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1课时 复式统计表(1)
2023-01-02 | 阅:  转:  |  分享 
  




第六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复式统计表(1)

教学内容:

课本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进一步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3.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会用复式统计表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

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信息,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2分钟)

学生说说学过的统计知识,及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统计?

预设:统计表、条形统计图

通过对图表中的数据分析、比较,对事件的发展做出判断和预测。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统计方面的知识。

二、自学例1。(12分钟)

1.自学。

出示:例1中4张单式统计表。

导入:观察这四张统计表,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导学单1:

1.说一说:从这四张统计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比一比:哪个小组男生最多?哪个小组的女生最少?哪个小组的总人数最多?

3.想一想:在以上比一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想法?你有办法解决吗?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交流从四张统计表中所了解到的信息。

2.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男、女生人数以及总人数的?

3.交流在比较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样的困难。

3.全班交流。

预设:我们发现在比较男、女生人数、总人数的时候,看四张统计表比较麻烦,可以把这四张表合并起来。

预设:组别、性别、人数、合计

4.导学单2:

(1)观察:这张统计表与原来的统计表有何不同?

(2)填写:根据原有的统计表中的数据,尝试将统计表填写完整。

(3)思考:如何求“总计”?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5.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比较新统计表与原统计表的区别。

(2)说说“总计”是怎么求的?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6.全班交流。

认识表头、总计

导学要点:

认识表头所指向的类别,以及感差统计表的方法

总计的计算方法:各小组总人数的总和;男女生人数的总和(可以互相检验)

7.分析复式统计表。(P85上问题)

8.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导学要点:复式统计表可以进行不同类别之间的比较。

三、练习。(预设16分钟)

【基本练习】

练习十五第1题。(实物投影)

学生自主完成表格填写,并完成下面问题。

组织校对数据填写,关注“总计”的计算方法以及正确率。

点拨:关于第(3)题的理解。

【实践练习】





练一练。

(1)小组交流:

1. 刚才的例题中提到了四种乐器,如果从中选择一种,你想学习什么?

2. 你觉得男、女生对这些乐器的喜好有区别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该怎样做?要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

先进行全班调查(举手最为方便),可以按性别或组别进行分类统计。

导学要点:

用什么方法统计最为方便?统计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学生活动。

1、选一人作为统计活动主持者。其余学生填写P85表格,并计算总计、合计。

2、分析统计结果。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说说你对复式统计表有了哪些认识?它有何优点?

教学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