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血北朝128:巨寇葛荣连斩二王,朝野惊悚

 昵称TiFNlDv4 2023-01-24 发布于河南

六镇起义爆发于正光五年(524年)三月,到孝昌元年(525年)六月,河间王元琛于五原击败破六韩拔陵,擒获六镇兵民二十余万人,北魏朝廷将这二十万人安置在河北定、冀、瀛三州就食。

至此,六镇起义宣告失败。

六镇起义虽然被魏军镇压了下去,但事情并没有完,从后来的事实看六镇起义其实是魏末各族大起义的前奏,更大规模的起义浪潮即将到来。

孝昌二年(526年)四月,怀朔镇民鲜于阿胡、库狄丰洛召集镇民再度举起义旗,起义军甚至攻克了北魏旧都平城。

北魏朝廷决定将二十万镇民安置到河北三州,这引发了河北三州官民的不满,因为此时的河北三州正遭逢严重的旱灾,连年灾荒导致河北百姓大量逃亡,河北百姓自己吃饭都成难题了,哪里还有粮食给这二十万外来人吃呢?

二十万投降镇民到了河北后生活艰苦,缺衣少吃,眼看活不下去了,每天都有镇民逃回六镇,没有逃走的镇民也在酝酿再度起义。

孝昌元年(525年)八月,柔玄镇民杜洛周聚众起兵于上谷(今河北怀来南),年号真王,纵兵攻掠附近的州郡。原怀朔镇民高欢、蔡隽、尉景、段荣等人纷纷加入起义的洪流。

杜洛周大军南下进攻燕州(今北京昌平),威逼幽州。幽州刺史常景与都督元谭出兵阻击,屯兵于卢龙塞与军都关沿线。杜洛周大军攻势猛烈,幽州外围的戍将纷纷投降,杜洛周趁机进攻居庸关,常景部将崔仲哲阵亡,都督元谭连夜逃走。

就在杜洛周在幽州连战连胜之时,六镇镇民鲜于修礼也率镇民举兵于定州左城(今河北唐县),改元鲁兴。面对不断恶化的河北局势,北魏朝廷不得不加紧镇压,派出扬州刺史长孙稚为大都督,和河间王元琛一起赶赴河北。另外又委任镇压鲜于修礼有功的杨津为定州刺史兼北道行台。

五月,朝廷临阵易将,以河间王元琛取代长孙稚任大都督,长孙稚心中不服,拒绝接受元琛节制,和元琛矛盾激化。结果元琛怀恨在心,等长孙稚和鲜于修礼大战于五鹿(今河北辛集)时,元琛坐视不救,导致长孙稚大败。

五鹿兵败,元琛和长孙稚内讧的消息传回洛阳,朝廷震怒,下诏将二人解职问罪。随后改以广阳王元渊(《北史》为避唐高祖李渊讳,改为元深)为大都督进讨。不久又派章武王元融和裴衍为左右都督监视行动。

进入六月后,杜洛周遭到幽州刺史常景的顽强阻击,连吃败仗,进攻栗园(今河北固安)、范阳都以失败告终。

八月,河北两大起义军之一的鲜于修礼部发生内乱,部将元洪业杀鲜于修礼,准备投降朝廷。不久,元洪业被鲜于修礼另一部将葛荣诛杀,葛荣遂成为这支军队的新首领。

葛荣出身沃野镇民,后来在怀朔镇做将领。孝昌二年(526年)葛荣前往定州左城投入鲜于修礼军中。元洪业之乱,葛荣临危不乱斩杀元洪业,取得了起义军的领导权。

葛荣的崛起很快便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九月,朝廷派广阳王元渊、章武王元融进讨葛荣于白牛逻(今河北蠡县南)。元融在那里陷入重围,苦战多时,无法突破包围,最终死于战阵之中。听到元融败讯,元渊匆忙退往定州。

当时定州刺史杨津怀疑元渊有反心,对他有所戒备。元渊察觉到杨津不友好的目光,不敢进入定州城,逗留在城南佛寺里三日之久。焦虑不安的元渊召集都督毛谥等六七人歃血结盟,约定危难关头同心同德,互相救助。毛谥怀疑元渊暗藏反心,便暗中向杨津告密,杨津指示毛谥袭击元渊,元渊惊慌失措,带领一些亲信逃走。

元渊一行人走到定州和博陵交界处,遇到了葛荣的侦察小分队,遂被抓去见葛荣。元渊在六镇降兵中的威望很高,葛荣手下的士兵见到元渊后欢呼雀跃,很多人就想拥戴元渊为主。而此时葛荣刚刚称王,害怕部下反水跟着元渊走,心里非常反感元渊,便下令杀了他。

葛荣连杀二王,噩耗传到朝廷,朝野哗然,孝明帝亲自为二王举哀于东堂,隆重追赠悼念。

章武王元融乃景穆太子之子章武王拓跋太洛的孙子,他也是死于六镇起义后的第一位北魏宗室亲王。元融死后,他的儿子元朗后来做到了渤海太守,被高欢拥立为帝,史称后废帝或安定王。高欢进京后,改立平阳王元修为帝,元朗不得不退位,不久被杀,死葬邺城野马岗。

这是章武王元融子孙的情况。

广阳王元渊则是太武帝五子广阳王拓跋建的曾孙,此人在《魏书·广阳王传》中作“元深”,其他纪传都写作“元渊”,这是因为广阳王传残缺,后人用《北史·太武五王》补之。而《北史》修于唐朝,作者避唐高祖李渊讳,改渊为深。如此便导致《魏书》中同时存在“渊”和“深”两种写法。

如果说元融是死于战场失利,元渊则是死于朝廷中敌对派系的算计和倾轧。

城阳王元徽是元渊之死的幕后黑手,他和元渊有着难以启齿的深仇大恨。当初,元渊和元徽妻子于氏私通,元徽为此恼羞成怒,处心积虑打击元渊。

《魏书·元徽传》称又不能防闲其妻于氏,遂与广阳王渊奸通。而《魏书·元渊传》则说是坐淫城阳王徽妃于氏,为徽表讼。诏付丞相、高阳王雍等宗室议决其罪,以王还第。

这里不去考证究竟是奸通还是坐淫,总之这件事是确凿无疑的,元徽为此向朝廷诉讼,把状告到了丞相元雍那里。元雍召集宗室商议,最后罢免元渊的职务,罢归王府闲住。

从此元徽算是和元渊结下了梁子,两人经常互怼,隔三差五就上书攻击对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