物质基础,然后才产生不同的性味。所以他就进一步的阐发这个性味和气味有什么关系呢?在《圣济经》里面(又说)“气味者性味之本,性味者气味之末”,在这个地方就把气味作为精微物质,作为产生药性或者药味的一种客观物质,所以“气味者性味之本,性味者气味之末”。这个就是功能的外在表现和物质基础的关系。因为它有不同的气味,就产生不同的性味,前面的这个气味是从精微物质的角度来讲的,是组成药物的;后面这个性味呢,是从药理,就是我们中药性能的内容的四性五味,这个四性五味,因为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它才产生,所以它就有“气味者性味之本,性味者气味之末”。“审剂之初”,如果我们研究药物、研究方剂,“专性味而失气体之求,是未尽阴阳之道者也”。他说如果我们研究药物只是注重了它的外在的功能,没有搞清它产生这种功能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研究任务没有完成。“审剂之初”,就是研究药物,专性味,那么只注重外在的这种功能表现,专于性味而失气体之求,不去研究它内在的这种气味、这种精微物质,“是未尽阴阳之道者也”,我们的研究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这个在当时这位皇帝的思想应该说见地是很高的。

现在我们中药研究目前都非常强调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不能光知道中药有什么作用。麻黄能发汗,它发汗的物质基础是什么?麻黄能够平喘,平喘的物质基础是什么?那个麻黄能够发汗,能够平喘,它有辛温的这个性能,按照宋徽宗来讲,那就是它的性味,就是一个外在的表现。那么产生这外在表现一定有内在的气味,一定有它相应的客观的精微的物质存在。那么它们之间的联系怎样?当然在当时不可能搞清楚,就是我们今天要搞清楚也有相当大的难度。所以说中药的四气和四性,一字之差,其实有很深刻的原因。其实宋徽宗在这方面的阐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迪,现在我们也应该从这方面来加以注意,这是我要补充给大家参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四气和四性的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思考。

第二个问题,就是四气说与三气说的问题,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就说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人们就把这种观点叫做四气说,寒热温凉四气。但是到了唐代有人就提出药物只有三气,哪三气呢?寒温平,寒性、温性、平性,只有这三种药性,只有这三气。由于《神农本草经》是经典,所以说这个四气学说从古到今没有改易,好像是不刊之言,不能改动的。所以唐代提出三气的人,默默无闻,没有人去注意他。其实我们今天仔细的想,三气说比四气说更科学,更客观。

那么《神农本草经》的四气说,寒热温凉本质上是二气说,就是药性两分,就是寒热两分,这个产生就是来源于阴阳学说,两分法。只把它分为这样相对的两类。但是《神农本草经》本身在365味药当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药是平性,我过去统计过《神农本草经》的平性药,我们现在不说它的平性标定是不是准确,我们就以他当时定的平性,大概超过了140味药,三分之一还要多,三分其一而有余。这个《神农本草经》里面没有凉性药(值得注意!)尽管它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本经》里面本身没有凉性,而且有大量的平性。从古到今任何一个中药著作里面收载的药物,平性药都几乎占了三分之一。那么否定平性或者不承认平性这是不行的,就连《神农本草经》的作者自己也是充分注意了平性药的存在。肯定平性药的存在,解决药物药性的分歧很有好处,我后面还要专门讲这个问题。所以比如说提到的这个药性赋,那里面就有平性赋,平性赋的药也比寒性赋的药药味还要多,也是大量的。所以说明平性药的客观存在,必须肯定。

然后我们从分类的方法,这个科学的分类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这个分类学上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叫做子项不相容原则。就是说我们分的类的互相不能够包容。子项不相容原则,子项,儿子的子,子项不相容,就是一个事物比如说我们在坐的以性别来分,那么男性和女性这个就是科学的分类,这个男性、女性这个就是子项,按性别来分,是不能相容的。那么我们如果又用性别,又用年龄,这个相容了,同时就有两个标准了,这个就不是一个科学的分类。那么这个寒热温凉呢,其实寒和凉,温和热是互相包容的。从分类学的方法来讲它就不科学。那么要从分类的方法来说,这个三性的分类很科学,第一级分类药物的药性,寒性、平性、温性,寒性里面再进行二级分类,大寒、微寒或者凉性,温性里面再分大热、热性、微温。这个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进行一级分类,然后进行二级分类,所以这个从科学的分类来说,三性学说也是正确的。所以这个四气是不是应当改三气的问题当然没有人提出来,我也是曾经想把教材改为三气的,因为这个也是慢慢来吧,一步不要到位,所以我现在编那个长学制教材里面,把这个三气说作为参考资料给予充分肯定,起一个过渡,可能到了某一天,大家都承认有道理,那么我们中药性能的第一节就叫三气了,就不叫四气了,或者叫三性。所以第一个问题四气的含义,要同学们掌握的内容其实很少,就那么几句话,所以就不多说了。那么参考的这个问题,大家以后学习提高的时候可能会很有帮助。

  第二个问题,四气的确定。就是我们所见到的本草书或者中药书上每个药后面的寒性、温性、平性是怎么来的?前人是怎么定的?主要就讲这么一个问题。

那么对于药性的确定,当然它和其他性能一样,都是要通过用药以后,就是这个患者首先要服药,服药以后要看这个患者的寒热的病理现象有什么改变,从这个病理改变当中来逐步把它总结出来的。所以这个总结的过程就是我们书上四气的确定当中的第二段,这个是核心的内容。尤其是从第二行开始,四气的确定是在患者服药以后以中医寒热辨证为基础,从药物对所治疾病的病因病性或者症状寒热性质的影响中,得以认识的。那么怎样得以认识呢?就是后面,即是说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主要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能够减轻或治疗热证的就属于寒凉药,反之,能够减轻或治疗寒证的就是温热药。

当然中间举了一些例子,这个例子我们可记可不记,今后学了以后,这(些)例子比比皆是。

以后学的几百味药当中,首先大家这里要记住,首先记住这几句话,就是中药的药性的确定是和药物所治的疾病相对而言的,它是从药物的治疗效应当中概括出来的,怎样概括?就是我们书上讲的,能够减轻或者消除热证的一般是寒凉的药;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一般是温热药。这个是药物确定的主要的依据。

光记住这几句话行不行呢?不行,当然首先要记住,更重要的我们是在今后学习各论的时候,要把这个理论应用到各论的药物的学习当中去。如果说我们学习某一个药它能够治疗热证,那肯定它就是属于寒凉的,它的药性就应该是寒性或者凉性;如果某一个药它能够治疗或减轻寒证,那么它就应该是温性或者热性的药,要注意用到具体的(药物中)。

那么对于具体的药物,我们现在是不是要让患者把这些药物都吃进去,然后再看它的变化对寒证、热证是不是有影响,然后我们再来记这个药性呢?不是。因为前人通过了千百年的实践,已经经过无数次的观察,他们已经对药物的药性有一些标定下来了,已经标定下来了。

但是我们现在学习的时候,是不是去死记硬背某一个药是温性的、是热性的、是寒性的、凉性的,这个背不了,我也背不了。如果你们要问我某一个药书上写的是什么,我不一定(回答得出来)。但是我有方法能够知道它,我有方法能够推断它。有什么方法呢?记它的功效,从功效来分析、来推断。

所以这个教材的第二个问题的第三小段,在今后我们要学的药物当中,清热药、发散风热药、攻下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凉血止血药、补阴药,因为这些药都是治疗热证的,能够减轻或者治疗热证,所以都是寒凉药,都是比较典型的(寒性药);另外峻下药、平肝潜阳药,它有减轻热证的这种倾向,所以它一般多数是偏于寒凉的;

那么反过来说,这个温里药、发散风寒药、温经止血药、补阳药这些都能够减轻或者治疗寒证,它都是温热的,比较典型的(温热药);祛风湿药、化湿药、行气药、开窍药以及补气药,多数是有利于改变寒证的,所以它多数是偏于温性的。

我们就看这个药物的功效,因为我们今后学习药物首先就要记住它的功效。我们在看这个药物的功效里面,如果说有这方面的功效,那么我们就能够推导出,就能分析出它的药性,根本用不着去死记硬背。比如说麻黄它能发散风寒,那么发散风寒呢,它治疗的风寒感冒,它治疗的是寒证,它肯定能够减轻寒证,减轻或者治疗,那肯定麻黄是一个偏于温热的药物。它的药性是偏于温热性的。就是诸如此类的,今后我们在学具体的药物的时候,都要告诉大家,到时一章一章的,每一个章节它的药性的倾向性是什么,这样子大家记就有一定的规律性。

但是这样子(推)出来有没有问题呢?有一些问题,什么问题呢?比如说你不知道它是热性或者大热?你不知道它是温或者微温?这个不要紧,后面会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药物就是说一些寒性很强的药或者说热性很强的药,在中药里面是不多的,这个极性很强的,我们这个要把它记住。比如说附子、干姜、肉桂,这个热性很强,不能认为它是一般的温性药。比如说什么黄连、黄芩这些寒性是比较强的药。那么其余有的药一般的这种温或者微温,这个区别不区别它,意义不是很大。或者寒和微寒,有的绝大多数意义也不是很大,背也背不了。

那么为什么(意义)不是很大呢?我后面要讲,就是供大家参考的一些问题,就是书上的第四段和第五段,就是简单地谈到了这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在本草学当中,很多药物确定的药性有分歧,所以就告诉大家,药性在记述当中的这种分歧的现象和原因。因为前人对药物要标定一个药性,最早的初衷是定性的,它偏寒或者偏热,这种两分法,是为了定性。那么后来把它改为了四性,温热寒凉,又有大热、大温、大寒、微寒、微温,这个已经把定性的一个问题,把它转化成了一个定量的一个理论。

中药的药性能不能定量?没有客观标准就不能定量,定不了量。它不是考体温,比如说三十七度四以下,或者怎么,至少三十七度四到多少这个(是)低热,或者三十八度五以上这个(是)高热,这个能够有一个客观的标准。那药物的寒热温凉,温到什么程度叫热,它次到什么程度叫微温,谁也讲不清楚,参照物不同结论就不一样,所以在本草学上记载不一样。如果说我们要去死记硬背的话,用处并不大。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石膏,这个石膏呢有的人认为石膏能够治疗温热病当中的气分热证,当然气分阶段是温热病的极盛时期,那么它是一种大热证,能够治疗大热证的药当然就应该是大寒,所以对石膏就标了一个大寒,但是有的人就反对,比如说张锡纯,张锡纯就说《神农本草经》里说石膏产妇都可以用,那产妇一般不适合大寒的药物,产妇能够用的药一定不是大寒,一定是微寒,而且他还举例子,石膏的用量很大,大寒的药能够用很大(量)吗?有的在一个方当中石膏用半斤,没有什么明显的不良影响,那么大寒的药用这么大的用量肯定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张锡纯就认为石膏是微寒的药。那么有的人就采取折衷,你们不要争了,可能也不是大寒,可能也不是微寒,干脆就写一个寒字吧。所以石膏在本草文献当中有标大寒的,有标寒性的,有标微寒的,这个争论我想没有一个最终的结果,谁是谁非。当然如果从中药药性确定的依据,可能标寒或者大寒是比较妥当的,因为标微寒是从不良反应,它不是主要依据,不是确定药性的主要依据。当然有时候可以把不良反应作为一个依据,但是那是不得以而为之,主要的依据是治疗效应,而不是不良反应,所以应该是寒或者大寒比较妥当。

另外一个例子比如说解表药当中,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调味品当中的生姜,经常调味都要用到的生姜,一个是唇形科植物的紫苏,在很多文献尤其古代,一直到当代的教材当中,比如说五版教材、四版教材这些都是这样,生姜标的什么?生姜标的微温;紫苏标的什么?(紫苏)标的温。我们稍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紫苏也是一个调味品,肯定生姜的温性超过了紫苏。但为什么长期在本草学当中生姜是微温,而紫苏是温性呢?因为它的参照物不一样。在生姜这个参照物里面有干姜有炮姜,因为干姜一般是标的热性,它的温热性质最强,我们今后要学,温里药,热性。在把干姜炒成炭以后,它的热性有所缓和,那么一般标温性,生姜的温热性质又不及炮姜,所以相对于炮姜来说,生姜就是微温了。干姜是热性,炮姜是温性,生姜自然就是微温,这个层次就很清楚了。在姜这个家族里面,它们互相之间这个比较是非常清楚的,是非常合理的。

但是紫苏它有紫苏叶和紫苏梗,一个是叶片,一个是它的茎,一般在本草学上它的茎叫做紫苏梗,苏梗标的是微温,紫苏的温性比紫苏梗的温性要强一点,所以就相对于紫苏梗而言,它就是温性了。如果我们把紫苏标成微温,那么紫苏梗肯定就是微微温,没有这个标的方法。纵向这样子比是成立的,是合理的,但横向把紫苏和生姜再一比,那就显然是不合理。那现在所以我们教材把生姜和紫苏都改为温性,但生姜的温性和紫苏的温性显然是不能完全相等。

所以清代的程钟龄就说这个药的温有温煦之温,有温热的温。就是温是不同的,那么温煦之温呢,象春天的阳光人人可近,一般都能接受,非常温和的;那么温热之温,开封解冻不可以轻试,那么就是说比较明显的温热性质了。所以同样标温,实际上它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就没有必要非得要去死死的背住我们教材上某个药是温,某个药是微温,这个花了很多功夫,没有实用的价值,把一些最主要的,比如说同一类药当中比如说发散风寒药,哪一个是最温的?哪一个是最不温?那么我们把两头的典型抓住,中间的一大块我们就不管它了,都是比较温的,这样子记忆起来就非常方便。用不着每一个都是具体的去背,而且古代的本草上药性的标定出现了分歧,除了这个原因,不容易定量,不能客观的定量,除这以外,还有就是刚才已经提到了,就是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比如说刚才讲的石膏,我说的大寒,它是以治疗效应来标定,张锡纯的微寒是以副作用,那么以副作用为依据的和以治疗效应(为依据)的当然就不一样这种情况完全有。(对药物四气所应当采取的态度!)

所以在中药里面,除了典型的温热药和寒凉药,从古到今基本上没有分歧,比如说干姜、肉桂自古以来都认为是热性的药,黄连、黄芩自古以来都认为是寒性的药。尤其是有些微温微寒的,那么这个分歧就特别多了。就是因为不能客观定量所造成的,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

另外中药的药性,也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下,由人来定的。那么定了以后,不是一成不变,因为药物的功效和应用它不可能一步到位,一下就被人们认识,那么后来逐步的发现这个药物它的功效应用有所变化了,有的是因为品种变化,有的是品种没有变化,而功效应用变了,那么把前人(定)的一些它的药性作了一些修正,那是应该的,那应该是本草学或者我们当今的中药学的一个任务,必须进行修正。如果把这个药性看成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反科学的,不科学的。

而且古人经常就在修订,比如说我们今后要学的发散风热药的第一味药薄荷,它最早记载在《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当时薄荷主要是用来治疗风寒感冒,它能够治疗寒证,用于寒证,所以当时就给它定了一个温性。所以在《新修本草》,宋代的本草里面薄荷都是温性的。到了金元以后才发现它治疗风热表证,或者温热病的卫分证用得多,那么把温性才改为了凉性,就把它作了相应的修正。这种相应(的修正)是一种进步,是一种对药物,对薄荷这个药物认识的深化。

但是我们现在有些人就以某一个经典为标准,好像那个上面说的就不能改变。对某一个药改变了,有的人就觉得不理解,比如说《神农本草经》的人参,定的是微寒。到了李时珍的父亲李闻言把它改为温性,陈修园就大发脾气,就说《本经》都说人参是微寒的,这《本草纲目》要说微温的,岂有此理,要把《本草纲目》烧了而后快,一把火把它烧了,这样的书不应该要。那么他就是以《神农本草经》作为一个不变的标准。其实人参从微寒改温性有没有道理呢?其实它有一个背景在里面,《神农本草经》当时用的人参基本上是生晒参,生晒参的药性应该是平性的或者平而偏寒,到了明代很多人参是用的红参了,古代没有红参,红参是明代中期以后才开始有的一种规格,所以这个偏温了,这个应该说是非常符合实际的。我们就不能象陈修园那样,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横加指责。

所以现在我们的中药,经常对一些药性都要进行修订。比如说我们现在有的教材上很多清热解毒药,什么土茯苓或者这一类标的平性,平性怎么清热?所以把它改为寒性或者微寒,至少应该改为微寒吧。

那么就是说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本草实际上它都在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发明,什么发明?它个人的见解,对过去的本草进行修正。那么我们今天专门从事中药的研究,对某些中药的药性进行修正,那就是说我们的功劳也应该说是最有成绩的部分,而不应该横加指责。所以说中药的药性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根据历史的发展,根据它临床应用的这种改变,它必须作出相应的变化。

比如说还有一个药,威灵仙,历来是温性,现在我们的教材上也是温性,我在讲《本草纲目》的时候说过,当时的威灵仙是玄参科的一种植物现在用的毛莨科的这种威灵仙,近年来临床有很多报导,而且是单味药,单味药用来治什么?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咳嗽,治疗急性胆囊炎,治疗就是中医所说的湿热,肝胆的湿热,治疗湿热淋证,尿路感染,而且是单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难道这样的药还能认为它是温性吗?所以现在的威灵仙还温不温?那么我们在临床当中还应该值得关注。

所以关于这个药性的问题,我就作这样一点补充,当然需要的补充的内容还有,如果以后有机会,同学们再继续的学习,比如说在研究生阶段,在要深造的时候。比如说中药的一物二气的问题,中药可以一味药有两种味,有两个归经。可不可以一种药有两种气、两种药性?完全可以。我们因为时间的关系,大家的知识现在还没有积累那么多,我们以后再来讨论这方面的问题。就讲到这儿吧。

第九讲   中药的性能:四气(二)

五味(一)

好吧,我们现在继续昨天的内容,昨天介绍了中药的四气,四气是中药性能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四气这部分我们介绍了第一个问题——四气的含义,那么四气的含义同学们根据教科书上的叙述是不难理解的,很容易掌握。但是我们作了一些补充的内容,帮助大家今后深入研究的时候作为一种思考。比如说我们提到了四气和四性的区别问题,它不仅仅是一字之差,而且涉及到中国古代哲学这个(气的)本源和它的外象的问题。那么称四气它更多的是强调的药性的物质基础,四性它是从物质基础的外在功能的表现来表述的,所以它(们)应该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应该说用四性比用四气更加准确一些,当然是一个建议。另外我们还谈到了三气说和四气说的问题,因为《神农本草经》就开始提到了药有寒热温凉四气,但实际上在《神农本草经》里面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平性药,所以有的学者就把《神农本草经》认为是五气说,实际上后人把它更发展了,什么大热、大寒、微寒、微温,什么八气说、九气说等等都有。这样子就把就是本身属于一个定性的一个药性理论区别药物的寒热之性,那么后来就成了有定量的这么一个意思。那本身这个定量很困难所以就造成了在药性确定的时候历代产生了一些分歧,但这种分歧往往是那些寒热偏向不是很明显的药物,那么这一些药物的药性如果我们不是很准确,对临床的影响不是太大的。极性很强的一些大寒大热的药,自古以来是没有分歧的,所以这个很容易掌握。另外三气说和四气说,我们认为三气说更符合客观实际,另外从科学的分类方法来讲,三气说也更加科学。尽管过去由于崇古尊经的思想,三气说虽然在唐代就有人提出来,但是一直没受到重视,在今天仍然还有把它加以发展的必要。这是我们在第一个问题当中给大家提供的一些参考,一些拓展自己思维的问题。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四气的确定,是这一节里面的重点。那我们不但要从理论上掌握中药四气的确定是和药物所治病证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一般在确定的时候,就是根据这个药物在临床上如果能够治疗寒性病证的或者能够减轻寒性病证的,它一般属于温热的药。反之能够减轻或治疗热性病证的它一般就属于寒凉的药。不但要掌握这么一个基本理论和确定药性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要把这个理论和原则用于我们以后学习各论的时候,指导具体药物,对它的药性进行分析,一般来说我们现在是根据药物的功效来分析它的这个药性,所以原则上不需要死记硬背,那我们在学习具体章节或具体药物的时候,给大家讲清楚这个分析和记忆的方法,那是很容易掌握的。所以这个是我们这一节当中的重点。

