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监的生活有多痛苦?值班瞌睡被打40大板,皇后洗澡从不自己动手

 历来现实 2022-12-27 发布于北京

网上曾经有句戏谑的名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这段话非常形象地告诉人们,不要只看见太监光鲜亮丽的一面,他们其实也是弱势群体,是专制制度的受害者。

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遗留了很多糟粕,如贞节牌坊、裹脚、三纲五常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丑恶现象,那就是太监。

太监可能不是中国的专利,但也是中国古代统治者智慧的结晶。封建帝王日理万机,宫中的事务不能自己干,必须雇工作人员,而且一些力气活如挑水、劈柴、搬运物品等女人不能胜任,只能让男人干。

皇帝此刻犯难了,因为他们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妻妾成群,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嘛。这么多女人,国君肯定照顾、监督不过来,如果宫中除了皇上还有其他成年男人的话,肯定乱成一团,妃嫔们红杏出墙的事无法避免,君王们脑袋上大概率会收获一片片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这对任性独断的统治者来说,简直是无法容忍的。

最要命的是,到时候嫔妃们怀孕生子又该如何处置?在没有DNA鉴定手段的古代,太子的血统就会成为问题,当了皇帝后的合法性自然也会受到质疑。

如何既让男人在宫中当差,又不会跟君王的女人们发生不该发生的事?确实是个难题。聪明的人们很快就开动脑筋想到了阉割术。

阉割,还有一个叫法是去势,最早是用在动物身上的。

为什么呢?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农民家的牲畜都任由自己发挥,那么满圈的牲畜都会躁动起来,到时候牲口棚会被它们掀翻。

农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骚乱发生,为了优生优育,会在牲畜年幼的时候,直截了当斩断雄性动物的祸根。

考古学家发现,早在殷商时期,阉割这种最古老的外科手术便已出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将去势的猪写成“豕”。

闻一多先生曾经做过考证:“豕,去阴之称,通之于人。故男子宫刑亦谓之豕。 ”

甲骨文中去势男人的象形字,一边是男性生殖系统,一边是刀形。

无独有偶,甲骨文的卜辞还有商王占卜阉割战俘能否成活的内容。这说明自那时起,阉割手术就已经相当成熟,进入应用阶段。

至于是谁最先将男人阉割之后弄到宫中,或者说宦官制度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已经无从考证。

关于宦官最早的记载,应该是司马迁的《史记·吕不韦列传》。商人吕不韦想从政但是又没有门路,便将自己已经怀孕的小妾赵姬送给了在赵国当人质的秦国王子子楚。后来子楚继承王位,吕不韦和赵姬的儿子嬴政也成为太子。子楚去世后,嬴政即位成为君主,也就是秦始皇。

在那之后,吕不韦一直跟赵姬勾勾搭搭。随着嬴政渐渐长大,吕不韦不敢再和太后(赵姬)来往。为了不让太后孤单,吕不韦将一个叫嫪毐的男子送到宫里。

这样太后也不孤单了,也不会闹出是非。而太后非常聪明,提前贿赂了做阉割手术的太医,在手术中做了手脚,并没有将嫪毐事实阉割,只是走了个形式。结果,假宦官嫪毐得以进宫,与太后闹出绯闻。

——“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恐觉祸及己……太后乃阴厚赐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太后私与通,绝爱之……”

从此之后,嫪毐的幸福生活便开始了。

他不仅享受着太后这样风姿绰约的“御姐”,还和太后生下了两个孩子,被封为长信侯,整天不劳而获,花天酒地。

但是历史上像嫪毐这样冒充进宫的宦官毕竟不多,大多数太监是被阉割之后进宫的。

为了防止类似嫪毐“悲剧”重演,皇宫阉割宦官时,有人在场“监工”,阉割之后还要复查。

哪个宦官什么时候阉割,谁是主刀,谁是监督者,皇宫都有备案,实行问责制,一旦出事,责任人就会脑袋搬家,还要殃及一家老小,谁也不敢拿身家性命开玩笑。

所以历史上,嫪毐这样的假太监绝无仅有,没有普遍性。

历史上甭管多知名的太监,如汉朝的张让,唐朝的李辅国、仇士良,宋朝的童贯,明朝的王振、魏忠贤,清朝的安德海、李莲英等,都是货真价实的太监。他们出名,也不是因为乱搞男女关系,而是因为陷害忠良,搬弄是非,祸国殃民。

