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画家孟宪奎精品小品展在天津書画艺术创作基地举办

 天津書画艺术网 2023-01-02 发布于天津

       画家孟宪奎表示,此次展览的画作,是这些年自己在笔墨中所做的尝试之作,多年来在创作中一直追求的是继承传统艺术,但也不忘如何与时俱进。所谓的传统,都是在历史长河中不停前进的,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优秀的作品,都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自己会在未来的创作中,继续研究技法,追求新时代的多彩,新时代的洒脱,和梦想。观此次画展孟宪奎老师的精品作品开拓了一种有新意的体现壮美、深邃、宁静的审美空间。此次对外展览共收孟宪奎先生多年创作的精品佳作34幅,展览时间为2023年1月1日至1月3日同时作品在展馆与网络平台同时展览。

    著名天津南开大学画论评论家陈聿东教授评论其为“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家之一”。画如其人,淳厚质朴、心境平静,他的画寓巧于拙,笔简意赅,融南北画风于尺幅之上,创造出一种亦真亦幻的水墨心像和意境美,为中国画坛注入了一股新风。

   天津美院教授、中国书画报社长陆洪明说:“读孟宪奎先生的山水画,最初的印象是生机勃勃、明快靓现,继后你会感到雄强的气势中,一切是那样婀娜妩媚。其笔墨如散文诗一般,笔不到意到,简约中蕴含着丰富,耐人寻味,或古朴、或稚拙、或清新、或恬淡,有如春风扑面,又如春雨朦胧,一种富有人情味的人化自然跃然纸上。”

   天津书画艺术创作基地会长王贵来观展后说:他(孟宪奎)的笔下,历史的风云和生命的气息得到了和谐、完美的交融,释放出一种精神空间的广度和深度。当你步入画的深处,你能体验到作者的思绪,听到他的脉搏,在层层晕染,渐渐推进的演绎中领略到作品的诗意美。那是阳刚之气和阴柔之韵的和谐统一,是飘逸秀美和虚淡恬静的艺术境界,是作者心中的“净土”。

    采访中孟宪奎老师说:“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传统与自由,继承与创新,始终是我把握的山水精神,放开山水情怀的遵循;始终是我坚守的初心与梦想,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凝集成永恒的艺术生命。

    中国画坛随着观念的更新和审美意识的发展,画家的个人风格和精神内涵已进入多元并进的格局。无论是表现刚健厚实之美还是表现柔和秀丽的情趣,无论是恢宏气势的反映或是纯静小景的追求,在艺术上同样是可贵的。画家孟宪奎的龙马工笔画无疑给中国画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风飘逸的马鬃,矫健有力的肌肉,灵动鲜活的眼神,此次展出的孟宪奎工笔画马作品,每一幅都栩栩如生,让人移不开眼睛。这些可爱的马儿有的像睿智长者,有的像沧桑侠客,有的像俊俏佳人,还有的像阳光少年,吸引着参观者流连忘返。

     孟宪奎老师早年画花鸟与山水,自1998年始,专门从事工笔画马的专项课题研究,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实践,终于突破传统,一改前人画马风格,用通身毛色来表现马的结构、捕捉马的精神,探索出一种新的画马语言形式,填补了中国工笔马画史上的技法空白,为工笔马这一载体赋予了更为生动的表现语言。

    据悉,为了创造新的绘画语言,孟宪奎先生广泛收集资料,特别重视唐宋两代的画马大师作品,如韩干的牧马图、李公麟的五马图,都做过认真研究,元代赵子昂、任仁发的马画作品及明代佚名细笔双马图、清庭如意馆画家沈振麟的马画册页都做过仔研究。他的绘画不仅体现了对传统画马技法的展拓,作品观念又赋予了新的意识,所创技法对工笔画马发展、探索、深化有积极作用,浭庐老人所作的种种努力,无疑对中国工笔画马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据了解,此次作品展展览共汇集了孟宪奎先生几十年来创作的精品力作16幅,展现了其工笔画马的独特艺术魅力,为观众带来一场高水平的文化盛宴。其中一组花鸟系列的作品,共计4幅,格外引人注意。

编辑:门千惠

编审:王贵来

展览作品赏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