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周易》,是一个“童蒙求我”的过程

 心理咨询诊所 2022-12-27 发布于山东

两千多年来,《周易》一直被绝大多数人当成卜筮之书看待。

然而我们只要读懂了卦爻辞,就会明白这是一部直指人心的绝世经典。

文章图片1

比如书中的第四卦《蒙》,写的就是每一个人来到世间都要面临的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如何追寻真我。

童蒙,是人生之初一颗混沌纯朴的赤子之心。

文章图片2

《文子》就说:

老子曰:上古真人,呼吸阴阳,而群生莫不仰其德以和顺,当此之时,领理隐密,自成纯朴,纯朴未散,而万物大优。及世之衰也,至伏羲氏,昧昧懋懋,皆欲离其童蒙之心,而觉悟乎天地之间,其德烦而不一。

《论衡》也说:

纯德行而民瞳矇,晓惠之心未形生也。

严遵《老子指归》也说:

简情易性,化为童蒙,无为无事,若痴若聋”。

文章图片3

每个人初生时都有一颗童蒙的赤子之心。

但是随着人慢慢长大,这颗童蒙之心就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心。

同时,这个我也不再是那个真我,而是各种面目的假我。

要想找回那“童蒙”之心,靠现在的“假我”是无法办到的,所以《蒙》卦说“匪我求童蒙”。

恰恰相反,一旦找回了“童蒙”之心,就能够用这颗心来找回真正的“我”。

所以《蒙》卦说“童蒙求我”!

唯有童蒙,可求真我。

这是何等透彻的人生至理!

可惜的是,有谁放得下现在的我呢?

两千多年来又有谁读懂了《蒙》卦?

唯有抱雪斋一人而已。

#翻阅20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