那么下面还有第三个问题,就是四性的临床意义或者说四气的临床意义。简单的讲这个临床意义就是一句话,就是为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种治疗原则提供了药理或者药物学的基础,就这么一句话。

因为中医在临床辨证的时候,我们前面学过了《中医诊断学》其中就有八纲辨证,那么八纲辨证当中就要求我们对临床的病证首先要分清寒热,所以分清寒热是中医临床辨证的一个根本的方法或者一个基本的原则。那么分清了这个病性的寒热以后,就要“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或者《神农本草经》里说的:“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就是要用寒凉的药去治疗温热性的病证,用温热性的药去治疗寒性的病证。我们只是从辨证这个基础理论把它掌握了,能够分清这个病证的寒热,但是临床用药的时候怎么办呢?所以药物的寒热要和病证的寒热相对应。所以我们学习药物的四性或者四气这个理论,就是掌握具体药物的寒热性质,有利于临床根据不同疾病的寒热性质选用有针对性的药物来进行治疗。那么这个对药物来讲,比如说有寒热性质的邪气,那么它首先寒性的药就可以驱逐温热的邪气,消除温热的邪气,那么温热的药可以针对寒邪,它同样的可以使这个机体的寒热的病理改变得到减轻或者治疗。在有的文献上就是说中药的四气还要影响机体的阴阳盛衰,其实四气影响机体的阴阳盛衰说到最终还是一个影响寒热。因为我们在《中医学基础》里面学过了,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生内寒,阴虚生内热。那么这个阴阳的偏胜偏衰最终都是造成机体有寒热的病理变化。那么使用寒热药性的药物也是在于针对这个寒热的邪气,或者寒热的病理变化就是寒热的一些症状。至于说寒热杂错的一些病证那么就可以用寒、热的药物配伍在一起,起到寒热并用的这样一个效果。

所以简单地讲,四气的临床意义非常简单,就是我刚才讲的,就是为中医临床治病的时候,要落实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样一个治疗原则提供药理学的基础或者药物学的基础,使理法方药能够成为一个整体。前面的内容就是我们这个性能当中的第一节,四气。

  现在开始我们介绍第二节,32页,第二节,五味。中药性能当中的五味,可以说是最早形成的最古老的一种性能。因为这个五味最早是来源于说明饮食的食物的真实滋味,或者在烹饪食物当中应当注意味的调和,使它更加可口。所以它来源于烹饪或者来源于说明食物的真实滋味。那么作为一个药性理论来讲,五味也比其他的药性可能更容易感知,正如清代的医药学家徐灵胎所说的“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药物进入口腔,我们的味觉器官马上就能够感知,那么就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五味的理论。那么其他的药性,要入腹,这个入腹就(是进入)腹腔,进入腹内,首先就是患者要服用以后,机体发生一系列的药物的效应,然后根据中医理论再来深化,才能产生其他的性能的理论。所以从这两个方面就可以说明五味的理论形成更早,当然在一些古代的文献当中,比如说在一些先秦的文献,《吕氏春秋》、《周礼》、《黄帝内经》等等,都有大量有关五味理论的一些论述,而且这个内容当然比其他药性或者性能理论的论述也要多。所以这个五味的理论呢是性能里面形成比较早的,历史很悠久的一种性能的理论。

那么在五味这一节当中,我们也是要讲下面的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五味的含义,五味的含义也是很简单,把它高度概括起来应该说就是两句话。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书上五味下面的第一行,“五味的本义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口尝而直接感知的真实滋味”,这是五味的本义就是五种真实滋味。这五种真实滋味指的是辛甘苦酸咸。那么第二句话就是第二段的前面的第一句话,“作为中药性能中的五味不一定是用于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更主要是用于反映药物作用在补泻敛散等方面的特征性”。所以把这两个部分把它揉和在一起,就是两句话,什么叫五味?五味本来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真实滋味,但是性能当中的五味主要是用于反映药物作用的一些性质和特征,这些作用主要是在补泻散敛这样一些方面的作用。

我们学了下面的第二个问题就会更加清楚。那么现在需要说明的一些问题就是不管真实滋味或者作为中药性能的五味,实际上不止五种。正如我们教材上所谈到的,除了辛甘苦酸咸,还有淡味和涩味,但是从来没有把它称为六味或者七味,一直称为五味。但是在一般的本草文献上,尤其是在当代,就是说因为这个辛甘苦酸咸这五种味是最主要的味,是最基本的味,所以称为五味。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古代文献当中,前人不一定这样认识,前人往往把淡味认为是味当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味。比如说在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或者宋徽宗赵佶的《圣济经》这样很多文献里面都有,他认为土的味就是淡味,淡是土的本味,土是万物所生的基础,生长的基础,其他的味都是从淡味这样子派生出来的。所以在那些文献当中认为最基本的味最重要的味产生其他味的基础是淡味,他认为淡味最重要。不是象我们今天认为它是很次要的一个味,所以前人认识和现在不一样。在烹饪当中往往把咸味可能看得很重,所以很多有名的厨师就说一咸抵百鲜,好像咸味是各种味的基础,食品烹饪调和要非常美味的话,咸味是最根本最根本的味,这也是从不同的角度。也就是说哪些味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味,是并不统一的。当然我们现在的一些中药书上说,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重要最基本的味,并没有错误,这样子当然也能够从一定的角度,一定的侧面来解释为什么不止五种味,要把它称为五味,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它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关,因为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里面五行学说非常的盛行,是哲学思想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学说。

我们在学《中医学基础》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了,所以在中国的文化当中,传统文化当中受五行学说的影响随处可见。比如说我们要翻汉语的成语词典,那以五字开头的这个词条非常多,什么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五花八门、五体投地等等,什么五音不全,那么这个“五”,声音不一定这个音阶就是五种,颜色也不一定就是五种,那是人为的为了把这些理论纳入五行学说里面,人为的把它定为五种。同样的道理,五味的理论也是因为受五行学说的影响。为了和这个五行学说相合拍只能提出五个最主要的味,所以这个才是(我认为是),为什么不止五种味而一直把它称为五味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它因为受五行学说的影响,为了把这个五味的理论完全融入到五行学说当中。

不止五味,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问题?所以前人想了很多方法,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可能从隋唐时期就开始有人来讨论,那么后来呢,慢慢地从生活的实践当中受到生活常识的一些启示,最终好像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和依据。比如说对于这个淡味,前人在这个生活实践当中发现有一些甜的食物,比如说我们吃甘蔗,或者什么高梁、玉米的一些的茎,嚼的时候有的是很甜的,尤其是开始入口的时候甜味很浓烈,但是慢慢地嚼,甜味就越来越弱一些,到后来就淡而无味了。那么可能就根据这样一些生活的常识,淡味就认为是甘味的余味,剩余下来的,所以它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味。所以前人就认为淡味甘之余味,而且应该附于甘,所以这个淡味的问题就解决了,就认为它不主要了,不重要了。

另外这个涩味,认为是酸的变味,所以它也不能独立存在,就也附于酸。那么这个可能也是从生活经验当中,比如说有些品种比较优良的一些水果它是甘酸可口的,如果它变质了以后,比较差的时候,就是带明显的涩味,所以它是酸之变味。前人就用这样的方法从理论上来解决了不止五味的问题。但这个我们后面可以发现,其实淡味和甘味不但是我们口尝的感觉这个真实滋味,是完全不一样的,尽管有联系但不一样。更重要的它们代表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酸味和涩味同样不仅仅是味觉器官感知的一种差异,更重要作为一个性能的理论,它们代表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也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这种把七种味归并为五味,称为五味理论完全是人为的结果,而且受五行学说的影响而产生的

这是在五味的含义当中,我就简单的说明这样一个问题,这也是这一节当中比较次要的一个问题。同学们在学的时候只要掌握了它那两句话,能够表述,什么是五味。这两句话因为它都有很深刻的内涵,我们在介绍以后的内容当中还要反复提到,它不仅仅是真实滋味,更重要的是标示作用的一些性质和特征,这个是学好五味理论的一个基础。

在这个五味的含义这一部分的最后有一行文字,就是以上的五味当中,辛、甘、淡属阳,苦、酸、涩、咸属阴,这个从《黄帝内经》开始就这样子规定“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有这样的一些内容。今后大家学《内经》的时候就知道,当时就这样子把它固定下来,但是当时并没有说明,它为什么这些味应该属阳,另外一些味又属阴。当然当时也提到过,比如说辛甘发散,酸苦涌泄,为什么发散是阳,涌泄的应该是阴?这个还是不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当然后来也有一些人作过一些猜测,或者一些分析。比如说他把各种味分开来讲,那么辛后面我们要讲它代表的是行,或者散,从这个作用的特征来说,它可以偏为阳性。那么甘它主要是补虚,补虚是一个助长、增加,它也可能从这个阴阳的分类里面也有可能属阳,有的有这个观点。那么为什么淡味是属阳呢?有的讲淡味结合到现在认识它的作用,它渗利的是小便,作用在前阴,前阴和后阴相对而言,那么这个小便和大便,前阴和后阴也有阴阳之分。

另外李东垣还曾经说过,泄实际上是小汗,轻微的发汗,他把它叫渗泄,那当然是另外一种学说了。不管怎么讲,这些讨论都是一家之言,我们认为这个仅仅在五味,把它纳入阴阳学说当中的一个人为的归类,没有必要过多的去探讨它这样子划分的一些理由。实际上它在临床的实用价值并不大,我们只是了解,前人有这样区分它们阴阳属性的这么一个归类,我认为就可以了。至于更多的问题,那在我们初学阶段用不着了解,如果以后感兴趣的话也可以进行一些探讨,但是这种探讨它真正的收效或者它的实用指导的价值可能不一定有很大。

那么第二部分,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五味所标示的药物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这个药物的作用主要是功效,所以它主要的是标示的功效的性质和特征。但是现在在有的文献上,一般把这个部分的内容称为五味所标示的作用,或者五味所具有的作用。这个我认为是不够准确,因为任何一个性能的理论,包括五味的理论,它本身不是具体的作用,不是具体的功效,它们都是从具体的作用、具体的功效当中抽象出来的,它是高于功效一个层次的一个药性理论。所以我们后面要讲的辛甘酸苦咸这些味,它不是直接标示的具体作用、具体的功效,而仅仅是只能反映功效或者作用的某一些特征性,要把性能和功效这两个层次明确的区别开来。一个是具体的作用、功效,这个性能是对功效的一种抽象、一种概括,所以它不是代表的具体作用,它也不能标示具体的功效,只能反映作用或者功效的某些特征性。所以我们这一部分的标题,第二就是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我刚才讲的所标示的功效的某些性质和特征。这一部分是我们学习五味这一节的重点,也就是学了以后同学们要把每一种味所代表的作用的特征或者代表的作用的性质记住,因为我们今后在学习各论的时候,就要用这样一些理论去分析我们学习的药物的药味的由来和它所代表的一些意义。所以只有记住了这一部分内容,那么学习具体药物的时候,对于药味这一部分才能够真正的学好。

下面就把每一种味代表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作一个简单的说明,书上讲得很清楚。所以对同学们来讲,主要就是一个记忆的问题。那么下面第一谈的是辛,辛就是指的辛味。辛味代表的药物怎样的特性呢?就是我们书上讲的辛能散、能行。就是说这个辛味在五味理论当中,它标示药物的作用具有行和散这样的性质和这样的特征。那么反过来讲,也就是我们今后在学习具体药物的时候,如果这个药物的功效里面,它那个功效能够发挥行和散的这样一个作用,那么这样的药物原则上就可以给它标定一个辛味,就可以认为这样的药物具有辛味。当然在最早的时候,我们《内经》当中就有辛能行,辛行。因为当时就发现了能行的一些药物确实是辛辣或者芳香(的),这个辛如果从真实的滋味来讲,一个是从味觉器官这种辛辣感,比如说我们吃生姜、胡椒,这种滋味、辣味,辛辣,其实也包括了我们与嗅觉器官相关的芳香、辛香之气,那么最早认为这个能行、能散。那么散主要就是发散,发散就相当于我们后面的解表,从《神农本草经》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用来解表的药,比如说紫苏、桂枝、生姜、羌活、防风,象生姜辛辣大家都知道了,紫苏或者羌活、桂枝都有浓烈的芳香气味,当时实际上和它们的性状特征也是完全吻合的。所以当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这个地方的散就是指的发散,主要指的发散表邪,所以一般解表的药往往有辛味,或者说都可以定辛味。就是我们今后学习解表药,如果有的药里面没有辛味,如果我们考试回答的时候,我们加上了一个辛味或者我们把它写成了(辛),比如说现在的桑叶或者说菊花,有的书上没有辛,如果我们把桑叶、菊花,它(们)是解表药,我们在写味的时候写了一个辛字,这个不应该算错误。因为根据辛能散的理论,那么你给它定一个辛味何尝不可呢。

因为解表药的第一味药麻黄,在《神农本草经》,大家去翻就是苦味,没有辛味的,其实麻黄本身也没有很明显的芳香气味,当然要说一点气味也没有,什么药可以说都有一点气味。后来因为麻黄发散作用很强,根据辛能散的理论那后代的本草才给麻黄在苦味前面加上了一个辛味,对它的药味作一个补充。本身这个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把五味和四气一样不能看成是一个僵死的,某一个人某一个著名的本草书已经定了,好像就不能够改动它。那么我们根据发展,根据我们对药物的认识,作一些修改,作一些补充,本身这个是《中药学》发展的一种需要,这种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

所以辛能,散主要指的就是发散表邪,就是解表药一般应该有辛味。能行,这个行就是行气、行血。那么我们今后学的行气药、活血药,这个行气药、活血药和解表药一样,其实绝大多数本身也是芳香的。比如说行气药当中的柑桔类的,橘皮、青皮、香椽、佛手、枳实、枳壳,那么我们大家都吃过柑桔类的一些水果,它的果皮或者果实有比较浓的芳香的气味。另外什么沉香、木香、乌药等等行气药都是很香的。那么活血化瘀药,同样里面比如郁金、姜黄、川芎这些也有,实际上也是香的。所以一般对行气药和活血化瘀的药都可以加以辛味,来标示它们的能行的这样一个作用的性质和特征。

同时我们书上还谈到了,自古以来对于一些芳香类的药物,芳香类的药物除了前面我们谈的解表药、行气药、活血化瘀药,在我们今后要学的化湿药、温里药这样的药当中,或者开窍药,主要这三章很多都是芳香的药。比如开窍药当中的麝香、冰片、苏合香,化湿药当中的藿香、砂仁、豆蔻,温里药当中的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胡椒这一类,它们都有一定芳香的气味。实际上这些药物它本身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也有类似于行和散的,还有一个祛风湿药,祛风湿药它也有向外散风邪,也使凝聚的一些寒湿邪气能够通行、能够消散。化湿药它也是使凝结于中焦的湿浊或者水湿能够散,能够行散。那么温里(药)它使寒邪能够消散。开窍药它使闭阻于清窍的邪气能够开通。其实从本质上来讲,这一类的开窍的作用、散寒的作用、祛风湿的作用、化湿的作用,也有行散这样的性质和特征。所以那一些章节的药物,不管从滋味来讲,从气味来讲,还是从它们的作用的实质特征来讲,都可以标辛味。所以我们以后学习这样的一些章节的时候,这些章节的药物主要也是辛味的。所以对于辛能行、能散,大家应当怎么理解呢?就是说凡是中药当中,它的功效具有能行、能散这样的性质和特征的,一般都可以给它定一个辛味。当然定辛味的这些药物可能绝大多数本身是芳香或者辛辣的,如果有的并没有芳香之气或辛辣之味,加上一个辛味从理论上来讲也是可以的。

但是不能反过来理解,就是说辛能行、能散。就是说我们以后学习药当中凡是看到药的味里面有辛的,我们就认为它都能行、都能散,不能这样理解。只能理解它功效里面它这个作用的性质、特征如果有能行能散的它可以定辛味,不能认为凡是有辛味的药都能够行或者散,为什么这样呢?我们后面要讲,在具体药当中,它有的药是真实滋味,那真实滋味往往与作用的性质和特征可能没有必然的相关性。如果它完全是代表的真实的气味,它不一定能行、能散。所以对后面的任何一种味都应该这样理解。就是说具有这样的性质特征的药就可以定这种味,并不是有这样(滋)味的药都有这样的性质,都有这样的作用特征。这是学好五味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这个很重要!)

  第二个甘,能补、能缓、能和。这当中最主要的是甘能补,补是指的补虚。就是说凡是具有补虚作用的药一般都可以用甘味来标示。这个补虚我们以后要讲,就包括了补气、补阳、补血、补阴,除了气血阴阳的补虚药以外,我们在功效里面见到比如说健脾,生津、润燥这样的一些功效呢,包括什么温阳、助阳,它都属于补虚的范畴。温阳、助阳、健脾、生津、润燥都属于补虚的范畴。那么有这样的一些功效往往也可以给它标定一个甘味。比如说我们今后学很多清热药,尤其是清热泻火药里面的,比如说知母、芦根、天花粉这样的一些药,它能够生津止渴这个生津应该是补虚的范畴。所以那些药物除了其他的主要的味往往还有甘味。所以甘能补,就是说甘味代表这个药物具有补虚的作用,属于补的范畴。那么反过来说,凡是功效里面有补虚的这一类的功效,它都可以给它定一个甘味。这个补虚它有很多种具体的功效,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

那么至于甘能缓,这个,一个是缓急止痛中医认为一些内脏或者经脉的疼痛可能属于一种拘挛状态,挛急性的疼痛。那么有一部分的甘味的药、甜味明显的药,比如我们今后要学的甘草、蜂蜜、饴糖对这一类的疼痛症都有明显的缓和的这样的一个治疗的效果,所以根据这样的医疗实践那么就认为甘能缓。另外一个就是缓和药性,那么有的药物的药性比较峻猛,为了让它变得缓和一点,比如说大黄的泻下,我们如果嫌它太峻猛了,我们加一点甘草;比如说峻下逐水的大戟、芫花这一类也比较峻猛,常常要配伍大枣这样的一些甘味的药。这个缓就包括了缓和药性,让一些比较峻猛的药,不那么峻猛,这个也是缓的意思。但是这个甘能缓所代表的药物实际上它都是补虚的药,所以它都包含到甘能补里面,比如说刚才讲的大枣、饴糖、甘草,都在今后的补气药里面。

再一个甘能和,甘能和,可能把文献里面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最容易理解的,就是能够和味。药都有一些不良的滋味,不好吃,比如说我们现在给一些小孩喂药的时候加一点糖,有的甜的药,比如说我们在有的药里面加一点甘草、加一点蜂蜜,整个药的滋味变得比较好一些。能够和味。这个甜味能够使苦口的药变得不那么苦,这个很容易理解。另外一个甘能和就是和中,有的文献上,实际上和中很多是通过补虚,当然另外化湿、行气也能和中,但是它一般不用甘味。但是有一类和中的药消食药通过消食来和中,所以一般的消食药,因为消食药本身有的药就与甘味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麦芽、谷芽这样的一些(药),山楂,本身就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甘能和,和中主要是指的补虚药和消食药。那补虚药它也属于甘能补的范畴里面了。那么除了甘能补的和中以外,就是一个消食药的和中,可以理解为甘能和,这个就是为了帮助大家记忆而提出来的。另外一个和就是调和药性,就这一个处方当中每一味药的性味它的偏性都不一样,好像显得不那么协调,那么用一点甘草这一类的药呢,使有的药的偏性不那么强了,就能够发挥一种整体的优势,更能够有效的治疗特定的病证。所以在很多方义分析的时候,甘草能调和诸药。那么这个调和诸药这个调和也就是甘能和的意思,就是更好发挥它的整体疗效。(和中比较新鲜!)

