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下局势紧张的科索沃历史:看看科索沃与塞尔维亚之间到底是何关系。 以下信息部分来自网络。 我在2010年出版了拙著《汉字起源新解》,其中的东欧文明探索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新石器时代的斯塔赛沃文化(Starčevo)与温查文化(Vinča)等等几乎改变了我的一贯看法。 我后来的大文明思想萌芽,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其中也有这些零碎思考的贡献,比如东欧文明探索就打破了西亚文明独立起源的旧思维。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最早的文字其实有可能不是西亚的,而是东欧的温查文字,而这个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不在别处,实际上就在今天的科索沃!最早的灿烂黄金饰品也是在东欧。在印欧文化的形成期人类文明的核心很可能就是在东欧,而非西亚。那么后来为何人类文明转移到了西亚?因为新石器时代的大降温南下,导致印欧人南下大流散,北方文明灰飞烟灭,中国地区则是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开始让位于龙山文化等。
简言之,东欧地区尤其是多瑙河流域的下游是新时期时代繁盛之地,犹如中国的新石器时代的西北一样,今天落寞不代表昨日落寞。中国一千多年前出现的阴阳鱼,实际上就根源于那里。黑海西岸的乌克兰附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阴阳鱼文化了,并且乌克兰人视阴阳鱼为他们的文化图腾。而科索沃地区的重要,很可能是因为这里是多方汇聚的交流驿站与古代交流通道,沿海的港口是古代通往亚得里亚海的门户之一,所以科索沃向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大国争雄,都想在那里插一脚。 长话短说,网络上搜到一篇文章,简述了历史时期的科索沃与塞尔维亚关系,我编辑补充了一下一起学习: 在古希腊时代,由于位于马其顿的北部,科索沃这里深受古希腊与之后罗马帝国的影响,甚至长期就是罗马地区的一个边缘组成部分,所以,这里最早的宗教信仰是东正教。 作为最初的民族出现,他们是伊利里亚部落。 科索沃地区位于伊利里库姆大行政区的达西亚行政区(Diocese of Dacia,即下图的浅紫色中的一部分)。
查士丁尼统治中期,斯拉夫人对巴尔干半岛实施了大规模袭击。公元6世纪末与7世纪初开始,古斯拉夫人开始向今科索沃地区迁徙。斯拉夫人的父系主要为R1a类型,其实与原本生活在该地的人差异不大。从面相与地缘我估计该地人70%左右应该是R父系染色体类型,那里不同的民族其实血缘差异不大,主要还是R1a,可能还有少数J、E甚至I类型。 公元9世纪保加利亚汗(皇帝)普列西安一世(836-852)统治时期,科索沃地区被纳入保加利亚帝国的版图。直至1018年,拜占庭人经过半个世纪的苦战,重新占领了科索沃地区。13世纪初,科索沃被重新纳入复辟的保加利亚第二帝国。但自13世纪中期开始,塞尔维亚王国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塞尔维亚尼曼雅王朝统治者的主要驻地就是科索沃。科索沃最著名的教堂——德尚附近的维索齐德卡尼修道院(下图) 1355年,塞尔维亚帝国分崩离析,变成了许多相互争斗不休的小政权。此时,阿尔巴尼亚的许多小公国的统治者在西欧天主教势力的帮助下多次起义,从塞尔维亚统治中脱离出来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14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开始入侵,并于1389年之后科索沃渐渐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此时开始了全面伊斯兰化,但仍有大量基督徒继续生活在此。 随着奥斯曼统治在18世纪的式微,当地崛起了许多反抗力量。 1790-1795年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阿尔巴尼亚帕夏利克的示意图,科索沃由图中浅蓝色斯库台的帕夏里克统治。 现代科索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7年奥斯曼帝国政府成立的科索沃维拉亚特。这也是科索沃首次被用作整个区域的名称。科索沃(kosovo)名称中的“Kos”源自塞尔维亚语的“Kos”(意为黑鸟)。虽然科索沃与塞尔维亚的联系如此亲密,但在19世纪的历史浪潮中,二者却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1878年,塞尔维亚人获得了独立。但对于科索沃来说,他们并没有与塞尔维亚一样享受着成功的喜悦。此时,科索沃不仅仍被奥斯曼帝国统治,还在此前的战争中遭受了“无妄之灾”。塞尔维亚独立战争期间,约有3-7万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被塞尔维亚人从北边赶到科索沃。这对本就复杂的科索沃民族构成“雪上加霜”。截至19世纪90年代,科索沃已有70%的人口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族人,科索沃地区的人群构成与塞尔维亚相距甚远——其实是文化差异。 1910年,科索沃最大的城市普里什蒂纳爆发了阿尔巴尼亚人的叛乱。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科索沃由奥斯曼帝国划归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人当然值得庆祝,但居住在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未必。