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过人廖耀湘 一、不能去锦州 (一)相同观点的卫立煌和廖耀湘 1948年9月26日,卫立煌带着参谋总长顾祝同一起飞往沈阳。此前,在东北地区国民党军的行动问题上,蒋介石与卫立煌一直没能达成统一。北宁线上各据点相继失守,蒋介石急于让沈阳国民党军驰援锦州,而卫立煌认为部队只要出了沈阳,就一定会被林彪围歼。本来蒋介石要亲自飞沈阳,但这时傅作义到了南京,蒋介石便让顾祝同代他走一遭。 卫立煌是不愿让部队向锦州前进的,廖耀湘也是这样,沈阳的大部分国民党军将领也不愿西出沈阳。这些将领也同林彪打了不少仗,他们太知道解放军围点打援的威力。如果按照蒋介石的意思向西走,那么机械化大兵团就会在平原上被辽河、新开河、饶阳河三条大河抱住,机械化的优势施展不开。一旦兵团陷入如此境地,林彪的主力会立即北上围歼你。无论是卫立煌还是廖耀湘,压根就没想着为了锦州而损耗自己的实力。 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之前长春的例子给了卫立煌和廖耀湘很大的自信。5月间林彪用七个纵队围住了长春,两个纵队在四平构筑阵地阻击沈阳援军。在东北局给中央和毛泽东的报告中,设想如果沈阳援军北上,那么围困长春的部队主力即刻南下,准备在四平附近打打的歼灭战;如果沈阳不援,则攻坚长春。在那个时候,卫立煌和廖耀湘就判断林彪打长春只是想来一场规模更大的围点打援。所以沈阳的国民党军并未出动,而解放军在清扫长春外围据点时遭到了顽强的抵抗,林彪担心长春作战会演变成另一场四平战役,所以改而长期围困长春。而在卫立煌和廖耀湘看来,这林彪凶的不行要打长春,其实不就是想消灭我们的机动兵团吗。嘿!那我就不出去,我能出去但我就不,我就玩儿!咋地吧! 有了长春的例子,卫立煌和廖耀湘更加坚定的认为,林彪围锦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罢了,只是围点打援在长春不灵,换个地方再来一次而已。即使是锦州被打下来了,这个时候让沈阳的部队拉到沈阳和锦州之间,也逃不过被围歼的命运。 (二)替代方案 顾祝同听了卫立煌和廖耀湘的话后表示,你们还是得按总统的意思来,不然你这让我回去没法交差啊。廖耀湘作为国民党最能打的那一批人之一,对于东北战场的情况必然有着自己的想法,不同于蒋介石一去不返的出击辽西和卫立煌拿定解放军不攻坚的死守沈阳,廖耀湘的意图是直接向南走。他的方案是由辽中向营口出击,原因在于 1、由辽中到营口的距离很短,这点路程机械化兵团急行军一天就能到。 2、到了营口之后,部队能获得更好的补给,而且在营口,我既能走海路增兵锦西葫芦岛,也能走陆路突击义县侧背。 这是一个可执行度高,效果不输蒋介石东西对进战术的方案。 但是这时蒋介石已经完全陷入自己那套被围部队死守待援,增援部队快速突击,里应外合,中心开花的战术当中去了。每次国民党军队被围歼,蒋介石都会给守军将领发去一封自称为兄,把那些将领亲切的称呼为弟的电报,命令被围部队坚持防守,等待援军。然后再给周边的机动兵力下死命令,限多久多久必须怎样怎样到达某位置。然后就是里应外合、中心开花、夹击共军,与共军在某地进行决战。张灵甫听了会沉默,宋瑞珂听了会流泪,不转不是区寿年。 二、廖耀湘西进 (一)妥协的蒋介石 1948年10月1日,解放军攻克义县,蒋介石和傅作义紧急磋商,东进兵团动起来了。 1948年10月2日,蒋介石飞抵沈阳,召集军长以上军官会议,亲自督令东北剿总出兵辽西。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郭汝瑰说明了根据蒋介石作战企图制定的作战计划。