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民谣2022》,看哭了

 民谣鱼干铺 2022-12-27 发布于云南
“ 你迟到了许多年,可我依然为你的到来而高兴”
F o    l    k       M    u s    i    c
2022.12.27 天气晴  |  民谣鱼干铺第877
01 

《我们民谣2022》在2022即将结束的最后几天终于上线了。周末忙考试没来得及看,这几天才看完。

看完第一期节目,我只能说真的太好哭了!整个过程都处于被感动到爆哭的状态。不只是我,现场的音乐人和观众,几乎每一首都能被触动,泪点十足。很神奇,只是听歌,为什么会听得全场落泪,这也许就是民谣的魅力吧。歌不忧伤,但总能听出自己的故事。

作为一个民谣号一定要写写这个节目,不是蹭热度也不是为了完成什么KPI,就是有感而发。(这篇文章有4000多字,好久没有写这样的长文了。最烦恼的是写的时候总被各种各样的事打断。)

在节目开播前,我就听到了各种负面的声音:

“资本又开始消费民谣了。”

“请李宇春和脱口秀演员干什么?”

“没有赵雷我不看。”

其实我也没抱太大期待,因为我不喜欢看综艺,除了脱口秀,除非有很感兴趣的人才会看,但是我感兴趣的人基本不会上综艺。但这次不一样,上了一大批。

看到最近不少号在写黄磊因为上综艺太多而影响了《县委大院》里的角色,总感觉在看向往的生活。他在综艺里的角色太深入人心让人很出戏,所以我看了一集就看不下去了。综艺确实太费演员了,他们需要保持一定神秘感才能更好的塑造角色。

但民谣音乐人不一样,我们从来都是在演出现场或者线上看到他们唱歌,私下里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无从得知。虽然说要多关注作品,少关注个人生活,但能写出好作品的人一定也是有趣的灵魂。这也是我看这个节目的原因之一。

当了解了这些音乐人真实的一面,也许我们会对他们的作品有新的认识。

综艺不一定真实,大概都或多或少带着点“演”的成分,但性格不是那么容易演出来的,作品摆在那也没法造假。


当然赵雷没有参加确实很可惜,毕竟他在民谣圈的地位有目共睹,但我想他现在应该也不想参加节目了。也正是因为专注于创作,我们才能听到新专辑。


至于志胜和呼兰,不少网友对民谣朋友圈好友选人有疑问,对此节目总制作人姜滨回应:“呼兰听传统民谣,徐志胜听得更多是现在房东的猫这样的校园民谣。最关键的是他们说民谣和脱口秀是共通的,因为都是在写生活里面的故事、写生活里面的情绪,把生活里面的人和情绪写出来提供给观众。而他们在录制时,通过他们脱口秀的幽默,也可以打破民谣场上的沉闷感。”

节目组的初衷是想让这个节目欢乐一些,大家不必因为圈子不同而排斥,况且两人只是串场主持人。能看出来接这活儿他们两还是有点吃力的,大家在听完歌都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时,他们要把气氛活跃起来。但两人的控场能力和气场在这个场域还是有点违和。

志胜一看就不像听民谣的,但他唱歌太有意思了。令我没想到的是呼兰居然还是万晓利的歌迷。

张亚东,一张口就是老乐评人了。才华和魅力不用多说,总听说他是“女神收割机”,和高圆圆、徐静蕾、瞿颖等女明星分开后也没有一任互相抹黑过。


记得《圆桌派》里刘索拉和窦文涛就说过终于能理解为什么女孩都如此喜欢张亚东?