当然前人还有什么甘能和毒的,因为有的清热解毒药有甘味,那么这个并没有普遍的意义,因为解毒的药我们主要要用后面的苦味来标示它的味。所以甘能补、能缓、能和,我们书上讲得比较清楚,但最重要的是甘能补。因为甘能和的药除了消食药以外,其他的都是补虚药。甘草调和药味或者能够改善药的滋味。我们加的饴糖、蜂蜜、甘草这一类它本身也是补虚的药。所以对于第二点最重要的就是甘能补,其他两个方面相对就比较次要一些。

  第三,苦味,苦能泄、能燥。这个苦能泄它的含义比较多,是五味当中内容最多的一个部分。这个泄有三个方面的含义,我们书上说了,第一是指的降泄,这个降泄就是使壅遏上逆之气能够下降,那么这个壅遏上逆之气主要的一个是肺气上逆,肺气上逆不能清肃下降,主要出现的是咳嗽气喘,所以很多止咳平喘的药可以用苦味来标示它的作用特征。比如说麻黄平喘,麻黄的味里面也有苦味,杏仁当然本身也是苦的,就(是)典型的能够苦降肺气的,今后大家学止咳平喘里面很多药它的苦味就是这样来的。另外这个气机上逆就是胃气上逆,胃气上逆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所以一些止呕的药,也可以用苦味来标示。

这个比较典型的我们今后在平肝药当中要学习一味药叫做代赭石,代赭石矿物药,一种铁矿石,赤铁矿。这个药我们大家都知道它真实滋味应该是没有任何味道的,这个铁矿我们用口去尝不可能尝出什么味,但是从《神农本草经》开始代赭石就是标的苦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代赭石能够降逆止呕,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其他的原因。所以治疗恶心呕吐的这一类的药物往往也可以用苦味来标示。另外比如说肝阳上亢,有的肝阳上亢也是气机亢逆于上,有的潜阳药当中的苦味与这个因素有关,也有这个关系。当然这个也是比较次要的。所以苦能够降泄,主要的就是指降泄肺气和降泄胃气的药可以用苦味来标示。

这个泄的第二个指的是通泄通泄就指的泻下通便,或者说通泄大便。所以一般的泻下药,尤其是我们今后学泻下药那一章的攻下药和峻下药,那攻下药比如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本身都有苦味或者有的还有很浓烈的苦味,它又能通泄大便,所以一般都用苦味来标示。就是峻下逐水药当中的很多药也有苦味,也就是用它来表示有通泄的意思。峻下逐水药当中有的药它本身的滋味并不苦,象大戟这一类,但是自古以来在药味里面苦味是其中之一,那么也是受这个理论的影响。这个苦能通泄主要就是通泄大便,主要是指的攻下药和峻下药常常用苦味来标示。

那么泄的第三个方面是清泄,当然清泄一个是它的味,同时要结合药性,这个苦味的药如果它是寒性那么它就具有清热泻火具有清泄的作用,所以一般的清热药都可以用苦味来标示。我们今后学很多清热药都有苦味。有的本身滋味不明显(的药)里面也有苦味就是表示的它具有清泄的作用。所以苦能泄有这个降泄、通泄和清泄这三点。

另外苦能,就是苦能燥湿,就具有燥湿功能的药往往有苦味,或者可以用苦味来标示。那么能够燥湿的药有的是寒性、有的是温性,是寒性的我们又把它叫做苦寒燥湿药,也叫做清热燥湿药;那么温性的燥湿药就称为苦温燥湿药。比如说以后的橘皮、厚朴这一类就是苦温燥湿药。苦寒燥湿药又叫清热燥湿药,比如说黄连、黄芩这一类。

那么什么叫燥湿呢?就是一种祛除湿邪的方法,或者说以苦味为主祛除湿邪的方法。目前只能这样来理解。因为和苦味联系上,据分析或者说一些文献的考证,这个可能也来源于生活的实践。因为前人认为苦是火之味,那么火把一些食物烧焦了,那个食物就是苦的。比如说我们煮饭的时候,煮米饭的时候贴着锅那一层的那个锅巴,如果火力大了以后它就变成焦的了,焦的就是苦的,那么实际上就是炭化了,一些植物类的,或者其他(药)炭化了,炭化了以后它的吸湿性很强。比如说我们现在常常把木炭作为吸潮剂、防潮剂。大概前人从这样的一些生活实践当中,把它和火和焦这样子联系起来,所以认为苦能燥,当然这个是一种解释。现在还没有比这个更好的解释了。当然这个也是需要在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什么苦能燥?但是我们目前大家简单的就把它理解为就是具有苦味的药又能够祛除湿邪,那么我们把它这个作用就叫做燥湿作用。它有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

另外在《内经》当中还提出了苦能坚,苦坚,后人把它叫做苦能坚阴。这个苦能坚或者说苦能坚阴实际上和苦能清泄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也是表示这一类的药物能够清除热邪或者针对火热的邪气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我们都知道热邪最容易耗伤津液,那么由于热邪的炽盛,火热的炽盛就不利于津液的保存,容易耗伤。那么消除了火热的邪气,它就不能够继续的耗伤津液,就有利于津液的保存和恢复。这样子有的就把它叫做泻火存阴,有的叫做苦以坚阴。

但是习惯上又认为苦能坚阴和苦能清泄有区别,这区别在什么地方呢?这个苦能清泄应用的范围很广,苦能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把它用于那些能够退虚火,用于治疗肾阴虚而虚火亢旺引起肾阴或者肾精不能封藏,出现了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这样的一些症状,阴虚火旺的症状。那么加上知母、黄柏这样的一些药物,来滋阴降火,和滋阴的药配伍使用,那么其中的知母、黄柏这一类的药就叫做苦以坚阴。只不过它应用的范围比较局限,它在本质上和苦能清泄没有区别,但实际上指的是治疗肾阴虚,阴虚火旺当中的一些退虚热的象黄柏、知母这一类的药物,这是关于苦的问题。

  第四个酸和涩,酸和涩这两种味都能收能涩,就是都能收涩,也可以叫都能收敛固涩。今后我们专门要学一章药叫收涩药,又叫收敛固涩药,能收能涩就是收敛固涩,也可以简称收涩。那么这个收涩从字面上来讲呢,就是把分散的东西集中拢来,或者说增加一种约束力。收有收敛的意思,涩就有不滑利不流畅的意思。不滑利不流畅人体的一些气血津液就不容易向外耗散。人体如果对气血津液失掉了正常的约束力,就不能收敛,所以这个收敛或者固涩的意思呢,就是增强对气血津液的约束力,不让它过分的耗散。

比如说我们在一些文学作品当中都能够见到这个收敛这个词的应用,比如说有的同学好像不能约束自己,有时候上课的时候不遵守纪律,有的老师或者同学就规劝他,你那个行为应该收敛一下。实际上就是说你要增强自己的约束力,要把自己管好,不要那么放纵。

那么中药的收敛或者收涩也是这个意思,就增强对气血津液的约束力。所以在今后我们学习的药当中,凡是能够减少气血津液的耗散的,比如说止血药、止泻药、敛肺止咳平喘的药,这个固精、缩尿的、止带的,这样的一些药往往都可以给它加酸味或者涩味。因为用它来表示是这些药物的作用能具有收敛固涩的这样一个倾向性。

但是酸和涩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在标定的时候,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来讲这个药物如果我们用口尝的时候本身是酸的,那么我们对这个药往往就标一个酸味。比如说乌梅,大家知道望梅止渴的这个故事,(它)很酸。如果这个药本身没有酸味,它又能够收敛固涩,比方我们今后要学的龙骨、牡蛎,往往就不用酸味,只用一个涩味。但是在有的情况下,有的本草学家也不(这样认为),因为没有人去给他制定一个标准,他认为这个涩味是酸的变味,它只能依附于酸,所以有的药物虽然没有明显的酸味,但是他在加了涩味的同时,还要加一个酸,酸涩并提这种情况也有,我们要区别对待。

但是从原则上来讲一般它的真实滋味是酸的那么我们用酸味来标示,真实滋味没有酸的都用涩味,但是也有人酸涩并提,因为他认为涩味是酸味的变味,只能和酸味同时使用,依附于酸。这个在本草学里面都有表现。

另外酸和涩本身在标示的作用特征里面也有一些区别,我们书上讲酸能够生津止渴,尤其乌梅、五味子这一类,但涩味就没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所以有的酸味和甘味又在一起,甘酸化阴,这个是涩味所没有的。

第五个咸味,咸能软、能下。软就是指软坚散结,就是对体内的癥瘕、积聚这些有形的包块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一般都可以用咸味来(标示)。

这只是理论上这样认为,实际上往往并不如此,为什么?因为人体的癥瘕、积聚或者瘰疬、痰核生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瘀血和痰浊,所以前人说无形之邪不能结块,凡结块者必有形之痰和瘀。所以体内的癥瘕、痰核一般它主要的病因是瘀血和痰凝。那么能够软坚散结的药,大量的是活血化瘀的药,尤其是活血消癥和消痰散结的药。所以我们在活血药和化痰药当中,有很多药在其他药味标定了以后,有的也写上咸味,其实也有这个软坚散结的意思。

在实际当中只是对那少部分的药,它既不能够活血化瘀,又不能消散痰结,但是它对癥瘕结块又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它的功效就叫软坚散结。比如我们今后学的牡蛎这一类的药,它既不是活血药,又不是化痰药,但是它有软坚散结的作用,这一类药主要才标咸味。至于其他活血药或者化痰药它能够治疗癥瘕、积聚的,痰核肿块的,那不一定要加咸味,可以加咸味,这个是要注意的。所以这个咸能软实际上是比较局限,所指的药物并不多。

另外咸能下,下也是泻下,我们刚刚才讲了苦能够通泄,就能够泻下通便。所以泻下它主要应该用苦味来标示,那么这里的咸味当中又来个咸能下、咸能泻下,实际上是一种重复、交叉。咸能下在这个五味理论当中是最局限的一种药性。实际上在我们要学的药当中,主要是指芒硝这样极少数的药,泻下药除了芒硝,在我们要学的药当中,属于咸能下的还不多,最典型的是芒硝。那我们在讲芒硝的时候再来说这个原因为什么是这样?所以咸能下的理论是非常的局限。

后一个淡能渗、能利,就是能渗湿利水,就是能利尿。渗比较缓慢,利比较明显一点。一个是把分散的湿邪集中起来再来排除,一个直接把水湿排除,叫做利尿。所以渗湿,能渗能利就是一个利水作用或者说利尿作用。

那么就是说从理论上来讲,凡是具有利尿作用的都可以用淡味来标示,但是实践当中也不是如此,在我们要学的药当中,习惯上大量的利尿的药并没有淡味,而是用其他的味,它有其他的主要的功效来表示。

习惯上只是对于猪苓、泽泻、薏仁、茯苓这样少数的几味药,认为是淡能渗能利,同时往往还把甘加在一起。因为淡是甘之余味,甘淡并提。所以那些药不但有淡味还有甘味,这个也是有相当局限性的。所以不象前面那几种味那么普遍。

所以后面这个咸能软、能下,淡能渗、能利都相当的局限。这个就是五味所代表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这样一些内容。那么大家都要把这每一个味代表什么样的作用特征记住。(教学要求!)

第十讲   中药的性能:五味(二)

归经(一)

下面介绍五味的第三个问题,五味的确定。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帮助同学们今后学习各论的时候,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才编写这样的一部分内容。关于五味的确定我们可以回忆前面关于五味的含义,五味的含义一个是表示真实滋味,另外是表示作用的性质和特征,这个作用主要是功效。所以这个五味的确定的依据一个就是药物的真实滋味,第二个就是它的一些功效,这是两大依据。

从发展的过程来看,早期的五味,药物的五味,它是以药材的真实滋味为主要依据的。因为在早期,一个是中药的品种不多,《神农本草经》那么三百多味药,当时认识的药物的功效也不多。在当时用药的实践当中,发现了药物的作用,一些基本作用和它的滋味之间可能有很大的相关性。比如说发现了很多解表的药,或者说一般的解表的药都是芳香的。比如说现在的《神农本草经》里面用于解表的药紫苏、生姜、羌活、防风、藁本,这些都是很香的,可能当时就产生了辛能散这样的理论,根据其他的味和作用之间可能也如此,发现一些酸味的药都有收涩作用,或者收敛固涩作用,所以就有了酸收的理论,辛散酸收,慢慢的就形成了这么五味的理论。但是后来呢,一个是药物的品种不断的增加,成倍成倍地增加,三百六十五种,《本草经集注》七百三十种,以后更多了。另外呢,药物的作用也越来越多,也并不那么单一,不仅仅是收、散这样的一些作用,这样子可能就出现了一些用原来的理论不能包容的一些现象。比如说辛能散,有的辛味的药并不能散,而有的能散的药它并不辛,那么这个五味的理论已经初步确立了,所以就对它进一步为了完善。

完善就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如果不吻合的,有些药物它的真实滋味非常典型,虽然这个滋味不能表示它的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但仍然把它写在具体药物的味里边。比如说山楂,今后学的消食药的山楂,山楂两大作用,一个是消食,帮助消化;另外一个就是活血化瘀,消食和活血。那么这个消食我们按照刚才讲的就应该甘,甘是和中,活血化瘀就是辛能行,山楂呢本身有一定的甘味,这个能够和它的消食联系起来,没有辛味,不香。它酸味又非常明显,那也不能否认,所以自古以来山楂的味里面就有一个。这个酸就完全没有表示它的作用特征,与它的消食和活血化瘀没有相关性,仅仅在于表示这种药材我们口尝的时候是比较酸的,这是一种情况,完全在于说明它的真实滋味。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它有了这个作用,但是它没有这个滋味,那么就是人为的加上它一个滋味,加上一种味来表示它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比如说我刚才讲的代赭石,它能够凉血,能够清热凉血,它符合这个苦能清泻,它又有降气止呕的作用,(符合)那个苦能降泻。所以尽管它没有任何滋味,这个代赭石加上了一个苦,这个苦与真实滋味没有关系,而仅仅在于表示它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象麻黄,它的发散作用很强,但是在早期它里面没有辛味,只有苦味,后来因为它(是)发散的第一味药所以加上了辛,利用辛能散的理论。那么这个辛呢主要也是表示它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

所以在具体的药物当中,就有了这三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它的真实滋味和作用的性质和特征完全是统一的。比如说黄连能够清热,能够燥湿,黄连本身也很苦,它的滋味是相当苦的。苦又能清泻,苦又能燥,那么黄连这个苦与它的滋味,它的作用性质特征完全吻合。乌梅很酸,乌梅主要的功效有收敛,这个也是统一的。比如刚才讲的什么大枣、蜂蜜,或者党参,这些药补虚,本身也很甜,明显的甘味,甘能补。象这类呢,在我们药学的药物当中占绝大多数。如果没有这么个基本事实,那么这个五味理论早就不应该成立了,早就应该否定了。就是说从古到今,就是它真实滋味和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相互统一的药占多数。

另外呢,一种就是只用来表示真实滋味;另一种情况呢,只用于表示性能特征,与真实滋味没有关系。所以在具体的药当中就有这三种情况。

那么我们在学习中药学的时候,我们在学习总论这个五味理论的时候,我们刚才讲的每一种味代表的药物的作用和性质和特征,都是把五味作为一种性能的理论来介绍的。就是我们在总论当中,只学习了性能的五味。那么真实滋味的味属于性状的五味,我们在总论里面没有学习,也没有办法学习。这个就造成了一个问题,今后在学习各论的时候,初学的同学老是把总论的的东西在各论当中对不上号,前后不一致,这个学习起来觉得非常的困难。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分清楚,性能的五味和性状的五味可能是不完全一样的,只有区别开了以后,我们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我们现在的中药的教科书又有一个毛病,就是说又有一个缺陷,这个缺陷呢就是在药材的来源的部分没有介绍药材的真实滋味,就是对它的性状的五味完全没有涉及到。你象现在中药鉴定学,鉴定学就有一个性状鉴定。性状鉴定的时候,这个药究竟它本身是酸的,是咸的,是苦的,是香的,是臭的,它有一个描述。学药学的同学就知道这个药的性状的味是什么。性状的味和性能的味对不上号的时候那可能这个就是真实滋味了。所以我们在中药学里面,就是这个临床中药学,有必要在这个药材的概述部分介绍药材的真实滋味,或者它的其他的特殊的性状。那么我们今后的中药的教材可能就补充这一个内容,明年开始要使用的七年制的中药教材,在介绍每一个药材的时候,它来源于什么科属,产在什么地方,怎样采收,它的性状,三言两语的(介绍)。比如说山楂它是酸甜的,这些真实滋味就有一个交待。我们学到山楂的时候把它前面的性状的味和后面性能的味一对照,在药下面的性味,归经这个项目里面,这个山楂是甘酸,这个甘味和消食和中能够联系起来;酸味和这个功效联系不起来。看它的前面的性状本身它就是酸的,这个酸就是真实滋味了,它可能与它的作用性质没有关系。这样这个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所以这个在以后的教材当中可能在这方面要进行一些弥补。但是我们现在的教材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这个问题还是不能很好的解决。

但是我们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大家掌握的主要是掌握一些重要的药物,而且是非常典型的,作为性能的味,作为性状的味,不要求大家掌握。

所以今后大家在学习具体药物的时候,能够用今天我们学的五味的基本理论,能够从它的功效当中分析,完全能够吻合的,这一部分的尤其是重点要掌握的药,可能就属于有可能要考核的内容。(这个提示很重要!)

