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师大闫东鹏Angew.:晶体和非晶态金属-有机络合物用于光致变色效应和正负光致变色转化!

 崛步化学 2023-01-01 发布于北京

 1

研究内容


揭示分子固体中结晶态和非晶态之间的差异,既有助于理解它们的结构-性质关系,也有助于开发基于同一化合物的多功能材料。考虑到[4+4]环加成高度依赖于有序晶体中的强π-π堆叠,有理由提出,可以通过容易地调整蒽基固体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来实现对双通道光致变色路线的控制。

北京师范大学闫东鹏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了一种利用零维(0 D)金属-有机配合物的晶体和非晶状态的方法,由于光环加成和光生成自由基之间的竞争性化学路线,零维(0 D)金属有机配合物表现出负和正光致变色。不同的多晶型导致光突发运动的开/关切换(光致变色效应),表明光-机械转换是可控的。相关工作以“Leveraging 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Metal-Organic Complex for Transformation of Photosalient Effect and Positive–Negative Photochromism”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

 2

研究要点


要点1.作者通过金属-有机络合物Zn(9-AC)2(BIm)2(1;BIm=1H苯并咪唑)的结晶态和非晶态之间的转变平衡了光诱导的环加成和自由基生成过程。关键配体9-AC和末端配体BIm被用于构建四配位锌基零维(0D)配合物,其中灵活的分子几何结构和配位环境允许调节分子间相互作用。

要点2. 在具有晶体或无定形形式的同一化合物中实现了正负双向光致变色,这进一步触发了光致变色效应。这些复合物也被证明是多响应材料的有前途的候选材料,在信息安全和防伪技术中有应用。

该工作不仅开发了一种新的策略来调节光致变色过程和分子固体的宏观尺度光驱动运动,而且还提供了对晶体和非晶状态之间内在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的深入理解。

 3

研究图文


图1. 多态性和状态依赖性光化学和光致变色途径。
图2.(a)在365 nm紫外光下,不同照射时间下的光机械宏观运动;(b)在30分钟的不同照射时间下1a的UV-vis光谱(插入:在365 nm紫外光照射前后1a);(c)不同照射时间下1和(d)CIE坐标的PL光谱(插入:在365 nm紫外光下照射前(黄色发射)和照射后(淡紫色发射)的晶体);(e)在1中蒽的两种不同方式。
图3. 1(a)和2(d)在365 nm紫外光下的照片,以及1(b)和1(e)(λex=300 nm)在不同研磨时间下的PL光谱;1(c)和2(f)的PXRD图案。
图4. 不同辐照时间下1g(a)和2(d)的UV-vis光谱(插入:辐照前后1g和2a);辐照前后1g(b)和2(e)的EPR谱;1g(c)和2(f)在不同照射时间的PL光谱。
图5.(a)在紫外光(λex=365 nm)下研磨前后的1张照片(写“a”字);(b)利用正负光致变色的加密和防伪模型(照射后1 UV=1;照射后1 gUV=1 g);(c)在日光和紫外光下在结晶和非晶样品上印刷的方案。

 4

文献详情


Leveraging 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Metal–Organic Complex for Transformation of Photosalient Effect and Positive–Negative Photochromism
Yu-Juan Ma, Guowei Xiao, Xiaoyu Fang, Tianhong Chen, Dongpeng Yan*
Angew. Chem. Int. Ed.
DOI:10.1002/anie.20221705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