而后蒋介石亲自训话,措辞严厉,要求各部队按照要求东西对进,努力完成任务。随后便分别召见卫立煌、廖耀湘训话。 10月3日,在蒋介石的重压之下,卫立煌经与廖耀湘的商定,掏出了由沈阳出兵锦州的作战计划,并当即得到了蒋介石的批准。但这个计划并不是蒋介石原先定下的直接援锦的方案,而是转头向北,攻击林彪的补给线,先策应长春守军突围,而后沿铁路经阜新向义县方向突击。 这说明了蒋介石和沈阳国民党军将领之间的相互妥协。在召见廖耀湘时,蒋介石说不仅要“撤退沈阳主力·····在撤退前必须要跟东北共军打一仗······在锦州地区给东北地区一个歼灭性的打击·····否则华北就有问题”。 而廖耀湘心里门儿清,真要按蒋介石的路线走,被林彪在锦州沈阳之间围住后歼灭是迟早的事儿。但自己又不能真啥也不干,那咋办呢?嘿!林彪的补给线离我们还不算远哈,就搞他了吧。这样,你总不能说啥了吧,我可是干了活的,我还干的很巧,我把他粮草弹药补给给断了,然后我再去找他麻烦,总统您看这样是不是更好一些?啊总统您答应了啊,那我准备准备就去哈。廖耀湘和卫立煌都不愿在葫芦岛和锦州的部队会合之前接近锦州,不然到时候林彪配合三条大河就把兵团给分割包围了。说白了就是卫立煌和廖耀湘都不愿为了范汉杰损伤自己的实力,而且这时候出兵一旦失败,锦州未救,沈阳丢失,这责任我们可背不起。就算锦州被林彪打下来了,我还能退回沈阳或是再做其他的打算。 这个时候蒋介石已经没心情和这些将领扯皮了,只要能出击就好! (二)占领彰武 毛泽东对于廖耀湘这股援军相当的蔑视,“该部署表示极怕我攻锦打援战法······九个师左右即够组织该敌。”在彰武东北和东南地区运动防御的是5、6(欠第17师)两个纵队,引诱廖耀湘兵团向西北和向北前进,确保野战军主力在锦州的作战;10纵并指挥1纵3师和独立2师在新立屯以东饶阳河西案阻止廖兵团向黑山、大虎山方向前进。 西进兵团的配置已经是东北战场上最豪华的了。西进兵团由第9兵团司令官廖耀湘指挥,下辖新编第1军新编第30、50师,新编第3军第14、54、暂编第59师,新编第6军新编第22、169师,第49军第105、195师,第71军第87、91师,整编第207师第3旅和骑兵第1、2、3旅共11个师4个旅,及重炮、战车、装甲车部队。 10月5日,廖耀湘下发西进命令:新3军并骑1旅在新民集结,向彰武县城攻击前进;新6军并骑2旅在新3军后,向彰武以东的叶茂台搜索,掩护新3军的右翼;71军并骑3旅从新民出发,直奔黑山大虎山;新1军由辽中县出发,在新民县向新立屯攻击;49军在新6军后向巨流河集结,做总预备队,掩护新6军右翼。 10月8日,西进兵团开始行动。9日。5纵冒雨急行军达到秀水河子叶茂台一线,随即与进攻的新3军、新6军展开激战。9日晚,林彪命令6纵退到彰武东北,5纵退到彰武东南,只留下5纵14师在县城布防。 10日,14师与新1军50师、新3军54师展开激战,反复拉锯持续8个小时。到黄昏,14师继续与当面之敌对峙。 林彪决定把彰武让给廖耀湘,他不想刺激廖耀湘快速增援锦州。14师退到新开河西岸并炸毁了唯一的水泥桥,并利用河西的丘陵地带在公路两旁构筑阻击工事。11日,西进兵团占领彰武。13日,炸毁彰武铁路桥。此时,廖耀湘可谓是春风得意,他十分折服于自己的才智。占领彰武,他既能向蒋介石交差而不用急于向锦州前进,又拿下了大功一件——他觉得林彪支撑不了多久就会后撤了。 毛泽东对于彰武被占领不大当回事儿,他指出只要野战军主力能快速拿下锦州,这都不叫事儿。而林彪对此是早有准备,东北局和后勤部临时由通辽经余粮堡、八仙筒、下洼到北票开辟总长600里的汽车路,由甘旗卡经库伦旗旧庙到阜新开辟一条300里的马车与骆驼路,完美解决了后勤补给问题。