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差荇菜逐浪花,蒹葭影外有人家:走进泰安大汶口汶河岸边人家

 钜平秀才 2023-01-01 发布于山东

参差荇菜逐浪花,蒹葭影外有人家

——走进泰安大汶口汶河岸边人家

山东泰安大汶口,位于大汶河北岸,因这里是汶河流域十分关键的一段,故称大汶口。这是一个古老的地方,也是一片“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富有永恒魅力的土地。

1

汶河,古称汶水,即《尚书·禹贡》、《史记》所载“浮于汶”之“汶”,是齐鲁大地上的一条古老河流。汶水汤汤,古往今来,奔流不息,沿岸水土肥美。早在六七千年之前,远古居民逐水而居,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因此孕育了4000—6000年的大汶口文化。汶河,被称为齐鲁母亲河。中国陆地总体上地势西高东低,无数大川小流由西往东,奔流入海。而汶河发源于鲁东莱芜、淄博一带的山区,反而由东往西蜿蜒而流,是齐鲁大地乃至华夏大地少有的一条倒流河。

汶河绕宁阳北境而过,是宁阳县与汶河以北泰安市岱岳区的界河。若置身泰山之巅,或者高空航拍,即可看到汶河像一条玉带银练,在泰安与宁阳之间广袤富饶的大地上曲折回环,蔚为壮观。

大汶口,位于宁阳县东北约45公里,汶河北岸,属泰安市岱岳区汶口镇。这里是牟汶河、嬴汶河、石汶河、泮汶河与柴汶河五汶交汇之处,正是举世闻名的距今4000—6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所在地。

大汶口地段,历史上称作“扁担沟”。史料记载,公元前九世纪,这里建有几孔木桥,唐朝时期改为石板桥。明·永乐年间,这座石板桥成了贯通南北的通道。明·隆庆年间加以整修,成为当时南北九省驿道的关键所在,故后人称这座石桥为明石桥。清·雍正八年六月,明石桥被大水冲毁,泰安粥店人,石匠出身的姜桂松倾其所有,“捐资昌修”,克服重重困难,亲自勘测设计,巧妙利用河底石基,历时一年,建成了这座江北最长、最大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上的石板桥,时人为了纪念姜桂松,尊称此桥为“姜公桥”,被誉为“江北第一古桥”,现已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姜桂松,字兰如,石匠出身,为清初建筑设计大师,建造和设计技术精湛,时人称之“姜鲁班”。

明石桥,北起大汶口村西南门,隔岸对接点为宁阳县磁窑镇茶棚村,桥长238米,共65孔,宽2.5米,桥高1.4米至1.8米。对于“茶棚”这个村名,不了解历史的人恐怕听起来感觉很奇怪,但它是有来历的。据传说明清时期,明石桥是汶河两岸交通必经之路,当年南北客商往来云集,当地人在路边搭起一个个帐篷,给过往商人提供茶水,人称棚子叫茶棚,后来这里形成一个村子,取名茶棚村。今天人们顾名思义,不难想见当年这里商旅羁行、茶棚林立、商业繁华之景象。

还能证明明清时期这里商业繁华的,就是坐落于石桥北段端,汶河北岸,汶口村南门处的一座山西会馆。会馆由明末山西商人所建,为山西客商住店休闲娱乐场所。山西会馆大门朝东,总面积2283平方米,会馆院内东有鼓楼,西有钟楼,南有戏楼,北有关帝庙(旁有财神殿、火神殿)。其中戏楼在会馆大门以里,坐南朝北,戏台前空地宽敞,可容纳观众3000余名。整个山西会馆建筑重檐叠瓦,雕梁画栋,可谓金碧辉煌,雄伟壮观。

山西会馆以北以东,现在叫大汶口(村),历史上这里曾叫山西街村,所有房屋基本全由石头垒成。目前村里住户基本上都已搬迁,或进城,或住进了新建社区,仅有为数不多的人家在此居住。村里的原来石头院落和房屋依然如故,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在不改变原有格局和样式的前提下,近年经过修葺加固,增之以现代化的室内外生活设施,开发成一处集原始古朴韵味与现代文明气息于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

2

今年五月份的一个周末,和友人一起走进了大汶口,走进这座“水上石头古镇”,再次领略了石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情。

由汶河南岸堡头村往东不远,进入茶棚村,沿着一条南北街道,直抵汶河岸边的明石桥南端。

这是近年刚刚新建的一座牌楼,牌匾上书有古朴端庄的“茶棚”二字,左右两边篆书“崇善”、“怀德”四字。

这是贯通汶河两岸的明石桥。

石桥两边,就是水面宽阔、荇菜参差、浪花翻滚、蒹葭苍苍的大汶河河道。

汶河南岸为茶棚村,隶属宁阳县磁窑镇。汶河北岸为大汶口,隶属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

