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待了20余年,对于700多公里以外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我还是陌生的。从前也想象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阔景象,不免心驰神往,终于有了几天年假,于是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到达嘉峪关的时候,正值傍晚,风很大,将天空中的云吹得如红色轻纱一般,一丝丝、一片片,随意地飘浮着。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坐着大巴车来到嘉峪关城楼下,抬头仰望,湛蓝的晴空下,“天下第一雄关”的关楼赫然就在眼前。 爬上嘉峪关城楼,登高远望,南面,城墙横穿戈壁沙漠,连接“天下第一墩”古迹;北望,蜿蜒的长城一直延伸到8公里外的黑山顶上,壮阔绮丽,犹如一条黄色的游龙。 嘉峪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长城最西端的一个关隘,曾经承担丝绸古道上的边防、商贸等功能。眼前这高挑的飞檐、红漆的柱子,明墙暗壁,巧夺天工,且保存得非常完整。四面城墙上的一座座箭楼、角楼伫立在沙海之中,如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将军,镇守着茫茫戈壁。 下了城楼,沿着青砖铺就的路在关城内信步,这里的城墙清一色的砖土结构,600多年屹然不倒,让人不由得佩服古人的智慧。每一处上城墙的地方都设计巧妙,分为马道和人行道,战时,马道可以运送粮草和兵器。 来嘉峪关之前,早就听说这里的城墙边放置了一块神奇的砖头,既然到此一游,我们也想探个究竟。果然,在西瓮城门楼的后檐台上,我们发现了那块砖头。传说,明代有一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经他计算的建筑用料十分精准。监督修关的官员让易开占计算用砖数量,他算得建造嘉峪关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官员不信,扬言如果多出或少出一块砖,就要砍掉易开占的头。关城建造完毕,居然多了一块砖头。官员发觉后正要治罪,易开占不慌不忙地说:“多余的这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随意挪动,城楼就会倒塌。”官员不敢追究,那块砖就一直保留了下来。多年来,虽然历经风霜雨雪,那块砖已有些磨损,但依然安放在那里,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变迁。 漫步在城墙之上,目光从那一块块古老的砖上掠过,像是在阅读一段段厚重的历史。站在角楼旁闭上眼,耳边仿佛传来古道的驼铃声声,忽而又是金戈铁马的厮杀声,忽而又是夜空下悲凉的羌笛声……曾经,多少人在这里遥望故乡?多少人在这里洒下依依惜别的泪水?又有多少人永远地留在了黄沙漫天的冷寂之中…… 经过柔远门时,我略微迟疑了一下。心中思忖,这样柔婉的一个名字,怎么看都仿佛与粗犷的大漠戈壁不搭。同行的老师为我解答了疑惑。原来这名字和明王朝有关,当时为了显示对关外游牧民族采取怀柔政策,才取了“柔远门”这个名字。因为战则必有死伤,柔方能致远,这也显示了明朝对边陲牧民的宽和态度,希望国家能长治久安。 烽烟俱散,旌旗猎猎,历史虽已远去,精忠报国的使命却从古至今,不曾幻灭。站在将军府门口,那威严肃穆的建筑令人敬畏。多少胸怀天下的名将在这里沙场点兵,指挥若定。边关的那一轮明月,曾照耀过他们刚毅的面孔,也抚慰过他们思乡的柔情,更见证过他们心中的豪情。“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虽然明知道战场的残酷,他们却毅然辞别亲人,远赴边关保家卫国,怎能不令人由衷敬佩? 不知不觉,我们已走到光化门。这里有一处不得不看的景致,就是当你站在光化门前面,迎着阳光,可以看到门中楼的景象,非常奇特。慢慢走过光化门,脚下踩过的石头崎岖不平。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有上百年历史,见证过许多商贾、车队从这里出关。 沿着光化门一直向前走,就算出了关口。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连绵的祁连山看得更加清晰了,巍峨的雪顶闪着莹莹的光芒,远处的戈壁滩苍茫邈远,朔风凛冽。再往南走,“天下第一墩”毅然迎着塞外的劲风,挺立在古道上,如同一个民族的象征。背后的古烽火台依然屹立在那里,大大小小的孔洞,仿佛诉说着一个个久远的故事。 不远处,有几只供游客骑行的骆驼,在沙地上悠闲地散步,身后是广阔无垠的沙漠。雄关漫步,感慨万千,不仅仅是对古人的智慧,还有对曾经在这里保家卫国的将士们的敬佩。如今国泰民安,山河无恙,虽然这里早已不用做防御,但这一段壮阔浑厚的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作者:程美玲;编辑:杨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