比如说我们今后要学橘皮,那么橘皮的功效呢(有)行气、燥湿、化痰这三个功效。我们在看橘皮的性味归经里面,它的味一个是辛,辛它有行气的作用,有行的特征,辛能行。它有燥湿的作用,苦能燥,那么橘皮的辛和苦和它的作用完全吻合,这是一致的,象这类的橘皮就是这一章有代表性的比较重要的一个行气药。那么象这种呢我们就可能会考核,比如说以下什么是陈皮的味,或者陈皮的味应当是什么,大家来回答,这样子来分析判断。

如果和总论不吻合的,比如说象刚才的山楂,从功效分不出来,它这个酸味推导不出来,但它真实滋味是酸的,这样的内容我们就不应该考,因为现在的临床中药学里面你没有告诉大家这个真实滋味。这个性状的味大家不知道,大家对药材又没有亲自去实践,所以对这类的内容是不应该考试的。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凡是和总论能够吻合的重要的药物大家就可以给予关注,不吻合的可以暂时不管。

那么这个真实滋味对于临床医生是不是完全没有用呢?有用。这个在处方的时候考虑真实滋味是医生的一个基本功,尤其是一些儿科用的药,那个味道不好吃,他不吃,你这个方再好,辨证再准确,选药再精当,我服用不了,没有吃进去。我们改同样功效的一些药,滋味比较好的,不一定都是良药都是苦的,良药也可以不苦口,这样子完全能够办得到。

比如说我们今后要学利水渗湿药,利水渗湿药刚才讲了,性味里面是甘淡的,茯苓、猪苓这一些,薏苡仁,就这三、四味药,那么这个茯苓、猪苓、薏苡仁本身就没有什么滋味,就是淡而无味的,往往可以作为一些保健食品。比如说茯苓,有的把茯苓加工成粉末,做茯苓包子、茯苓馄饨,什么北京的茯苓夹饼,都是很有名的风味食品,它可以是药食两用。薏苡仁,八宝粥里面经常用薏苡仁,也作为一个食品。

但是同样是甘淡的泽泻,这个就是一个性能的味,它能够渗湿利水,但泽泻本身的滋味是很苦的。你如果根据它性能的味拿来作一个食品,那这些做的食品可能很少有人愿意吃,它本身是苦的,如果我们今后在泽泻的前面写明了它的真实滋味是苦的,后面又是甘淡的,那么大家就把性状的味和性能的味就分开了。现在不能解决之前,大家只管用今天的理论能够解决的,不能解决的,以后慢慢的再说。

这个是五味的确定。归纳起来早期来源于真实滋味,后来因为滋味和作用特点之间发生了不统一的地方,要么就是保持真实滋味,要么就是加入一个它没有的味来表示它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但是两者吻合的是多数,后面两种情况只是部分药,这个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困难,但它不是考核的重点。考核的重点是那种两者完全统一的一些重要的药物。这是五味的确定,主要就讲这么一个问题供大家参考,这个一定要有这个思想今后才学得好各论当中具体药物的味。

  第四个问题,五味的临床意义。五味的临床意义呢,归纳起来就有一点,一点什么呢?它可以增强用药的准确性,这是最主要的。这个增强用药的准确性呢主要是在古代显得比较突出,因为古代很多药物的功效表述不清楚,或者对它的基本功效还没有总结出来。

比如说我前面曾经提到过的《神农本草经》,认为能够治疗咳嗽气喘的药有二三十种,都是提到主咳逆上气,或者主治咳逆上气,意思就是说这些药可以用来治疗咳嗽和气喘这样的症状。这些药为什么能够用于咳嗽气喘呢?从现在来看,有的是通过收敛肺气,有的是通过补益肺气,有的可能是肺肾双补,有的通过祛痰,痰祛了就肺窍通畅了,肺气清肃下降而咳喘缓解了。有的是通过宣散了外犯的邪气,寒邪外闭,肺气失宣,也可能肺气上逆。有的可能是通过解表,现在我们知道古代的本草没有这些具体的功效,它就依靠它作用的一些特征。比如说一个药,五味子,它能够主咳逆上气,它是酸的,告诉人们它是收的,酸收,可能就用于肺气不敛的(咳喘)。人参是甘的,甘味,它可能是甘补的,用于肺气虚的。杏仁是苦的,可能用于肺气上逆。麻黄是辛的,可能是宣散肺气。所以在当时功效不完善的情况下,用五味理论来表示一些药物作用的特征性,有利于临床医生比较准确的选择的使用药物。

但是今天,我们药物的功效已经比较完善了,药物的补泻敛散这样的一些内容往往都已经融合在了功效里面。比如说麻黄,常常把它称为宣肺平喘。杏仁呢,有的就是写降肺止咳。五味子呢,敛肺止咳等等。这个由五味来表示的作用的特征,和功效已经融为一体。所以在当代的中药学当中,五味的临床价值越来越降低了。就是很多药物我们可以不要它的味,完全能够有效的指导临床用药,一点不影响它的准确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五味的指导价值就是刚才讲的在不断的降低,再加上五味理论本身的一些问题,我后面还要告诉大家,所以有人就提出来能不能在中药性能当中去掉、取消五味理论;而在药材的来源当中,介绍它的真实滋味。掌握了性状呢,便于医生开处方的时候知道它的真实滋味。作为性能的五味我们认真的学习功效就行了。当然这个建议我认为有它的道理,也可以减轻一些学习中药的困难和负担。

但是五味理论作为一个很古老的理论有很广泛,很深刻的一些影响。比如说尤其是明清以来,很多治法它不说具体的治法,而用味来代替。比如说什么治以辛温,治以甘酸,用味来代表具体的治法,这个就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在中药学的学科范围内能够完全解决问题。所以要去掉这个五味理论是整个中医学内的一个大的一个动作,大的一个举动,所以一下子可能还不能。如果用个人的观点来说,完全可以去掉。只要把功效把它表述清楚,谈得很仔细,又把药材的真实滋味能够在概述部分每个药当中(写出来),所以我认为是(可以去掉的)。但是也有人不同意,就说是用五味能够反映一些基本理论的同时,还可以提示药物的物质基础,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其实取消五味理论与研究药物的物质基础并不矛盾,因为你告诉了它的真实滋味,那可能研究物质基础比现在这样子性能和性状混在一起不分可能还要方便一些。对研究物质基础的人提供了更方便、更有效的一些信息。所以对这个问题那是同学们大家以后会参加讨论的问题,也是涉及到整个中医界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在这一节当中,这四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记住每一种味代表的作用的性质特征,就是与作用的关系。(教学要求!)

  下面我要补充一个问题,就是五味理论确实有很大的局限性。除了我刚才讲的学习的时候困难,性能和性状分不开以外,另外五味的理论它表示的作用的性质特征只概括了一部分作用。我们刚才讲了七种味,就是行散、补,或者收涩、利水渗湿、软坚泻下,这是比较少的方面。中药的功效是很多的,有很多中药的功效比如说驱虫、杀虫,什么安神、平肝、化痰、截疟、逐水、回阳救逆、升阳举陷,什么通阳、涌吐、蚀疮、去腐、排脓生肌等等。这么多的功效其实和五味从古到今都没有联系,实际上五味代表药物的作用特征,只表示了很少的一部分药物的作用,还有大部分药物的作用特征它表示不了。

本身它就不全面,(因为)这样子不全面呢,有的人就试图扩大五味每一种味的涵盖面,每一种味加入新的,它填充很多的内容。比如说我进行初步的统计,辛味,仅仅就是在清代的本草学当中,辛味除了能行能散,落实到具体作用后提到了辛味,在文献当中有的表示解表,有的表示疏风,有的表示透疹,有的表示通鼻窍,辛能通鼻窍,辛能止痒,辛能行气,辛能活血,辛能通滞,辛能横行,辛能开心窍,辛能化湿,辛能去浊,辛能散寒,辛能去风湿,辛能止痛,辛能润燥,辛能散结等等,大概有二三十种,把它加进去。比如说现在我们学的是咸能够软坚,能够泻下,本身就有一定局限性。后来有的人又引入了咸能入血分,咸能入肾,这种方法能不能解决问题呢?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五味只有这么几种,功效是众多的,本身它的容量有限,那么无限的填充带来更多的混乱。同一种味,象刚才的辛,它已经表示了那么二三十种作用,这个辛味就失掉了意义了。比如说落实到某一种药究竟它表示的是什么,那就很不清楚,所以这个不是解决五味容量不足的问题,用这种方法解决不了。这是五味,它不能全面概括药物的作用的性质特征。

另外呢,五味也不能准确的表示药物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因为一种味表示的是很多(特性),它也不是具体的功效。同样是辛味的,或者(同为)辛温的,它具体功效可能完全不一样,离开了具体的功效,来抽象的谈它的性味往往是空洞的,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这个五味实际上它很难准确的表示药物真正的作用。

我举一个例子,就是说前人试图要来解决它的不足,或者让它变得比较准确一点,比如说这个驱虫药,那驱虫药应该有什么味?因为古代的张仲景有个乌梅丸,所以前人认为这个驱虫的药应该与酸味有关,就提出了虫闻酸则静,好象驱虫与酸有关。但是在一些驱虫的方剂里面又有一些辛味的药,它又提出了虫遇辛则伏,(伏)就好象藏匿起来了。有的驱虫的方当中有苦味的,又提出了虫得苦则下。所以这样子驱虫的药有的认为与酸味有关,有的认为与辛味有关,有的认为与苦味有关,到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时候他也感到迷惑,都是说前人认为驱虫的药与酸、苦、辛有关,怎么使君子和榧子是甘的?甘也能驱虫,“此亦异也”。实际上就是说驱虫的药可能什么味都有,它和味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性,所以用什么味也表示不了驱虫的作用性质和特征,实际上是解决不了的。由于这样的一些原因,加上药物的作用很多,不同的作用它应该有不同的味,这个味究竟应该取多少?比如说大黄,它能够清热,它就应该是苦味,它又能活血化瘀,那么应不应该有辛味?现在又发现这个大黄有很好的止血作用,那大黄应不应该有涩味?究竟选几种味?所以前人就有的选得多,有的定得少,再加上有的(偏重于)取真实滋味,有的偏重于性能的的味,又造成了在同一个历史时期,本草或者中药书上收载同一味药物的味有很大的分岐,所以五味从古到今都有严重的分岐性。加上它使用价值又在降低,学习起来又比较困难,所以这也是一部分人主张不要再重视五味理论的一个道理。这些都是给大家提供这么一个现状,供大家思考的,但是同学们重点掌握的刚才已经说了,我就不再重复了。

  下面是性能的第三节,归经。归经也是中药性能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理论,这个归经的理论萌芽也是很早。在《黄帝内经》里面就有什么五走、五入,就是五味各归其所喜、归、走、入,这样的一些概念,这样的一些说法,这个都可以说是归经的一种萌芽。到了《名医别录》当中,对少数的具体的药物提到了归经,比如说书上提到了韮菜,韮可以归心经,芥,就是白芥,芥菜可以归脾,但是不多,而且当时往往是从五行推论。到了唐宋时期,在一些本草文献里面,有一些零星的,比如《本草图经》(宋代的)说瞿麦能够归心经。唐代的《食疗本草》说绿豆可以通行十二经,但是凤毛麟角,在一部本草书里面就这么一味药、两味药提到了,所以没形成一个理论体系。真正归经比较高度重视是在金元时候,尤其是张元素为首的一批本草学家和临床医家,对药物一一的都讨论到它们的归经。

但是这个归经的称谓一直很不统一,有的说入某经,进入某经;有的说走某经;有的说行某经;有的把它称为引经;有的或者称为某某药是某经之药,这很不规范,很不统一。一直到了清代的中期,沈金鳌的《要药分剂》,在这本书里面它就把药物到达身体某一个部位的内容统一称为归经,他把它规范为归经。规范了以后呢,得到了后世广大医药人员的认可,所以从《要药分剂》以后,这样一个理论统一叫做归经。在以前虽然形成了理论,而且历史还非常悠久,但是它不叫归经,它有多种不同的称谓,这是需要我们在研究文献的时候要注意的一点。

  在归经这一节里面也是准备谈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归经的含义。归经的含义比较简单,就是书上的34页到35页的第一段文字,归经是用于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一种性能,它表示药物作用对于人体部位的选择性。就是这个药服用了,主要在哪一个部位发挥疗效。这个归有归属,或者到达的意思,这个归属和到达实际上是药物作用表现出来的(部位)所在。经呢是人体脏腑经络的一种概称。一般我们在今后的各论当中所见到某一味药它归某经或某几经,它的意思就是这味药发挥作用主要在这些脏腑经络。对其他的脏腑经络可能有作用,或能没有作用,但一般都有不同的作用,只是相对比较次要一些。所以对归经的理解,这个药物能够归某经或者某几经,不能认为它只能够作用在这一经或者这几经,对其他的经络就毫无作用,全无作用的很少,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只是要弱一些。这是学归经理论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呢,就是这里指的脏腑经络是属于中医学基础理论当中的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当中的部位,它和实体的解剖学上的部位往往是不一样的。可能包括了解剖学上的实体部位,但是更多的情况下可能与解剖学上尤其是脏腑可能没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说有的药物归肝经,可能它主要是治疗眼科病,它与肝脏本身现在还没发现很直接的这种联系。要注意它这个部位是中医学当中的藏象和经络的部位。

第二,这个到达主要是指的疗效的显现,并不一定是这个药物或者药物的一些精微物质。现在说的有效成份一定就要集中在那个地方。比如现在有的人用现代的方法研究归经,你说这个药物归某一经,我看它的有效成份在这个地方的含量是不是比其他地方要高得多,这样来研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中药绝大多数都是口服,口服了最后都要经过肝脏,然后进行血液循环,然后胃里面,肝里面,任何药可能成份都要高一些,岂不是都归胃和肝?所以这个要注意,它这个归经是疗效的显现的地方,按照中医的理论来显现(观察),所以要研究物质基础往往也不能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些脏腑经络来实现,来确定。当然可能有一部分会有这种相关性,但不是必然的,不是全部的。所以学这个归经,归经含义的时候,在掌握了它的归经的含义,就是它的定义,这个归经就是药物作用对机体部位的选择性,就是书上的第一句话,表示药物对人作用部位这样一种性能。这个很简单,但是要考虑到我刚才说的那么几个问题,可能才能够学好归经的理论。

  第二个问题,归经的确定,归经的确定主要就是我们书上的第一句话,归经的确定是以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基础理论,以药物所治的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这就是确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或者说实践依据。

在中医的临床当中,常常发现很多功效相同的药物,或者其他性能也相同的药物,但是它产生疗效的部位不一样。比如说有很多药都能够清脏腑热,比如说龙胆草、黄连、黄芩,我们今后要学清热燥湿药,黄连、黄芩、龙胆草,它都能清脏腑热。这个黄连对心热、胃热效果就最好,比其他脏腑表现要明显;那么黄芩呢,对肺热效果好;龙胆草对肝胆热,就是说作用于特定的部位,它功效虽然相同,性能也相同,都是苦寒,慢慢的就认识了从中总结出了归经理论,它对机体的部位有它的特殊性,有选择性。

这个理论确定以后,对药物的归经应该怎样来标定呢?就是我刚说的这个标定要以中医所治的病证为依据。比如说菊花,它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一般能治疗目赤肿痛,眼发红发肿,或者其他的一些病证,比如说流泪,痒,这样的症状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个就是所治病证,菊花所治的病证就是肝热目赤,或者肝经风热而造成的这样一些症状。再用中医的藏象学说为基础,根据中医的藏象学说,肝开窍于目,眼是肝的外窍,它属于肝脏系统里面的,所以这个归经往往不是说它归的具体的部位,而是以这个脏腑为基本单位,大的脏腑为基本单位。所以菊花因为它能够治疗眼科的病,所以它的归经就是归肝。这就是我们说的以藏象学说为基础,所治的病证为依据。

另外也可以是经络,比如说同样都是治疗头痛的药,服用了以后前人就发现这个羌活对于项背这一部位的疼痛可能止痛效果比其他部位明显一些。白芷呢可能就对于前额、眉棱骨或者牙龈这部位的疼痛,牙龈红肿疼痛可能作用更明显一些。那么根据经络学说,这个项背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前额是足阳明胃经的,那么就认为羌活归膀胱经,白芷归阳明经,这个以所治的病证为依据,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理论,就是这样来的。

我们现在学中药学的时候也不是要大家对具体的药物再去验证,和前面的四气一样,不是重新来验证它的病(证),前人已经经过了反复的实践,已经给我们确定了。这个药物所产生的疗效能够对一些病证有治疗作用,往往是具有相应的功效。所以我们现在对于归经的认定往往是通过药物的功效。我们在今后学习具体药物的时候,归经也是不需要大家去背的,一般是从功效当中把它推导出来。

比如说我们要学的第一味药麻黄,麻黄有三个功效: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平喘,利尿。那么解表呢(是)治疗的表证,表证按照脏腑辨证属于肺系的病,肺的病。喘也是一个肺的症状,所以它平喘和解表那就是归肺经的。利尿,利尿是膀胱的功能,它利尿作用在膀胱,它就归肺和膀胱二经。就这样通过中医药的理论它的功效这样来分析。

比如说以后要学清热凉血药当中的牡丹皮,牡丹皮三个功效:一个清热凉血,一个活血化瘀,凉血、活血,还有一个退虚热。那么这个凉血和活血都是作用于血分,那么根据中医理论,心主血脉,肝藏血,所以作用于血分的一般都是归心肝二经。所以牡丹皮可以归肝经,尤其是活血化瘀可以归心经。另外退虚热,虚热主要是指的肾阴虚,虚热内生,那么它就还要归肾经。

同样的,相似的药赤芍药,它没有退虚热的作用,只能活血化瘀和清热凉血,所以它只归心肝,而没有肾经,都是通过功效,我们就把这个归经就把它分析、推导出来了,所以不需要大家记,具体的死记硬背,这是学习归经的一个基本的方法。

但是话是这样讲,同学们学了以后可能推导的时候并不这么简单,可能有时候得不到这样相同的效果,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归经的定位和临床辨证的定位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中药的归经的定位受临床辨证定位理论的影响,在古代,比如说在张仲景的时期对于外感病,主要是六经辨证,治疗外感病的药它的归经就是按照六经来定。比如说麻黄是太阳经的药,归太阳经,柴胡是治疗少阳证的,是少阳经的药。石膏是治疗阳明证的,是阳明经的药,这也是一种归经。后来呢,按经络辨证,比如说刚才讲的羌活长于治疗项背,那么羌活就归膀胱经。白芷呢就归足阳明胃经,这是经络辨证。那它相应的和表示归经的部位是经络。

那么从明清以来临床辨证的主体是脏腑辨证,中药里面的归经慢慢的又以脏腑来表示了,所以我们现在学的中药每一味药后面的归经绝大多数都是谈的是脏腑,但是有个别药物是经络,不是脏腑。

对于我们初学的同学就有一定的困难,比如说我们今后学刚才讲的羌活归膀胱经,后面的泽泻归膀胱经,或者说麻黄也是归膀胱经,麻黄和羌活都在第一章第一节,同一个章节,这两个药的膀胱经,麻黄在现在中药学当中的膀胱经是指的脏腑,它有利尿的作用;而羌活的膀胱经指的是经络。可能同学们就会问,能不能够取消经络辨证来定位,全部用脏腑?可以啊,因为羌活解表,也可以把它改为肺经。改为肺经并不错,但是传统的用经络来表示有它的道理,为什么呢?因为它特定的止痛部位,最佳部位如果用脏腑还没有把它准确的表述出来,如果用经络能够表示出它止痛的很好的作用特征。

所以我们在当代的中药学当中这个经络来定位呢是对脏腑的一个补充,这个不多,主要在解表药、祛风湿药当中有少部分的药,但是大家要有这么一个思想,把它能够区别开来。

尤其是在查阅古代文献的时候,古代的文献对归经的表述都是经络,(这点要注意)或者以经络为绝对的主体。当代不一样了,转化为了脏腑。那么建立这样的一个观念也是学好归经的一个重要的,必需具备的一个思想。这一节课讲到这个地方。

第十一讲   中药的性能:归经(二)

升降浮沉(一)

下面我们继续上课,归经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归经的临床意义。归经的临床意义其实也很简单,概括起来也就是一句话,归经理论能够增强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尤其是对于一些性能功效相同而它作用部位不同的药物,只有掌握了归经以后,才能够准确的区别使用。所以这个临床意义就是增强临床用药的准确性。

比如说刚才讲到的那些清热药,苦寒清热药,黄连、黄芩、龙胆草它们的药性药味都相同,都是寒性的,都是苦味的,都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都能够治疗脏腑热证,但是它们对于脏腑的选择性不同。黄连主要是在心胃,黄芩主要在肺,龙胆草主要在肝胆。这样的对机体的这种特殊的选择性,它是通过归经把它反映出来。所以我们掌握了归经,就能够更加准确的选择这样的清热泻火药。

又如补阴的药,沙参主要补肺胃之阴;麦冬除了肺胃之阴,还能补心阴;百合是补心阴和补肺阴;女贞子是补肝肾之阴,那么象这样,它们都是甘寒的补阴药,药性都是寒性,药味都是甘味或者甘苦,功效呢基本功效都是补阴或者养阴。但是对脏腑的选择性不同,这个选择性不同也是通过归经把它们特征反映出来,那么掌握了这些药物的不同归经,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阴虚证,就可以准确的选择这样的药。

所以归经的临床意义就在于此,所以我们在临床用药的时候呢,要高度的重视这个归经的理论。因为掌握了这样的理论有利于提高临床的疗效。所以我们书上引用了清代医药学家徐灵胎的一句话,“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这个“不知经络而用药”呢,就是我们不重视归经理论,离开了归经理论来使用药物,尤其是使用那些性能和功效都相同的药物那么就不准确,所以就叫做“其失也泛”,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说有一个问答题要同学们回答,什么叫做“不知经络用药,其失也泛”?你是怎样理解的?那理解就是我刚才说的那样的意思。因为有的药物因为它其他都相同,而归经不一样,那么对机体的作用不一样,如果不分清楚,那么就不准确,疗效就不好。分清了以后,提高了疗效,增强了准确度,就这么一个意思。