大汶口村西南门,人称寨门。

寨门内有一条大路贯通南北,路西即是山西会馆,路东即是山西街村,村里胡同纵横交错,曲径通幽。

山西街小学旧址

3

山西街小学所处的大街南头,就是汶河岸边。一道石墙沿河而建,绵延数里,墙高两米至三米,甚至数米不等,是汶河与村子之间的一道防线。

这里石墙中间有一小门,方便人们出入。墙北是村子,墙南是汶河,村里的住户临河而居,是地地道道的汶河岸边人家。

可以肯定,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面对汤汤汶水,必定有过无限感慨。

现在我们可以想象,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浩浩汤汤,“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恰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写“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睹此光景,人们或许顿觉“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人们或许又会“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跨越千百年时空,现今的大汶河,相比古代,已有了很大改观,一座座桥梁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汶水依然奔流不息,不舍昼夜,除了偶有渔者或旅者在此泛舟,人们再也不用依靠舟楫航运。这里已成了当代人们旅游观光、垂钓休闲的佳处。居者坐于门前,游人来此揽胜,轻松愉悦中,便可享受这里恬淡静谧的田园风光。

在这里,遇到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大娘,正坐在石门边的石头上休憩,估计她家就在附近。

“老人家,您好!”笔者和友人过去跟大娘打招呼。

大娘开始还远远地看着迎面而来的陌生人,见有人打招呼,便站起身来,亲热地问我们渴不,渴了跟她去家里喝茶。老人说她家离这里不远,走着一会就到。

我们问大娘高寿,大娘自豪地说她今年八十七了。大娘耳不聋眼不花,思路清晰,说话流畅,我们真没看出她已是八十七岁的老人。

看老人手里拿着支香烟,我们问她:“大娘您也抽烟吗?”

大娘笑着说,抽烟,抽了一辈子了。

我递给大娘一支烟,帮她点上,大娘欣然接受,很是开心。

“大娘您从多大年纪开始抽烟?”

大娘坦然平静地说,那可远了。

就这样,我们开始跟大娘聊天。

听大娘说,她十七岁嫁到这个村里,刚开始嫁过来的那个年代(得是七十年前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家里人口多,生活很是艰难,什么农活都干过,都会干,一家人勤俭过日子,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干了一辈子。

我一下子意识到,大娘在这里生活了七十年,她是看着汶河在这里流淌了七十年。沧海桑田,大娘是汶河岸上这个村子的人,她是汶河沿岸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听大娘说,他还有老伴健在,今年八十八了。儿女们大都在外地,大娘身板硬朗,和老伴生活都能自理,不跟儿孙们住在一起,老两口就住在这岸边的一处院落里,颐养天年。住得近的儿女和孙男娣女们,也常来看望照顾她和老伴,每日的饭菜,几乎都是由离得近的孙子做好送过来。

大娘一直热心恳切地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坐坐,盛情难却,我们便一边交谈一边跟随大娘来到她的家。

这是一座小门楼,位于汶河岸边那道石墙北边,门楼和石墙之间是一条平坦的道路,树木掩映中,直通向西边的南寨门,明石桥北端,山西会馆所在的地方。

门楼一侧墙上,镶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共产党员户”,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户党员干部家庭。

大娘热情地把我们让进家里,刚进院子,大娘就如数家珍般地向我们介绍这介绍那,哪里是水管,哪里是储物间,甚至哪里放木头、放炭(煤)都一一作了介绍。

正中堂屋里,除了电视机,现代化的家具设施倒是没有,所有用具都是使用多年的旧家什。门后一旁点着一个煤炭炉子,炉火旺旺的,估计是老人为了烧水方便才点的。

在堂屋里,我们见到了大娘的老伴,如今已经八十八岁的退休老党员干部。我们向老人家问好,问他的饮食起居,问他的身体状况,老人一一热情应答。大爷问我们渴不,渴了沏茶,问我们家是哪里,做什么工作,还给我们谈起了这个古老的村庄的历史。

从大爷的谈话中,我们听到了一些在别处听不到的故事。他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跟大娘一样,也同样是汶河岸上这个村子以及汶河沿岸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我们注意到这是个普通却很温馨的农家小院,堂屋门前有一棵石榴树,枝繁叶茂,花红如火。

我们告辞出来的时候,大娘还一直恋恋不舍,像有千言万语一时无法说尽。不难理解,八十多岁的老人,在她的记忆之中,这条打门前流过的汶河及其岸边,该会发生过多少难以述说的历史故事啊!或许老人家有太多的话想对人倾诉,她又多么的渴望能有如我们这般年龄“年轻人”,听她一一道来,于她而言,是渴望遇到“知音”,于年轻人而言,老人所言所行,是任何教科书上都难以觅到的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

走出大娘大爷的家门很远了,回头望去,大娘还站在门前目送着我们,迟迟没有走进家门。我们向大娘挥手告别,大娘也举起手臂,频频向我们挥手告别。

我们走了,沿着汶河岸边,沿着那道石墙边的小路,走在汶河岸边的优美风光里,走在身后大娘依依不舍的目光里。

这次大汶口一行,让我感觉不虚此行的,除了再次看到发挥着重要交通作用的明石桥,除了再次领略了汶河沿岸美丽的风光,更为重要的,是邂逅了八十七岁的大娘和她八十八岁高龄的老伴,感受到了来自汶河岸边人家耄耋老人的淳朴热情,——那种发自内心,淳朴厚重的浓浓乡情!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