之后,一些阿尔巴尼亚族人离开故土,返回了阿尔巴尼亚山区;一些阿尔巴尼亚族人选择留在科索沃,反抗塞尔维亚对科索沃的统治,而这也成为科索沃独立运动的开始。 1918年,塞尔维亚加入了由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组成的王国(即后来的南斯拉夫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索沃被轴心国占领,被并入意大利控制的“大阿尔巴尼亚”后,成千上万的塞族人被驱逐出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完全成了科索沃的主流民族。在此期间,本就占有人数优势的阿尔巴尼亚人群在科索沃地区的影响越发强大,开始超越拥有传统影响力的塞尔维亚人群。 二战后,科索沃重归南斯拉夫,铁托政权将科索沃设立为塞尔维亚的自治区(后又改为自治省),并给予当地阿族人地方自治。1963年,在铁托的主持下,科索沃获得了自治权。1974年,南斯拉夫宪法扩展了科索沃自治权。 南斯拉夫政府的“自治”政策看似缓解了科索沃地区的政治诉求,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科索沃独立问题,反而激化了阿族人和塞族人的民族矛盾。此外,但他们仍不满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 南斯拉夫当局在1989年撤消了科索沃省的地方自主权。这一举动使形势急转而下。1990年7月,南斯拉夫内部已四分五裂,科索沃宣布独立。恰逢南斯拉夫发生克罗地亚独立战争和历时三年的波黑战争,南斯拉夫联盟政府暂时无暇顾及科索沃。同时,一些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者开始武装自卫,组织了科索沃地方武装来驱赶南联盟政府安全部队。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也开始介入科索沃战争。1999年3月29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致信中表示,中国反对凭借军事优势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科索沃问题应该在尊重南斯拉夫立场,中方强烈要求北约立即停止对南斯拉夫的军事干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多国1999年5月8日,在贝尔格莱德投下了五枚弹药,悍然轰炸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使馆内的新华通讯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当场牺牲,数十人受伤,大使馆建筑严重损毁。(这当然是一场蓄意,双方的立场鲜明。胡锡进就是从这场废墟中走出来的名人。我当时印象非常深刻,因为我的一位同事的同学恰好就是遇难的死者之一。无论如何,中国人都为当时这一轰炸感到震惊,这一影响至今可谓留在很多人的心中。)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现今,仍有许多国家不承认科索沃独立地位,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俄罗斯、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反对下,科索沃至今没有正式加入联合国。塞尔维亚政府认为,科索沃的历史和文化与塞尔维亚有密切关系,强烈反对科索沃独立,并坚持对科索沃拥有主权。(完) --------------------- 嗯,看来科索沃相当于......塞尔维亚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方支持分裂,中国支持统一。这...... 我没有价值观,所以对分裂和统一没有看法。但是就文明规律而言,统一还是分裂,是可以有一些客观判断的。 其实决定他们去留的底层逻辑都是利益,或文明水准。假如有利益,肯定积极要求统一,假如没有利益,肯定要求分裂,历来如此,各地都如此。科索沃肯定也如此。 回忆一下美国,当初从13州扩展到50多州,是一种强势收购或侵占,到林肯时代南方州要分裂,都是为各自的利益,还不是打仗来决定。北方工业化,所以更有力量,打败南方;统一之后没几天,林肯被刺杀,而刺杀他的凶手对林肯的描述是“暴君”。,刺杀林肯是抗击暴君,看,多“正义正义“! 美国之所以有今天确实也是暴力统一合并的结果。从国家角度,确实大国比小国好,所以美国一直都在兼并统一的道路上前进。到夏威夷阶段,美国使用了更卑劣复杂的长期手段,最终收服了夏威夷,但菲律宾岛美国人就怎么也收不了。统一,也是需要很多条件的。 假如大国主体比分裂者文明先进,统一就相对容易得多,美国其实就是这样的典型。还比如,发现新大陆后爱尔兰与苏格兰合并入英格兰。但是现在英国开始失势,北爱尔兰与苏格兰分出去的可能性确实越来越大。爱尔兰这个国家近年来迅猛发展,而苏格兰一直都与英格兰具有同等重要的文明位置,所以,大家都有独立之心。 至于科索沃,还有西班牙一直闹独立的地方,具体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得实地考察才能理解,但从他们的分裂意志看,他们独立的益处肯定高于合并。其他地方原理一样,强扭的瓜不甜,更何况有些过分强扭,很可能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去留的指标很容易判断,具体可以看HDI指标以及人均GDP等,你就知道统一与独立的难度几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