但这个仅仅是重视归经一个方面,因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那么这个脏腑经络的病证往往互相影响,有时候这个病证表现在某一个脏腑而往往与其他的脏腑经络密切相关。比如说有的患者因为肺气虚,而出现了久咳虚喘,那么我们用药的时候,如果只是根据他是肺的病变,只用这个归肺经的止咳平喘药,或者归肺经的一些补气的药物,有时候效果不好。因为这个肺虚可能是因为脾气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那么造成了实际上是脾肺两虚,因为脾肺它有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所以在这个时候加上一些补脾气的药,就是中医所说的补土生金,那么可能对这样的肺虚的久咳虚喘会增强疗效。但还会有其他的例子,比如说木火刑金,因为是肝火旺造成了肺热的咳嗽,单纯的清肺止咳可能效果就不一定很好,那么我们加上适当的清泻肝火的,这样子就使其木火不至于刑金,这个就从中医的整体观出发,所以这个也是我们临床上要考虑的另外一个方面。所以徐灵胎又加以补充,说“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也就是说我们对于病证,如果见到某一个脏腑经络的病证只在那个脏腑经络的药物当中选择,去堆砌,不考虑人的整体性,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系,那疗效也不会好。所以要把这两者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够在临床上收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这个归经的临床意义那么我们书上有两段话,真正的意义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一句话,就是增强用药的准确性。那么这归经这一节就是这些内容。含义,简单,就那么一句话,但是要注意它不是解剖的实体部位。它归经是作用显现的部位,也不是精微物质到达的部位,所以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另外重要的内容是在归经的确定,归经的确定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理论,以所治的病证为依据。怎样依据理论来确定归经呢?我们举了很多的例子,今后我们学习药物的时候都要用这种方法来分析。这个药物有这种功效,能够治疗这个病证,那么根据中医理论这个病证它属于哪一个脏腑?哪一个经络的?那么它就是归哪一个脏腑或者(归哪一个)经络。

但是要注意的呢,归经的定位它受临床辨证理论体系的影响。现在是以脏腑辨证为主,所以一般都是归脏腑。有部分药物是归经络,需要注意。在古代文献当中还有其他的表述,比如说以六经的,以卫气营血的,还有以具体部位的,那些都属于归经的范畴。比如说我们刚才讲《名医别录》上面什么能够归鼻,什么能够归目,这具体的器官,具体的部位,那么也是属于归经的大的范畴。但现在一般都不这样表示了,都是以脏腑或者经络为基本的定位的单位。关于归经的意义刚才也说了,就不再重复。

关于归经这一节我补充两点,供大家参考。一点就是我们书上36页,下面这个小字,就是引经与药引,这个也是在中医药界非常流行的,影响也很深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引经,引经又叫引经报使。就是前人认为有的药物和其他的一些药物应用,能够使其他药物对于机体的某一个部位的疗效明显的增加,就把这个药物就叫做其他药物或者脏腑的这一个部位的引经药,这个作用就叫做引经。比如说牙龈肿痛,因为胃火炽盛,牙龈肿痛我们用一些清泻胃火的药物,比如说象石膏这一类的,前人认为加上一点白芷,就能够明显的增强对牙龈肿痛的消肿止痛的效果。那么就把白芷就叫做引经药,因为牙龈属于阳明,白芷就是阳明经的引经药,这个作用就叫做引经的作用。这是建立在归经的基础上的,因为本身白芷它就是归阳明经的药,它的归经就在阳明经。所以它是建立在归经理论基础上的。它不同的地方,归经是指的这味药单味药它本身而言,它容易在这个部位发生疗效;引经是配伍以后,它和其他药物一起,能够使其他药物在这个部位的疗效也有明显的增强,它是在复方的情况下的,就这么一点区别。它与归经理论有密切的关系。

对于这个引经或者引经报使这个说法,自古以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就高度的重视,认为这个是很有用的一个用药的规律,就是比如说有人说“用药不用引,如隔万重山”,好像就是我们使用药物来组成方剂的时候,里面不加上一点引经药,这个效果就不会好,如隔万重山,那效果相去甚远,隔靴搔痒,这样的一些意思,强调了它的重要性。另外一种观点就认为这个引经,其他的药物不能到这一经,要靠它把它引到这个地方,这是不可能的。比如说丹波元坚,在《药治通义》那本书当中专门就有一节,就有一个标题下面引经报使之谬,他就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他是持批判态度的。就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我个人的观点,这个在没有完全研究证实以前,可能两种观点都有一点偏执,我认为这个引经可能是在部分药物、部分方剂对于部分病证,可能会有这样的作用。你比如说刚才举的(例子),本身白芷对于这个牙龈肿痛,它就能够入阳明经,能够消肿止痛。那么它和这个清热药在一起,肯定有一个增效的问题在里面,这个是符合前人引经或者引经报使的。比如说石膏那些药也本身就能够归阳明经,它并不是因为白芷把它引到了这个地方,而是互相增强了效果。关键是对这个引经怎么来理解?所以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完全否定或者完全肯定我认为都为时过早。因为完全肯定那是我们以后要学方剂,每一个方剂都有引经药?不一定,我们大量的方剂里面并没有引经药。所以这个就是说明了它只是在部分的使用。这是关于引经的问题。

另外关于药引的问题,药引又叫引子药。这个说法出自宋代,我们在总论当中,(讲)宋代的本草的时候提到了,宋代有和剂局和惠民局,和剂局就是制药的,惠民局就是卖药的,当时的成药就是由国家专营,国家统一来生产制作,统一销售。那么我们就知道这个成药最大的优点就是便于携带,便于服用,减少了患者煎药的麻烦,所以受到了使用者的欢迎。但是它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个性化的更好的给药,更好的针对个体的差异和病证的差异进行加减化裁,不能减,也很难增加。那么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在宋代的时候,就给你开一个成药,根据你个体的差异可能再开一两味药,你回去煎汤,患者煎汤用另外的两味药煎的汤,或者一味药、两味药、三味药都可以,或者更多的药煎的汤来送服这个已经生产好的成药。那么在开的成药以外的,需要患者自己煎汤来送服这个丸药的那些药统称叫药引或者叫引子药。

比如说一个脾虚的患者,当时就有把四君子汤做成了四君子丸,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但是这个患者明显的有脾胃气滞,有腹胀这样的症状应该加一点理气的药,比如说就开一味陈皮,实际上就相当于异功散的意思。那么用陈皮煎汤来送服当时官方卖的这个四君子汤(丸),陈皮在里面就叫做药引子或者叫药引。

比如说有的患者心脾两虚,开一个归脾丸,但是这个人气虚又很明显,那么就加人参煎汤来送服归脾丸,人参就成了这个患者服用归脾丸的引子药,或者药引。所以在宋代的药引,是为了弥补这个成药、成方的不足,这个引子药可多可少,可贵可贱。可以是人参这一类的贵重药,也可以是很低廉的一些草药、草本药。后来随着宋代的和剂局、惠民局的消失,成药逐步减少,所以明清以后又开始以汤剂为主要的临床的用药形式。

在这个汤剂,医生开处方,这个患者到药店里面去配方,这个药店有的药物不经营。为什么不经营?因为没有什么利润,而且患者又容易得到。比如说南方地区的竹叶,到处都有。或者比如说感冒(药)里面需要一点生姜,可能一般家里面烹饪的时候都有,那么药店里面没有。就是说生姜或者葱白、竹叶,药店不给,需要患者自己回家准备,加入到药里面。所以后来就把这种药店不经营的患者又容易找到的这样的一些药叫做药引或者引子药。它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现在也是如此。但是有的人认为每一个方都一定要有药引子,没有药引子好像就不行,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吴鞠通就对这个观点进行了批评,比如说我们书上说的“今人凡药铺中不售,凡需病家自备者皆曰引子,每方必云引加何物,不通已极,俗恶难医”,就是说有的人认为每个方都要有药引子,这个没有必要,这是一种误解,是一种恶习,是一种陋习,应该加以改变。这是补充的,就是书上有。

第二个归经这个理论在中药的性能理论里面相对来说是比较规范,问题就是说比较少一些的,但是它也有分歧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为什么归经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书上也会出现记载上的分歧呢?一个原因就是我刚才已经反复讲过的了,因为这个辨证的理论体系不同,有脏腑辨证、有经络辨证,还有其他辨证。立足于不同的辨证,对于归经的定位呢就会有不同的表述,这个造成了很多书上归经不一致的,这是主要的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呢就是每一味药有很多的功效,不同的功效它都有相应的归经,就是用同一种辨证的理论体系,这个归经也会出现取舍不同,而有多少的差异。比如说大黄它能够泄下,那肯定归大肠;另外它又有很广的清热泻火作用,能够清比如说胃热、肺热等等,它都能清;另外它也能够活血化瘀,又涉及到心肝,又能够清泄湿热,能够治疗膀胱湿热、肝胆湿热,比如说湿热淋证、湿热黄疸都能治。那是不是全部都写上,当然古人有这种表述,某个药通行十二经,其实某药通行十二经和没有归经完全相同,什么地方都可以归和不写归经没有两样。

所以现在我们的书上一般不提倡,就没有通行十二经这个说法了。因为它没有特殊性,它十二经里面总要有一个主次。但是这个主次的取舍怎么决定?比如说大黄,那么过去称通行十二经的附子,哪一经为主?当然附子是以肾为主,另外心脾。那另外的经取到哪一个程度?所以有的多一经,有的少一经?这个是正常的现象。

比如说我们今后在解表药当中学紫苏,紫苏解表它归肺经;另外它能够行气宽中,宽中就是脾胃,所以它归肺和脾胃经。那有的书上只写胃,不写脾;有的只写脾,不写胃。这可不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这个也是造成了有分歧的,这个取舍不好决定,因为功效很多了,把哪些舍掉。

另外还有个人的观点,比如说在很长时间内,辛夷归胃经,我们这个书上把它去掉了很长时间,同学们经常问,这个辛夷通鼻窍散风寒,那么就是个归肺经的,为什么要归胃经呢?那是李时珍个人的观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面认为这个鼻塞不通,是阳明清气不能上升,辛夷通鼻窍它是通过了升发阳明的清气,但这个解释也是他个人的见解而已。所以后来呢就把李时珍《本草纲目》辛夷的归经照抄,就是肺胃两经。其他的医家并没有这样的认识,所以应该说是一家之言。那么一家之言也造成了一定的分歧。我们现在为了避免这样的分歧,减少同学的一些疑问,所以我们现在辛夷只保留了一个肺经,我们今后学的时候会发现,归胃经的就不再保留它了。

象这样的情况,还有过去把什么形色气味,作为拿来归经的根据。《内经》里面每一种颜色它主要归哪一个脏腑,红的一定就归心,青的一定归肝,这个只有一定的相关性,不是必然的内在联系。所以按照颜色来推导归经,往往并不可靠,所以我们现在一般也不采用这种方法。这个也是造成归经有分歧的一个原因。

另外归经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就是有一部分药物很难确定归经。如果归经作为一个药性理论,就应该具有普遍性,每一个药都有。有的外用药不内服的药,比如说炉甘石,举个例子,它用于治疗很多皮肤的疮疡瘙痒,那么就这一个功效怎么定它的归经?你说肺主皮毛,脾主肌肉,那外用的药都归肺和脾,也没有这样的标定方法,也很难这样子确定。有的能够祛腐生肌的,也是。所以有的药不好确定归经。

还有的药物归经没有意义,比如说驱虫药,现在我们每一个驱虫药都有归经,但是我们从归经的定义出发,这种归经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归经讨论的是药物对于人体部位的选择,那么驱虫药,从理论上来讲,最好的驱虫药让它只作用于虫体,不要作用于人体,对人体不要造成任何影响,只杀虫就够了。不管中药的驱虫药,西药的驱虫药,可能最理想的就是这样的药。但是现在没有,在驱虫的同时,人体都要多少吸收一点,都要产生不良反应。但是从归经的定义出发,它只作用于虫体(是)我们要求的,不要求它作用于人体。那么这个归经是不是就和这个归经的初衷,它的本义,就违背了,它就失掉了归经的意义。

所以实际当中有相当多的药不好确定归经,有一部分药它的归经又没有实际的意义。所以它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然这个是小问题。但是大家要知道,就是说并不是每一味药,我们今后见到有的药没有归经,那也是可以的;有的药虽然有归经,但是我们不一定去理会它,因为它不能指导临床,或者说它没有很大的临床价值。比如说驱虫药这一类。这个供大家参考。这是关于归经的问题。

下面介绍性能的第四节,升降浮沉。升降浮沉也是一个比较古老的中药的性能理论。这种思想产生也是非常早,在先秦时期对于这个升降浮沉就有很多的论述。升降浮沉的理论,实际上是升降出入理论在中药当中的一个具体应用(这个比较新鲜)升降出入理论是古代哲学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基本观点。因为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这种基本物质就是气,而且这种气是处在不同的运动状态当中。这种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升降出入。大到日月星辰,小到我们这个生物的每一个个体,都处在不同的升降出入的运动状态当中。中医学就利用这种升降出入的理论,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

比如说我们前面学中医学基础,在藏象学说里面,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大肠能够通降,肺能够宣肃,能够宣发又能够肃降,肝主升发等等,这个都是升降出入理论在解释人体生理功能当中的具体应用。当然这些生理功能发生改变了,出现了异常也可以用升降出入的理论来解释。比如说呕吐,刚才讲是胃气上逆;那么咳嗽是肺气上逆;外感邪气或者麻疹初期突然收没了,是邪气内陷;脾虚的泄泻是脾的阳气不升;自汗、盗汗是津液外泄。那么这个都会出现升降出入的这样一些病理改变,就是出现一些升降出入的病势趋向。那么相对于这样的升降出入的病势趋向,药物能够减轻治疗这样的一些病势趋向,那么就具有升降出入的或者就我们这里的升降浮沉的这样的作用的趋向性,那么慢慢地就产生了这样的升降浮沉的理论。

所以这个理论是在先秦时期就开始萌芽,在《内经》,在《神农本草经》当中都有所反映,但是没有上升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重要的药性理论。也是在金元时期,主要也是张元素在他的《珍珠囊》和《医学启源》当中,才系统的论述了具体药物的这个升降浮沉的一些作用趋势。并且在《医学启源》当中,张元素对药物的分类就用升降浮沉来分类。把它分成了春升生,夏浮长,秋降收,冬沉藏,这样一些类,用升降浮沉来对药物进行一些分类,至此,升降浮沉的理论就基本上具备,就成为了中药性能的一个重要理论。

所以我们前面讲《神农本草经》初步奠定了药性理论的基础,只是初步,它只有性、味和毒性三个方面。归经和升降浮沉它最后形成比较完整、比较系统都在金元时期,与张元素的关系都非常密切。

这是它发展的一个简单的概况。这里面也是介绍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也是含义,升降浮沉的含义,就是我们书上的第一部分。升降浮沉是用于表示药物作用趋向性的一种性能。首先给它定了这么一个性质,它是表示的概括的是药物的作用的趋向性;归经是概括的药物作用的部位;四气是药物作用对于寒热或者阴阳盛衰的一种影响;五味是作用在补泻敛散方面的一些特征。首先一个定位,它是表示药物作用的一种趋向性的。

然后把升降浮沉四个字加以具体的解释,升是上升,表示作用趋向于上;降是下降,表示药物的作用趋向于下;浮是发散,表示药物作用趋向于外;沉是收贮闭藏,表示药物作用趋向于内。把它作了一个简单的说明。然后就说这个升与浮,沉与降,往往很难截然区分,所以往往升浮并提,沉降并提。那么这个升浮和沉降呢,往往是一个不同的作用趋向,加以了适当的说明。另外按照阴阳来分,升浮属于阳,沉降属于阴,这个都很简单。那么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段。就是把升降浮沉四个字作了一个简单的解释。

要说明一点,就是在历版教材当中,或者在我们见到的很多中药学专著当中,对于沉的解释,长期以来就说沉是泄利。这个影响也很广泛,但是这个表述应该说和前人的本意是不吻合的、是违背的。因为我刚才说了升降浮沉的理论,本身就是哲学当中升降出入的理论在中药学里面的一个具体应用。升降是相同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所以说和升降出入的升降也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升降出入,出就是我们升降浮沉当中的浮,向外的、外出的、浮散的;升降出入的入对应的就是升降浮沉当中的沉。正如我刚才讲的张元素对药物的分类,秋是降收,冬沉藏,所以沉是一种收贮闭藏,是和向外相反的相对应的,是和出相反的入是一致的。实际上浮沉就是出入,浮沉出入,那么我们在水当中浮沉,也就是浮起来了,沉下去了,就是出去了,进来了,对于水面而言。从字义上来讲,它也应该是向内的,是一种收贮闭藏,这样子才符合古代的本义

所以从开始有统编教材一直到五版教材这个沉写的就是泄利。当时我当学生的时候,就不理解,所以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跟我的导师凌一揆老师提出来,我说这个可能不对,当时凌老也非常赞同我的观点。当然还有总论的其他问题,后面讲升降浮沉我还要讲。当时提出了一些讨论,后来非常赞同。后来在六版教材当中,其实我也参加了六版教材,因为当时是雷载权老师主编,当时我说一下改(过来)的时候可能牵一毛动全身,不要一下动。所以大家注意六版教材里面的沉保留了表示泄利和收贮,把两者同时都(写进去了),起一个过渡。我们现在就把泄利完全把它排开了,这样子才正确,才能够符合它的本义。这要说明这样一点,就是关于升降浮沉和升降出入的关系,这个在解释的时候和过去的书发生了一点变化。(本科学习很重要啊!)

