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炜子:栗子飘香

 乡土大河南 2023-01-03 发布于河南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栗子飘香 



作者 | 炜子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今天寒露,天凉了,突然很想吃栗子,那新出锅的栗子剥开一颗,绵糯香甜,暖心、暖胃。于晚风里寻了几条街,找到一家,却不巧栗子卖完了。有一丝遗憾,与老板闲聊,感觉今年卖栗子的店少了许多,老板说,今年栗子减产,生意不好做。 
想起往年每到深秋时节,郑州街头便冒出许多家炒栗子的店铺。有的就在门口支起一口大铁锅,大锅里炉火熊熊,糖沙哗哗,栗子“噼里啪啦”爆裂此起彼伏!微风吹来,满街飘香。人未至,远远就闻得那醉人的香气,诱惑着众人味蕾。 
栗子,又称板栗,属壳斗科栗属经济植物,原产地为中国。栗子的栽培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分布较广,我们河南、河北、广东、湖南等地都有,多见于山地。
栗子素有“干果之王”美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等,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胡萝卜素等,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有助于脂肪代谢,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其果实味道鲜美,风味独特,粉质细腻,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功效,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 
我国栗子品种很多,有良乡板栗、怀柔板栗、邢台板栗、迁西板栗、丹东板栗等。若是糖炒栗子,最受欢迎的当属“良乡板栗”。良乡是京郊房山县的一个重要集镇,因板栗的集散地在良乡而得名。
良乡板栗个头儿小,壳儿薄,炒熟后能自动裂开。而且,良乡栗子不黏皮,易剥,吃糖炒良乡栗子时,只要将栗子用食指和拇指轻轻一按,壳跟皮就都脱落了。良乡板栗果肉细,含糖量高,是一种上好的滋补品。相传,慈禧太后就很喜欢吃良乡板栗,品尝过后,香甜可口,大加赞赏,并指定良乡板栗为“贡品”,故此种栗子誉满京华。 

糖炒栗子,也是我的最爱。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并不富裕。每经过炒栗子的摊前,忍不住要多看几眼,缠着父母买点尝尝。栗子炒熟后颗颗饱满结实,滴里滚圆,剥开栗子外衣,金黄油亮的肉身,醇香甜润,美味恰到好处。吃一回糖炒栗子,就跟过节一样,那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买回去的栗子,我都是数着个吃的,生怕一次吃完了,世间再无这等美味。 
相声大师侯宝林有段相声《卖布头》,其中谈到论吆喝,说有卖老窝瓜的这么吆喝:“栗子味,面老窝瓜。”老窝瓜即南瓜,老窝瓜吃出栗子味,形容老窝瓜这口感好啊,物超所值。 
如今,栗子不再是啥稀罕物,想吃了随时可以吃,且敞开来吃。 
我家楼下就有家炒货店,名曰“强丽栗子王”。他家的的栗子特别好吃,甜香软糯,熨帖人心。我时常光顾,有时候即使多等上十几分钟,也觉得值得。他家炒栗子用的是那种转筒式的锅,燃料是液化汽,一次十四五斤板栗,连同豌豆般大的铁砂一起,倒进去。

锅旋转的时候,沙沙的响,板栗与铁砂有如翻江倒海,回环往复。片刻,锅内渐有淡烟升腾而起;一同溢出的,还有板栗愈来愈浓的香。约摸半时许,栗子熟了,倒在铁丝编织的沙窗上,铁砂漏下,只剩热气腾腾的栗子在上面。老板麻利地将热栗子倒入大笸箩里,盖上厚厚的“保温被”,在腾腾热气中,依然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栗子要趁热吃,才暖心。回去的路上,手捧一袋刚出锅热乎乎的糖炒栗子,我已忍不住要边走边吃,满口香甜软糯,好吃到停不下来。 
栗子,可以当作零食吃,也可以入菜。鲁菜系中有一道传统名菜,叫“黄焖栗子鸡”,以三黄鸡、栗子为主要食材制成的一道美食。
其做法是:先把整鸡洗净剁块然后进行腌制,放黄酒、盐、胡椒粉、葱段、姜片、香叶、八角。然后放适量干玉米淀粉抓匀,腌制半小时后用油进行煎炸。完全把鸡块煎至金黄色后,放入腌鸡时用的葱姜香料等翻炒。把鸡块炒匀后烹入黄酒,然后烹入酱油,最后放入蚝油。炒匀后倒入配料香菇和冬笋片再次翻炒。然后放入板栗,注入开水。盖好锅盖焖制10-12分钟,放少许糖提鲜,再撒少许盐、胡椒粉和味精。随即用旺火把汤汁收净后便可出锅,上桌前用生菜稍事点缀即可食用。此菜栗子绵软,鸡肉嫩烂,色泽红亮,味道鲜美。栗子与鸡,两者配合相得益彰,成就了菜肴中的这道珍品。 
又是一年栗飘香的时节,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糖炒栗子的香气。栗子绽开了有如笑般的豁口,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甜蜜。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李炜,笔名炜子,河南郑州人,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喜用文字记录人生的喜怒哀乐,作品散见于《京九晚报》《人民邮电报》《精神文明报》《河南工人日报》《德州晚报》等报刊、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