林彪远在锦州曰:就这? (三)塔山信到 10月12日,廖耀湘得到了东进兵团在塔山受阻的消息,他立即做出了判断——锦州要撑不住了。他明白,现在东进兵团未能打通两锦,西进兵团就这样往外跑肯定会被围歼。他不愿再执行蒋介石和国防部的命令了,他向卫立煌打了报告,决心以兵团一部兵力前出新立屯、黑山,为兵团下一步行动打通道路,而主力控制在彰武、新民之间位于新开河以东的地区,卫立煌马上就同意了。 但是蒋介石他不同意啊,得知卫立煌和廖耀湘上述处置后,蒋介石与13日晚亲发电报督战,命令西进兵团渡新开河占领新立屯,再向锦州前进,并以“军法从事”相威胁。廖耀湘看过电报后心情沉重:“你们一定要这样做,一定要送掉兵团主力,那我也不能再负责任,就由你们去吧!” 14日清晨,廖耀湘下令全军渡过新开河。 至15日,新1军、新3军进占新立屯,71军进至黑山以东地区,49军1个师守彰武,71军1个师留在了新民。廖耀湘本要下令向阜新推进,但17日拂晓得知范汉杰没能守住锦州,立即命令兵团原地不动。 死亡的等待 一、决心撤退的蒋介石,一点不想打的廖耀湘 10月15日,杜聿明随蒋介石飞往东北。杜聿明心里苦啊,养病养了不到一年就跑去徐州剿总干活,刚制定了《对山东共军进攻计划》,15号本来是要指挥邱李黄孙4个兵团去打华野,结果凌晨你把我拉去东北,这简直就是在让我背黑锅。虽然这不是杜聿明第一次替蒋介石背黑锅了,45年在云南解决龙云时,蒋介石为了不使自己的政治声望受损,利用杜聿明一心为国的心理,把处理龙云的黑锅扣在了杜聿明头上。 蒋介石这个时候带着杜聿明飞东北一方面他需要杜聿明的聪明才智来解决东北问题;另一方面他得斟酌一下丢东北的黑锅谁来背。然后蒋介石、杜聿明、卫立煌、廖耀湘在国民党军下一步行动的问题上就吵来吵去,蒋介石自己在东北和北平间飞来飞去的。 廖耀湘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16日杜聿明赶到新民,也认可廖耀湘的计划,但这个方案还是得等蒋介石点头才能启动。 而这个时候的蒋介石正在葫芦岛逮着东进兵团的一众将领可劲儿的骂,反正我指挥的没错,你们这帮无能的将领执行力太差云云。末了,还命令17兵团司令官侯镜如立即行动、收复锦州然后自己回北平了。17日,他先让卫立煌命令西进兵团经黑山、大虎山向锦州攻击前进,又让沈阳守军设法增援长春,策应郑洞国突围。蒋介石完全无视了东北的战场局势,一昧的要求东北将领根据他的指示行事。卫立煌坚决反对西进兵团继续往西走——傻子都知道,你让两个兵团20多万人去打锦西-锦州-黑山之间林彪部9个纵队快50万人,闹呢?紧接着郑洞国就剩一个中央银行大楼了——60军、新7军起义了! 18日,蒋介石再飞沈阳,强硬的要求廖耀湘向锦州攻击。杜聿明试图用孙子兵法的内容结合东北战场的局势说服蒋介石改变主意,但蒋介石对此十分不满,而蒋介石身边的罗泽闿一手“委员长的看法是对的”让杜聿明功亏一篑。但蒋介石话是这么说,但一直也不把他的真实意图给挑明了,明明要跑了,还非要回头咬一口。杜聿明回忆到“是想把放弃东北的责任推到他的部属身上,如果放弃了东北,激起舆论谴责,他就法办某一将领以推卸自己的责任”。卫立煌坚持廖兵团主力撤回沈阳、新民地区,赵家骧说“敌军兵力超过我军近两倍,又无后顾之虞.....我军既要保卫沈阳,又要收复锦州......南北分进,既不能合击,又有被敌军各个击破之虞.....”。 嘿!你好话坏话说尽了,但蒋介石就是不听你的,咋地呢! 来吧让我们看一看蒋介石、杜聿明、卫立煌、廖耀湘都是怎么想的吧。 (一)蒋介石方案 蒋介石坚持西进兵团东进兵团东西对进,一举收复锦州,从而使东北精锐安全撤退回关内保卫南京。这样的方案看上去好像蒋介石疯了一样,但蒋介石这么想是有理由的。