还要说明一点,这个张元素建立的升降浮沉理论,它是建立在法象药理学的基础上的,当时提出这个升降浮沉的理论,主要指导临床养生保健和用药的时候,要顺应人体的升降出入的规律。当时认为人体也处于一种春升夏浮秋收冬藏的这样一个规律性,有这样一个节律性。那么用药的时候,尤其在养生的时候,我们要顺应人体的这种升降浮沉的规律性,用药的时候也要考虑,不要过分的伤害或破坏人体升降出入的这样一个规律性。由于当时的认识水平的限制,究竟人体在一年四季当中怎样升降浮沉?那么药物又怎样来影响这种升降浮沉?不但是当时不能解决,就是在我们今天,这个也是理想的一种愿望,也不能落到实处。

所以后来到了清代的中期以后,升降浮沉理论就完全演变转化为了一个药效学的一种理论。它是根据药物对于病势趋向的治疗效果,慢慢来认定这个升降浮沉。所以此前的升降浮沉,药物的升降浮沉往往是用法象药理学来认定。所以我们后面要讲,把什么根升梢降,诸花皆升,或者是药物的作用部位,或者是药物的性味、归经,都作为确定升降浮沉的依据。那是法象药理学当中的升降浮沉理论,它是成立的;在清代中期以后的药效学的升降浮沉理论当中,那些都完全是不成立的,或者是一些或然性的巧合,部分的相关。所以我们现在不能把它认为是影响药效升降浮沉的一些因素了,是后面专门要讨论这个问题。这个也是我们要学好升降浮沉理论,它从法象药理的升降浮沉转化为真正药效学的升降浮沉理论,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间,到现在也有明显的影响,我们要把它明确的区分开来。

  第二个问题,升降浮沉的确定,这里我们讲的确定是把它作为一个药效学的升降浮沉来讨论的。这个确定就是首先药物的升降浮沉倾向是与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的,就是这一个问题的第二段的第一句话,药物的升降浮沉的性质是与病势的升降出入的倾向是相对而言的。比如说中医理论认为咳嗽气喘是肺气上逆,那么杏仁能够止咳平喘,就能够减轻或者消除了上逆的这种病势,那么杏仁就是一个下降的了,就降了肺气,它的作用趋势就是降的;自汗盗汗是一个向外的病势趋向,比如说浮小麦、麻黄根它有止汗的作用,那么它的作用趋向就是向内的;感冒这个病邪由表入里,这个病势趋向是由里向外,是向内的,那解表药可以使这个表邪由里向外把它祛除出去,所以它的作用趋向就是向外的;脾虚的泄泻这个病势趋向是向下的,这个清阳不升,那我们用升阳止泻的药物和健脾升阳的药物,这个作用趋向就是向上的,那么就是相对于这个病势趋向。实际上这个相对于病势趋向都是由药物的作用,它的功效所决定的。

所以我们现在要来确定,要来分析药物的升降浮沉的这个作用趋向,往往是通过药物的基本功效,所以这个也不是要大家去死记硬背,也是通过功效,所以功效也是认定这个升降浮沉的一个核心。和归经一样,和四气一样,和五味一样,都是立足于这个功效。

所以我们书上在37页的最后一段,药物的升降浮沉虽然是与病势趋向相对而言的,也应当从药物对病证的治疗效应当中去认识。这是从理论上讲是这样,从最初的认定过程是这样。必须服用了药物以后,看这个病势趋向有没有什么改变,但是这些治疗效应是药物的功效产生的,现在我们对药物的功效已经有很深刻的认识。所以我们现在要来掌握药物的升降浮沉的趋向,就通过药物的功效就可以。所以一般来说具有解表透疹、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温阳补火、行气解郁、涌吐,有这样的一些功效它都是升浮的,作用趋向;反之,具有清热作用,具有泻下作用,利湿、安神、止呕、平抑肝阳、息风止痉、止咳平喘、收敛固涩、止血,这样的一些功效,它是沉降的。那么我们今后,如果考试要考大家哪一类药或者哪一味药它的升降浮沉趋向是怎样的?那么我们就从这些功效当中来分析、来认定。比如说一个题,在安神药、息风药、平肝药、开窍药当中,哪一类药它主要是表现为升浮的?那么肯定是开窍药。因为平肝药是沉降的,安神药是沉降的,另外的一类也是沉降的,所以都是这样子来分析。所以我们现在简单的记住这些功效与升降浮沉之间的关系,那么对于具体的药物我们还可以具体的讨论。

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知道,我们现在的中药学,为什么翻开具体的药物有性味归经、有毒性,不再标明升降浮沉,这是什么原因?过去的本草,在明清时候的本草都要写明这个药它的升降浮沉趋向是什么,现在不写了,把它省掉了,这是什么原因?它有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功效理论的发展。过去的本草没有功效这个栏目,对功效不完善,我们现在每一个药后面都有完善的功效。很多功效就已经反映出了药物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比如说发汗解表,发散风寒,宣肺平喘,那么这个宣、发散,那么都肯定是向外的。这个降逆止呕,降气止咳,降气平喘,这个是下降的了。升阳举陷,那么是上升的了。所以很多升降浮沉已经能够通过功效认识这种作用趋势,这是主要的原因。如果再写出来它的升降浮沉就显得重复。

另外升降浮沉这种作用趋势,非常典型的药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相当多的药物升降浮沉的趋向不明显。比如说消食药,这一类的药物,升降浮沉不是很明确。那么你作为一个体例,有的有,有的没有,不一致,这个也不好,这也是一个原因。

再一个原因,中药当中有很多药物是二向性的,它既能升浮,又能沉降。比如说我们要学的麻黄,它能够宣肺,能够发汗,能够祛风寒,这个是升浮的。但严格来讲,它的平喘止咳是一种沉降,是使肺气肃降,尤其是利尿是一种沉降。所以麻黄是一个以升浮为主,又有沉降之性。我们比如说桑叶、菊花能够疏散风热,就疏散风热而言,它是升浮的。但这两个药又能够清肝明目,又能够平肝阳,那么这个又是沉降的。所以它升浮当中也有沉降。这一类的药物非常多。那么如果我们要在这个药物的后面既写它升浮,又(写它)沉降,这和不写有没有什么两样。所以基于这样一些原因,从功效当中可以认定,加上有的药物升降浮沉很难认定,容易认定的二向性的又多,所以我们现在把它取消了。

所以相对来说,这个升降浮沉的理论它的重要性相对于四气,或者归经来说,也要次要一些,所以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是关于这个升降浮沉的确定的问题,这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第十二讲   中药的性能:升降浮沉(二)

毒性(一)

 下面介绍升降浮沉性能的第三个问题,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我们从前面的第二个问题升降浮沉的确定当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我们现在对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趋势的认定,是通过药物的功效,也就是它的一些主要的作用,这些功效相对于病势趋向而言,我们就可以从中确定它的作用的趋势。但是药物的功效是药物客观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药物的升降浮沉的性能,也是客观存在,也是与这个药物本身与生俱来的,但是在临床应用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人为的因素,给它施加一些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改变或者控制药物的这种升降浮沉。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当中就对这样一个问题作了非常精辟的总结,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所谓的“升降在物”,就是说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是药物本身客观具有的,就是刚才所讲与生俱来的;“亦在人也”,我们可以通过人为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范围内对这些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可以加以改变,这样使之我们在临床用药的时候就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也有更好的这种准确性。

通过哪一些人为的因素可以影响升降浮沉呢?就是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其实很简单,高度概括起来能够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人为的因素只有两点,就是炮制和配伍。

第一方面就是通过对药材进行炮制,它原来本身客观具有的升降浮沉性能可能会得到一些改变。比如说我们上次举的荆芥,它本身是一个祛风解表的药,它生用的时候,它是以升浮或者说浮散为主的,是一个解表的药、发散的药,但是我们用炮制的方法,把荆芥炒炭,炒成荆芥炭以后,荆芥的升浮的性质就减弱,甚至消失了,它表现出来主要是作为收敛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根据升降浮沉定义,它就应该属于沉的,是一种沉降的,有利于止血,那么它从升浮就变为了沉降。这个例子可以说通过炮制完全改变了药物的升降浮沉的趋向性。

在有的情况下,它虽然没有完全的改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或者减弱了,比如说大黄,它主要是攻下大便的,是一个泻下药,泻下作用还比较强,但是用酒来炮制以后,这个酒制大黄它的沉降性就降低了,所以有的时候用酒大黄在一些方剂当中,它就可以用来清上焦之热;生的,它主要是通下大便,作用在下焦,那么经过酒制以后,沉降性减弱了,但没有改变,大黄仍然是沉降的,只是沉降的性质不那么强。又如川芎是一个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药,如果用酒来炮制,酒制的川芎活血化瘀的作用会增强,那也就是它升浮的性质也是增强了,它也是没有改变,所以这个就是通过炮制。

前人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现象了,所以就非常重视,就提出了象我们书所说的,就认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多数药是这样,因为酒本身就是一个升浮的,姜,它也是一个解表药,尤其是生姜,所以能够增加一些被炮制的药物的发散作用,酒可以增强一些被炮制的药物的升浮作用,那确实是这样。但是我们不能把它绝对的理解,好象什么药用酒来炮制它都是增强了这种升提,我们前面也提到过的,比如说常山,常山它很明显的一个毒副反应就是涌吐,服用了以后,要引起强烈的恶心呕吐,常山用酒来炒,用酒来制,不是恶心呕吐这个作用增强,而是刚刚相反,而是降低了它的这种不良反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常山的涌吐的作用,所以它同样的是用酒来炮制,但它并不是完全是升提,对于常山来说,它反而是,就是使常山升浮的这个作用降低了,但这是一个例外。

姜对于很多药炮制,也是增强了发散的作用,但有的时候这个姜,比如说用姜来炒竹茹,姜汁来炒枇杷叶,那是增强它和胃止呕的作用,它也不是发散,也是增强的是它的沉降的作用,所以这些都有例外,我们不能把前人这样的一些结论把它绝对化。后面的“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同样的也是这样,可能也是部分的是这样的情况,需要正确地理解。这是第一种情况,就是用炮制的方法人为的来改变或者控制药物的升降浮沉这个性能。

第二种方法就是通过配伍。因为中药主要是使用复方,如果说一种沉降性比较强的药物和大量的很多味的升浮的药物在一起,那么这个沉降药物的沉降的性质就可能会受到制约,那么可能它就不一定能表现出来,象刚才讲的大黄,它本身是一个沉降性很强的药,如果它和很多升浮的药,比如说和荆芥、薄荷、防风这样的一些升浮的药在一起,就刚才讲的用于治疗上焦的一些风热病证当中也可以使用。

另外比如说少量的药和升降浮沉相反的大量的,就是从用量的这个角度来讲,它也是会有所影响,比如说麻黄,是一个升浮的药物,如果说与量比较多的石膏配伍在一起,我们今后方剂里面的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里面那个麻黄,它升浮的性质就受到了石膏的制约,石膏是清热泻火的药,主要表现出来是沉降的,所以麻杏石甘汤对于肺热咳喘有汗的,是热证又有汗,它同样能用,因为它浮散的性质被约束了,这个就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例子。

同样的道理,一味升浮的药和很多味的沉降的药,或者就是少量的升浮药和很大剂量的沉降的药配伍在一起,也会有这种人为的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它的升浮或者沉降的这样的性质,在今后的方剂当中,这种情况是比较多的。所以严格地来说,能够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就只有这两个方面,就是通过炮制和配伍。

但是在很长时间以来,在中药的文献当中,除了这两个因素以外,还认为很多因素可以影响药物的升降浮沉。第一,比如说四气五味,因为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当中就有这样的总结,认为寒无浮,就是寒性的药,没有升浮的,“寒无浮”;“热无沉,好象热性的药,没有沉降的;另外酸咸无升,辛甘无降,酸咸味的药没有升浮的,辛甘味的药没有沉降的。根据李时珍的这样一些结论,有的书里面就是说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也是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一个因素。首先李时珍的这两句话,比如说他这个“寒无浮”,寒性的药,没有升浮的,在实际当中是不是完全如此呢?我们今后学的第一章解表药,解表药的第二节就是发散风热药,发散风热药都是偏于寒性的,又叫辛凉解表药,它的药性总体偏向是偏于寒的,但是这一类的药,它都有发散作用、它都有升浮的这样一个作用趋势,所以“寒无浮”在实际当中可能并不完全如此;“热无沉”,也是这样,比如说我们今后在学攻下药当中,攻下药当中的巴豆就是一个大热性的药,不但是热性,而且热性很强,但是它在泻下药当中,可能它的泻下作用是最强的,也就说它的沉降性也是很强的,但它是热性的药,所以“热无沉”也是有例外的。所以基于这样的情况,有的书上就说李时珍这个“无”字,最好把它理解为多数不,或者多数没有,其实就为李时珍的这个(观点)来圆说,这样我认为没有必要。为什么没有必要呢?因为药物的四气五味,它是两种性能,升降浮沉是另外一种性能,这个性能它是平等的,是同一个等级,可以说它们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不能认为是影响的因素,反过来能不能说这些药物的升降浮沉影响了四气五味呢?为什么一定是四气五味影响升降浮沉?比如说这个“寒无浮”,姑且讲它成立的,认为是四气影响了升降浮沉,我说是因为它沉降,沉降了它不可能是温热性质的,可以说是升降浮沉在影响四气,或者影响五味,这个到底谁影响谁?谁是主?谁在次?大家都平等,所以不能成立,所以认为把四气五味作为影响因素,不管是从理论上或者实际当中,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果我们同学学了以后,寒性的药、升浮的(药)、温热的药、沉降的(药),还会有其他不少的例子。五味也同样,比如说刚才讲的“酸咸无升”,我们今后学的涌吐药,胆矾它的药味就是酸咸的,但是它能够引起剧烈的呕吐,升浮作用是很强的,从五味来说,也不一定酸咸的一定就是降,同样,有升浮作用很强的,那“辛甘无降”,辛甘,就比如说我们今后学的辛味或者甘味的,比如说发散风热药里面有的是辛甘的,它在升浮的同时也有沉降,比如说桑叶、菊花,或者葛根这一类,它们能够清热,能够平肝,所以在实际当中,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它们有一定的这种关联,有一定的相关,但是都不是一定的规律,所以没有必要把它作为一个影响升降浮沉的一个因素。

  另外从金元时候开始,第二种情况,就是从金元时候开始,根据《内经》的药物的“气味厚薄”,认为 “气味厚薄”也是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一个因素,有的人就提出了药物的“气薄者升,味薄者降,气厚者浮,味厚者降”,认为也能够影响药物的升降浮沉。但是怎么样来认定这个药物气味的厚薄?什么样的药叫气薄?什么样的药叫气厚?什么样的药叫味薄?什么样的药叫味厚?这个很难把握,所以就是从古以来这个认识很不统一,而且为什么气薄的就要升、味薄的就要降?那么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解释。所以这个说法就是“气味厚薄”影响药物的升降浮沉在金元时期这一段时间比较盛行以外,在当代的《中药学》当中已经很少提到,所以我们在阅读过去的文献的时候,我们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现在也是一个有待于研究的问题,因为现在对前人的这个意图为什么这样讲?还搞得不是很清楚,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前人把性状当中质地的轻重也认为是一个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认为轻的药升浮,重的药是沉降,“轻者升,重者降”。比如说在《本草备要》的序例里边都有这样的一些说法。但是在实际药物当中,轻的(药),有升浮的,同样有沉降的;质地重的(药),有沉降的,当然也有升浮的。比如说比较轻的药,可能在植物药当中比较轻的,就是我们今后在利水渗湿药当中要学的一味药,叫做通草,通草是植物的茎髓中心的部分,它是白的,就象那粉笔一样白的,轻就象那种塑料泡沫,非常的轻,比如说你方里面开个10克,那可能就是一大包,可能在一般药材里面,没有比它再轻的药了,但是这个药的功效是什么呢?是利水的、是利尿的,利水渗湿、利尿通淋的,它的作用趋势是沉降的,它这么轻的药,它并不升浮;在泻下药当中的,比如说芫花、番泻叶,也是质地很轻的,但是这些药的泻下作用相当强,都是沉降的。所以药材的轻重,尤其(是)轻的药,它不能说都是升浮的。重的药,我们从表面来看,今后很多安神的药、平肝的药,确实是比较重,都是矿物药或者动物的甲壳,可能这个有很明显的相关性,但是也并不绝对,象我刚才讲的胆矾,含水的硫酸铜结晶,本身就是矿物药,质地很重,但是它是升浮的,它能够引起剧烈地恶心、呕吐,所以质地重的,虽然很多是沉降的,但是确实是存在例外的。所以把质地的轻重完全和它的升降浮沉这样子联系起来,认为是一个影响的必然因素,也是有一定的问题的,我们现在也不能这样子认识。

另外就是根据入药的部位,张元素还提出了一个“根升梢降”,根和梢。他指的什么是根呢?就是“入土者为根”,就是往泥土里面生长的那种植物根的那个生长点,最下边的这个认为是沉降的;根和茎相连的那个部分叫做梢。从植物的生长情况来讲,那个根是往下面长,它有往下的这样一个特性,接近于茎的地方,它有个趋光性,它要向上,确实它表现出向上,这是它的自然特征,但是把它作为影响升降浮沉的一个因素也不确切。但是这个对现在也有影响,比如说在一些处方里面,在利尿的方当中,比如说导赤散要用甘草梢,现在我们有的人还津津乐道,有的文章上还说,为什么用甘草梢在导赤散里面?这个非常有道理,因为它(擅)长于利尿。但是我要问比如说这个写文章的人,你对没对比过,甘草的梢在什么地方?比如说就是生长点那个0.1个厘米,或者0.5毫米,或者1公分,或者5公分,哪一段算梢?只是那么一点吗?因为甘草本身根是很长的,怎么来区别它这个根和梢的问题,怎么来区(别)?就是能够定,比如说往泥土里面生长的那5公分,我们姑且把它定为梢,它向上5公分是不是做过同等情况下的利尿作用的对比?我想没有人做过,那么凭前人的推导的一句话就认为是非常合理的,那可能未免主观了一些。所以尽管前人有这个“根升梢降”,我们同学学了以后要知道,当时张元素指的根和梢是什么意思?根就是往泥土里面长的那一点梢就是连接茎的接近地面的那个部分,他认为是有升降这种区别的。(这个内容与好象应该是根降梢升!)

所以现在有的人认为那个人参的芦头,就是那个人参根和茎连续的,每一年生长了留下的一个那个残基的那种地方叫人参芦。所以古书上就推导,就认为这个是升浮的,所以认为它要引起呕吐,说它有涌吐的作用。但是现在有人做过实验,根本没有涌吐反应,就是用人来做试验,也没有发现有这样子一个作用,实际上它都是来源于“根升梢降”这样一个理论影响而推论出来的一些说法。由于质地轻重和入药部位的上述关系,就比较盛行的认为花类的药很多都是升浮的,果实类的药,在植物药当中它比花叶要重一些,所以有的地方就提出了一个“诸花皆升,旋覆独降”。我们今后在化痰药当中要学一味花类的药叫做旋覆花,是一个菊科植物的花冠,黄色的入药,因为它有止呕的作用,止呕是一个沉降的作用。其实旋覆花它是一个祛痰作用很好的药,它能够帮助呼吸道的痰把它咯出来,实际上这个祛痰应该说是偏于升浮的,旋覆花本身沉降当中也有升浮,所以“旋覆独降”,就止呕这一点,那么它可能是事实,但是其他的花是不是都是升的?我们今后学了所有的药以后,就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如果我们仔细地统计一下,花类药当中升浮的是少数,沉降的是多数,而且大多数,那么升浮的花类的药,一个就是菊花,一个就是辛夷,辛夷是以花蕾入药的,它是解表药,有升浮的作用,而且菊花是在升浮当中还有沉降,不完全是升浮。我们在其他章节要学的花类的药,比如说芫花,刚才讲了是泻下的药,是沉降的;凉血止血药的槐花,应该是沉降的;止咳平喘药当中的款冬花,是沉降的。如果我们认真地把这些花类的药,比如说夏枯花、密蒙花这些,密蒙花是清肝明目的,夏枯花也是清肝热、明目的,这些都是沉降的,夏枯草本身就是用的花。所以我们在今后要学的药当中,花类的药,沉降的是占绝大多数,所以“诸花皆升”这个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诸子皆降,蔓荆独升”,蔓荆子是一个解表药,好象认为升浮是对的。其他的种子类的药材是不是都是沉降的?那并一定。比如说我们解表药当中的苍耳子,它也是升浮的,它是种子类的,胡荽子、韭菜子、丁香、小茴香、胡芦巴这些都偏于升浮,它都是种子类的、果实类的,所以“诸子皆降,蔓荆独升”,也是很有问题的。

所以有一次有一个地方的一个卫生局考医生资格的考试,就出了一个“什么皆升,什么独降”?有一个学生来问我,我说我做不起这个题,如果他说李时珍说怎么怎么,我就能填,因为要说客观事实是不是这样,那我就不能回答,因为客观不是这样子,这个题我就做不了。那么我们通过这样一些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前人所涉及的气味厚薄或者四气五味,或者入药的部位,或者质地的轻重,作为影响药材升降浮沉的因素,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现在教科书上,我们就没有把它作为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至多有些是应该说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绝不是一个影响的因素,更不是确定的依据,这些都是供大家参考的一些内容。这是关于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要求大家掌握的内容很少,就是那两个方面,炮制和配伍。至于后面谈到这些,是因为经常大家都能够看得到的一些说法,为了大家今后看到了以后,自己有一个个人的观点,有一个正确的评判,那么我们就给大家作了一些补充,这些补充不一定大家都要掌握,能够知道多少知道多少,以后会慢慢地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升降浮沉的第四个问题就是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在我们书上的39页,就是两方面的意义。第一个,临床的医生可以利用药物的升降浮沉的性能纠正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比如说这个咳嗽气喘,是肺气上逆,那肺的清肃下降的功能失调了,我们就可以利用一些能够清肃肺气的药物来治疗这个咳嗽气喘,来降肺气。如果呕吐呢?那是胃气上逆,我们就应该用一些能够降胃气的药来缓解呕吐,这个就是改变了升降浮沉的病势趋向,这是一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我们书上的第二,顺应气机的趋向,因势利导,祛邪外出。比如说我们在偶尔的情况下,尤其是一些儿童,自己不能克制自己,那偶然之间,饮食太过,吃得太多了,很难受,胃气它就想通过呕吐的方法,把多吃进去的食物把它吐出来,然后使胃避免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其实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应,这个时候的气机的趋向性它就是试图要通过呕吐来排出多吃进去的食物,但是在吐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点有涌吐作用的药物来因势利导,让他把多吃的食物吐出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对于表证也是如此,感受了表邪以后,表邪有由表及里的这样一个趋向性,这个时候人体正气就要奋起来反抗,要祛邪外出,当人体的正气还不能完全祛邪外出的时候,我们就用一些解表的药,能够发散的药,来因势利导,来协助人体的正气把这个表邪祛除出人体之外。

所以高度概括起来,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就是我们书上这两点:一个就是纠正气机的升降浮沉,升降出入的失调;另外一个因势利导,祛除邪气。(这个可以用作人体完美的论述!)

