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4年9月,太监在给同治帝洗澡的时候,发现他瘦如骷髅,肩背等处有很多斑疹,同治帝当即宣太医李德立,李德立看后,心里一惊。根据李德立的经验,这斑疹可能就是梅毒疹。 李德立是给同治帝看病的主治御医,那日被召进养心殿后,看见同治背上的斑疹,第一反应就是皇上染上了梅毒。 为了慎重起见,他邀请外科御医张本仁会诊,最终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臣觉得也是梅毒疮。 这下李德立感觉身陷困境。按理是要如实告诉同治的生母慈禧,怕就怕在此人对医道有所研究,加之喜怒无常,如若一时火气大,恐怕要指责自己有辱九五之尊,引来杀身之祸。 李德立想了一招,他干脆请慈禧来看看皇上得的是何病,慈禧思索了一会说恐怕是得了天花。 于是,御医们也都索性装了糊涂,反正梅毒是治不好的病,也难告于天下,就学着慈禧广而告之说同治是得了天花。 既然病症是天花,那么请脉处方就须格外谨慎,因为每张脉案都要经数人过目,如用治梅毒的药,很明显是自相矛盾的,所以只能用芦根、元参、金银花、桔梗之类配制滋阴化毒的补剂。 同治喝了整整106贴药,可药不对症,他的病情恶化的迅速。而明知此方不可行的慈禧,也仍是让御医继续熬制。 到后来,同治身上多处开始溃烂,流脓不止,奇臭难闻。李德立每日必须亲自为他清洗熬药,一个多月来,受到强烈恶臭刺激,从此失去了味觉。 终有一日,同治似乎察觉真相,怒火顿时燃烧,他大骂御医:朕得的根本就不是天花,你们用天花的疗法医治,岂不是害朕? 御医则回道:是太后的命令,臣只是遵守。 同治便不再多言,心中只落下一个“恨”字。 将死之前数日,同治'肾虚赤独,袭入筋络'、'毒火聚腰,慢流脓水','牙龈黑臭,口疳穿腮',这些都是梅毒之症状,终因无药可治,一命呜呼,时年19岁。 可为何同治会感染梅毒,源头还是在慈禧。同治一直活在慈禧的控制和阴影下,就连在夫妻生活上,都被慈禧所干涉。 同治帝婚后与皇后情投意合,闲时常陪伴她左右,谈诗论句,细细品茶,长此以往惹得慈禧眼红。 而慈禧向来控制欲很强。 一来,她开始给皇后施压,不给她好脸色,二来她极力推崇慧妃,在同治面前多次夸她贤明又懂礼节,欲使皇上将注意力转向慧妃。 但同治对慧妃并无兴趣,仍是偏向皇后,甚至连着好几日翻了她的牌子。 原本,慈禧就已经戴上了有色眼镜,而现在同治这样的表现,彻底让她心生不满。可毕竟不能与儿子明面上作对,她转而将矛头对准了皇后,在慈禧看来,这样的儿媳妇跟养不熟的鸟一样讨厌。 一日,她甚至挑剔皇后长胖了,该减肥了。借故指使皇后各处奔走,折磨的皇后心神俱疲。 可这还是治标不治本,于是,慈禧居然进一步派太监去监视皇帝和皇后的私生活。 掌握了大量同房数据后,一次,慈禧在花园里撞见同治,跟他东拉西扯了一顿,什么这花啊,那草啊,然后话题就突然转到了后妃的问题上来。 慈禧拿出铁证告诫他,不可冷落慧妃,要雨露均沾,皇后妃子都是皇帝的女人,别这么有薄有厚的。 同治气不打一处出,跟皇后在一起,妈不高兴,跟慧妃在一起,自己不高兴,那索性谁那都不去了,还不用遭罪。于是他整日待在乾清宫,把那当成了家。 可一个人的日子,果真是寂寞难耐。同治帝开始微服出宫,去风月场所,干了点不该干的事情。 而为了避开熟人,他隐匿于偏僻街巷,隐性藏名。也似乎在这种放任中,他才能短暂忘掉像监狱般束缚自己的皇宫,以及那个明是母亲,却对自己处处操控的慈禧。 可在多巴胺与荷尔蒙的双重作用下,他逐渐不受约束,次数越发频繁。而梅毒的传染源很可能隐藏在丛中,同治就这样不幸染上。 最初,他只是些许不适,可时间一长,身体消瘦,频频发烧,直到一日太监给他洗澡时发现肩背等处有很多斑疹传来太医,可为时也已晚。 不过,同治感染梅毒而亡,也只是可能的原因之一,因为百分百真实的历史已无法复原。 参考文献: 李镇.同治究竟死于何病[J].文史哲,1989(6):69-70 |
|
来自: longxin0616 > 《人物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