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之“第三条路...”

 qweasdzxcrty 2022-12-29 发布于湖北

图片

人这一辈子,总是在接收到的信息中进行选择,不同的选择就造就了不同的结果。但不管做哪种选择,大多都要后悔,也就是说,没有从头到尾称心。

这也恰恰契合了我们常说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句话。

既然要后悔,就得找到排解的方法。

和一个师兄聊天,他就给出的一个方法:

那就是,线性的时间总得往前走,你只要将所有的遇到都作为一千中的选择中的一个就好...

有了这样一个颇具高度的思维认识,就使得我们宽心了很多,在面对选择时,就可能会找到第三条路...

就像我们学习太极拳,作为运动,我们当然有极其清晰的认识,有人是有为了讲求卫生身体健康,为了养生;有人是讲求技法,练力,练气,练搏击的...

那么,还有第三条路吗?

有,那就是寻理趣。

习练太极拳只是一个凭借,是一个工具,一个过程。通过习练太极拳,能够体味出暗合自然的种种存在,这种无穷的“神的安排”是如此巧妙,以至于我们能够体味到一种快乐,这种快乐,就像“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们会遇到种种矛盾,好像一开始就是为了告诉我们,原来反义词是这样捉对存在的。

如动静、快慢、松紧、进退、反侧、纵横、高低、争敛、遒放、鼓荡、开合、伸缩、抑扬、提顿、吞吐、阴阳、斜正、长短、大小、刚柔...

如果仅仅认识到这些,好像还不够,不仅是阴阳,它们除了矛盾,还参互错综而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理趣的结果是作到圆融的圆融。仿佛反回头来学初步。就像一个圆圈。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这一切一切是不能分开的,要分开就永远不能认识这种运动的真谛。

在这种运动中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紧松勿过正,实即是虚,虚即是实,实虚虚实得中平,横竖撑抱互为根,打顾钻闪同时用。

所以,练太极的考量,不是技法,是心法。一法不立,无法不备。

能够通过寻理趣的方法来理解虚灵守默而应万物,若能以此相推,即可触类旁通,忽遇大光明...

所以,练太极,要练出趣。

或问:“樊迟之名谁取?”曰:“孔子取的。”问:“樊哙之名谁取?”曰:“汉祖取的。”又曰:“烦恼之名谁取?”曰:“这是他自取的。”

是的,烦恼是自取的。

这就给我们一个警示:

要小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突破认知。

因为,站在传播学的角度,我们现在面临信息过量,无论是主动找寻,还是算法推送,都会把人分化的更厉害。

有些趣,只为特定的人准备。

另有一个故事:

一鬼托生,冥王判作富人。鬼曰:“不愿富也,但求一生衣食不缺,无是无非,烧清香,吃苦茶,安闲过日足矣。”冥王曰:“要银子便再与你几万,这样安闲清福,却不许你享。”

有些事,不容得你选...

而你碰巧走上了这条路,就安心的走下去,

别自寻烦恼....

文底的《太极论语》是知识星球的链接。已经独自运营了很久...

知识星球是更加紧密的圈层,也是一个能够畅快抒发,交流的场地,围炉论道,或无用,但自由...

设置为收费,只是建立一道防火墙,非诚勿扰!

我不急,您能来,共待春归,挺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