所以这个内容是很简单,但是还要说明一点,就是在前面提到过,因为张元素开始确立的升降浮沉理论是立足于法象药理学的,所以在当时的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比如说在张元素、李东垣的一些论述当中,李时珍的论述当中,《本草纲目》在序例里面,在论述升降浮沉的时候,就告诫医生,使用药物的升降浮沉的时候,就“必先岁气,毋伐天和”,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要考虑到人体的升降出入的规律,就是有一定的升浮节律,用现在的话来讲,我们不要任意地用药物去破坏它,要顺应、要保护人体的这种规律性,所以使用药物的时候,尤其是在养生、保健的时候,“升降浮沉顺之,寒热温凉逆之”。寒热温凉是用于祛邪治病的,所以它要和疾病的性质相反,寒性的病要用温热的药,温热的病要用寒凉的药,所以“寒热温凉逆之”,“升降浮沉顺之”,顺什么?就要顺应人体的这样一个自然规律,不要去破坏它。

这个非常有道理,但是关键就是我说过的就是人体的这个规律究竟是怎么样的?它怎样“春生、夏伏、秋收、冬藏”,我们现在不清楚,不但当时不清楚,现在都不清楚。那么不清楚药物又是怎样来顺应?怎样才不破坏?这个也是一个理想当中的用药的一个要求,也是我们有待于研究的课题,正因为当时的升降浮沉的理论是立足于法象药理学的,所以刚才我讲的来补充的那些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如果我们站在法象药理学的角度,完全是正确的,因为比如说轻的,它本身就升浮的,重的本身是沉降的,那是它的自然特征、自然属性。这个花叶是向上的,是轻的,根比较重,是在下的,都是自然的状态。但是和药效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们现在讲的升降浮沉理论已经从法象药理的理论完全演变为药理学的理论,所以在用法象药理学当中的一些观点来说明现代的升降浮沉的理论,当然是解释不通的,也就是问题存在的关键。如果我们在学习升降浮沉理论的时候,尤其是我们在钻研的时候,把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升降浮沉理论,把它分开来,当然这个不是绝对,在早期的升降浮沉理论当中,也有立足于药效的,在我们今天的升降浮沉理论当中,也还有掺杂有法象药理的因素,比如说昨天说过的重镇安神的问题,其实也是因为它重,就能沉降,就能使心神安定,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它不能完全截然地分开。但是我们大致把它分开了以后,影响因素、临床意义,我们就不管法象药理学当中的内容,那不是我们现在要研究、要探讨的内容,我们现在只探讨作为一个药效学的升降浮沉的理论,所以它的影响因素也就只有那两个方面,它的临床意义也就没有那个顺应四时的问题,但是我们对这些内容现在还不能完全地否定,只是我们现在在初步学习的时候,我们把它立足在药效,因为我们一开始的定义就是这样定的。升降浮沉这个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沉是收贮,闭藏,这个确定它是相对于病势趋向的改变,人体服用了药物以后,病势趋向得到了缓解、得到了治疗,从这个方面,本身就是从药物的药效作用当中来研究的啦,所以我们整个升降浮沉理论这四个部分我们最好都不要涉及法象药理的内容。这是关于第四节,升降浮沉我们就做这样一些简单地介绍。

  下面第五节,毒性。在过去这一节叫有毒无毒,现在我们把它改为叫毒性,都可以。药物的毒性,那也是中药当中很古老的一个药性理论,因为我们在讲本草史的时候就谈到了,人类的早期是在寻找食物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偶然的遭遇,要产生一些中毒情况,所以对食物或者药物的毒性很早就有所知道,慢慢地就形成了毒性的理论。所以在早期的医药文献当中,对毒性的论述也是比较多的。

  在这一节当中我们介绍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也是介绍毒性的含义,就什么是毒性?简单地讲,毒性就是药物对于机体的伤害性,毒性是对机体的伤害性,就我们书上的第一句话。这种药性是用来反映药物安全性的一个性能,这个药安不安全?安全性有多高?这样的一种性能,毒性就是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怎样伤害呢?那就是后面,它可能会造成脏腑组织的损伤,或者引起功能的障碍,使机体产生病理改变,甚至于死亡。这种伤害性就表现在这里,主要表现在这(些)地方。一个是对于脏腑组织的损伤,比如说有的腐蚀性的接触了皮肤,造成了皮肤的腐蚀、溃烂,如果误服了以后造成了胃的腐蚀损害,这个就是对组织损害;另外就是功能障碍,使原有的生理功能失调,当然包括现代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物质的一些变化,可能都包含在内,不管是组织的损伤,或者是功能的障碍,都是会产生病理的改变,这是比较轻的,重的就导致死亡,所以后面的几句话就是解释这种伤害性的。所以什么叫毒性?这个很简单,在中药里面,就是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由于(有)毒性的药物在中药里面就称为毒药,能够造成机体伤害性这种药性的就叫做毒性。这种毒性如果是因为大量的进入了人体,很快地产生了毒性反应,这种称为急性中毒;如果是少量的慢慢地进入人体,在人体内积蓄到一定的时候才表现出来这种中毒的反应,这种叫做慢性中毒。在我们中药文献里面,过去记载的比较多的是急性中毒,这个也容易发现,也容易观察,所以认识比较早,也比较重视;但是一些慢性中毒,自古以来就存在,但在这个方面还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

另外在毒性的含义里面,还要注意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不管毒药或者毒性,自古以来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以我们要搞清楚广义的毒药、广义的毒性和狭义的毒药、狭义的毒性。广义来讲,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不论)什么药?只要是药它都有偏性,所以古人把所有的药都称为毒药,毒药这个偏性就称为毒性,这种毒药就是广义的毒药,这种毒性就是广义的毒性,广义的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广义的毒药就是所有的药物,这个在(《周礼》)里面有论述。那么这个狭义的呢?就认为容易造成人体的伤害,而且在临床使用的时候,发挥治疗的量和产生毒性的量非常接近,稍微不注意就引起中毒反应,这样的药把它称为毒药。就是容易引起中毒的、容易造成机体损伤的这一类的药,把它叫做毒药,这种伤害性称为毒性,这个是狭义的毒药和毒性。

广义的毒药和毒性,在本草文献里面,强调多的是后者,就是狭义的,所以从《神农本草经》开始,《神农本草经》把药物的毒性有无作为一个分上中下三品的一个依据,这个毒就是狭义的毒,所以从《神农本草经》开始一直到现在,常常在有的药物后面就标明有毒,或者有大毒,有小毒,这样子的一些标示。那么(有)这样的标示的药物,都是指的狭义的毒药,所以在实际当中人们高度重视的是狭义的,那这有什么好处呢?因为狭义的毒药很容易损伤机体,稍有不慎就引起中毒反应,这样子对于使用这一部分药物的时候,确保临床的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强调狭义的毒药,对于保证用药的安全,这是有积极的意义的。

但是过分的强调狭义的毒药和毒性,那就给一部分人造成一个错觉,凡是没有写明有毒的、有毒性的,好象就认为完全没有毒,用量就越来越大,所以在临床上往往就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个就是过分强调了狭义的毒性。如果说过分的强调广义的毒性,那就分不清安全性高的药物和安全性低的药物,那同样在临床上用药的时候不安全,但是药物的毒性如果作为一个性能的理论,应该是广义的、应该是普遍性的。所以我们从中药药性理论这个角度、从中药性能这个角度来强调毒性,应该强调广义的,应该一般的药物都是有偏性的,都是在一定的情况下,都是有毒性的,因为它作为一个药性的理论应该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在对于具体的药物,我们又要强调狭义的毒性,这样子对于保证安全用药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我们在第一个问题中药的含义当中,除了要求大家(掌握)毒性这个定义以外,这个我们后面还会讲到,帮助大家增强这个认识。更重要的就是要分清毒性和毒药它的狭义(和)广义之分,而且在研究一些古代文献的时候,如果出现了这个毒或者毒性、毒药,我们能够把它区别开来,在这个地方它指的是什么意思?比如说《周礼》“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这个毒药就是广义的;《神农本草经》提出的药“有毒”、“无毒”,这个就是狭义的,等等。两者都强调,它各有利弊,我们都应该加以重视。休息一下,下节课再介绍。

第十三讲   中药的性能:毒性(二)、小结

下面是毒性的第二个问题,影响毒性的因素。在临床使用药物的时候呢,影响毒性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有一种因素是重要的,这个如果不讲,可能同学们都会意识得到,那就是用量

这个药物的用量,(为什么)是影响毒性最重要的第一因素,因为自古以来,很多有毒的药,而且是剧毒的药,毒性很大的药,只要你控制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它也是安全的。比如说这个砒霜,可能是中药里面毒性最大的,临床也是可以应用,而且能够对一些病证取得疗效,也不会中毒,那么关键是量要掌握好。另一方面呢,很多文献上没有谈到有毒的药,如果用量过大了,也会造成中毒。有的书上讲,就包括水,喝的水,如果摄入太多,也会造成水中毒,它也是不安全的。所以什么物质进入体内都有一个量的问题。大家对这个影响毒性因素的第一因素,使(用)量一定要认真地注意。

有人作过这个统计,在七十年代,就是20多年前,有人统计过,并发表文章,就是从建国以来,这二三十年间,在全国的医学杂志上报道了发生中毒反应的中药有112种。这112种呢,有毒的相对还要少一些,这些药当中,《本草纲目》认为这个没有毒的有30种。这个《全国中草药汇编》,没有写毒性的,也是认为无毒的,有18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药典》里认为没有毒的有21种,这样加起来有60多种,占了一半还多,这个就是因为过分的强调这个狭义的毒性和毒药,那么凡是没有写明有毒的,都认为无毒,那么这个量就用来越来越大。

比如说这个报道当中,有一位就是用了40克红参,人参是一个大补药,用量大了,用40克来剂汤,引起了死亡,这个是在《浙江中医杂志》上的报道的一个例子。还有用艾叶,今后温经止血药当中要学的,不知道它的浓度是多少,一次喝了五百毫升,也是很快的导致死亡,这个是《中华内科杂志》报道艾叶(中毒的)。另外也是一个补虚的药五加皮,也是用了超过常用剂量的几倍,也是造成了中毒、严重的中毒,象这种情况很多。比如我们前面谈到的关木通,过去没有记载它有毒性,近年来关木通造成功能损害的,这种毒性反应的,国内国外,都有很多发生,所以从这就能清楚的看到,就是这个量,刚才讲的这个砒霜如果量小的时候,古人把它用来治疗寒哮,就是哮喘里面的虚寒证效果相当明显,现在很多还用来治疗急性白血病,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那么这样的有毒的药,就是通常用量,那么除了这个用量以外,其它影响毒性的因素就很多,比如在40页我们这个第二段里面提到了药材的品种、质量、生产、储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药是否对证及患者的体质等等,这些都是影响的因素,同学们初学,就简单的就这个问题作这样的一些认识吧。就说影响药物毒性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用量。用量小,毒药也安全;用量大,无毒的药也不安全。

除了这个因素以外呢,还有其它很多的因素,那么这些因素的影响呢,我可以举一些例子,供大家学习的时候参考,但不一定要求大家记住这些例子。比如说在临床上,使用药物的时候是否对证,辨证是不是准确,该不该用这个药物。比如说临床就发现用这个附子,如果是虚寒证,那就不容易中毒,那么实热证、热证同样的量那很可能造成心脏的毒性反应,比如说引起这个传导阻滞这样的一些问题。所以这个辨证是否对证,这个在动物实验当中也是证实了的,就是辨证是否准确,就是用药是否准确的问题。

再一个就是药材的品种,就是这个反复多次提到的这个关木通。我们前面也谈过这个木通有白木通、有川木通、有关木通,古方里面笼统只写一个木通,但是古方用的木通,基本上都是白木通,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用川木通了,有人分析因为这个川木通呢,在清代的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川木通的图绘的非常精美。一些植物学家通过它的图,就可以判断它的品种,画得很好,后来把这些图移植到了一些本草书上,估计与这个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很多地方就开始使用这个川木通。所以这个川木通从清代开始,就代替白木通广泛的使用。这个关木通是近年来,才慢慢地使用广泛,当然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新药研究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我这里不详细讲了。过去本来不是用关木通的(处方),也用起了关木通。

就是因为这个品种,比如说还有我们谈的贯众前面讲到了依据过去的调查,《中药大辞典》上面(有)六个科的三十多种不同的蕨类植物,那么比如说其中的绵马贯众,就有明显的有神经毒,尤其对视神经有明显的损伤,如果说品种不对,可能就会出现。那么这个关于贯众的问题,介绍这个药的时候,也会谈到。(这个我第一次听说)

我们以后会有很多药物,比如说这个大戟、京大戟和红大戟,过去都作为大戟用,那么这个京大戟(的毒性)也是比红大戟要大一些。如果用得不准确,那么也会产生这个中毒的反应。防己有汉防己和木防己,木防己呢也是马兜铃科的植物,也有肾毒,那么误用的时候,或者用量过大了,也会造成肾功能的损伤。所以中药的品种,我们前面之所以要强调,与这个毒性、这个疗效,也有密切的关系。

另外这个药材的质量,包括产地,同一种植物,现在发现因为产地不一样,有的药物的毒性不一样。比如说这个乌头,现在发现海拔越高的,乌头的毒性越强;海拔越低的,毒性要小一些,但是它在植物上是同一个品种,但是毒性不一样。这个云南藤冲的附子,有人作过对比,毒性比四川的附子毒性要大18倍,这是杂志的报道,也是同一个品种。

另外这个采集,采集的时候不注意,比如说寄生,今后我们学这个祛风湿,又能够补肝肾、健筋骨的一个药。寄生它是寄生在其它的乔木上,不管桑寄生和槲寄生。有的寄主就有毒,那么采了这个寄生,也就有一定的毒性。比如说这个寄生,寄生在马桑树上,那么采的这个寄生一定是有毒性的,使用的时候就会容易造成中毒。

就包括蜂蜜,蜂蜜是个补虚的药,与花粉的来源,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有的花粉来源于有毒的植物。有的地方,满山遍野是黄的杜鹃花,白色的杜鹃花,那么黄色的杜鹃花呢绝大多数就是我们《神农本草经》的一个药、经典药叫羊踯躅,毒性很大的,它的花粉也会有毒。白的杜鹃花粉里面也有一定的毒性,红的毒性很小。所以如果说在那样的一些山上,它全是(从黄色)杜鹃花采的花粉酿的蜜,那么这个蜂蜜也会造成人的中毒,所以这个就是采集的过程当中(的不合理)。

那么储存、保存如果就是不合理,那也有可能造成中毒。我们今后要学的一种矿物药叫轻粉,轻粉是二氯化二汞,氯化低汞,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呢,一直有一个避光保存。为什么要避光呢,因为这个氯化低汞,二氯化二汞,见光的时候,它就生成了氯化高汞,氯化汞析出汞,那么都是剧毒的,汞和这个氯化汞,氯化高汞就毒性更大了。那么就是储存的原因。有时候我们储存如果不恰当,很多都霉变,产生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一个致癌性很强的一种物质,那么也会增加药物的这个毒性,使用不安全,所以在储存当中,也会影响这个药物的毒性。

另外就是炮制的方法。譬如说这个有的药物不能用火来制,比如说朱砂、雄黄炮制不合理,用火的方法来炮制了,那么分别就生成了,或者生成了氧化砷,雄黄就变成了砒霜,朱砂就变成了水银,那么都生成的是一些剧毒的一些物质,还有炮制用的一些辅料,比如说在过去这个70年代,四川加工附子的时候就出现过,因为四川加工附子就要用这个盐卤,加工盐剩下的这个卤水,里面是以氯化氨这些为主的化学成分的一种液体,要用来泡这个附子,可以降低毒性。但是在有一年一个地方的加工,它就用了另外地方的盐卤,过去没有用过的,那后来就造成了很多人服用了这个附子中毒。当时造成这个退货,当时一追查原因呢,发现那个盐卤里面,氯化钡的含量非常高,那么传统用的这个盐卤里面呢,几乎不含氯化钡,或者氯化钡的含量非常地低,这是因为炮制的时候,所用的一些辅料不合理,把有毒的一些成分带到了药材当中去,所以它也影响了药物的毒性。

另外这个剂型和给药途径。例如这个乌头、附子如果作为汤剂,那么它高温煎煮,它的乌头碱呢,容易水解生成了乌头次碱,最后成为乌头原碱,那么它的毒性可能只有原来的二千分之一,毒性很小了,就比较安全。如果这个乌头、附子作为丸散剂,不加热,里面的乌头碱没有被水解,那可能很小的量,就容易引起中毒。同样的一味药,它不同的剂型,是否经过高热处理,它的安全性完全不同。

那么现在我们中药里面有了这个注射剂,那过去很多没有毒性的(药),通过注射的途径给药,可能就有毒,比如说桔梗,祛痰的药,非常安全,没有毒性,如果把桔梗作为一个注射剂,那就产生严重的溶血反应,里面的皂苷就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这个给药途径啊、这个剂型啊,也会影响(毒性)。

配伍,我们后面要讲十八反,那么就是有的药配伍在一定的情况下,毒性增大了,没有毒性的,产生了毒性,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配伍的量的问题,在一定的量的比例,有的没有毒,或者改变了这个配伍的相互的量,它也会有毒,所以,这个都是非常奥妙的。

另外就是这个患者个体的差异。比如说砒霜,一般的人用个十毫克左右,应该是基本安全的,但是有的人服一毫克,就引起严重的中毒反应,也就是个体差异造成的。有一百个人、九十九个人,这个成人服十毫克的砒霜,可能都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或者中毒反应,但是那个人他就出现了特殊的情况。所以举这些例子就供大家参考,就说这个很多环节都会影响到药物的毒性。具体的内容同学们不必记,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些因素,但是最强调的呢,就是它的用量的问题。

下面呢介绍第三点,就是正确的对待中药的毒性,怎么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现在有的人有这种说法,因为中药是天然的药,(所以)中药是无毒的,这个还非常盛行,尤其我们在一些药品的广告当中,经常看到有“纯中药制品没有毒性”(的说法)。这个呢,实际上是一个商业性的宣传,不符合客观实际。我们前面学了这个毒性,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在中药(学)里面都强调中药作为一个药物它是有毒性的,而且还强调这个毒性的广义性。凡是药物都有偏性,都有毒性,这个和现代的观点也是一样的,现代的这个《普通毒理学导论》,有这样一本书,《普通毒理学导论》,就提出药物如果说用于健康的人体,和非适应症的患者,那都是有毒性的,任何一个药物,它是讲的西药,我想这个对中药也应该适用。就是一种药物,它用于健康的人体,他本身没有病,因为药本身有偏性的,它造成了新的偏性,这个就是广义的毒性。用于非适应症的病人,这个病人他不适合于用这种药,你用了很容易产生毒性反应,对中药也是如此。所以针对这个中药是天然药,而且中药不完全是天然药,我们在讲第一节或者讲过了,也有化学合成品,尤其是矿物药,矿物药的化学合成品,多数是有毒的,而且有的毒性还很大。那么就天然的这一部分而言,它也是有毒性的。所以我们要充分的注意,这个说法作为商业性的宣传,那么它是它的宣传,我们学了中医、中药,我们要有正确的看法,所以这个中药的毒性是存在的,有的还很严重,近年来这个药物中毒的报道,经常都有发生,所以我们要注意,就包括一些补虚的药。

