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赏石审美意识的历史演变(二)

 二闲居 2022-12-30 发布于福建
Image
接上期:

Image

当今的赏石界内,有不少人在谈及传统赏石与现代赏石的实质性差异时,总喜欢用客体的自然形式因素作为对比条件,离不开古代“瘦、皱、漏、透”与现代“形、质、色、纹”两种审美标准,以此来评析两者之所以会产生理念碰撞的主要原因,恰恰忽略了最为重要的逻辑线索,即主体审美意识的历史转化造成赏石艺术转型的必然结果
Image
清贡 | 灵璧石

实现和谐乃是古代人追求的最高审美理想,由于在静穆中远离了现实,赏石中的物化形态完全隐显在自己虚拟出的世界之中,因此,看似从幻想世界中追索到的真,实际上却是自己生命理想中的善。在这种意象空间里,原本那种以真为内容,以善为形式的自然美发生了质变,这样的审美对象只能成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对应物和道德内化的附庸物,审美状态则停留于虚空、舒缓、自足的感应阶段。

Image
高山流水 | 来宾石

传统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以沉寂素雅的色泽,曲折婉转的形态,错纵复杂的意蕴,既迎合古代人的审美理想,又促使主体在扼杀人性、仕途渺茫的世象中寄托“曲径通幽”的文人情思,抒发以抽象形式来淡化失意、抑郁的诗意,从而回旋在情感意欲通往内外世界的狭小范围内。

Image

仙骨 | 太湖石

近年来,从一些赏石理论中可以看出,赏石美学研究已经开始从传统审美方式中找到了审美心理随着历史发展而产生的差异,出现了以现代人审美需求为出发点的外倾性审美心理,也出现了以动态观照为过程的审美方式。由于现代人赏石时其情感意欲通过扩张、外露来展示生命活力,充分调动自身的创造力,使得感性认知不断适应由具象化朝着抽象化方面转化的客观形式,呈现出主体审美意识的开放性。

Image

玉玺 | 大滩玛瑙

随着各地新石种的不断开发传播,尤其是柳州奇石的迅速推广,很大程度上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角,转移了人们的审美趣向,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方式。但是,这一切并不能说明,新石种的开发传播可以主宰当代人的审美意识,倒是当代人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意识,驱动着主体对审美对象多样化的追求,因此而对各类新石种抱有浓厚兴趣。但是,不同的石种具备不同的审美特征、艺术意境和审美效果,所以赏石活动中的审美方式往往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而呈不确定性。

Image

来宾石

我们试从产于黄河流域的黄河石、长江流域的三峡石、广西的三江彩卵,以及其它石种中的图案石,对上述观点作一合理解释。这些卵形平面图案石具有混整的石体,坚润的石质,鲜明的色彩、丰富的纹理、奇巧的构图,深刻的画意,既有传统绘画的意蕴,又有现代绘画的风格,既有具体的物象与景象又有抽象的物象与景象。欣赏这种奇石,主体的审美习惯将受到客体形式的限制,在这种条件下,静态品味与动态直觉可能出现对峙又共存、抑制又协调的状况,反映出审美过程中感性形式与情感释放交织成的流变性。

Image

二乔 | 长江石


产于广西的彩陶石、大化石、摩尔石、来宾石,产于贵州的乌江石、盘江石,产于内蒙新疆的风砺石、玛瑙石等,这些石种坚硬韧润、色泽绚丽、造型多变。尤其是那些历经冲刷的水冲石,肌肤爽滑,轮廓清朗,线条流畅,形态舒展,透发出雄浑、磅礴、张扬、跃动的气韵,极富类似现代雕塑艺术的绝伦天工,具“形、质、色、纹、韵”的表现形式,暗合了当代人对抽象色彩、造型发生感应的心理律动。欣赏这类奇石,主体不再受理智的约束,完全置于情感扩张的境地,以奔放、无羁的意欲求得一条连接“理想王国”的通道。

Image
大化石

应当指出,我们强调重视主体意识并不轻视客体的美学意义,只是在新型文化背景下更肯定实践经验的作用,更偏重于客体的真实性。当代人赏石还是离不了理性引导,主体情感活动也离不了与抽象形式相对接、相制衡,审美过程中不再依赖具象形式的浅层次启示和诱导,因为,美的世界应该是一个既真实又生动的世界。古代人从抽象形式中进入虚无飘缈的神秘王国,那只是借助象征化寻求精神慰藉的一条途径。而当代人在抽象形式中却萌动着生命活力,通过借助象征化推动情感体验进入一种深广的境界。

Image麒麟崖 | 黄蜡石


鉴于以上所述,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意识维系着中国赏石艺术的命运。传统赏石以静态品味的审美方式制约着主体对宇宙法则的严格遵守与承袭。那种将具有强烈伦理色彩的理智介入感性之中,导致了主体内部的情感世界被统慑天人的信条所净化。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审美关系是混淆的,审美方式是被动的,审美感受是微弱的,审美效果是消极的。当代赏石却是以动态观照的审美方式追逐着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创造。由于主体注重自我价值而常常发生情感冲动,因此,那种理智就难以介入感性之中。这样造成的结果,表现为审美关系是明确的,审美方式是主动的,审美感受是强烈的,审美效果是积极的。

Image
谁与争锋 | 彩陶石
当今的赏石艺术要跟上时代步伐,必须加强培养主体适应能力和激发创造欲望,让当代人的审美意识通过人性结构的调整而渗透到赏石活动中去。如果一味地回述古代文房赏石的经典,并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来硬套当代赏石艺术的审美特征,除了说明其忠实捍卫祖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决心之外,无疑还暴露出对当代赏石的文化价值、文化功能和文化意义的漠视。我们倡导的“现代赏石”,并非是空穴来风,并非是自栽标牌,简要地讲,“现代赏石”就是现代人的赏石。

Image

彩陶石


在当今的多元化文化背景下,传统赏石与现代赏石并无明确界限,事实上,两者是处于一种和谐共存、继承突破的关系。无论旧石种抑或新石种,都会在主体审美意识的导引下建构成不同的赏石模式。为了加快中国赏石艺术的发展进程,主体意识的觉醒,情感能量的释放,除了必须与现实生活贴近距离和对客观对象的真切感受之外,还离不开以人生理想与开放情怀作为支撑。否则,既使中国赏石艺术发生了古代审美意识的瓦解,依然还是那种封闭、自守、孤独、宁静、空灵、虚幻的文人情趣。

Image
聚宝 | 沙漠漆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