不高谈阔论,不爱显摆,自带神秘气息,有才话少又温柔,还喜欢倾听,姿态永远放得很低。

这样的男人对很多女孩来说有致命吸引力。一个人的气质是由涵养和才华撑起,由谈吐和言行举止而散发,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相貌堂堂但一张口就让人瞬间下头。

李宇春,圈内对她上节目也有争议。但是也可以理解,也许这29组民谣人加起来的粉丝也没她多,办节目总是需要曝光度的。

老狼是飞行嘉宾,他是校园民谣的代表人物,不用多说,绝对没人说请他请错了。

02

看节目的另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想听歌。上大学的时候、过去做文案靠听歌找灵感的时候、上下班坐地铁的时候听的那些歌,我已经有很久没听了。

我们先来看看这29组民谣音乐人都有谁——

陈鸿宇、陈粒、丢火车、贰佰、房东的猫、风子、好妹妹、海尾巴、蒋先贵、鹿京周、刘莉旻、林仟淇、柳爽、马飞、马条、水木年华、万晓利、谢春花、小河、许钧、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小六、叶蓓、庄达菲、钟立风、张若水、张玮玮、周云蓬、昨夜派对

阵容集结了民谣“老中青”三种力量,不仅有张玮玮、万晓利、周云蓬、小河、水木年华这些民谣老炮,还有好妹妹、陈粒、陈鸿宇、柳爽、房东的猫等备受年轻人喜爱的中坚力量,也有蒋先贵、小六等民谣新秀。

第一期歌单:

从第一首叶蓓的《白衣飘飘的年代》我就一下被代入了。叶蓓已经48岁了但是还是笑得很甜,很可爱。

我从未看过陈粒上的节目,但是这次才知道她确实如她的的歌一般直率,随性。

好妹妹我已经很久很久没听了,一首《飞到城市另一边》直接把我带回五六年前,当时特别喜欢他们那张《南北》专辑的封面,因为是车票拼起来的,我有收集车票的癖好。

每年的3月1日,我都会分享《米店》,今年收集了12个版本——

点这里听歌☞12个版本的《米店》


这首歌在圈内是现象级的存在,现在要被更多圈外人所知了。


暂时还搞不懂蒋先贵这样的风格与民谣有什么关系,他自己也说了自认为不属于民谣。可能节目组是想体现多元化吧。

万总和我父亲年纪相当,他的女儿今年一月出嫁的时候,婚礼成了中国民谣半壁江山的集体舞台。他的性格和朴树有些相像,相同的质朴内敛,但少了几分不羁和张扬。


在年末的这个节点,太适合听民谣了。被疫情偷走的三年的尾端,被万总《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治愈了。

小河才是真正的艺术家,百科上对他的介绍是“另类民谣歌手”。他带来的作品不是自己的,而是童谣。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了他发起的“寻谣计划”。


他们在节目中提到的聚集了当年最有音乐才华的一帮人的“河酒吧”,被张玮玮视为“中国当代民谣的母亲河”,我在去年的三部民谣编年史中写过——

戳☞民谣编年史(一)
戳☞民谣编年史(二)
戳☞民谣编年史(三)

还转载过【宅总有理】的一篇文章——

戳☞《野孩子、张玮玮、周云蓬、万晓利...当年河酒吧的那帮人,如今都怎么样了?》

水木年华带来经典的《一生有你》,引发全场大合唱。他们的新成员陈秋桦自弹自唱的献给外婆的民谣,唱到泣不成声,听众听到泪流满面。这个弟弟未来可期。


房东的猫依然是那么养眼,一曲《下一站,茶山刘》把所有人带回学生时代。


林仟淇之前没听说过,但是她的原创作品《森林保卫战》确实很好听。

《我们民谣2022》歌单在云村也有,大家没看节目的可以去听听。

对还没上场的我也很期待,台下柳爽和陈鸿宇坐在一起,好像也没有外界传的不合。

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主唱小娟和吉他手黎强是夫妻,两人握着手静静的听歌,时不时深情相望,我看到了什么叫岁月静好。小娟很温柔,两人也很恩爱。这大概就是灵魂伴侣吧。


风子的歌算比较小众的,早些年我也写过,这次也是第一次见到真人,节目组还是挺会挖掘的。

周云蓬我写过不止一次,因为他和野孩子这帮人常年都在云南;写云南少不了他,写民谣更少不了他。不论是玩民谣的还是玩摇滚的,不论是艺术家还是流浪汉,对他们来说云南大概是个能孕育灵感的宝地。