所以,提起宦官,人们大多是切齿痛恨,觉得他们都是祸国殃民的存在,是一帮心理变态的家伙。

其实太监也是弱势群体,哪家出身高贵、家财万贯的娃儿,会立志去当太监?当太监的,都是家里穷的叮当响,连温饱都顾不上了,才将自己阉割,成为不男不女的怪物。

而且明清时期很多男子都是自己在家阉割,风险非常高。

首先阉割之后,伤口会流血,如果不能止血,马上就会要命。

其次那时候没有抗生素,阉割之后,伤口容易发炎,面临感染的风险,得了破伤风,说不定就会把小命丢了。

还有,如果阉割不干净,还保持一点残余的男性功能,就要再吃二遍苦,再受二茬罪。

即使手术顺利,没有感染,完全康复,也没有了男性功能,也不是万事大吉了。因为是到皇宫工作的,必须要去皇宫报名,经过考核才会被录取。换言之,阉割后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能进宫。

太监的岗位是固定的,想成为太监的人却多得要命,僧多粥少,竞争十分激烈。明朝中期的一次宫中招收太监,宫内初定名额是1000人,结果报名那天,呼啦啦一下来了2万人。

结果可想而知,笑到最后的只有二十分之一,大多数人哭得呼天抢地,不少人晕倒在现场。

这些落选之人,已经不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根本没有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要么要饭沿街乞讨,要么做一些非常卑贱且收入很低的工作,收入微薄,命运悲惨。

由于报名的多,门槛也渐渐提高,又要年轻,又要颜值高,还要机灵,甚至要有才艺(安德海就是因为会梳头,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宠爱),有时候为了顺利被录用,还要打点“主考官”。

比如魏忠贤想当太监的时候,已经结婚生子,首先年龄这一关就过不了。但是魏忠贤铁了心要当太监,为此他不但卖了自己的坐骑毛驴,还把仅有的三亩薄田和房子也卖了,甚至把自己的唯一的宝贝女儿也卖给人家当童养媳。

拿着这些钱,魏忠贤贿赂了专管招收太监的吴公公,最后才得以进宫,渐渐飞黄腾达,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风光一时,让人羡慕不已。

宦官虽然有出人头地的,但比例很小,能成为管事太监的千里挑一。

就拿魏忠贤魏公公来说,进宫后尽管努力工作,任劳任怨,但起初并不顺利,很长时间默默无闻。一直到过了不惑之年,40多岁了才当了伙食管理员。

万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驾崩,太子朱常洛坐上龙椅。

万幸的是,朱常洛登基后沉湎酒色,荒淫无度,把身体掏空,即位不到一年就与世长辞。皇长子明熹宗朱由校即位,成为明朝第十五位皇帝。

朱由校对政治不感兴趣,不想治国安邦,反而对木匠活爱不释手。

在此背景下,大太监魏忠贤被任命为司礼监秉笔,代替皇帝批阅奏折,一步登天,掌握了大明的所有权力。

但是封建王朝宦官数以万计,能达到魏忠贤地位的连百人都不到,大多数太监生活悲惨,惨不忍睹。

就拿“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来说,整个宦官生涯的每一页都是眼泪啊。

孙耀庭出身于天津静海一个贫农的家庭,穷得掉渣。他弟兄四个,全靠父亲一个人养活,温饱都难以维系,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最后父母沦为乞丐,沿街乞讨。

父亲无奈,只好决定狠心将他送人。但是孙耀庭是1902年出生的,当时大清快要玩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有几家吃饱饭的?女孩还有人要,男孩送也送不出去。

就在这时候,孙耀庭对父亲说道:“别把我送人,我要当公公”。

因为孙耀庭小时候,就听说过魏忠贤的故事,更听说过安德海和李莲英的传奇,儿时的他就非常崇拜他们,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偶像。

孙耀庭一听儿子的话,茅塞顿开,让儿子进宫又解决了温饱,说不定会成为李莲英那样的人,光宗耀祖。

就这样,孙耀庭在舅舅和父亲的帮助下,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做了阉割手术,等待皇上招聘。

可是造化弄人,他刚刚阉割完毕,辛亥革命爆发,溥仪退位,大清玩完了。这消息像晴天霹雳,让年仅10岁的小孙欲哭无泪:命运对俺为何如此不公?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孙耀庭悲痛欲绝的时候,好消息传来了,一个路人看他如此难过,于心不忍,就将他介绍给了一个熟人。

这个熟人的儿子,名叫贺德元,在醇亲王府(北府)当过太监。贺德元在宫里人脉相当好,神通广大,把他介绍到了载涛贝勒府。

到了载涛那里,载涛给孙耀庭起名顺寿,自己的原来的名字也不能用了,这是规矩。比如李莲英原来的名字叫李进喜;小德张原来的名字叫张兰德;魏忠贤进宫后改名李进忠,大权在握之后才恢复原名。

