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6回 资治通鉴:如果有人背后说你坏话,你该怎么做才好?

 鉴史悟道 2022-12-28 发布于浙江

《资治通鉴》周纪一 第一卷

【原文】

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

智伯曰:“子何以知之?”

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明日,智伯以絺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臣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

【译文】

智氏家族的谋士絺疵对智襄子说:“韩、魏两家日后肯定会反叛的。”

智襄子疑惑地问道:“你何以知道他们日后必反?”

絺疵解释到:“一般从人之常情来讲。我们调集韩、魏两家的军队来围攻赵家,赵家如果覆亡,那么下个灾难一定是连及韩、魏两家了。现在我们约定,灭掉赵家后三家分割其地,目前晋阳城仅差三版就被水淹没,其中城内宰马为食,现在破城已是指日可待了。然而我私下观察韩康子、魏桓子两人,他们没有高兴的心情,反倒面有忧色,这不是必反又是什么呢?”

第二天,智襄子便把絺疵的话直接告诉了韩、魏二人,二人急忙辩解道:“这一定是离间小人想为赵家游说,让主公您怀疑我们韩、魏两家从而放松对赵家的进攻。不然的话,我们两家岂不是放着早晚就分到手的赵家田土不要,而要去干那危险必不可成的事吗?”

【材料解析】

春秋末期,协助晋国国君执政的赵鞅去世后,智氏掌门人智襄子上位。智襄子在向韩魏两家索要土地成功后,便继续向赵家索要土地,本以为这次也会成功的,没想到被赵襄子无情拒绝。智襄子本来是一个狂妄自大的人,自己所说的话没有人敢跟他说不字。这次赵家掌门人彻底激怒了,原先赵鞅当家的时候,他们就联合韩魏两家欺负智家,现在是新仇旧恨一起算,于是协同韩魏两家发兵攻赵,很快赵家被败下阵来,赵襄子被迫逃到晋阳城,这里也就是赵家最后的根据地。在水淹此地期间,智襄子的谋士絺疵看出韩魏两家有反意,于是提醒智瑶。

【材料解析】

生活中、职场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大部分人是好的,但是总有个别小人总喜欢在我们背后说我们坏话。通常情况下,我们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时,先是愤怒,然后便是为自己辩解。但是这样做不仅没用反而会暴露自己更多的问题。在上面的材料中,魏韩两家被智襄子的谋士说要造反,听到这个话后,他们并没有行动而是先稳定情绪,甚至连想都没有想。面对这种诬告货子虚乌有的告状,魏韩两家家主的回复堪称经典,最后不但给自己洗脱了嫌疑,而且还 把这个谋士给逼走到齐国。下面我们来逐步分析,如果有人背后说你坏话,我们该怎么去应对?

1.转移矛盾,动机反转

韩魏两家掌门人听到有人背后告自己状的时候,第一时间并没有急于否认。而是直接将不利于自己的矛盾转移,说这是有人在离间韩魏与智家的关系。把告状人的动机给带偏,让智襄子对告状之人的动机产生怀疑。这样只要怀疑了,那么告状者的内容就必然会被怀疑,这样一来便从根上彻底断了这些告状内容的作用。比如,西汉时期,汲黯为人耿直,一直看公孙弘很不爽,于是经常跟汉武帝说,公孙弘位列三公,俸禄多,结果还经常吃粗茶淡饭,这分明是沽名钓誉。面对汲黯这种无厘头式的告状,公孙弘当场跟汉武帝承认,说自己出身贫寒,已经习惯了粗茶淡饭。同时也不断夸赞汲黯为人正直,自己平时跟他关系很好,皇上之所以能听到这样的话,可见君圣臣贤。结果汉武帝不仅没有怪罪公孙弘反而认为他为人厚重。

2.深挖本质,揪出利益链

从古到今,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是带着利益的,如果说一个人的行动没有利益痕迹,那么这多半是站不住脚的。所以韩魏两家掌门人将动机带偏让智襄子产生怀疑,这还是不够的,因为还没有彻底扭转自己不利的局面。最多也只是一个斩草没除根,后期还会有机会被追击。因此,这个时候就从这个突破口继续深挖下去。于是继续说,告状者之所以在这关键时刻离间韩魏和智家的关系,就是为了延缓对赵家的攻势,给赵家提供机会。这种动机-利益链条就彻底被梳理清楚了。但是这显然还不够的。比如,你被别人告状了,你在扭转对方动机的时候,还要把对方动机给私利化,说明对方所作所为不是为公而是为了他自己个人的私欲。这样,对方的话语的可信度会继续降低。

3.强化自己,关联利益

韩魏两家成功将智襄子谋士所说的话给带偏,并偷换了概念后,虽然表面上已经动摇了智襄子的念头,但是还不足以让对方信任自己,于是开始将道理摆事实,进一步强化对方对自己的信任。于是开始做利益分析:先说自己跟智襄子干能够分得到很多好处,而且是唾手可得的。而如果帮着赵家的话,不仅有很大的风险而且还不一定能得到利益。言外之意,韩魏两家的利益是跟着智襄子,如果离开了他那就说明都没有了。这样一番操作,智襄子彻底相信韩魏两家没有反心了。

【生活经验分享】

如果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怎么做?这里分享一下我自己亲身经历。当年,我管过一段时间采购,有人在领导面前说我私底下吃回扣,把公司的单子给亲戚朋友做。领导找我谈话,我这样对领导说的:

“领导,你知道,我才接管供应没多久,里面好多东西都不了解。但是,我心里面始终记着两条,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不能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所以有很多人找我行方便,又是给礼物、又是送现金,我都拒绝了,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挡了不少人的财路(这里就是把对方的动机反转和对方利益分析)。我能有今天,都是领导的信任和栽培,力排众议让我上去的。在这个位置上,我知道自己不能犯错,一方面是为了我自己,另一方面也是不能让信任、栽培我的领导被别人说用人不当。(这里就是强调和领导是一伙的,对方攻击自己其实也是在攻击领导)”

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首发公众号:【鉴史悟道】

20万历史爱好者共同研读《资治通鉴》,学点通鉴智慧,少走十年弯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