钟立风的歌是我注册了网易云最早收藏的一批,同期常听的还有靳松、好妹妹、程璧等。前不久还做过《像艳遇一样忧伤》的赠书活动☞【点此查看】


贰佰的歌都是刚毕业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听的,总爱写“一回头,青春都喂了狗”,有点丧。毕业多年,现在完全没那种郁郁寡欢的情绪了,虽然已经奔三,但我的青春还长呢。

丢火车来这个节目很多人打了个问号,弹幕上说他们可摇滚可民谣。

03

民谣和摇滚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先不讨论精神和立场上的不同。二者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乐器的编排和节奏上的编配。摇滚风格在乐器上多采用架子鼓、电贝司、电吉他失真,还有的会加入许多弦乐、合成器音色等等。

而民谣在乐器编配上没有那么“燥”,多采用架子鼓、手鼓、手铃、电贝司或木贝司、木吉他或电吉他的轻失真,有的还会加入钢琴、口琴、手风琴之类的乐器。《我们民谣2022》在演唱字幕中加入了吉他和弦,不少人称赞独一份。

摇滚包含很多种风格,比如:新古典、哥特、电子金属、电子核金属、流行摇滚等;民谣也一样,比如:校园民谣、爱情民谣、城市民谣、儿歌民谣、叙事民谣等等 。

在听觉上,摇滚强调强烈的节奏感、冲击感、爆破感(如乐曲中段稍事归于安静,突然进入的乐器齐奏)等,强调歌词的冲击性、唱腔的力量感等。民谣多强调旋律的优美、歌词的婉转上口、歌手的嗓音磁性或是柔软等,节奏上强调平和、轻快、温柔。一个能让人燥起来,一个能让人静下来。

摇滚歌手不一定唱的歌必定是声嘶力竭,摇滚包含很多种风格,比如郑钧,我们称他为摇滚歌手,实际上他的具体风格属于民谣摇滚(folk-rock)。

因为纯摇滚乐和纯民谣乐两者可以混合,各取所长,成为民谣摇滚(folk-rock)。郑钧是此类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许巍、张楚相同。


众所周知,中国摇滚的第一人是崔健。然而,他的摇滚创作是与当时世界流行的摇滚创作有着明显不同的。他早期的作品中就明显融合了中国特色:像《混子》中紧凑的京剧风格配乐。

这也就是说,从诞生之日起,中国摇滚就已经与中国民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世界各地的民谣都有其独具一格的乐器。如印度的锡塔琴,西班牙的弗拉门戈吉他,俄罗斯的手风琴,苏格兰的风笛等。中国民谣也必然如此!像二胡,快板,京韵大鼓......这些乐器,也都被加入了摇滚的血液中。

摇滚和民谣,本来就是同源的。

听摇滚的时候,我们更容易想到未来。内心像有一万匹脱缰的马,要奔向远方。而听民谣的时候,我们更容易怀念过去。

郭小寒在《沙沙生长:中国当代民谣走唱录》写道:
“那时候大家都热爱音乐,很多听民谣的人也在听摇滚,听摇滚的人也在听民谣,不像原先分类分得那么清楚。那段时光的点点滴滴都是从心窝子里出来的,我就觉得我活着这辈子就保持这样子就可以了。”



张玮玮在节目里说:《米店》唱的是我的故事,你也有会你的故事。

不管是民谣还是摇滚,只要我们为之感动,能听到心里去,又何必在乎它是什么风格。

马飞在节目里问节目组:“你们为什么不前两年做呢?这两年民谣不火了呀。”

确实,和其他类曲风相比,民谣自2018年后就开始暗淡了。

“都2021了,还有人听民谣吗?”

“都2022了,还有人听民谣了?”

也许因为有了这档节目,2023,再没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了。

民谣不是流行,是流传,或许以后无数个循环还将上演,因为如果生活还将继续,那民谣就不会停滞。


作者:鱼姐,定居云南的北方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