70年代就是刚才讲的这个人参,好象我有一次看这个《新中医》,广东的这个杂志,好象在那一年以内,报道了,就是当地有一个习惯,新生儿降生了以后就喂一点人参水,主要是红参,因为喂多了,爱之愈切,害之愈深,那么就产生了中毒,结果两例死亡,一例抢救了很长的时间。那么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平常我们认为很安全的药,有的很多作为食品的。比如说火麻仁,火麻仁可以作为食品,有的高山,把火麻的油脂作为植物油作为食用的植物油,那么用量大了,有一个工矿里面就用火麻油来炸油条,早餐吃了油条,职工里面很多、几十个职工中毒,就是因为量太大了,本身就是食品,药食两用的,它也有这种中毒的情况。所以我们第一要不同意这个中药没有毒性,天然药没有毒性这个说法,要正确地对待,中药是有毒性的。

第二种观点呢,就是既然它是个毒药,为什么还要用它,干脆把这些药取缔了。那么针对这种观点,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呢,就是在中药狭义的毒药当中,有很多有比较强的医疗作用,而且有的这种医疗作用还是不可代替的,其它没有什么药好代替,在中医的临床上非常重要,比如我们今后要学附子,附子就是一个有毒的药,而且毒性还比较大,但是附子回阳救逆,在中药当中可能没有另外的一个药能够取代它,所以在传统的临床治疗这个亡阳证往往以附子为第一要药,为君药,而且用量还比较大,么能够收到很好的临床疗效,这个不可取代。就是现在认为这个毒性最大的这个砒霜,长期以来,很多人都是呼吁要把砒霜这一类的药淘汰了、要取缔了,但是正要准备国家要宣布淘汰的时候,发现了它对急性白血病有治疗效果,而且现在国家还资助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够深入的把它研究下去,还可以继续的使用。比如说以后我们外用药当中学的升药,就是氧化汞,它在拔脓祛腐方面也是没有药可代替的,而且我认为是中医外科的一个优势。比如说有的痔漏,有一个漏道,如果用手术的方法,那么就要有一个很大的切口,这个损伤就很大,而且这个效果也不一定很好。但是中医的痔漏科的医生,少量的掌握的非常好,就用它的腐蚀性,把它漏管里面的坏死的肌肉腐蚀掉,新生的肉芽组织就愈合了,漏管就消除了。这个避免了手术的痛苦,费用也很低,病人的痛苦也很小,临床的效果也非常的理想,这些都是我们在临床能够亲眼见到的,就说这些中药的很多的毒药,这个有它的利用价值,有特殊的疗效,所以还不能完全把它淘汰掉,所以这是针对既然是毒药为什么还要用的这个观点,我们应该这样子对待,这是第二点。

那么第三点呢,是目前最普遍的一个不良倾向,这个最重要,目前最普遍的一个不良倾向。现在就是凡是这个狭义的毒药,在书上或者药典上注明了有毒的,用量越来越小,医生都胆小,为了安全,安全是安全了,但是小到了这个有效剂量以下,成了一个无效的量了,没有用,就包括我们这个很多书上写的砒霜的最小用量一个毫克,那一个毫克应该是一个试探性的剂量,不是一个有效的剂量。有的比如说这个附子,用一、两克附子,这个应该说达不到回阳的或者补阳的这个效果,要有都非常微弱。现在就是对于这个狭义的毒量,用量都越来越小,小到了这个有效量以下,只注意安全,忽略了有效性,那么这个也有违用药的目的。另外一个倾向性呢,就是对于没有标明毒性的药物,用量越来越大,大到了超过了常用剂量的很多倍,达到了这个中毒剂量。所以我刚才讲的这个剂量的时候谈到了一百一十多种药物的中毒的临床报道当中,很多是文献上没有注明毒性的。比如说人参用四十克,那怎么不中毒,新生儿刚生下来,耐受性很小,你人参水喂多了,那肯定严重的中毒,所以这个倾向性一定要把握记住。

那么要正确地对待这个狭义的毒药,和这个没有注明毒性的,就是我们书上说的,要有这么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有毒观念,无毒用药”,就是第三段,正确对待中药毒性的第三段第一行有那么一句话,“有毒观念,无毒用药”,我们在使用药,要开处方的时候,不管是狭义的、或者广义的,我们都要牢牢地想到药物可能是有毒性的,可能会造成中毒反应,尤其是狭义的毒药,要高度的重视,但是对于这些药物,不能因为可能会有潜在的中毒的危险,我们就不用它,在用的时候,我们要无毒使用,要确保用药的安全,要把它控制在中毒以下的这个用量范围内,两者兼顾,既要确保有效性,也要保证安全性,那么这个才是使用药物的正确的观点,也是正确对待中药毒性的最重要的一个态度,这是第三。

那么要正确对待这个毒药,用药的时候呢,我们就要非常小心,所以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就提出了对毒药,“先起如黍粟”,就是小米,那么一点点,“病去即止”,好了就算了。如果“不去倍之”,再增加一点。“不去十之,取去为度”,慢慢地增加,递增的方法。《内经》也说了“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我们在这个服用的量上,由小到大,那么使用毒性越大的药,临床用的时候,越不要过量,也不要过长,这个对于确保毒药用量的安全,这个古人的告诫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种给药的方式,慢慢地积累,不要过量的这种要求,也是我们现在临床上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这(也)是正确对待中药毒性的第三点。

那么第四点呢,就是在文献当中,记载的狭义的毒药,绝大多数是可靠的,但是也有不准确的地方,所以我们对中药的毒药,不能完全以文献为准,我们还应该结合现代的临床和现代的科研进行认真的研究,比如说很多药,在古代的文献上没有认为它毒性,比如象细辛、刚才的关木通,实际上它有毒性,不能因为文献没有记载就认为它无毒。我在讲《本草纲目》和《本草纲目拾遗》的时候,说本草上就认为铅丹是没有毒性的,马钱子没有毒性的,那么实际上铅丹和马钱子都是毒性很强的。在《神农本草经》把丹砂放在上品的第一位,认为是无毒,可以久服的,可以补虚的,可以养生的,但是这个硫化汞其实也是有明显毒性的,所以古代文献记载的有些没有毒的药物,可能是有毒性的,这个我们尤其要注意,但另一方面呢,古代文献上记载的有些药物一直认为它有毒,但其实它没有明显的毒性,或者它毒性非常小

比如我们在驱虫药当中要学一种药雷丸,打雷的雷,膏丹丸散,丸剂的丸,雷丸它是一种菌类植物,和茯苓、和猪苓一样,菌类植物。这个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就记载它有毒性,有毒,但是我们在当代的临床上呢,用雷丸一般是作散剂,不作汤剂,这个散剂,很多人每一次服用二十到三十克,临床上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因为这个雷丸驱虫,就要这么大的量,这么大就能驱虫,而且效果很好,没有见到明显的不良反应,更没有见到毒性反应,那么它的成分现在来说,它是以多糖为主的,另外有一点雷丸素是一种蛋白酶,都不是毒性成分,没有发现有毒的化学成分,临床上也没有发现明显的中毒,但是从《神农本草经》一直到我们的教科书,所以有的临床医生搞不清这个问题,在处方里面写雷丸的时候,胆战心惊地不知道要写多少克,好象写个三、五克,这个就是有毒的药,到底什么后果,心中无数,实际上呢,严格讲起来,我们应该认为它是一个无毒的药才对,每一次服用散剂服到二十克以上没有不良反应,可能服人参都有不良反应了,但它这个药没有,但不能老是认为它有毒,所以在我们现在这个书上,雷丸的毒性取消了,没有再认为它有毒。

另外白花蛇、蕲蛇,蕲蛇是一种毒蛇,而且是剧毒蛇,那么它的毒,主要是在它的毒牙里边,毒腺里边,那么这个蕲蛇,是一种白花蛇,如果咬伤人的时候,那肯定严重的中毒,但是我们作为中药材用的白花蛇,去掉了头部,没有毒腺,没有毒牙,而且这个蛇毒干了以后,尤其是在口服的情况下,又要煎煮,又要作为汤剂煎煮了口服,就是有这个蛇毒,它都已经没有什么毒性了。那么这个大毒呢,是说明这个毒本身就是一种大毒的蛇,但是药材里面没有头,毒性的成分完全没有了,而且用的是它的肌肉,肌肉部分炖来吃都是随便吃的,这个没有毒性的,所以从唐代开始,这个白花蛇就写明有毒,有的甚至写有大毒,也是一直保持在现在的教材上,我们这一次也是把这个白花蛇的有毒去掉了,所以我们很多文献上记载的这个有毒、无毒,很多需要重新加以认定,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完全(按照)前人的。尤其是我刚才前面讲到了古人认识最清楚的是急性中毒,因为突然间发生,症状很典型,那么它把它记载下来,少量的长期的久用,慢性中毒,尤其是对一些脏腑功能,比如说对肝肾功能,这样的一些影响,这种潜在的毒性,可能在中药的文献记载当中,往往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所以这个中药的慢性毒性的问题,要加强研究,增强中药应用的科学性,那么正确对待这个中药毒性的(态度)就这样几个方面,我谈了四点。

然后在这个教材四十页的最后一段,谈到了这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建立了药品安全委员会,实行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制度,那么我们国家呢也高度重视,也在一九八七年,我们国家卫生部,也成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中心,也要实行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今后我们的同学学了以后,那么也要遵循这个规定,在临床上如果发现了这个中药不良反应,也要及时报告,互相沟通,这个对促进中药学的发展,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非常重要。

那么我在下面呢,就补充一点关于这个中药不良反应方面的一些常识,这个是供参考,这个教材上没有,什么叫作不良反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常用剂量下,在常用剂量下这个很重要,它应该就用这么多的量,常用剂量下,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类的疾病或用于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时,产生的非预期反应,它的核心就是药物在常用的剂量下,产生的非预期反应,这个用来可以用于人类的预防、诊断、治疗或者调整生理功能,不管作什么用,意思就是只要是作为医疗用,所以超过了常用量,本身就是中毒量,这象人参用40克,这个它本身就不属于不良反应范畴了,本身就是乱用药,所以要把这个定义鉴定清楚,是在常用量的情况下出现的,才属于这个不良反应的范畴,不是任何剂量乱用都这样子对待,我们要把它区别开来,这是关于定义。

那么这个不良反应,有哪些类型呢?就是不良反应的分类,第一个不良反应主就是副作用。一种药物往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正常用法和用量的情况下,伴随其治疗作用的同时,另一些作用可能引起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这个称为副作用。就是一个药有多个作用,在用其中的一种作用的时候来治病,另外的作用,它也显现出来了,发生的与医疗无关的这种反应,就叫作不良反应。比如我上次也是举过大黄有泻下的作用,如果我们大黄用来调经,妇女的月经不调,大黄就能活血调经,那么同时它产生了腹痛、腹泻,这个腹痛、腹泻,就是大黄的不良反应。这个副作用,不良反应当中的副作用,它本身有这个作用,但是对于这个个体来说,它不需要,当然对于便秘的患者,产生了泻下,或者需要通过泻下来排出了邪气,它就不是副作用,所以副作用和治疗作用,是相对的。需用发汗的,那么用麻黄发汗,它就是个治疗作用;不需要它发汗,引起汗出过多就是个副作用。比如中药里面有一个药,洋金花,这在止咳平喘药里面,那么洋金花用量大了,就能引起患者昏睡,如果说要把它作为麻醉使用,在手术的时候,那么就是要病人不知知觉,这个时候引起了病人这种昏睡它就不是副作用,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它就是一种副作用。所以第一个是副作用。

第二个是毒性作用,那么根据这个世界卫生组织这个界定,药物引起人体生理、生化的异常变化,或器官、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的危害作用,称为毒性作用,也叫毒性反应。药物引起人体生理、生化的异常变化,或器官、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这种危害作用把它称为毒性作用,也叫毒性反应,那么这个我们前面讲了,因为这个超过了它的常用量,是中毒量马上引起的,这个叫急性中毒。小剂量,缓慢的积蓄、慢慢形成的,导致的叫慢性中毒,这个就不再说了。

第三变态反应,不良反应第一、第二毒性反应,第三变态反应。变态反应呢,就是有的用药者,经过某种药物治疗以后,就出现了过敏,以后再接触到这个药的时候,它(原)有的这个抗原体,和这个药物再结合就造成这个组织的损伤或生理功能的紊乱,这个就叫变态反应,这个可能今后在西药里面要学,这个大家简单的知道,就是原来用过这个药,产生了过敏,再用这个药的时候,它就发生变态反应,这是第三。

第四,特异质反应,就刚才我们举的砒霜,一般的人用十毫克,没有什么反应。他用1毫克,就引起严重的反应,这个不是过敏,是特异质,特殊体质造成的,特殊体质。比如说我见到一个这样的患者,吃什么食物都好,就不能吃牛肉,吃了牛肉胃就痉挛性疼痛,吃了马上就要痛,那就是个特异质,这是第四。

第五,药物的依赖性,这个药物的依赖性呢,就是有些人长期服用某种药物以后,虽然治疗目的已经达到,但总还有继续服用该药的愿望,产生心理的依赖性,这个就叫药物的依赖性,用一种药来治这个病,病治好了,不需要再用了,但他心里面老是要想吃这个药,不吃就不舒服,这种心理上的依赖,叫做药物的依赖性。

第六,致癌作用有的药物长期应用过后,引起机体某些器官、组织细胞的过度增生,可能形成良性的或恶性的肿瘤,那么这个叫致癌,引起了某些组织异常的增生。

第七致畸作用,引起畸形,婴儿的畸形,那就是孕妇用了药后透过胎盘,干扰了胎儿的生长发育,引起婴儿的先天性畸形,致畸作用

另外第八一个致突变作用就在一定条件下它引起了基因的突变,或根本的变异,使这个细胞的结构或功能发生了变化,导致了遗传的缺陷。

所以这个不良反应呢就这八个方面,在临床上见到了,现在每一个省、市都有这个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中心,都要及时的报告,这个是供大家参考。

那么供大家参考的这个第二个问题呢,就是对中药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那以后我们在讲具体的药,就不一个一个地讲了,因为以后我们要讲的毒药,有几十种,基本上都可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来处理。

如果说药物发现了急性中毒以后,首先就要清除毒药,第一就是清除毒药,这个有三种情况:如果这个毒物是吸入性的,通过鼻腔吸入的,那么马上就要让这个中毒者要离开现场,因为这个周围的空气当中肯定迷漫了这个毒物,马上要离开现场,然后就要对呼吸道要进行清除,把呼吸道清洁清除它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或者吸氧,这个(是)对于吸入性的气体性的急性中毒。如果是皮肤接触性的,那么就要迅速地去掉衣服,然后用清水反复地冲洗这个污染的部位,这个是接触性的。如果是食入性的,通过口服食入性的,马上就要催吐、洗胃、导泻这样子一些方法,这是第一清除毒物。

第二阻止毒物的吸收,要阻止毒物的吸收,或者减少毒物的吸收,这个主要是指的食入的,经过口食入的,那么一般呢,比如马上在催吐洗胃以后呢,(灌服)蛋清、牛奶、活性炭,或者这个花生油,马上灌服,让它保护胃黏膜、减少这个毒物通过胃肠的吸收,阻止也就是减少毒物的吸收,第三呢促进已经吸收的毒物的排泄,大量的饮水,最有效的就是输液,同时用一点利尿剂,通过尿液迅速地排出。第四就应用解毒药,那么中药当中呢,那么甘草、绿豆、土茯苓啊,这一类它都有比较广泛的解毒的作用,可以煎汤喝,甘草、绿豆、金银花、土茯苓等等。那么西药当中呢,有很多这个特异性的解毒的药,那么不属于中药的范围,今后在学西药的时候,大家可以在这方面增加一些常识。

最后就是对症处理,那么这个毒物造成了机体的这个损伤以后,它要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然后针对这个症状,如果是呕吐的,就止呕;腹泻的那么就止泻;那么烦燥不安的,那么就使用这个镇静剂,让它安静,如果说小便不通的,那么就利尿等等对症来处理,那么中药的急性中毒的救治的原则,基本上就是这个五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我们前面学了中药的性能这一章,有一些问题呢还要引起这个高度的重视,前面已经强调了这五种性能是主要的,不是性能的全部,这五个性能,它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药物的功效或者药物的作用,进行高度的概括,所以它们互相只能从一个侧面,来反应药物的特征,所以我们临床用药的时候呢,要把尽量多的药性把它综合考虑进来,过去我们常常强调的是性味合参,当然性味必须合参,它是最重要的。在性味合参的同时,还要把其它的性能因素考虑进去,这样药物使用就更加准确。

另外这个性能之间互相是平等的,任何性能都不能作为对另外一个性能的确定依据,它的确定依据都是功效,都是作用,这一点要注意。

第二点呢药物的性能和药物的功效,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不能把它混淆起来,这一点古人就有体会,比如说徐灵胎,清代的医药学家,很有名的。就说这个同一热药,附子之热和干姜之热迥乎不同;同一寒药,石膏之寒和黄连之寒迥乎不同,如有误用,祸害立至。同样是热性的药,同样是寒性的药,为什么误用了会产生危害呢,那就是因为功效不准确。所以性能不能取代功效,在当代中药学当中,我们的知识结构的核心是功效,而不是性能,所以我们今后学习各论的时候,要学好每一味药,要以功效为核心,功效掌握了,性能自然就能够掌握,应用当中的主治,也会迎刃而解,那么我们在讲各论的时候,大家会深有体会。

所以我这里只是告诉大家,这个性能和功效是不同层次的概念,不能用这个性能来代替功效,现在在很多方剂解释的时候,常常用性能来代替了功效,比如说小清龙汤里面有五味子,那么解释五味子因为它酸能收敛,就能防止辛散太过,实际上就是用性能来取代了功效,为什么呢?为什么你要太过,你能不能把辛散的药用少一点,不用它太过,比如我今天午餐在餐馆里去,我只能吃四块钱的菜饭,就从营养学和我这个饱腹感都是很舒服的,营养也够了,我没有那个必要去用一百五十块钱点一桌的菜,吃不了我就把它吐出来,然后就涌吐,这个就防止太过,其实这个没有自圆其说,关键是五味子在小青龙汤里面起什么作用,没有人去研究,其实这个非常值得研究,当然这个因为涉及到方剂的问题,我有我自己的看法,这个五味子在小青龙汤里面,它有很多特殊的作用,当然这个是题外之话了。

另外前人在总结性能的时候,每一种性能只是从一种功效(概括),不是全部功效。比如说麻黄,它的辛散,那么主要是它的发汗解表的作用,绝不是从它的利尿这个功效当中,总结出来的,那么我们说麻黄辛散,那么在利尿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辛散,那不一定,归经尤其如此,那么麻黄利尿的时候,你不能说是它归肺经,当然和肺经(因)人是一个整体,不能说毫无关系,但它主要不是肺经。

同样的药性也是这样,有的药物把它总结一个寒凉性质,它不是所有的功效都能表现出来,但是我们平时很不注意,比如说冰片往往认为冰片是微寒的,或者凉的,这个是从冰片的外用的应用当中总结出来的,现在我们的书上就说这个冰片微寒,它是凉开之品,冰片用于开窍,没有寒凉之分,它根本不是一个凉性的药,所以认为冰片是个凉开的,本身这个提法就是个错误的。因为总结冰片的药性,是从外用当中来的,不是内服当中来的,象这些问题都是学性能以后,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