随着形势的发展,载涛也不想用太监了,1917年将其辞退回家。

丢了饭碗之后,孙耀庭回到老家,他更加郁闷,跟他一样大小的男孩都在谈恋爱,谈婚论嫁,他却无人搭理。

幸好溥仪小皇帝还没有离开皇宫,在摆皇帝的谱,开始对外招聘小太监。孙耀庭喜出望外,通过宫内北花园太监首领欣衡如,进了紫禁城,刚开始的时候伺候欣衡如。因为他年龄小,为人机灵,很快就在宫里成为抢手货。

先是被九堂副督领侍任德祥看上,后来又被端康皇太妃“抢走”。几经辗转,孙耀庭被"皇后"郭布罗·婉容“占为己有”。

在皇贵太妃端康那里工作的时候,孙耀庭就时来运转,让声音嘹亮悦耳的他进到了戏班子。

毕竟像他这样,进入20世纪还净身的人凤毛麟角,属于稀缺资源。不过太监毕竟是太监,不是专业演员,到了晚上还是要干本职工作,伺候主子。

伺候主子的时候,当然是在卧室外面,要打起十分的精神,只要主子在卧室内一声呼唤,马上就要过去,不能有一秒钟的延迟。

有一次他白天为溥仪唱戏,太疲惫了,晚上两只眼皮打架,怎么都睁不开。因此皇后呼唤的时候迟到了十几秒,随即被打了40大板。

这时候大清灭亡,外面已经是民国,出了人命,溥仪也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太监也不敢下狠手,手下留情。不然的话,孙耀庭这百十斤说不定就的当场交代了。

所以太监前辈说,宫廷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真不是危言耸听。

皇后婉容虽然贤良淑德,待人宽厚和,但是她喜怒无常。主要是因为溥仪没有男人那点功能,夫妻生活不和谐,婉容的心情时好时坏,心情坏的时候,只能拿宫女和太监出气,下人就该倒霉了。

孙耀庭一直神经紧绷,唯恐什么时候出了差错,晚上睡觉也会突然惊醒,梦见“皇上”、“皇后”生气了。

后来婉容和自己的侍卫私通,孙耀庭的处境更加为难了,该不该出现,该什么时候出现都需要精准拿捏,以防触了皇后的霉头。

溥仪到了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之后,孙耀庭作为稀缺资源也到了东北,因为溥仪再有权,在那种时代背景下也不能把正常人阉割了吧。所以放眼整个东北地区乃至全中国,也只有孙耀庭一个适龄的“小”太监。

不久之后,东北局势混乱,孙耀庭怕溥仪去日本的话将他带走,于是称病回到北京,彻底告别了他的太监“职业生涯”。

被阉割之后,男人就没有了力气,但是又没有女人的巧手,孙耀庭无处就业,生活出了问题。

而且他在外面不敢上公共厕所,不敢去大众浴池,因为自己的身份太尴尬,生怕被别人取笑。

这时候他突发奇想,想写回忆录赚钱,毕竟几亿人能有机会在皇帝身边当太监的人少之又少,大家不知道宫中的生活,写出来的东西绝对能火。但是在最初,这个念头也是只能一闪而过,因为他都不敢说自己是太监,怕惹祸上身,环境不允许。

只有到了80年代后,他太监的身份才敢公开。

这时候他在某个作家的帮助下,开始写回忆录,出版了《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将自己当太监的经历公之于世。

回忆录中最夺眼球的一段,大概就是皇后洗澡的全过程。

尽管太监已经不是真正的男人,但是溥仪不知是不是曾经受过太监窝囊气的缘故,自己洗澡时不让太监插手,一般都是由宫女来伺候。

而养尊处优的皇后则是全程享受,自己从来不动手,连内衣都让宫女来脱。作为太监,在皇后洗澡时,他大多数时间内被要求回避。

实在走不开的时候,只能闭上双眼,有时用双手捂着眼睛,但是皇后看见后,会要求他把手放下,怕他从指缝里偷看。

一旦偷看,免不了一顿毒打,还要罚跪两个时辰。

伪“满洲国”覆灭后,罪恶、丑陋的太监制度也寿终正寝,埋入历史垃圾堆。

1996年,被称为“太监活化石”的孙耀庭寿终正寝,结束了他悲惨的一生。他没有恋爱过,没有尝过当父亲的滋味,甚至没有进过男厕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