第一,他判断东野主力经锦州一战受损严重——国防部说林彪伤亡至少6万人,虽然算上整个北宁线上的作战东野伤亡3万多。第二,为躲避空袭,共军往锦州四郊转移“我料定共军不会守锦州”。第三,海运的运输能力没那么大,部队难以安全撤出。 (二)卫立煌方案 回来守沈阳。蒋介石飞沈阳去找卫立煌,卫立煌躲躲闪闪的顾左右而言他,根本不听蒋介石的。 (三)廖耀湘、杜聿明方案 南下走营口。但杜聿明对这个方案有附加条件,他要廖耀湘到营口后经盘山、沟帮子向北打,与侯镜如的东进兵团会合。 说白了就是往西跑、往南跑和窝里蹲的区别。 但是第一个方案着实是离谱了一些,要知道在沈阳到锦州的路上和锦州地区有这东野的主力啊,第1、2、3、4、7、8、9、10、11纵和6纵17师、热河3个独立师、内蒙古骑1师、野战军独立2师、炮纵总共是33个步兵师、1个炮兵纵队和1个骑兵师兵力往四十多万上去了,你一共就俩兵团二十万人,这你也敢来决战?不要说什么共军伤亡大什么的,你跟共产党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你不知道共产党的军队可以在巨大伤亡的情况下保持建制继续作战吗?我严重怀疑物流大队长就是故意的,结果被杜聿明廖耀湘破坏了。 卫立煌还是老样子,我二十多万人快三十万人守一座城,你得攻多久才能拿下来。 廖耀湘就是快快快我要走,如果他17日就出发东野还真不一定拦得住他,可惜被蒋介石卫立煌阻止了。不过即使到了营口以当时国民党海运能力和国民党军狗屎一般的协同作战能力,能把新1、3、6军老早就跟着廖耀湘的那几个师救出来就是烧高香了。 二、持续的原地磨蹭 这个时候廖耀湘已经等不了了,他明白无论是西进锦州还是南进营口,都必须经过黑山——他要命令71军全力攻占黑山。他把他的心腹新1军军长潘裕昆、新3军军长龙天武、新6军军长李涛召集在一起,透露了他的计划“必须立即行动......必要时独断专行........不可能也不可以等待蒋介石每每不合时机的指示”。他下定了决心“只要能救出兵团主力,我就决定干,个人的罪责,出去以后再说。” 18日晚,廖耀湘做好准备19日拂晓进攻黑山,但卫立煌却犹豫了。卫立煌要等明天在北平开会的结果,但是,廖耀湘的等待是致命的。 19日,北平的会议上,已经心力交瘁的杜聿明根据蒋介石想放弃东北不想背锅、廖耀湘完全不想往西走的心理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西进兵团转移到黑山大虎山以南,沈阳52军进占营口确保后路;而后西进兵团向黑山大虎山进攻,如果攻击成功,则收复锦州,如果攻击受阻,则在52军的掩护下,向营口撤退。既然你杜光亭主动来找锅背了,那校长我就不客气了——蒋介石当即同意了这个方案。 20日,杜聿明飞沈阳向廖耀湘和52军军长刘玉章下了命令。卫立煌疑虑重重,嘱咐廖耀湘营口受阻时立即向沈阳撤退。杜聿明也说到“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想必这两位抗日名将也是被蒋介石折腾的够呛但也无可奈何。 就这样,从16日停下到21日向黑山攻击,廖耀湘在新立屯呆了整整5天没挪窝。你要是刚经大战,在一地方边短暂休整边等待命令还好,你又没打啥大仗,占的地方都是东野让给你的,你还啥也不干磨蹭了5天。廖耀湘兵团的覆灭是由很多原因构成的,高层不相信前线指挥官,还总想着找人背锅,也不管前线指挥官不愿让自己的部队受损而畏畏缩缩。 就在蒋介石、杜聿明、卫立煌、廖耀湘为了行动方案纠结时,中共中央和东野的领导人也在就部队的下一步行动而做考虑.......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