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话day382:“很如羊”该如何理解?

 亘心为上 2022-12-28 发布于安徽
第二辑
在《史记▪项羽本纪》有如下一段文字:
王(楚怀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蛇不可以破蛆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关于这个“很如羊”一直以来注疏家都解释为通假字,说它通“狠”。但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于理不合,温顺的羊为何会狠呢?
有人说,这个“很”是用的是本义,即“不听从”的意思。但问题是除了羊,其他动物也有不听从的,司马迁为何在这里单单选用了羊呢?
再说了,身为文章大家,司马迁在这里,“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与“强不可使”是作为四个并列短语存在的,后面那个“者”刚好就是说像这样的人。如果把“很”解释为“不听从”,势必是和“强不可使”语义重复了,很不应该。
后来有位学者在《很如羊”正义与“红羊劫”正名—为“羊”的不白之冤而鸣》,他把“很”解释通“恨”,急切之义。我们今天还会说“恨不得做某事”,这其中的“恨”也表示急切之意。“羊”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羊,而是兑卦,从周易而来。这样“很如羊”就是说“性急如羊”。
宋义的这句话其实就是针对项羽的,项羽作为楚国贵族后裔,祖父项燕曾被秦国大将王翦所杀。秦国之于他,有着莫大的家国仇恨,所以他急切地想向秦军复仇。宋义是想坐收渔翁之利,可他看错了当时大势。当时如果不救赵,复兴起来的赵国必然会被秦军再次消灭,然后秦军就会挟战胜之威横扫诸侯叛军。所以,项羽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发动兵变杀了宋义,自立为上将军,然后就有了后面的“巨鹿之战”。
今天就说到这,朋友们晚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